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学科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现状、成因与本质分析
1
作者 朱宗斌 岳邦瑞 +3 位作者 姚龙杰 杨勇 樊永生 朱宗珍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引起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基于“局内人-局外人”视角,采用归因分析法,对建筑学科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现状、成因、本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建筑学科博士生毕业年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涉及个体、导师、团队、学科、制度等... 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引起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基于“局内人-局外人”视角,采用归因分析法,对建筑学科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现状、成因、本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建筑学科博士生毕业年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涉及个体、导师、团队、学科、制度等五个层面。具体而言,感性设计思维向理性逻辑思维转变困难、设计师与研究者双重身份失衡、“师徒制”模式与现代科研需求错位、学问方法与评价体系失配,以及培养机制与考核机制失当是造成建筑学科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调整建筑学科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实行多元评价制度、扩大贯通制研究生培养规模、构建学术科研梯队、优化导师考核制度、建立学业帮扶机制等措施,以期为改进建筑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降低延期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博士生延期 延期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视觉效应的建筑室内人工光环境动态调控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阳 段中兴 赵明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1-310,316,共11页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封闭流水线车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非视觉效应及智能优化算法的动态调光方法.首先,基于流水线车间这一建筑室内照明场景,制定了相应动态调光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LED灯具及DIAlux中的...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封闭流水线车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非视觉效应及智能优化算法的动态调光方法.首先,基于流水线车间这一建筑室内照明场景,制定了相应动态调光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LED灯具及DIAlux中的光照模拟,建立了光照调控数学模型;其次,为提升蚁狮算法的寻优能力及鲁棒性,提出了基于PWLCM混沌映射、Levy飞行、萤火虫扰动及自适应混合变异机制的改进蚁狮算法,并利用改进蚁狮算法求解光照调控数学模型,实现了光照的最优控制;最后,设计了算法对比实验、光照调控准确度实验及光照模拟实验.实验证明,改进蚁狮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寻优能力更强、稳定性更高;动态调光方法可将照度误差控制在5 lux以内,调光准确;动态调光方法在节能的同时有利于缓解工人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动态调控 人工光环境 非视觉效应 蚁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转译·重构——藏北地区轻型装配式建筑的在地创作方式探索
3
作者 李世萍 陈静 +2 位作者 李岳岩 李涛 卓金明 《世界建筑》 2024年第8期101-106,共6页
轻型装配式建造体系在我国建造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结合“地理、气候、文化”等多重影响因素,本文以民居建筑为例,针对轻型装配式建筑在藏北地区的地域创作问题,总结出“传统藏式建筑营建文化的内在传承”“轻型... 轻型装配式建造体系在我国建造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结合“地理、气候、文化”等多重影响因素,本文以民居建筑为例,针对轻型装配式建筑在藏北地区的地域创作问题,总结出“传统藏式建筑营建文化的内在传承”“轻型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在地化转译应用”以及“新材料新技术下的创新重构”3个要点,以期从“意”到“形”为轻型装配式建筑在藏北地区的在地化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装配式建筑 藏北地区 传承 转译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乡村设计的建筑策划与评估方法论
4
作者 党雨田 《世界建筑》 2024年第11期8-9,共2页
1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现行城乡建设体系差异巨大,相比于城镇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通过高度的专业分工保证建设质量,乡村建设体系长期延续着模仿自建、工匠... 1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现行城乡建设体系差异巨大,相比于城镇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通过高度的专业分工保证建设质量,乡村建设体系长期延续着模仿自建、工匠组织施工模式。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体系的变革,建筑设计广泛介入,由此乡村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1]:(1)传统的乡村渐进式更新和民居传承模式逐渐瓦解;(2)乡村建筑量大面广、地域差异极大,提高乡村设计水平,保障乡村设计底线,难以通过行政管理和设计标准规范体系来实现;(3)城镇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无法直接用于乡村建设体系,且成本偏高。面向提高乡村绿色宜居品质的迫切需求,面对来自城市经验技术和设计标准规范体系的失效,亟需适配乡村建设的设计依据和技术工具,发展乡村建筑设计方法论,从而揭示乡村地域自然/社会环境特征与乡村设计要素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设计 建筑策划 建筑设计方法 城乡建设 乡村建筑 标准规范体系 乡村建设 工程建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转动摩擦阻尼器弯矩-转角恢复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庆轩 王朴臻 +2 位作者 戎翀 王朋 王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290,共10页
