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热器换热管内粉体物料轴向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文欢 陈延信 +3 位作者 徐品晶 安卫东 李辉 徐德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5-1058,共4页
采用光纤探头针对7个不同高度的预热器换热管截面做粉料轴向相对浓度分布测试。研究发现,沿换热管下料点断面向上,同一径向位置的颗粒浓度总是不断减小。换热管边壁区颗粒浓度沿轴向位置升高而减小远比中心区域迅速,当表观气速较小或物... 采用光纤探头针对7个不同高度的预热器换热管截面做粉料轴向相对浓度分布测试。研究发现,沿换热管下料点断面向上,同一径向位置的颗粒浓度总是不断减小。换热管边壁区颗粒浓度沿轴向位置升高而减小远比中心区域迅速,当表观气速较小或物料负荷率较高时此现象尤为明显。随换热管截面高度的增高,气固两相流场发展逐步充分而趋于稳定,两者的相对运动速度逐渐变小。气流沿轴向的湍动逐步减弱,中心区和边壁区的颗粒浓度的差异逐渐缓和。改变操作条件对同一轴向断面边壁区颗粒浓度的影响较大,对中心区颗粒浓度的影响较小。增大系统的固气比,轴向不均匀性增大,物料下冲高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器 换热管 物料相对浓度 轴向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21世纪中国水泥工业的科技进步(Ⅱ)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德龙 肖国先 +2 位作者 程福安 侯新凯 陈延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127-133,28,共7页
交叉流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性能低消耗新型水泥将成为新世纪水泥科技进步的主导方向.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工业的先行行业.而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跨跃,有赖于新型水泥材料及其生产... 交叉流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性能低消耗新型水泥将成为新世纪水泥科技进步的主导方向.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工业的先行行业.而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跨跃,有赖于新型水泥材料及其生产过程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创性突破.衡量专业基础理论研究原创性突破的原则为:生产力发展对新理论是否需求(适时性),新理论是否涵盖旧理论(包容性),新理论是否揭示了前人或旧理论没有(或无法)说明的规律(新颖性),新理论是否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先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科技进步 高固气比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悬浮预热预分解 生活垃圾 资源化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矿渣复合微粉的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唐卫军 任中兴 +1 位作者 朱建辉 陈鸿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68,共4页
研究了改变钢渣与矿渣微粉比例以及钢渣微粉比表面积对混合材的机械激发性能,同时考察了自行研制的KYH-8、KYH-9和KYH-10三种激发剂对复合微粉的化学激发,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PLM)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复合微粉材料进行了... 研究了改变钢渣与矿渣微粉比例以及钢渣微粉比表面积对混合材的机械激发性能,同时考察了自行研制的KYH-8、KYH-9和KYH-10三种激发剂对复合微粉的化学激发,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PLM)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复合微粉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渣微粉中钢渣的比例越大,钢渣矿渣复合粉的活性越低;钢渣微粉比表面积在400~500 m2/kg时,钢渣微粉细度增加,复合微粉活性有所提高;复合微粉在早期只是填充于水泥石之间,起填充剂的作用,后期逐渐水化;0.01 mol/L KYH-10激发剂对钢渣与矿渣微粉比例为32∶的复合微粉激发效果表现最佳,复合微粉7 d活性指数达到85%以上,28 d活性指数可以达到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矿渣 微粉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风温度对回转窑内煤粉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延信 杨潘 +1 位作者 施寿芬 赵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9-1053,共5页
回转窑内煤粉燃烧为产品煅烧提供了热源,研究二次风温度对火焰形状、烟气流场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可为优化燃烧器的操作参数与结构参数提供依据。本文以一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及4 m×60 m的回转窑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以煤粉... 回转窑内煤粉燃烧为产品煅烧提供了热源,研究二次风温度对火焰形状、烟气流场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可为优化燃烧器的操作参数与结构参数提供依据。本文以一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及4 m×60 m的回转窑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以煤粉为燃料,二次风温度分别为1000 K、1250 K、1373 K、1550 K时,回转窑内火焰性能、烟气流场及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给定的四风道煤粉燃烧器,二次风温度为1373 K时,火焰最高温度达到2000K,回转窑内火焰形状成良好的棒槌状,火焰温度分布符合水泥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温度场 二次风温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钢渣磁选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莹 陆栋 +1 位作者 李兆锋 李丙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转炉钢渣,本文测试了陕西某钢厂转炉钢渣物相组成。从选矿的角度,采用湿法磁选的方法,并得到了在不同的细度和磁场强度下铁精粉的铁品位和回收率。
