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交叉背景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实践
1
作者 李猛 苟倩誌 +6 位作者 郑玉杰 石万元 付乾 李俊 李鸿乂 孙宽 廖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1-2148,共8页
储能技术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愈发重要,高校教育培养储能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关键。储能科学与工程是涉及材料学、能源动力、物理学、化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这对高校的传统... 储能技术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愈发重要,高校教育培养储能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关键。储能科学与工程是涉及材料学、能源动力、物理学、化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这对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回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与发展现状。同时以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例,介绍了该专业在本硕博阶段学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学科交叉素养引导的重要性,分析了专业教学中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和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根据交叉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需求,阐述了在本硕博阶段学生培养过程中进行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和前沿交叉课题牵引训练的新思路。最后,通过具体研究案例展示,着重分析进行前沿交叉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及所取得的相关效果,阐明通过学科交叉的训练推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科学与工程 多学科交叉 课题牵引 本科生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建筑短期负荷预测的深度迁移学习方法
2
作者 闫秀英 门琪 吴晓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为解决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在数据不足时准确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Transformer的交叉注意力(cross-attention in Transformer,CATrans)机制和域分离网络(domain separation networks,DSN)的深度迁移学习方法——CATrans-DSN,用于短期... 为解决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在数据不足时准确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Transformer的交叉注意力(cross-attention in Transformer,CATrans)机制和域分离网络(domain separation networks,DSN)的深度迁移学习方法——CATrans-DSN,用于短期跨建筑负荷预测。CATrans特征提取器利用注意力机制来学习源域和目标域负荷数据的域共有和私有时间特征,并利用共有特征进行知识迁移;特征重构器作为辅助模块,对源域和目标域数据进行数据重构;由回归预测器将学习到的特征转化为预测值。最后,利用在源域和目标域上训练得到的建筑负荷预测模型,直接用于目标建筑的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稀缺情况下的预测准确性和模型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交叉注意力机制 重构域适应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关联特性及优化调控研究
3
作者 罗西 李停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92,共8页
针对现有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研究未充分考虑不同设备在使用时间规律上因功能互补性与用户习惯性而具有的关联特性,导致优化调控的计算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用能负荷关联的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 针对现有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研究未充分考虑不同设备在使用时间规律上因功能互补性与用户习惯性而具有的关联特性,导致优化调控的计算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用能负荷关联的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模型,在仅考虑时间重叠性负荷关联(情景1)、仅考虑时间顺序性负荷关联(情景2)和同时考虑两种负荷关联(情景3)3种不同情景下,采用CPLEX求解器计算求解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典型居住建筑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模型。结果表明,在具有关联特性的常见居住建筑负荷集合内,炊事活动负荷集合内的各类负荷之间具有时间重叠性和时间顺序性两种关联特性,而生活热水负荷集合和洗衣活动负荷集合内的各类负荷则只包含时间顺序性关联特性。另外,与不考虑负荷关联的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结果相比,情景1、情景2和情景3下用户用电成本增加比例分别为0.00%、7.57%、7.57%,由此可知时间顺序性负荷关联特性因对柔性用能负荷优化调控结果影响较大而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关联规则 优化调控 柔性负荷 CP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乡村建筑分时分区用能需求的零碳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安军 焦阳 +1 位作者 于军琪 陈一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9-378,共10页
基于传统最大负荷原则设计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通常远大于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导致以户为单位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精细化乡村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基于农户用能行为制定4种用能... 基于传统最大负荷原则设计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通常远大于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导致以户为单位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精细化乡村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基于农户用能行为制定4种用能策略。并构建考虑农户经济水平和零碳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优化模型,采用两阶段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Top-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获得不同策略下的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与基于建筑全空间连续动态负荷的设计优化方案相比,基于分时分区用能需求的设计方案年总成本降低13.58%,系统购电比例降低7.89个百分点,实现全年净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规划 农村地区 净零碳排放 分时分区用能需求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5
作者 罗西 潘梦钊 刘艳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以青海省祁连县某宾馆为案例展开分析,建立以系统最小费用年值为优化目标的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热联供系统相比,电-热-氧联供系统使电网供... 以青海省祁连县某宾馆为案例展开分析,建立以系统最小费用年值为优化目标的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热联供系统相比,电-热-氧联供系统使电网供电比例由76.9%降低至29.8%;电-热-氧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比常规电-热联供系统减少1.2%,其中系统投资年值增加4.1%,系统年运行费用减少5.3%;电-热-氧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受购氧价格影响最大,当购氧价格为8元/Nm^(3)以上时,电-热-氧联供系统比常规电-热联供系统更具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氢储能 优化设计 电-热-氧联供系统 高原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建筑运行能耗的混沌时间序列复合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军琪 段佳音 +2 位作者 赵安军 井文强 王佳丽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87,共11页
