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古建筑木柱空间受力分析模型
1
作者 吴亚杰 孟威 +3 位作者 王燚 许阳 谢启芳 张利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3-729,共7页
古建筑木柱浮搁于础石,其空间力学性能与结构地震响应密切相关.提出了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古建筑木柱空间受力分析模型,根据柱脚局部受压确定古建筑木柱纤维截面网格尺寸划分原则,使用只压材料反映古建筑木柱受压不受拉特性,通过设置材... 古建筑木柱浮搁于础石,其空间力学性能与结构地震响应密切相关.提出了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古建筑木柱空间受力分析模型,根据柱脚局部受压确定古建筑木柱纤维截面网格尺寸划分原则,使用只压材料反映古建筑木柱受压不受拉特性,通过设置材料应变间隙考虑柱底与础石的接触缺陷.分析了模型对材性参数和应变间隙的敏感性,给出了模型应变间隙的取值方法,并基于已有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对模型施加空间荷载和地震机理,获取了其空间力和位移特性,结果表明:模型具备反映古建筑木柱空间力学性能的能力,可应用于结构抗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柱 空间力学性能 分析模型 纤维梁柱单元 接触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效电化学-臭氧耦合工艺的渗滤液深度处理特性
2
作者 郭雨阁 杨超 +1 位作者 金鑫 金鹏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1-240,共10页
以垃圾渗滤液二级出水非膜法深度处理为目的,构建以复合式阴极和形稳阳极为核心的强效电化学反应单元,其中复合式阴极由磁铁棒、碳毡和铁粉组成,起到Fe2+的析出和渗滤液中硝态氮的还原作用;形稳阳极为商用Ti/RuO2-IrO2电极,起到活化渗... 以垃圾渗滤液二级出水非膜法深度处理为目的,构建以复合式阴极和形稳阳极为核心的强效电化学反应单元,其中复合式阴极由磁铁棒、碳毡和铁粉组成,起到Fe2+的析出和渗滤液中硝态氮的还原作用;形稳阳极为商用Ti/RuO2-IrO2电极,起到活化渗滤液中Cl-、产生活性氯、氧化去除渗滤液中氨氮和有机物的作用,并将二者的强效电化学反应与臭氧氧化作用于同一单元,构建了强效电化学-臭氧耦合工艺,以此强化渗滤液二级出水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结果表明,耦合工艺在电流强度为1.5 A、初始p H值为7、铁粉吸附密度为0.42 g/cm^(2)、臭氧投加量为4.58 mg/min时,对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为46.46%和81.70%。通过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循环伏安曲线(CV)探究工艺对有机物的反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耦合工艺中产生了·OH与·Cl多种活性物质,强化了渗滤液中脂肪族、酯、醚、酚等有机物的去除,提高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耦合工艺与SBR小型生化系统联用后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深度处理 电化学-臭氧耦合 复合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绵土中石油烃污染对蚯蚓的生态毒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蔓莉 肖贺月 +2 位作者 贺豪华 王琪 高敬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31-2138,共8页
对土壤中石油烃的生态毒性进行研究是治理和管控石油污染的重要依据。然而,总石油烃(TPHs)中烷烃(Alkanes)和多环芳烃(PAHs)组分的毒性风险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蚯蚓为指示生物,利用微宇宙毒性试验研究不同石油污染水平对蚯蚓的毒性风... 对土壤中石油烃的生态毒性进行研究是治理和管控石油污染的重要依据。然而,总石油烃(TPHs)中烷烃(Alkanes)和多环芳烃(PAHs)组分的毒性风险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蚯蚓为指示生物,利用微宇宙毒性试验研究不同石油污染水平对蚯蚓的毒性风险;以正癸烷(C_(10)H_(22))、正十六烷(C_(16)H_(34))、正二十六烷(C_(26)H_(54))作为烷烃组分的模式化合物,以蒽(An)、菲(Phe)、芘(Pyr)作为多环芳烃组分的模式化合物,探究不同组分烃的当量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TPHs含量低于6 500 mg·kg^(-1)时对蚯蚓的毒性风险较小。当土壤含油量超过13 000 mg·kg^(-1)时蚯蚓初期有逃离土壤的行为,2 d后出现身体断裂以及死亡的现象,14 d可导致蚯蚓体重减轻50%。当土壤中含油量超过50 000 mg·kg^(-1)时,14 d蚯蚓致死率接近100%。蚯蚓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基本上均呈现低剂量(土壤含油量<3 200 mg·kg^(-1))激活,中等剂量(土壤含油量为3 200~6 500 mg·kg^(-1))抑制,高剂量(土壤含油量>13 000 mg·kg^(-1))再次激活的变化趋势。选取各模式化合物在10 000、30 000 mg·kg^(-1)TPHs中的当量浓度为添加浓度,探究各组分烃的毒性效应。研究表明,当量正烷烃组分中的C_(16)H_(34)、当量多环芳烃组分中的An表现出高急性毒性。当量正烷烃模式化合物C_(16)H_(34)、C_(26)H_(54)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当量多环芳烃模式化合物An、Phe、Pyr的急性毒性。因此,在石油污染土壤初期应充分重视烷烃组分的生态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烷烃组分 多环芳烃组分 生态毒性 蚯蚓 当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端板连接可更换耗能梁段的钢框筒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明周 李蕴杰 +1 位作者 张浩 连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1-499,共9页