关键词 转炉钢渣 湿法磁选 铁品位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渣用于水泥缓凝剂的生产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冯云 陈延信 +1 位作者 刘飞 包先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对废锰渣用于水泥缓凝剂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了废锰渣替代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锰渣部分替代石膏作水泥缓凝剂其凝结时间、安定性、放射性检验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锰渣与石膏掺量总和在6%。7%(质量分数,锰渣... 对废锰渣用于水泥缓凝剂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了废锰渣替代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锰渣部分替代石膏作水泥缓凝剂其凝结时间、安定性、放射性检验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锰渣与石膏掺量总和在6%。7%(质量分数,锰渣掺量不超过5%)比较适宜,实际生产中当锰渣以3%(质量分数)播入时,可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缓凝剂 水泥 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边框柱剪力墙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祥 王社良 +1 位作者 刘瑞杰 苗晓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对于 1 /1 5缩尺比例的两个配筋方式不同的带边框柱剪力墙模型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墙体边框柱与墙体的共同工作性能 ,对比研究了带边框柱的中高剪力墙受力特点、破坏和耗能机理 ,并从承载力、刚度、延性、... 对于 1 /1 5缩尺比例的两个配筋方式不同的带边框柱剪力墙模型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墙体边框柱与墙体的共同工作性能 ,对比研究了带边框柱的中高剪力墙受力特点、破坏和耗能机理 ,并从承载力、刚度、延性、恢复力特性、耗能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其抗震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边框柱剪力墙结构 破坏机理 缩尺比例 伪静力试验 抗震耗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化温度对城市污泥热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范海宏 韩丁 苏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0-904,共5页
以城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不同干化温度下干化至恒重,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干污泥热值.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比消化污泥干化恒重所需时间长;得到干污泥挥发份存留率和干化温度(100~600℃)之间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进行函数拟合... 以城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不同干化温度下干化至恒重,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干污泥热值.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比消化污泥干化恒重所需时间长;得到干污泥挥发份存留率和干化温度(100~600℃)之间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进行函数拟合;随温度升高,两种污泥的热值都降低,干化温度大于350℃时,干化污泥热值几乎为零;污泥的适宜干化温度范围为150~250℃,为工业上干化处理污泥提供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脱水污泥 氧弹式量热计 干化温度 挥发份存留率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的分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冯云 陈延信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0-145,154,共7页
概述了CaCO3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介绍了前期工作者关于CaCO3分解动力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结论,以及由于研究方法、试验手段、反应条件和颗粒粒径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而导致反应速率控制机理的不同,同时也介绍了CaCO3在悬浮状态下... 概述了CaCO3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介绍了前期工作者关于CaCO3分解动力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结论,以及由于研究方法、试验手段、反应条件和颗粒粒径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而导致反应速率控制机理的不同,同时也介绍了CaCO3在悬浮状态下比较系统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高固气比循环反应装置是下一步研究CaCO3分解动力学的更为适宜的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动力学 模拟 悬浮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钼矿悬浮态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博 陈延信 胡亚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两段式”焙烧新工艺,即利用悬浮态焙烧技术在预反应器中脱除辉钼矿精矿中的大部分硫,然后在回转窑内脱除残余硫,在试验室模拟悬浮态装置中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钼精矿的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相... 