针对办公建筑已有的能耗预测方法中未能考虑到能耗数据的混沌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办公建筑运行能耗预测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判断其具备混沌特性,建立混沌理论和支持向量回归的组合模型进行训练... 针对办公建筑已有的能耗预测方法中未能考虑到能耗数据的混沌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办公建筑运行能耗预测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判断其具备混沌特性,建立混沌理论和支持向量回归的组合模型进行训练,采用Markov链消除组合模型由于参数传递产生的累积误差,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以西安某办公建筑的能耗监测数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并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等其他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Markov修正后的混沌时间序列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预测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且更符合办公建筑能耗的变化规律,为节能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能耗 混沌时间序列 预测算法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能耗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军琪 杨思远 +1 位作者 赵安军 高之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0-1231,共12页
为了提升建筑能耗预测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提出树种算法(TSA)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结合的混合预测模型.采用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建筑能耗数据分解为1组本征模态函数(... 为了提升建筑能耗预测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提出树种算法(TSA)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结合的混合预测模型.采用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建筑能耗数据分解为1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和1个残余分量,利用样本熵算法将各分量划分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分别利用TSA算法优化后的RBF模型与LSTM模型对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进行预测,并叠加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混合预测模型的精度为98.72%.相比于RBF、TSA-RBF、LSTM模型,所提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能够更为有效地用于建筑逐时电力能耗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预测 神经网络 混合预测模型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GRU网络大型公共建筑冷负荷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军琪 解云飞 +3 位作者 赵安军 王佳丽 冉彤 惠蕾蕾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79,共14页
基于冷负荷时间序列固有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针对预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梯度消失、模态混叠和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VMD-GRU模型。... 基于冷负荷时间序列固有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针对预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梯度消失、模态混叠和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VMD-GRU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挑选出相关性高的进行预测;使用VMD将原始数据序列分解为独立固有模式函数;使用GRU对每个分量进行预测;将分量预测结果相加得出冷负荷预测值。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西安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进行能耗分析,并与BP、GRU、EMD-BP、VMD-BP、EMD-GRU等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VMD-GRU模型可有效解决梯度消失、模态混叠和过拟合等问题,预测精度显著提高,预测效果优于其它预测模型,符合大型公共建筑冷负荷的变化规律,为节能优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 预测算法 相关性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建筑冷负荷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军琪 高之坤 +2 位作者 赵安军 周敏 虎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9-517,共9页
准确的建筑冷负荷预测是实现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节能降耗的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天牛须搜索(BAS)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预测模型(BAS-GRNN&LSTM),用于建筑冷负荷预测.首先,采... 准确的建筑冷负荷预测是实现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节能降耗的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天牛须搜索(BAS)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预测模型(BAS-GRNN&LSTM),用于建筑冷负荷预测.首先,采用递归特征消除法得到最佳特征数量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做特征选择;再将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后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组合,构建冷负荷混合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某大型建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天牛须搜索算法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适用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参数优化;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递归特征消除法提取出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建立预测模型,有效增加模型预测精度;相比其他预测模型,BAS-GRNN&LSTM的预测效果更为优越,并能对不同月份冷负荷进行有效预测,泛化能力强,适用于建筑冷负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特征提取 组合神经网络 混合预测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怡 王宇琨 孟晓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2-308,共7页
