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多孔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剑 桑国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9-63,共5页
详细介绍了金属多孔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与性能特点,并对其在节能门窗、建筑防火板材、钢结构和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建筑节能 防火板材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xaco气化炉炉渣基本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2
作者 尹洪峰 汤云 +1 位作者 任耘 张军战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共4页
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Texaco气化炉炉渣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岩相结构和显微结构;并利用气化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墙体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体,结果表明:1)T... 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Texaco气化炉炉渣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岩相结构和显微结构;并利用气化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墙体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体,结果表明:1)Texaco煤气化炉炉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和残余碳,其中含有很高的玻璃相和不定形物质;2)气化炉渣为多孔结构,残余碳多为海绵状多孔结构,不定形玻璃相较为致密;3)当气化炉渣磨细粉添加量达到70%时经烧成可制得MU7.5以上墙体材料,烧成试样体积密度较低,可望保温隔热;4)利用气化炉渣为主要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氮化可合成主要成分为Ca-α-sialon和β-sialon的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渣 组成 显微结构 墙体材料 赛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释放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廷林 延霜 +1 位作者 柴蓓蓓 刘虹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7-612,共6页
采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SMT),分析测定了西安市汤峪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该分级测定结果与间隙水水质及沉积物其他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为1,... 采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SMT),分析测定了西安市汤峪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该分级测定结果与间隙水水质及沉积物其他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为1,215.03~1,592.83,μg/g;铁铝结合态磷(Fe/Al-P)平均值为241.34,μg/g,其余形态磷中,钙结合态磷(Ca-P)为711.98,μg/g,有机磷(OP)为301.54,μg/g.相关性分析方面,Fe/Al-P含量与间隙水中TOC浓度显著相关.环境变化会导致Fe/Al-P释放进入水体,当氧化还原条件降低时,结合态的磷会由于2价铁的溶出而释放到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是水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沉积物 理化性质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岩温隧道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何廷树 汲江涛 +1 位作者 王艳 苏晓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通过模拟高岩温隧道条件,研究了高岩温隧道条件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岩温条件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后期强度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当温度低于50℃时,矿渣粉煤灰复合混凝土的强度更高;当温度超过60℃时,... 通过模拟高岩温隧道条件,研究了高岩温隧道条件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岩温条件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后期强度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当温度低于50℃时,矿渣粉煤灰复合混凝土的强度更高;当温度超过6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更高。XRD及SEM分析表明:高岩温条件下胶凝材料水化速度加快,生成的水化产物来不及均匀扩散,相互搭接变差,当温度低于50℃时,水分蒸发较慢,水分充足,矿渣的活性容易被激发,水化产物结构致密;当温度超过60℃时,由于水分蒸发较快,矿渣的活性难以被激发,水化产物结构变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岩温 隧道 矿物掺合料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岩温对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廷树 张弟 +1 位作者 王艳 程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5-329,共5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高岩温、低湿度施工环境,研究了高岩温对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与矿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不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 通过实验室模拟高岩温、低湿度施工环境,研究了高岩温对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与矿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不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温、低湿养护制度下获得的水化产物分布不均匀,水分蒸发过快,导致了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与矿粉的C30衬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养护温度低于80℃时,双掺粉煤灰与矿粉的混凝土电通量值低于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当养护温度达到80℃时,前者大于后者;养护温度升高增大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逐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岩温湿度 矿物掺合料 衬砌混凝土 氯离子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站废水对不同掺合料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廷树 李小玲 +2 位作者 王福川 朱卫华 白锋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88,共5页