采用“两段式”焙烧新工艺,即利用悬浮态焙烧技术在预反应器中脱除辉钼矿精矿中的大部分硫,然后在回转窑内脱除残余硫,在试验室模拟悬浮态装置中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钼精矿的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相对于焙烧时间而言,焙烧温度对残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脱硫率≤80%时,绝大部分氧化钼以MoO2形式存在,不会产生MoO3大量升华损失的情况;在焙烧温度700~780℃、物料停留时间1~3S时,悬浮态焙烧技术可以实现50%以上的表观脱硫率;相对于堆积态焙烧,脱硫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悬浮态焙烧 预反应 表观脱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钢渣磁选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莹 陆栋 +1 位作者 李丙明 李兆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49,54,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转炉钢渣,对陕西某公司的水焖钢渣进行了破碎-磨矿-磁选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粒度为-0.074mm粒级占65%时,选用XCRS型鼓形湿式弱磁选机,在磁场强度为0.175 T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0.56%,回收率为64.19%的铁精粉,... 为了充分利用转炉钢渣,对陕西某公司的水焖钢渣进行了破碎-磨矿-磁选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粒度为-0.074mm粒级占65%时,选用XCRS型鼓形湿式弱磁选机,在磁场强度为0.175 T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0.56%,回收率为64.19%的铁精粉,充分回收利用了水焖钢渣中的金属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质磷尾矿悬浮态煅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博 陈延信 姚艳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白云石质磷尾矿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钙质白云石、氟磷灰石和石英,磷尾矿煅烧产品可以用来提取工业氧化镁、活性石灰和磷精矿。采用高固气比悬浮态煅烧技术对瓮福磷尾矿进行煅烧实验。该系统易于控制,炉内温度均衡稳定。物料在系统内停留时... 白云石质磷尾矿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钙质白云石、氟磷灰石和石英,磷尾矿煅烧产品可以用来提取工业氧化镁、活性石灰和磷精矿。采用高固气比悬浮态煅烧技术对瓮福磷尾矿进行煅烧实验。该系统易于控制,炉内温度均衡稳定。物料在系统内停留时间仅为20~30 s时,煅烧产品的表观分解率达到92.9%,白云石中的碳酸镁基本完全分解。产品颗粒疏松多孔,晶粒细小,氧化钙和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3.31%和29.20%,产品水化活性高;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由6.36%升至10.00%,有利于进一步提取磷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高固气比 悬浮态煅烧 表观分解率 水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新型减阻疏导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文欢 陈延信 +1 位作者 赵峰 徐品晶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30,共4页
对加设三种不同尺寸的弧形减阻疏导器的旋风器进行实验研究,推导出弧形减阻疏导器的最佳匹配参数。结果表明:对相同规格的旋风筒,采用合适的弧形减阻疏导器,旋风筒阻降降低约20%~35%,而分离效率仅下降3%~5%。
关键词 旋风筒 阻力损失 分离效串 弧形减阻疏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21世纪中国水泥工业的科技进步(Ⅰ)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德龙 肖国先 +2 位作者 程福安 侯新凯 陈延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1期1-10,28,共11页
交叉流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性能低消耗新型水泥将成为新世纪水泥科技进步的主导方向.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工业的先行行业.而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跨跃,有赖于新型水泥材料及其生产... 交叉流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性能低消耗新型水泥将成为新世纪水泥科技进步的主导方向.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工业的先行行业.而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跨跃,有赖于新型水泥材料及其生产过程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创性突破.衡量专业基础理论研究原创性突破的原则为:生产力发展对新理论是否需求(适时性),新理论是否涵盖旧理论(包容性),新理论是否揭示了前人或旧理论没有(或无法)说明的规律(新颖性),新理论是否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先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科技进步 高固气比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悬浮预热预分解生活垃圾 资源化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风量比对回转窑内烟气流场及其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潘 陈延信 赵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9-754,共6页
