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研究的既改型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建筑空间使用后评价——以西安大秦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改扩建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娜 张倩 +1 位作者 王芳 石英 《世界建筑》 2024年第6期96-103,共8页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建筑空间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密切相关,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研究整体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基于分词统计,提炼构建出既改型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建筑空间评价体系,以西安...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建筑空间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密切相关,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研究整体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基于分词统计,提炼构建出既改型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建筑空间评价体系,以西安大秦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改扩建项目为例,通过客观评价表、主观满意度问卷等评价方法量化对比形成主客观耦合矩阵,结合半结构式访谈、质性文本分析对主客观耦合结果作出解释,深入分析各指标评估结果的背后成因,并针对评估过程反思标准设计及评价流程,为今后同类型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改造项目的评估与改造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研究 既改型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 建筑空间 使用后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黄磊 陈晓键 王琰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9期68-69,共2页
近年来专业外语课程在高等工科院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方面,讨论了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教... 近年来专业外语课程在高等工科院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方面,讨论了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构想和实践,提出了具有全面性、参与性和前沿性三大特色的"听说读写看"立体化教学体系,希望能给其他高等工科院校的专业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外语 教学模式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以陕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民 罗琳 陈雅兰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9期43-45,共3页
序言自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开展了十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均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 序言自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开展了十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均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批转移,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导致了现有高中发展规模和人们的受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环境计划 建筑空间 超大规模 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进程 陕西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占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通过重点剖析中外建筑在建筑结构及其造型方面的杰出成就,论证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关系,以期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结构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建筑艺术 功能 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园添新妆──我校新图书馆建筑设计简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5,13,共6页
就我校新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有关总体布局、建筑功能组织、造型处理等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图书馆 建筑设计 建筑功能 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址建筑展示的价值
6
作者 梁乔 梁华 《中外建筑》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涵意,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见证。无论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还是秦始皇陵……几乎都与某种历史信息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生活形态,而且反映... 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涵意,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见证。无论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还是秦始皇陵……几乎都与某种历史信息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生活形态,而且反映着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模式以及行为规则等。遗址建筑有多方面价值,归纳起来一般有三种:历史价值、情感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遗址建筑价值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对展示建设的科学指向,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对遗址进行展示时所必须要属守一个决定性条件就是对其历史价值的完全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建筑 历史价值 情感价值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土建筑的采光与通风
7
作者 林涛 刘茜 《中外建筑》 2002年第4期79-80,共2页
本文针对掩土建筑难以有效组织自然采光通风的问题,综述了已有的一些改进措施,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通风道系统,以综合解决采光通风以及消除幽闭感等问题。
关键词 掩土建筑 采光 通风 通风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阳台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6-19,共4页
研究了被封闭居住建筑阳台的稳态传热问题,提出了适合建筑节能设计计算用的封闭阳台系统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耗热量减小率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阳台 传热系数 封闭阳台 空气渗透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首语
9
作者 张倩 刘东卫 +1 位作者 李焜 秦姗 《住区》 2025年第1期6-6,共1页
“居住”,作为建筑领域的核心议题,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时期,人们对住房建设的要求也从追求“数量型”转为注重“质量型”,如何让人民群众... “居住”,作为建筑领域的核心议题,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时期,人们对住房建设的要求也从追求“数量型”转为注重“质量型”,如何让人民群众住上“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成为城乡住房建设的目标。这一宗旨给建筑行业的设计领域、建设领域以及高校的教育阵地,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设计出好房子、如何建设出好房子,如何培育出能够设计、建设出好房子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新时代住房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人才 住房建设 刊首语 教育阵地 提质改造 核心议题 质量型 数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铁—炼钢系统铁水运输过程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74-78,共5页