针对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情况,采用有效辐射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角系数以及热源发射率对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 针对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情况,采用有效辐射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角系数以及热源发射率对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的影响可以忽略;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分别与该壁面对热源面的角系数、热源面对该壁面的角系数成正比;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热源发射率成正比,净辐射得热分配比例与热源发射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源 工业建筑 净辐射得热 辐射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高层住宅建筑群热负荷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安军 席江涛 +2 位作者 荆竞 高之坤 米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2-672,共11页
针对传统热负荷预测面向单栋住宅,预测负荷无法满足小区级换热站及热网优化调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层住宅建筑群热负荷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引入建筑体形参数,利用LASSO模型对热负荷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然后,采... 针对传统热负荷预测面向单栋住宅,预测负荷无法满足小区级换热站及热网优化调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层住宅建筑群热负荷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引入建筑体形参数,利用LASSO模型对热负荷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然后,采用缎蓝园丁鸟优化(SBO)算法优化CNN;最后,利用西安市10个住宅小区的相关运行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参数引入建筑体形参数后,模型预测精度更高;经SBO算法优化后的CNN模型较传统CNN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负荷预测 区域供暖 缎蓝园丁鸟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变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供暖模式下高校教学建筑多目标排课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艳峰 明慧 +2 位作者 罗西 胡亮 孙勇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0-717,共8页
我国高校教学建筑的供暖能耗普遍较高.基于间歇供暖模式对高校课程安排进行优化,是通过改变不同教室的使用规律来降低教学楼整体能耗的有效方法.但仅以建筑节能为目的,而忽略课程授课节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均匀这一常规排课优化目标,会... 我国高校教学建筑的供暖能耗普遍较高.基于间歇供暖模式对高校课程安排进行优化,是通过改变不同教室的使用规律来降低教学楼整体能耗的有效方法.但仅以建筑节能为目的,而忽略课程授课节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均匀这一常规排课优化目标,会导致优化后的课程安排出现难以与学生客观学习规律相适应的不利结果.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间歇供暖模式下,同时考虑建筑节能和课程授课时间间隔的高校教学建筑多目标排课优化方法,通过Building Controls Virtual Test Bed(BCVTB)平台建立EnergyPlus与Matlab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在不同权重的优化目标下对高校排课问题进行计算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建筑节能目标所占权重的逐渐增大,排课优化结果存在如下规律:(1)室外温度整体较低的授课日内所排课程减少,室外温度整体较高的授课日内所排课程增多;(2)所有教室中全天不供暖次数以及仅下午供暖的累计次数明显增多;(3)教室占用在时间上逐渐集中,一个教室在半天内课程安排全满的概率显著增加;(4)教学建筑典型周内累计供热量最多可降低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排课 联合仿真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混合预测模型
13
作者 于军琪 虎群 +3 位作者 赵安军 高之坤 成浩 张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4,共8页
针对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模型中影响变量相关性低、冗余性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公共建筑人员流动率间接测量方法,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并提出了一种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LASSO变量选择算法筛选出与公共建... 针对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模型中影响变量相关性低、冗余性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公共建筑人员流动率间接测量方法,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并提出了一种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LASSO变量选择算法筛选出与公共建筑能耗相关性高的影响因素,再引入改进的并行排序蚁群优化算法对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最后,以西安某公共建筑监测数据为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员流动率对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所提模型的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可以为公共建筑节能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能耗 人员流动率 LASSO变量选择 改进的并行排序蚁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能耗计算的海洋气象参数逐时化方法
14
作者 闫秀英 高嘉仪 刘大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162,共7页
为获取适用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关键节能气象参数的逐时化方法,针对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5种节能计算气象参数,通过对比内陆代表城市和沿海代表城市,分析了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Akima插值和... 为获取适用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关键节能气象参数的逐时化方法,针对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5种节能计算气象参数,通过对比内陆代表城市和沿海代表城市,分析了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Akima插值和径向基插值法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及特点。研究表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冬季温度最佳插值法为三次样条插值,湿度为Akima插值,夏季温度和湿度的最佳插值法同为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露点温度的最佳插值法在冬、夏两季同为线性插值法、风速和大气压的最佳插值法在冬、夏两季同为Akima插值法;不同气象参数的插值准确性在相同的季节整体变化趋势相同,夏季插值精度由小到大为风速、露点温度、湿度、温度、大气压,冬季为露点温度、风速、湿度、温度、大气压。露点温度、湿度和风速插值精度受地域影响程度较大,三者受地域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湿度、露点温度和风速。温度、大气压数据插值精度受地域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气象参数 逐时化 插值方法 海洋性气候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负荷的孤立多能互补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艳峰 刘正学 +2 位作者 罗西 胡亮 王亚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2,共9页
