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机工程伤害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序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作性质的变化,与人机工程有关的伤(病)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人机工程伤害将成为21世纪职业安全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人机工程伤害的概念、分类、辩识和消除、预防的对策.
关键词 人机工程 伤害 分类 辩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机床维修人员故障诊断能力训练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荆冰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机床维修人员培训过程中的特点,设计了齿轮机床维修人员故障诊断能力训练系统。该系统首次将计算机与维修人员培训相结合,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机床 故障诊断 训练 计算机 机床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维修技术的知识表述及综合决断
3
作者 原思聪 段志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在作者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机械维修技术的知识表述问题,并引人元知识,进一步完善了作者开发的机械维修技术综合决断系统。
关键词 机械维修 知识表述 综合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精密振动信号分析系统的数据采集
4
作者 严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介绍一种用于进行机械振动故障监测和诊断的、由PC机和TMS32010构成的双机系统,从而使微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分析速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振动频谱 信号 故障诊断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系设计过程中传动比分配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范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探讨了以往设计传动装置时传动比分配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优化传动分配思路,建立了n级定轴轮系传动比分配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求解,根据三级定轴轮系传动比分配最佳方案,推导了n级定轴轮系设计使用的最优传动比分配的一般公式。
关键词 轮系 数学模型 传动化 分配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BP 网的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建园 段志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在对异步电机三类典型故障机理的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BP网的诊断方法,建立了适宜于异步电机故障诊断的网络模型和电气故障模板,开发出基于BP网的电机故障诊断软件.
关键词 BP网 诊断方法 计算机 软件 异步电机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直齿圆柱齿轮啮合刚度的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建云 丘大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在ISO标准计算啮合刚度的基础上,用抛物线担合单齿副的啮合刚度,经过叠加求得直齿轮啮合刚度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刚度波动函数进行付立叶展开,使之在振动分析的应用中极为方便。
关键词 圆柱齿轮 啮合刚度 波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钢机结构耦合振动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谷立臣 段志善 张新民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分析了自动轧管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横向振动和齿轮振动间的耦台关系,建立了结构耦合振动方程。通过对方程的讨论,找到了该机的动力学缺陷,指出了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轧钢机 结构耦合振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式振动滚压夯实机工作过程的数字仿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利乐 段志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通过对自行式振动滚压夯实机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数字仿真和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实验测试,提出了一些完善设计和提高滚压夯工作性能的措施.
关键词 滚压夯实 数字仿真 实验 夯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分析与产品设计目标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荆冰彬 敬春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市场分析(需求分析、用户分析、竞争对象分析及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品设计目标决策的方法及步骤,并以实例说明其有效性.
关键词 市场分析 产品设计目标 决策 企业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机床故障原因检测排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荆冰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运用决策论和模糊论,分析了影响故障原因检测排序的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以实例说明其有效性。
关键词 齿轮机床 故障 排序 故障诊断 模糊数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器针阀偶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耀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386-391,共6页
本文应用实际装机试验和试验室精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工程机械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的实际使用寿命,并对影响针阀偶件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做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国产针阀偶件质量和使用寿命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器 针阀偶件 耐久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搅拌机拌叶失效分析再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原思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44-48,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对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微观失效分析,揭示其主要磨损机理是:犁削、撞击凿削及碳化物破碎剥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拌叶寿命的方案.
关键词 混凝土 搅拌机 搅拌叶 微观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磁激振器受弹性梁耦联时的工作特性
14
作者 王秀莲 张新民 +1 位作者 张晓钟 段志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70-73,共4页
基于双电磁激振器受两端固支弹性梁耦联的实验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系统的力学特性,得到了梁的动力特性与激振器动力特性的关系,与双激振器结构特性的关系,给出了双激振器同频响应时的关联条件。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激振器 弹性梁 同频效应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轧机振动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研究
15
作者 谷立臣 段志善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分析了自动轧管机主传动横向振动系统激励的来源、传递途径、横振响应Y(t)的特点,提出了两个横振监测参数HAF及HPC,并对其物理意义及监测方法作了说明,从信号分析角度对结构耦合振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 分析了自动轧管机主传动横向振动系统激励的来源、传递途径、横振响应Y(t)的特点,提出了两个横振监测参数HAF及HPC,并对其物理意义及监测方法作了说明,从信号分析角度对结构耦合振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轧机故障诊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管机 振动 信号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直喷式柴油机低速不稳定喷射的研究
16
作者 陆耀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38-42,共5页
对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低速不稳定喷射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喷油系统结构参数的一系列试验,探索了低速不稳定喷射的规律和区域分布情况,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汽车 喷射 供油系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占空比交流调压及其应用
17
作者 李季渊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介绍了微机占空比交流调压原理、试验结果、系统组成以及在广告灯光群控上的应用。
关键词 微机 交流调压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啮合区瞬态温度测量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兴华 刘任先 甘安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8年第1期67-71,共5页
齿轮啮合区瞬时温度的测量是研究塑料及其复合材料齿轮的强度和寿命的关键.但配对齿面在啮合接触区彼此复盖,不能为现代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例如红外热像仪探测头)所到达.本文采用在红外热相技术定位下的微型热电偶测量技术.又在测... 齿轮啮合区瞬时温度的测量是研究塑料及其复合材料齿轮的强度和寿命的关键.但配对齿面在啮合接触区彼此复盖,不能为现代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例如红外热像仪探测头)所到达.本文采用在红外热相技术定位下的微型热电偶测量技术.又在测量系统中,通过引入自行设计的轴端集流环前置放大器和微机软件数据处理等先进手段,从根本上提高了对热电动势微信号的频率响应和信噪比.从而首次真正实现了啮合区各点闪光温度和瞬时温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齿轮 啮合区 瞬态温度测量 热电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带开口传动设计中带轮包角的计算与最大传动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松林 陈文芹 孙子美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对带传动设计中带轮包角与其它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计算包角的简便方法,给出了各型带的最大传动比。
关键词 V带传动 带轮包角 最大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汽车电动轮的制造精度分析与对策和结构改进(二)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任先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在文献[1」的基础上,给出了按随机装配方法设计浮动量的核核条件,以避免均载失效;并进一步提出采用分组组件中对应零件有向装配的方法作为对策,使浮动量设计趋于合理。为了克服结构上的根本弱点,又提出以内齿圈浮动作结构改进,... 在文献[1」的基础上,给出了按随机装配方法设计浮动量的核核条件,以避免均载失效;并进一步提出采用分组组件中对应零件有向装配的方法作为对策,使浮动量设计趋于合理。为了克服结构上的根本弱点,又提出以内齿圈浮动作结构改进,使均载路线最短,浮动量设计最优化,从而使产品结构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汽车 电动轮 制造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