通过对铁水运输过程系统分析,提出用计算机仿真法解决这一问题。并对某炼铁-炼钢系统铁水运输过程中各作业项目、作业时间进行了实测,经统计检验,确定了各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建立了模拟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及... 通过对铁水运输过程系统分析,提出用计算机仿真法解决这一问题。并对某炼铁-炼钢系统铁水运输过程中各作业项目、作业时间进行了实测,经统计检验,确定了各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建立了模拟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对仿真结果作了精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炼铁 铁水 计算机仿真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炉系统热风炉倾斜地基加固处理
11
作者 李永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由于地基变形、基础断裂,导致某高炉系统热风炉顶点偏移754mm,形成濒于倒塌的危险状态。在不停产的条件下,采用旋喷桩加锚筋的方法,加固处理热风炉地基,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介绍了加固处理的技术分析、施工要点与经验体会。
关键词 热风炉 倾斜 地基处理 旋喷桩 热风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近郊村民居储藏空间实态调查——以鄠邑区李家岩村为例
12
作者 李立敏 宋鹏 郭依奇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5期113-118,共6页
继十九大"乡村振兴"政策后,2019年,国家进一步对乡村建设提出"科学设计农房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近郊乡村的民居功能逐渐趋向复合化,但现有储藏空间未能随之更新。针对西安市鄠邑区李家岩村民居储藏... 继十九大"乡村振兴"政策后,2019年,国家进一步对乡村建设提出"科学设计农房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近郊乡村的民居功能逐渐趋向复合化,但现有储藏空间未能随之更新。针对西安市鄠邑区李家岩村民居储藏空间,通过实态调查方法系统梳理,分析院落、客厅、卧室以及餐厨的储藏空间在"农家乐+民宿""农家乐""民宿""商店"和"自住"民居使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储藏空间优化设计方案,希望以小见大,为西安近郊乡村民居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近郊村 民居 储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营造——西北地区低碳生态乡镇的低技术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德罡 黄梅 穆钧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9期83-86,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实践过分依赖"高技术、高投入"而难以实施的问题,结合西北地区乡镇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西北地区乡镇低碳生态的理想路径为:探索一条具有地域适宜性的"低技术"策略,进而通过对西北地区... 针对当前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实践过分依赖"高技术、高投入"而难以实施的问题,结合西北地区乡镇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西北地区乡镇低碳生态的理想路径为:探索一条具有地域适宜性的"低技术"策略,进而通过对西北地区乡镇碳排放特征的分析,提出加强对乡镇建设性碳排放的控制是西北地区乡镇实现低碳生态目标的关键。最后结合西北地区乡镇的地域特质,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地域生态建筑与现代生土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基础,提出:本土营造是降低乡镇建设性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其在规划与管理中的推广、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乡镇发展 生态城镇 低碳 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乡镇建设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城市中聚居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临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24-27,37,共5页
中国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周朝,就产生了城邑营建的指导理论,即周礼中的营国制度,并由此形成了城邑中聚居制度的初始形式—闾里制。其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城邑和城市中的聚居制度不断演变。从秦汉的闾里制,... 中国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周朝,就产生了城邑营建的指导理论,即周礼中的营国制度,并由此形成了城邑中聚居制度的初始形式—闾里制。其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城邑和城市中的聚居制度不断演变。从秦汉的闾里制,经隋唐的里坊制,再到两宋的坊巷制,聚居制度从早期以社会政治功能为基础逐渐转变到以社会经济功能为基础。这一转变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表明了古代社会文明的一个伟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聚居制度 社会功能 演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占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分析了工字型钢、剪跨比为1的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性能和抗剪强度。为型钢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 型钢 混凝土 受力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屋面下室内热环境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珂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以自然通风顶层房间夏季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周期性传热理论,分别针对蓄水、覆土种植和普通传统隔热三种屋面,建立了顶层房间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屋面 热环境 自然通风 室内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房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加平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对被动式太阳房室内动态热平衡方程组在给定定解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并应用D.G.Stephenson传递矩阵理论,解决了室内空气动态热平衡方程中内围护结构对室内空气温度作用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房 动态模型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变形监测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变形监测中,可能同时存在粗差和变形两类模型误差,常用的方法是从可区分性理论出发,研究监测网发现粗差并与变形相区分的能力。针对三维变形观测一类问题,提出坐标位移模型,以此将变形与粗差相分离,并直接在模型中发现粗差,提高... 变形监测中,可能同时存在粗差和变形两类模型误差,常用的方法是从可区分性理论出发,研究监测网发现粗差并与变形相区分的能力。针对三维变形观测一类问题,提出坐标位移模型,以此将变形与粗差相分离,并直接在模型中发现粗差,提高了观测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可靠性 坐标位移模型 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变迁问题解读——以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文敏 王军西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以吴起县马湾村为例,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前后该区域乡村聚落的不同特征,解析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影响,有助于把握该区域乡村聚落变迁特点与发展模式,从而指导该地... 本文主要研究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以吴起县马湾村为例,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前后该区域乡村聚落的不同特征,解析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影响,有助于把握该区域乡村聚落变迁特点与发展模式,从而指导该地区的新型绿色社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陕北丘陵区 乡村聚落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鼎湖城区总体布局构思
20
作者 黄明华 黎小文 李建华 《规划师》 2003年第8期38-41,共4页
鼎湖区原规划存在城区布局独立,建设用地分散,忽视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等问题。新一轮总体规划应充分挖掘鼎湖城区及其周围环境的特色,发挥生态优势,强调布局紧凑发展,采用“带形发展,组团结构,平行布局,分期建设,田园风格,... 鼎湖区原规划存在城区布局独立,建设用地分散,忽视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等问题。新一轮总体规划应充分挖掘鼎湖城区及其周围环境的特色,发挥生态优势,强调布局紧凑发展,采用“带形发展,组团结构,平行布局,分期建设,田园风格,绿色贯穿”的规划结构,使其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景观独特的花园城区、生态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市 鼎湖城区 总体规划 田园风格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