为了满足减震结构对可恢复功能的要求,针对传统摩擦阻尼器不具备自复位能力震后存在较大残余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转动摩擦阻尼器,由摩擦耗能装置和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装置组合而成。介绍了该SCRF(self-center... 为了满足减震结构对可恢复功能的要求,针对传统摩擦阻尼器不具备自复位能力震后存在较大残余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转动摩擦阻尼器,由摩擦耗能装置和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装置组合而成。介绍了该SCRF(self-centering rotating friction)阻尼器的构造形式、工作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SCRF阻尼器的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通过ABAQUS软件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对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SCRF阻尼器的滞回性能,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结果吻合良好;提高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与斜面高度可以提高阻尼器的最大承载力、耗能能力、有效刚度,但是超过一定限值的斜面高度会降低阻尼器的自复位能力;施加SMA螺栓预紧力可以提高阻尼器的摩擦启动弯矩,对于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与最大承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SCRF阻尼器 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耦合视角下的拉萨民居遮阳构件尺寸优化研究
6
作者 李涛 李舒祺 雷振东 《世界建筑》 2024年第9期74-79,共6页
拉萨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海拔高,冬季极寒,照度和室内热舒适度是影响拉萨民居室内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外窗遮阳构件尺寸对二者均产生显著的影响。目前针对西藏传统民居的遮阳构件光热性能的研究较少,且缺少定量分析。本文以照度... 拉萨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海拔高,冬季极寒,照度和室内热舒适度是影响拉萨民居室内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外窗遮阳构件尺寸对二者均产生显著的影响。目前针对西藏传统民居的遮阳构件光热性能的研究较少,且缺少定量分析。本文以照度和热舒适性作为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算法对拉萨传统民居典型空间的遮阳构件尺寸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得出拉萨民居适宜的遮阳构件最优尺寸范围,为拉萨民居的光热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遮阳构件尺寸 拉萨民居 光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养护超高性能混凝土弯拉性能及轴拉本构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林 王秋维 +2 位作者 史庆轩 韩文超 于婧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3,共11页
根据水化反应方程和紧密堆积理论确定了常温养护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基础配合比,基于此考虑水胶比和钢纤维掺量设计了8组UHPC抗弯试件。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受弯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弯拉特征参数和弯曲韧性等;基... 根据水化反应方程和紧密堆积理论确定了常温养护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基础配合比,基于此考虑水胶比和钢纤维掺量设计了8组UHPC抗弯试件。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受弯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弯拉特征参数和弯曲韧性等;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倒推方法得到了UHPC轴拉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回归分析提出了考虑纤维特征的轴拉本构模型,并经过材料和构件两个层次的验证。结果表明:掺加钢纤维可抑制主裂缝的发展,从而明显改善UHPC的抗弯韧性,钢纤维掺量为2.0%的UHPC弯曲韧性指数达到116.9 J;随着水胶比增大,试件抗折强度和峰值挠度均呈下降趋势;增大钢纤维掺量明显提升了试件弯曲性能,掺入2.0%钢纤维的UHPC与未掺纤维相比,其初裂挠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升157.14%和148.63%;当纤维含量为1.5%~2.0%时,试件具有良好的弯拉性能;水胶比对曲线平台段趋势影响不大,纤维掺量大于1.0%时曲线具有较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可保证UHPC良好的抗拉性能,其应变硬化特征随着纤维掺量增大而变得更明显;所提模型对UHPC受拉应力-应变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常温养护 弯拉性能 倒推分析方法 轴拉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后评估的餐厅环境特征偏好及其空间设计要素探析
8
作者 王丽娟 党雨田 +1 位作者 杨守静 程争刚 《住区》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本文对餐厅室内环境设计进行使用后评估研究,通过用户内容生成法获取使用者评价数据,以PCA法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使用者对餐厅室内环境设计的偏好特征。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进一步解析影响使用者偏好特征的餐厅室内环境空间设计要... 本文对餐厅室内环境设计进行使用后评估研究,通过用户内容生成法获取使用者评价数据,以PCA法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使用者对餐厅室内环境设计的偏好特征。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进一步解析影响使用者偏好特征的餐厅室内环境空间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餐厅室内环境空间设计策略并建构设计策略图谱,以呈现使用者视角下的餐厅室内环境特征、设计要素、设计策略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估 环境特征 空间要素 设计策略 使用者 餐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浸泡再生混凝土Mg^(2+)-SO_(4)^(2-)-Cl^(-)复合盐侵蚀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家滨 范一杰 +2 位作者 牛荻涛 王宇 张凯峰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经时变化规律。部分浸泡RAC沿纵向高度分为饱和区、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及干燥区。侵蚀初期气-液两相界面区损伤程度高于饱和区;侵蚀中后期饱和区的损伤持平或超过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损伤初现。饱和区侵蚀状态由初期的化学侵蚀转变为中后期的化学-物理双重侵蚀,气-液两相界面区在侵蚀期间均呈现出化学-物理双重侵蚀。化学侵蚀产物为水镁石、硬石膏/石膏、钙矾石、Friedel盐及碱式氯化镁;物理结晶盐包含氯镁石、白钠镁矾、氯化钠、水合硫酸镁、Na_(2)SO_(4)及芒硝,各侵蚀产物与结晶盐的相对含量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改变。