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加平 陈景衡 《新建筑》 2017年第3期9-13,共5页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百亿平米农村住宅面临绿色转型。长期以"村民自发"状态被动演变的农村既有建筑,更新现状无序。如何科学引导,避免海量农村建筑提质升级中的巨大低效投入风险,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建筑学研究面临...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百亿平米农村住宅面临绿色转型。长期以"村民自发"状态被动演变的农村既有建筑,更新现状无序。如何科学引导,避免海量农村建筑提质升级中的巨大低效投入风险,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建筑学研究面临的新挑战,亟需准确定位本学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目标,辨析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科学规律,激发地域建筑原型演化原生力量,更新技术体系,创新出多种具有地区适应性的既有建筑转型模式,保障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建筑学研究 农村既有建筑 绿色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乡村建筑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2
作者 成辉 梁锐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8-893,共6页
探究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西部乡村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目标与更新策略.在自然、人文、经济技术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乡村建筑更新过程中存在的结构安全隐患、空间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室内环境舒适度差、地域文化传承度差、资... 探究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西部乡村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目标与更新策略.在自然、人文、经济技术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乡村建筑更新过程中存在的结构安全隐患、空间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室内环境舒适度差、地域文化传承度差、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有效性差等突出问题,尝试提出建筑更新策略,并应用于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策略适宜于西部地区乡村建筑的更新过程,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其他地区乡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乡村建筑 更新策略 更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地坑窑植被绿化经验研究——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毓婧 崔陇鹏 李志明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7期212-214,共3页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以陕西省柏社村为研究对象,以保护改造、再生利用为目的,通过文献汇总演绎、图片绘制拍摄、实地调研踏勘、实地访谈记录等方法,对历史进行再挖掘,对植被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从村外、村内、窑院三个层次,分析植...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以陕西省柏社村为研究对象,以保护改造、再生利用为目的,通过文献汇总演绎、图片绘制拍摄、实地调研踏勘、实地访谈记录等方法,对历史进行再挖掘,对植被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从村外、村内、窑院三个层次,分析植被对地坑窑的保护作用,探讨植被的生态效益,归纳本土植物种类,最后对柏社村植被绿化与生态保护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资鉴当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柏社村 地坑窑 植被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霾天气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聪颖 黄一哲 +3 位作者 李敢 易超 朱文强 刘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8-733,共6页
雾霾天气下,较多出行者会对出行行为进行调整,为系统分析雾霾天气对于出行者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将计划行为理论拓展后建立关于出行者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识、身体状况等潜变量的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并对分析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改进... 雾霾天气下,较多出行者会对出行行为进行调整,为系统分析雾霾天气对于出行者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将计划行为理论拓展后建立关于出行者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识、身体状况等潜变量的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并对分析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改进.结果表明,雾霾天气会对采用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出行者的态度、心理状态以及身体状况对此有较大的解释力,对应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65、0.268、0.164;出行者过去积累的经验以及对自己雾霾天气下出行能力的认识会对其出行态度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雾霾 出行行为影响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影区现象的亚热带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生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敬 刘加平 王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5,共6页
如何通过被动式的设计手段改善我国亚热带地区夏季室外步行空间的热环境状况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文中通过提出无效阴影区、有效阴影区、热调节有效阴影区等相关概念,架构起了阴影区理论的基本原理,继而进一步明确了依据阴影区原理的... 如何通过被动式的设计手段改善我国亚热带地区夏季室外步行空间的热环境状况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文中通过提出无效阴影区、有效阴影区、热调节有效阴影区等相关概念,架构起了阴影区理论的基本原理,继而进一步明确了依据阴影区原理的亚热带地区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生态设计步骤及相关的测定方法,为亚热带地区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生态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地区 商业步行街 有效阴影区 WBG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永寿金盘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智慧浅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龙 崔陇鹏 王良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以陕西永寿金盘城为例,在历史文献解读、现状遗存调查、当地老者口述城市史等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分析城市的历史空间格局,发掘并阐释了其中所蕴含的融合大尺度自然山水、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传承等历史营建智慧。最后结合当代城市... 本文以陕西永寿金盘城为例,在历史文献解读、现状遗存调查、当地老者口述城市史等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分析城市的历史空间格局,发掘并阐释了其中所蕴含的融合大尺度自然山水、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传承等历史营建智慧。最后结合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及趋势提出思考,以求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寿金盘城 历史空间格局 遗产修复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遗产视野的统万城遗址价值认识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新文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8期56-59,共4页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匈奴大夏国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在国家文物局重新调整后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匈奴大夏国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在国家文物局重新调整后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统万城”名列其间,这标志着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世界遗产视野研究统万城的价值及其保护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建议 世界遗产 遗址 价值 视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灵台”重修中的城市遗址区保护方法与理念
8
作者 崔陇鹏 张瑶 +1 位作者 张天琪 蒋苑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民国时期,甘肃灵台县对当地周灵台遗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修与保护,并对其过程进行详细的记载。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灵台重修历史文献的挖掘与分析,来阐释民国时期灵台保护的过程与理念,提出应该重视遗址区环境的整体保护与城市整体环境... 民国时期,甘肃灵台县对当地周灵台遗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修与保护,并对其过程进行详细的记载。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灵台重修历史文献的挖掘与分析,来阐释民国时期灵台保护的过程与理念,提出应该重视遗址区环境的整体保护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增强该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公众参与,并重视对先贤人文精神的传承。其理念对当代城市遗址区保护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灵台” 城市遗址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步行网络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党社 石凤 李聪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6-881,共6页
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是县城区与法门寺文化景区空间联系的重要区域与功能纽带,步行网络系统设计是旅游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笔者依据研究背景,结合交通与规划设计的理念和角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了文化新区... 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是县城区与法门寺文化景区空间联系的重要区域与功能纽带,步行网络系统设计是旅游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笔者依据研究背景,结合交通与规划设计的理念和角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了文化新区空间规划布局,并系统设置了步行网络系统,综合考虑用地性质条件、个体特性,规划区地域特性等因素,选用hanson提出的潜力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文化新区步行网络系统的可达性,用以完善并优化城市交通网络系统规划,达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步行网络 可达性 潜力模型 用地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