研究了搅拌站废水对无硅灰A型掺合料(粉煤灰+矿粉)和有硅灰B型掺合料(粉煤灰+硅灰)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废水、自来水及两种掺合料拌制的7 d龄期硬化水泥净浆体的XRD分析,探讨了废水对不同掺合料配制的C8... 研究了搅拌站废水对无硅灰A型掺合料(粉煤灰+矿粉)和有硅灰B型掺合料(粉煤灰+硅灰)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废水、自来水及两种掺合料拌制的7 d龄期硬化水泥净浆体的XRD分析,探讨了废水对不同掺合料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无硅灰A型掺合料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由于废水的缓凝作用,故掺入废水会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于有硅灰的B型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由于硅灰早期火山灰活性高,而搅拌站废水中Ca(OH)2含量高,有助于硅灰早期的二次水化反应进行,故掺入废水会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用废水对C80高强混凝土后期强度影响不大,且由于废水中Ca(OH)2含量较高,有助于掺合料后期二次水化反应进行,故废水配制的C80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还略高于自来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站废水 矿物掺合料 高强混凝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深水库内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廷林 章武首 柴蓓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对黑河金盆水库水温、溶解氧、pH和底部水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黑河金盆水库属于稳定的大水深分层型水库,水体分层阻碍了上下层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水体和底泥耗氧的双重作用下,溶解氧从表层水体的8 mg/L左右降低到底层水体的0.1~0.... 对黑河金盆水库水温、溶解氧、pH和底部水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黑河金盆水库属于稳定的大水深分层型水库,水体分层阻碍了上下层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水体和底泥耗氧的双重作用下,溶解氧从表层水体的8 mg/L左右降低到底层水体的0.1~0.2 mg/L;在厌氧条件下,底部沉积物中N、P、Fe和Mn等污染物大量释放,导致底部水体中NH3-N、TN、TP、Fe、Mn和COD均值分别达到2.22、2.30、0.05、0.13、2.53、74.00 mg/L。针对水体分层对底部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扬水曝气技术适宜于大水深水库的水质原位改善和内源污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分层 厌氧 内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水不均匀性对斜管沉淀池临界沉速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廷林 李玉仙 +2 位作者 何文杰 樊康平 顾军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1,35,共5页
根据斜管沉淀池的姚氏特性参数,通过改变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布水不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对确定原水条件下的斜管沉淀池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出水水质逐渐变差;且当q为10... 根据斜管沉淀池的姚氏特性参数,通过改变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布水不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对确定原水条件下的斜管沉淀池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出水水质逐渐变差;且当q为10m3·m-2·h-1和20m3·m-2·h-1时,L/B分别大于5和3时,下滑絮体的受力F合几乎为0,固液分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布水区高度h1的增大首管的临界沉速逐渐减小,适宜的布水区高度h1为1.2~1.6m;随着斜管管径d和表面负荷q的增大,首管临界沉速与沉淀池平均临界沉速差值(Δ(uF0-u0))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管沉淀池 布水均匀性 临界沉速 沉淀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高岩温条件下衬砌混凝土性能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艳 何廷树 +1 位作者 程磊 苏晓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高岩温隧道施工是随着各国高速交通网不断延伸而出现的新的技术问题,这种特殊施工条件会使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室内模拟高岩温施工环境,重点研究高岩温养护条件下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 高岩温隧道施工是随着各国高速交通网不断延伸而出现的新的技术问题,这种特殊施工条件会使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室内模拟高岩温施工环境,重点研究高岩温养护条件下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岩温养护条件下,普通混凝土与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湿度5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矿渣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大,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小,当温度超过5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反而高于矿渣粉混凝土;矿渣粉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湿度变化最敏感,80℃时,随着湿度的增大,矿渣粉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幅度最大;各种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碳化性能基本随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普通混凝土下降最为明显,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碳化性能受养护温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高岩温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史琛 何廷树 王振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70,共2页
