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合关系网络视角下城市大型商业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1
作者 王嘉溪 周庆华 王庆军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从商业设施间的竞合关系出发,以西安市为例,利用开源数据,通过商业引力模型、动态投影、修正余弦相似度计算等方法,叠加构建商业设施竞合关系网络,并从中心性、结构性、等级性、分布性、社区(组团)性、关联性、竞争性、稳定性等方面解... 从商业设施间的竞合关系出发,以西安市为例,利用开源数据,通过商业引力模型、动态投影、修正余弦相似度计算等方法,叠加构建商业设施竞合关系网络,并从中心性、结构性、等级性、分布性、社区(组团)性、关联性、竞争性、稳定性等方面解析该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竞合关系网络的宏观调控、动态预测和风险识别等特点,提出可能的商业设施布局优化策略,以期引导商业设施的有序开发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设施 竞合关系 网络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传统村落乡土知识提取研究——以宁强县青木川村为例
2
作者 李稷 张沛 +2 位作者 张中华 王雪松 白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5-864,共10页
传统村落的乡土社会与空间中蕴含着丰富的乡土知识,是先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结晶,不仅指导着过去乡土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对未来乡村振兴发展有着较强的启示意义.然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具有较强地方性特征的乡土... 传统村落的乡土社会与空间中蕴含着丰富的乡土知识,是先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结晶,不仅指导着过去乡土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对未来乡村振兴发展有着较强的启示意义.然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具有较强地方性特征的乡土知识面临着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冲击,已日渐失去话语权,边缘化态势显著.因此,以陕南传统村落青木川村与《青木川》纪实性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引入文本挖掘技术与方法,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与实地走访调查,识别文本中的乡土社会与空间特征信息,进而基于乡土实践逻辑提取乡土生态知识、乡土营建知识、乡土风俗知识与乡土治理知识,旨在为青木川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知识 传统村落 文本挖掘 青木川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识别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晓鹏 庞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4-264,共11页
伴随着西安城市服务辐射功能的不断加强,周边咸阳、渭南、铜川的相关区县已与西安形成紧密的经济、人口联系.本文从交通等时圈、城市吸引力、城镇人口密度、历史文化资源密度等4个角度出发,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GIS)、导航、人口经... 伴随着西安城市服务辐射功能的不断加强,周边咸阳、渭南、铜川的相关区县已与西安形成紧密的经济、人口联系.本文从交通等时圈、城市吸引力、城镇人口密度、历史文化资源密度等4个角度出发,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GIS)、导航、人口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采用多维定量计算的方法,考虑都市圈的发展能级、内部联系及空间集聚特征,以区县为单元进行测算,确定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综合界定的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通过对西安都市圈空间特征提取与规律挖掘,首先运用交通等时圈法划定西安都市圈空间分析范围,其次通过城市引力模型初步定量测算西安都市圈核心圈层和扩展圈层,用经济社会数据计算研究区内各区县的综合实力,结合城市引力模型计算核心城区的吸引力范围,最后计算各区县的人口密度和历史文化资源密度,辅助调整西安都市圈核心圈层范围.结果表明基于多源数据源综合界定的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范围 西安都市圈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文饰:一种以题名创作升华风景意境的本土营造方法
4
作者 杨晓丹(图/文) 李小龙(图/文) +1 位作者 杨凌凡(图/文) 林予欣(图/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风景文饰”中国本土风景营造善于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注入一番人文意涵,升华一地人居意境。在实践中,往往将寓于空间之内的审美意趣、历史典故、先贤事迹等进行精华萃取和诗文凝练,采用匾额、楹联、碑刻、砖雕等形式进行“... 1.何谓“风景文饰”中国本土风景营造善于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注入一番人文意涵,升华一地人居意境。在实践中,往往将寓于空间之内的审美意趣、历史典故、先贤事迹等进行精华萃取和诗文凝练,采用匾额、楹联、碑刻、砖雕等形式进行“题名”,补充和升华空间本体所不能传达之意蕴,“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由此累代形成“风景文饰”的优秀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亦作“景题”“品题”“题咏”“点题”等之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空间 历史典故 审美意趣 文饰 空间本体 历史文献 题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路径与机制——基于“同质多形”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凌凡 罗小龙 +2 位作者 唐蜜 丁子尧 顾宗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合作共建园区的转型发展作为重要区域治理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援引“同质多形”理论视角并构建研究框架,尝试从尺度、网络、领域等多个维度揭示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的内在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 合作共建园区的转型发展作为重要区域治理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援引“同质多形”理论视角并构建研究框架,尝试从尺度、网络、领域等多个维度揭示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的内在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多维特征处于动态演化中,资本需求与行政治理困境共同构成最为关键的演化动力。园区经历了以企业转移为目标的早期形成阶段、2010年后的波折发展阶段以及2016年后以多元伙伴议程为导向的创新转型阶段,园区的转型发展由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政治理困境共同推动。②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治理方式从政府间协同转向多元主体网络行动,使园区的尺度、网络、领域特征从早期迁出地主导的单中心治理方式向多元化发展。③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的建设从突出专业化经济优势转向囊括创新、生产、居住等要素的综合性整体系统转变,是当前区域治理日趋复杂的缩影,国家到地方、政府到市场的不同行动主体都参与其中。总之,本文揭示了合作共建园区治理的新趋势,并强调同质多形框架在认识与推动当前合作共建园区新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共建园区 “同质多形”理论 尺度 网络 领域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景成径:一种风景游径的本土营造理念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琢 李小龙 +1 位作者 蒋苑 张曼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联景成径”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葆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人文关怀,强调风景创造要与人的“游观”体验实感紧密融合,注重依托和塑造特色游径,整合景群、串景成链,使人们在往来行走中、登山临水间,能够有主线、有节奏、连续性... 1.何谓“联景成径”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葆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人文关怀,强调风景创造要与人的“游观”体验实感紧密融合,注重依托和塑造特色游径,整合景群、串景成链,使人们在往来行走中、登山临水间,能够有主线、有节奏、连续性地体验一地风景特色,建立对风景格局的整体意象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意识 塑造特色 游径 人文关怀 连续性 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