通过研究内外风量比对回转窑内火焰形状、烟气流场及其温度分布的影响,为优化燃烧器的操作参数提供依据.以一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及Φ4m×60m的回转窑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建立了k-ε湍流模型,煤粉燃烧模型和辐射换热模型.研究了以... 通过研究内外风量比对回转窑内火焰形状、烟气流场及其温度分布的影响,为优化燃烧器的操作参数提供依据.以一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及Φ4m×60m的回转窑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建立了k-ε湍流模型,煤粉燃烧模型和辐射换热模型.研究了以煤粉为燃料,内外风量比分别为0.37、0.47、0.6和0.8时,回转窑内火焰形状、烟气流场及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内外风量比为0.47时,回转窑内火焰形状成良好的棒槌状,火焰高温区达到2 000K,火焰温度分布符合水泥熟料煅烧的要求.计算给出了最佳条件下,沿窑长方向上的O2、CO、CO2的摩尔浓度分数分布,计算分析了喷煤管出口附近的内回流区和窑壁附近的外回流区,表明了在最佳操作参数条件下窑内流场分布和气体浓度场分布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温度场 内外风量比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过剩系数对回转窑内烟气流场及其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潘 陈延信 赵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3-1457,共5页
研究回转窑内空气过剩系数对火焰形状、烟气的流场及其温度分布的影响,可为优化燃烧器的操作参数提供依据。以一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及4×60 m的回转窑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以煤粉为燃料,空气过剩系数分别为1.0、1.05、1.12和... 研究回转窑内空气过剩系数对火焰形状、烟气的流场及其温度分布的影响,可为优化燃烧器的操作参数提供依据。以一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及4×60 m的回转窑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以煤粉为燃料,空气过剩系数分别为1.0、1.05、1.12和1.2时,回转窑内火焰形状、烟气流场及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空气过剩系数为1.05时,回转窑内火焰形状成良好的棒槌状,火焰高温区达到2000 K,火焰温度分布符合水泥熟料煅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温度场 空气过剩系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器提升管内粉料径向浓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文欢 陈延信 +3 位作者 徐品晶 徐德龙 安卫东 李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0-814,共5页
采用光纤浓度探头针对6个不同高度的预热器提升换热管截面,做了粉料径向相对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管中物料运动的加速段,物料同气流间存在较大的相对运动速度,且湍流强度大,物料浓度涨落最显著.换热管中物料运动的匀速段,... 采用光纤浓度探头针对6个不同高度的预热器提升换热管截面,做了粉料径向相对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管中物料运动的加速段,物料同气流间存在较大的相对运动速度,且湍流强度大,物料浓度涨落最显著.换热管中物料运动的匀速段,流场充分发展,物料浓度分布的特点是中心低而边壁高的不均匀分布.换热管中心区的颗粒浓度较低,浓度分布曲线较平坦,由中心向边壁靠近,物料浓度单调递增,且近壁处分布曲线变陡.从换热管底部向上,边壁区的物料浓度随轴向位置变化明显而中心区的物料浓度变化较小,物料沿径向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减小.增大系统的固气比,换热管内的物料总平均浓度增大,同时径向不均匀性增大,物料下冲高度增大.物料的径向相对浓度大小和下料方式有很大关系.颗粒在换热管中的运动并不只是单一的向上运动,同时还伴有横向的迁移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器 换热管 物料相对浓度 径向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挤压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瑞杰 王社良 +1 位作者 惠宽堂 赵歆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通过对一3层3跨相似比为1/8的带铅挤压消能器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铅挤压消能支撑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屈服顺序和消能机理,并从延性和被动消能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铅挤压消能支撑框架具有良好的... 通过对一3层3跨相似比为1/8的带铅挤压消能器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铅挤压消能支撑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屈服顺序和消能机理,并从延性和被动消能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铅挤压消能支撑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消能支撑框架 铅挤压消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固气比条件下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沛浩 陈延信 +1 位作者 徐德龙 范海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温度高达840℃,固气比高达2.54的条件下,对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了温度、固气比和风速对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回归方程,填补了高温高固气比条件下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总分离效率 温度 风速 固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形貌及粒级对粉煤灰水泥需水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鹏刚 李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 +2 位作者 冯绍航 王建礼 李县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研究了水泥熟料细度、级配及颗粒形貌对粉煤灰水泥需水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连续的颗粒级配可以降低粉煤灰水泥的需水量;改善水泥颗粒的球形度,也可以降低粉煤灰水泥的需水量。
关键词 需水量 级配 颗粒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