侵蚀后期,Na_(2)SO_(4)和芒硝相互转化使RAC物理力学性能急速退化。粉煤灰-矿渣复掺RAC抗侵蚀性能整体较好,粉煤灰-硅灰复掺最差,后者在浸泡时间180 d时抗压强度损失率高于60%。矿渣-硅灰-偏高岭土三掺RAC耐久性显著高于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三掺,后者在侵蚀180 d时已经溃散。四掺辅助胶凝材料RAC性能衰减速度均匀,但抗侵蚀性能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同浸泡时间下,其耐久性指标均与粉煤灰-矿渣复掺RAC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Mg^(2+)-SO_(4)^(2-)-Cl^(-)侵蚀 部分浸泡 耐久性退化特征 耐久性退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乡村振兴精细化治理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琰 雷振东 +2 位作者 刘加平 吴昱涵 王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地为主”的项目式整治模式对国土空间格局整体优化作用不足。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期,要求实现跨区域统筹、多途径实施、多措施保障,亟须以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地为主”的项目式整治模式对国土空间格局整体优化作用不足。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期,要求实现跨区域统筹、多途径实施、多措施保障,亟须以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驱动乡村生态优化、经济发展与功能提升。基于此,文章剖析了现有国土空间整治相关规划的特征与问题,构建耦合三层尺度、“三生”空间与“三规”技术的乡村国土空间精细化整治规划框架,建立“规划—设计—工程”有效衔接的规划策略与路径,面向实施提出完善组织协调、制度管理、资金运营等保障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精细化治理 整治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非地区大空间相变屋面联合夜间通风节能策略
11
作者 黄艳秋 杨珊 +1 位作者 刘悦 张真豪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0期40-49,共10页
博物馆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因其空间体积大、人流量大、室内环境要求高的特征导致空调能耗过高,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在北非地区,夏季气候干热、太阳辐射高、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为相变屋面联合夜间通风的节能技术提供应用条件。将相变屋... 博物馆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因其空间体积大、人流量大、室内环境要求高的特征导致空调能耗过高,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在北非地区,夏季气候干热、太阳辐射高、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为相变屋面联合夜间通风的节能技术提供应用条件。将相变屋面联合夜间通风技术应用于大空间博物馆建筑,建立考虑温度分层的建筑能耗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相变因素和通风参数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带沙漠气候下,当相变层厚度小于15 mm时,宜采用高相变温度的PCM(RT35HC);当相变层厚度超过15 mm时,宜采用低相变温度的PCM(RT27),可以保证相变材料的完整相变循环,随着厚度的增加,其节能率也逐渐增加;通风时间段取1:00-8:00,换气次数取9次/h时节能效果最佳。在地中海气候下,当相变层厚度为5 mm时,宜采用高相变温度的PCM(RT31);当相变层厚度超过5 mm时,宜采用低相变温度的PCM(RT27),但设计厚度超过20 mm之后节能率增加不再显著;通风时间段取1:00-8:00,换气次数取6次/h时节能效果最佳。研究成果为北非地区两种典型气候下大空间建筑应用相变屋面联合夜间通风技术提供节能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夜间通风 大空间 室内温度 空调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居单元的概念、机制与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丹 周庆华 田达睿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40,共7页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具有城乡连续一体的特征,表现为“城镇—乡村—田野”的连续空间谱系。中国在经历了城乡二元发展之后,进入了“城乡中国”的区域一体化阶段。面向区域城市化的外部趋势,基于“城乡中国”的本土背景,提出“区域人居单元...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具有城乡连续一体的特征,表现为“城镇—乡村—田野”的连续空间谱系。中国在经历了城乡二元发展之后,进入了“城乡中国”的区域一体化阶段。面向区域城市化的外部趋势,基于“城乡中国”的本土背景,提出“区域人居单元”概念,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分析区域人居单元的驱动因子和形成机制,围绕单元系统、单元区划、风貌特色,揭示区域人居单元的基本特征,该概念可以为区域国土空间设计明确具体的实践对象,在区域尺度上为解决“千城一面”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中国 区域人居单元 空间谱系 分形同构 城乡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生活圈低碳更新模式——基于设施布局形态类型的探讨
13
作者 张晓荣 杨辉 《城市规划》 2025年第3期43-51,60,共10页
建成于不同时期的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布局相对固化且形态差异显著,折射出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等方面的时代性特征,并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活动及其交通碳排放。研究表明,沿路均质型、局部干路集中型、点状集中型、散点无序型为4种典型... 建成于不同时期的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布局相对固化且形态差异显著,折射出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等方面的时代性特征,并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活动及其交通碳排放。研究表明,沿路均质型、局部干路集中型、点状集中型、散点无序型为4种典型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形态类型,其设施的密度、可达性、享有度指标值和其所服务社区的出行碳排放量均有着显著差异,指标值与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相关总体趋势,不同类型特征的成因和现实约束亦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各设施布局形态类型的低碳更新重点和路径应有所区分。因此,结合各类型的空间更新潜力,提炼出点状植入、就近补充、集聚共享3种低碳更新模式,以期为社区生活圈更新规划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碳排放 社区生活圈 设施布局形态 低碳更新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