构建基于柔性负荷的多能互补建筑能源系统是解决孤立乡村能源供给问题的有效手段。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孤立多能互补建筑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并以系统的费用年值最低为优化目标,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柔性负荷... 构建基于柔性负荷的多能互补建筑能源系统是解决孤立乡村能源供给问题的有效手段。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孤立多能互补建筑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并以系统的费用年值最低为优化目标,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柔性负荷相比,柔性电负荷、柔性热负荷、柔性电/热负荷参与调节时,系统的费用年值分别降低了5.24%、33.11%与35.50%。柔性电负荷参与调节后,负荷向光伏出力时段平移,储能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得以降低。与仅有柔性热负荷参与调节相比,柔性电、热负荷同时参与调节时,室内温度波动平缓,波动振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柔性负荷 优化设计 孤立建筑能源系统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西北地区工业城镇特征的工业建筑环境保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怡 吴松恒 +4 位作者 杨洋 黄艳秋 曹智翔 周宇 刘雅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探索工业城镇绿色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对于破解地区经济发展与宜居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西北地区工业城镇中依赖矿产资源禀赋的高污染、高能耗型重工业企业众多,加强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的空气环境治理...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探索工业城镇绿色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对于破解地区经济发展与宜居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西北地区工业城镇中依赖矿产资源禀赋的高污染、高能耗型重工业企业众多,加强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的空气环境治理,旨在提高污染源头控制效率、改善岗位作业环境质量、降低工业建筑环境控制能耗。本文辨识了西北地区工业城镇的资源禀赋与产业特征,明确了开展工业建筑环境治理的基本背景;从大气环境质量、工业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两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工业城镇多尺度空气环境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适应西北地区工业城镇特征的工业建筑环境保障技术体系,涵盖污染物源头捕集能效提升技术、室内空间环境高效通风气流组织新模式、污染物高效除尘净化技术、工业建筑节能综合技术。研究总结了所提创新技术成果的适用性及推广价值,还可配套管理、监测层面的新举措,积极运用智能化技术以增强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工业城镇 工业建筑 环境保障 高污染散发 减污降碳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中微生物对液滴蒸发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荔 刘鑫 +2 位作者 段梦婕 王怡 张馨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建筑室内表面常见含不同微生物的液滴.已有研究往往将微生物液滴过度简化为纯水或盐溶液液滴,以体现环境湿度和组分中吸湿性盐离子等化学组分对蒸发速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通过测量浓度为107 CFU/ml的3种室内环境中的常见细菌所在液滴... 建筑室内表面常见含不同微生物的液滴.已有研究往往将微生物液滴过度简化为纯水或盐溶液液滴,以体现环境湿度和组分中吸湿性盐离子等化学组分对蒸发速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通过测量浓度为107 CFU/ml的3种室内环境中的常见细菌所在液滴在室内常见表面上蒸发时的质量及接触角的变化,系统研究了细菌属种对液滴蒸发率、接触角等参数的量化影响.测量发现,同等条件下,在0.9%(w/v)氯化钠溶液液滴中加入不同微生物后,类干酪乳杆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可以降低蒸发率,延长蒸发时间约50%~60%;枯草芽孢杆菌提高蒸发率,缩短蒸发时间约20%.实验结果表明芽孢能够显著提高液滴的液面张力;微生物的存在使液滴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变长,预示着更大的空气扩散危险及室内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蒸发 吸湿性 芽孢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增喜 李嘉乐 +1 位作者 葛珣 周瑶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0-603,共14页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存在的收敛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首先在生成初始种群时引入佳点集理论以增加初始种群多样性;然后通过对最优个体采用变异逐维优化策略以增强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存在的收敛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首先在生成初始种群时引入佳点集理论以增加初始种群多样性;然后通过对最优个体采用变异逐维优化策略以增强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最后对劣等个体进行混沌干扰,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将IWOA与5种其他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对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并将其应用到优化冷水机组负荷分配问题中,实验结果表明IWOA具有良好的寻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多策略 佳点集 混沌干扰 负荷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U-Net模型的隧道掌子面图像语义分割研究
19
作者 陈登峰 程静 +1 位作者 赵蕾 何拓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6-783,共8页
隧道掌子面岩体结构是判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制定施工和支护方案、预防塌方及涌水等事故的直观依据。将U-Net模型应用于掌子面岩体结构图像分割与识别时,下采样过程中缩小图像尺寸会导致岩体部分细节信息丢失,上采样过程中将低层特征... 隧道掌子面岩体结构是判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制定施工和支护方案、预防塌方及涌水等事故的直观依据。将U-Net模型应用于掌子面岩体结构图像分割与识别时,下采样过程中缩小图像尺寸会导致岩体部分细节信息丢失,上采样过程中将低层特征传递到高层的跳跃连接导致特征映射过大。因此,提出加入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模块ASPP和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的改进U-Net模型。在U-Net模型的跳跃连接过程中加ASPP,利用不同膨胀率的空洞卷积捕获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融合不同感受野的信息,从而更全面的理解图像内容;U-Net模型的下采样过程中加入CBAM,使网络模型更加关注有用的特征,从而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网络模型相较于原始U-Net模型分割和识别性能有显著提升,在某隧道工程掌子面岩体图像数据集上Precision达到93.04%,mIoU达到74.98%,mPA达到7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掌子面 图像语义分割 卷积注意力模块 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策略及其优化研究
20
作者 闫秀英 夏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757,共10页
针对西北农村地区住宅建筑采暖季供暖问题,搭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SASHP)。该系统以某西北农村住宅建筑为例,提出一种新型分区域分时段的柔性温度控制策略,并选取3个目标函数对供暖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常用策略”相... 针对西北农村地区住宅建筑采暖季供暖问题,搭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SASHP)。该系统以某西北农村住宅建筑为例,提出一种新型分区域分时段的柔性温度控制策略,并选取3个目标函数对供暖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常用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整个供暖期平均温度为16.95℃,最高温度为18.87℃,太阳能保证率为25.11%,温度曲线更加柔和;生命周期成本优化方案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目标建筑单位供热成本优化方案的静态回收期与单位供热成本最低,太阳能保证率优化方案的环境效益最高。研究结果为在不同目标下的供暖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供暖 优化 控制策略 TRNSYS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