采用碳化试验,系统测试了未掺高效减水剂空白组(C)、掺入萘系高效减水剂(N)及掺入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J)的水泥胶砂试件的碳化深度,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高效减水剂影响水泥抗碳化能力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早期的... 采用碳化试验,系统测试了未掺高效减水剂空白组(C)、掺入萘系高效减水剂(N)及掺入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J)的水泥胶砂试件的碳化深度,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高效减水剂影响水泥抗碳化能力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早期的碳化深度值增大较慢,后期增大相对较快,其碳化深度均可用幂函数d=atb表示,掺入高效减水剂可以降低Ca(OH)2的含量,从而提高水泥的早期抗碳化能力。并且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可促使水泥水化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高效减水剂 碳化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煤灰及其在水泥净浆中的水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绍航 李辉 +1 位作者 王建礼 李县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对粉煤灰原灰进行了超细粉磨,研究了超细粉煤灰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形貌特征,微细颗粒是由更细小的部分组成;研究了粉煤灰水泥的物理性能,超细粉煤灰的掺入显著改善水泥的各龄期抗折抗压强度,最大能够增大2倍;通过SEM观察发现,超细粉煤灰... 对粉煤灰原灰进行了超细粉磨,研究了超细粉煤灰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形貌特征,微细颗粒是由更细小的部分组成;研究了粉煤灰水泥的物理性能,超细粉煤灰的掺入显著改善水泥的各龄期抗折抗压强度,最大能够增大2倍;通过SEM观察发现,超细粉煤灰颗粒在养护初期就已经开始水化,且水化速率较快,在20 d时水化程度已经很充分,颗粒内部的晶体结构已经充分显现,超细粉煤灰的快速水化是其各龄期强度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煤灰 SEM/TEM 粒径 形貌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复合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琛 王振军 何廷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1,88,共3页
通过氯离子(Cl-)渗透试验和碳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单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J)、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三聚磷酸钠(S)以及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葡萄糖酸钠(P)这两种缓凝剂复合后对混凝土抗Cl-渗透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混凝... 通过氯离子(Cl-)渗透试验和碳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单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J)、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三聚磷酸钠(S)以及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葡萄糖酸钠(P)这两种缓凝剂复合后对混凝土抗Cl-渗透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混凝土相比,单独使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明显降低;但与缓凝剂复合使用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却明显提高。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复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缓凝剂 Cl-渗透 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质煤矸石的烧结及其熟料的抗水化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鹏涛 薛群虎 +2 位作者 田晓利 崔庆阳 闫振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首先分析了某矿区白云石质煤矸石的化学矿物组成,然后研究了该煤矸石(粒度〈0.1 mm)的烧结(分别在1 500、1 550、1 600、1 650℃保温3 h煅烧)及其烧后熟料颗粒(3~5 mm)的抗水化性,并分析了熟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该... 首先分析了某矿区白云石质煤矸石的化学矿物组成,然后研究了该煤矸石(粒度〈0.1 mm)的烧结(分别在1 500、1 550、1 600、1 650℃保温3 h煅烧)及其烧后熟料颗粒(3~5 mm)的抗水化性,并分析了熟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该矿区白云石质煤矸石在1 600℃3 h煅烧后具有致密的组织结构,试样的显气孔率为0.56%,体积密度达到3.14 g.cm-3,在(0.15±0.01)MPa的蒸汽压力下蒸煮12 h尚未完全水化,而且在空气中放置40 d仍未粉化,具有较好的抗水化性。这主要是由于白云石质煤矸石原料中所含的Al2O3、TiO2、Fe2O3等杂质在烧结过程中反应生成了不易水化的C4AF等低熔物,不仅促进了材料的烧结,而且在游离CaO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抗水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质煤矸石 烧结 抗水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减水剂缓凝剂耦合体系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琛 王振军 何廷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99,102,共3页
采用碳化试验,研究了同水灰比和同坍落度条件下单掺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A)、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和三聚磷酸钠(S)以及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P)复合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A-P的混凝土早期碳化速度... 采用碳化试验,研究了同水灰比和同坍落度条件下单掺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A)、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和三聚磷酸钠(S)以及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P)复合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A-P的混凝土早期碳化速度最快,但后期增长慢,掺入A-S的混凝土的早期碳化速度慢,但后期增长最快;单掺A的早期碳化速度大于A-S的,但后期增长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 缓凝剂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水曝气器曝气室提水性能模型应用研究
15
作者 章武首 黄廷林 +1 位作者 彭林贤 李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41,共5页
文章根据扬水曝气器曝气室的流体特性,在曝气室内气-液两相流体所受推动力和曳力平衡条件下,建立了一维两相流提水性能模型,并应用于同温层曝气器流体运动特性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同温层曝气器上升段气含率的估计值与实测值之... 文章根据扬水曝气器曝气室的流体特性,在曝气室内气-液两相流体所受推动力和曳力平衡条件下,建立了一维两相流提水性能模型,并应用于同温层曝气器流体运动特性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同温层曝气器上升段气含率的估计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限为±10%,对流体表观上升速度的误差限为±20%。这说明提水性能模型对同温层曝气器的流体特性模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室 同温层曝气器 气含率 水体上升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