为研究带端板连接可更换耗能梁段高强钢框筒结构(HSS-SFTS)的地震易损性,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20层、30层、40层HSS-SFTS典型算例模型,从PEER地震数据库中分别选取40条近场含脉冲型和40条普通远场地震波,基于增量动力法(IDA)获得算例在... 为研究带端板连接可更换耗能梁段高强钢框筒结构(HSS-SFTS)的地震易损性,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20层、30层、40层HSS-SFTS典型算例模型,从PEER地震数据库中分别选取40条近场含脉冲型和40条普通远场地震波,基于增量动力法(IDA)获得算例在远、近场地震作用下的IDA曲线簇.同时,基于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获得不同极限状态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对HSS-SFTS进行地震易损性评估.结果表明:HSS-SFTS算例在四个不同设防水准下的超越概率均小于50%,满足“小震不坏、中震轻度损伤、大震可更换、巨震防倒塌”的抗震设防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各算例对应不同水准下近场脉冲型地震的超越概率均高于普通远场地震至少20%,表明近场脉冲型地震对结构的塑性损伤程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筒 IDA 地震易损性分析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腐蚀作用的钢框架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
5
作者 黄莺 李嘉晨 +2 位作者 朱彦飞 潘柳景泰 杜树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为研究大气环境长期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建立钢结构时变腐蚀模型预测构件截面面积和力学性能随服役时间的退化情况,并以一栋处于Ⅲ级大气腐蚀环境中的多层钢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服役期内的不同阶段对其进行Pushdown... 为研究大气环境长期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建立钢结构时变腐蚀模型预测构件截面面积和力学性能随服役时间的退化情况,并以一栋处于Ⅲ级大气腐蚀环境中的多层钢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服役期内的不同阶段对其进行Pushdown分析。将塑性荷载系数、极限荷载系数和最大竖向位移作为结构抗倒塌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不同材料参数对各指标的影响情况,并基于回归分析拟合评价指标随体积损失率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腐蚀会导致钢框架的承载力和延性发生退化,其中延性的劣化更加明显;承载力指标的退化主要归因于材料强度的降低和构件截面面积的减少,延性指标的退化主要与材料断裂应变的减小有关;评价指标与结构体积损失率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可基于此对其退化情况进行定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连续性倒塌 大气腐蚀 Pushdown分析 结构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围压下黄土动态力学性能与能量耗散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仲明 吕世鸿 +9 位作者 李运良 赵奇峰 李进 谭书舜 张向荣 朱玉荣 姜磊 杨琪凡 张宁波 张子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5-782,789,共9页
为研究被动围压条件下黄土的动态力学性能与能量耗散规律,利用Φ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不同初始密度的黄土试样开展了不同冲击速度的动态压缩试验。通过应力平衡和常应变率分析对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得到了... 为研究被动围压条件下黄土的动态力学性能与能量耗散规律,利用Φ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不同初始密度的黄土试样开展了不同冲击速度的动态压缩试验。通过应力平衡和常应变率分析对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得到了黄土试样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与吸收能变化时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在330~620s^(-1)范围内时,初始密度为1.7 g/cm^(3),含水率为4.45%的黄土试样屈服强度受应变率影响较小,应变率效应不明显;应变率在445 s^(-1)左右时,含水率为3.77%的黄土试样屈服强度、动态峰值应力比与能量吸收随试样初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能在1700~5500 J范围内时,初始密度为1.7 g/cm^(3),含水率为4.45%的黄土试样能量耗散率在27%左右,比能量吸收随入射能的增大而增大。试验结果可为有关黄土的军事及民用工程的建设与防护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SHPB 动态力学性能 能量耗散 应变率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黄河“几字弯”城市群用水特征与节水关键区域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向龙 石辉 党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150-10163,共14页
黄河“几字弯”区域是黄河流域的关键节点,是实现中西部崛起的关键区域,也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然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几字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侧的实体水和消费侧的... 黄河“几字弯”区域是黄河流域的关键节点,是实现中西部崛起的关键区域,也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然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几字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侧的实体水和消费侧的虚拟水出发,分析“几字弯”地区18个城市的用水量、结构变化和流入流出特征,结合生产与消费两个方面提出了“几字弯”地区城市群节水的重点区域及产业供水调整的建议。(1)“几字弯”区域虚拟水用量由2007年648.5亿m^(3)增加至2017年778.4亿m^(3),增加了20%,但实体水用量仅变化了-0.04%,各城市虚拟水增长类型差异较大。(2)18个城市实体水占虚拟水的比例由2007年41.7%下降至2017年34.8%,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实体水的用水大户是农业,虚拟水的用水大户是制造业和农业,服务业实体水和虚拟水用量剧增。(3)区域18个城市虚拟水流入量增长明显,但整体仍呈现出虚拟水净流出的特征。制造业虚拟水流出量均在188.9亿m^(3)以上,流入量均不足108.9亿m^(3),制造业在区域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4)巴彦淖尔、中卫、吴忠、石嘴山和白银市是“几字弯”18个城市中重点节水的对象。在这些城市中,农业用水比重较大,产出较低,农业是今后节水的重点。鄂尔多斯、包头、石嘴山、乌海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巴彦淖尔的农业用水系数远远高于18个城市的平均值,需要控制其农业用水。对于鄂尔多斯、包头、石嘴山、乌海、巴彦淖尔5市,需要向当地的优势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供水倾斜、提高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几字弯”城市群 投入产出 虚拟水 实体水 用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的强化去除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万凌彰 刘永军 杨壮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77,共5页
以羊毛毡为载体材料,采用纳米TiO_(2)/硅烷偶联剂复合对羊毛毡进行改性,强化羊毛毡的除油性能,以期制备出能够用于煤化工废水的高效除油材料。结果发现,采用粒径为100 nm的TiO_(2)与硅烷偶联剂kh-550复合对羊毛毡进行改性,在TiO_(2)与... 以羊毛毡为载体材料,采用纳米TiO_(2)/硅烷偶联剂复合对羊毛毡进行改性,强化羊毛毡的除油性能,以期制备出能够用于煤化工废水的高效除油材料。结果发现,采用粒径为100 nm的TiO_(2)与硅烷偶联剂kh-550复合对羊毛毡进行改性,在TiO_(2)与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8%时,改性羊毛毡的疏水性能最好,水和油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对煤化工废水中总油去除率可达59.92%;和未改性羊毛毡相比,除油效率提高了41.07%;进一步研究发现,改性后的羊毛毡主要是强化了对总油中悬浮油和分散油的去除,去除率分别为94.88%和87.15%。改性后的羊毛毡可用于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去除生产实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_(2) 硅烷偶联剂kh-550 羊毛毡 煤化工废水 除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植物在室外黑棉土绿墙中的应用
9
作者 高平 程迪华 +3 位作者 黄鑫酮 李会萍 李青青 周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24-127,共4页
以“桃色火焰”矾根(Heuchera micrantha‘Peach Flambe’)、细叶萼距花(Cuphea hyssopifolia)等6种植物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黑棉土绿墙上进行栽培试验,以存活率、生长状态、覆盖度及观赏效果为考察指标,对生长适应性、观赏效果进行综合... 以“桃色火焰”矾根(Heuchera micrantha‘Peach Flambe’)、细叶萼距花(Cuphea hyssopifolia)等6种植物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黑棉土绿墙上进行栽培试验,以存活率、生长状态、覆盖度及观赏效果为考察指标,对生长适应性、观赏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银香科科(Teucrium fruticans)、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花叶”薜荔(Ficus pumila‘Variegata’)3种植物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适宜应用于成都地区室外黑棉土绿墙;“桃色火焰”矾根(H.micrantha‘Peach Flambe’)不耐夏季强光照直射,可考虑应用于耐阴环境的黑棉土绿墙;细叶萼距花(C.hyssopifolia)枝叶易受低温影响,冬季观赏效果较差,可考虑用于小气候较好的黑棉土绿墙;“火焰”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Fire Power’)生长适应性差,不适宜应用于成都地区室外黑棉土绿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棉土绿墙 生长适应性 植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