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数据开放何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1
作者 詹绍文 王一钟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5,共12页
公共数据开放作为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共数据开放如何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仍有待深入。基于2009—2021年283个城市级面板数据,将地方政府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视为准自然实验,... 公共数据开放作为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共数据开放如何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仍有待深入。基于2009—2021年283个城市级面板数据,将地方政府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投资集聚、人才集聚和创业集聚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城市和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中,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公共数据开放对邻近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公共数据的经济社会价值,制定产业和人才相关配套政策,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并设立区域协同创新项目,共同开展数据驱动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开发,以促进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创新能力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苏卉 刘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6-249,共4页
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性、交叉性及综合性决定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该文基于新文科的背景探讨了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实验室为例,探... 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性、交叉性及综合性决定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该文基于新文科的背景探讨了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实验室为例,探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公共管理类专业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托育服务资源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从容 王江川 +1 位作者 苏昊 师一凡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4,111,共8页
利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法、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量化方法,探究西安市2016—2023年托育服务资源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托育服务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爆发增长阶段3个发展阶段,... 利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法、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量化方法,探究西安市2016—2023年托育服务资源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托育服务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爆发增长阶段3个发展阶段,由三核心发展为多核心聚集,主要集中在碑林区、雁塔区、未央区。(2)托育服务资源在西安市呈现集聚分布,集聚程度逐年上升,具有“整体上中心集聚、同时向外发展”的特征,西、北方向是扩展的主要方向。(3)高资本托育服务资源主要向商业区和高等院校聚集,呈现出4个高资本热区,这些热区未来有机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托育服务资源。(4)人口因素、教育因素和行业因素显著影响托育服务资源分布,而交通因素和经济因素对托育服务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服务 托育资源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嘉霖 王敏 +1 位作者 王大树 程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以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5—2019年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 以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5—2019年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且这种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耦合协同性趋好,但耦合协调状况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心城市明显高于普通城市,存在“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的核密度分布层次差异性较为明显,“马太效应”显著。耦合协调度受经济发展水平、风险应对能力、应急通信能力、生态发展水平、政府应灾能力以及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分析 京杭大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时空演化特征与发展绩效评估 被引量:15
5
作者 詹绍文 朱一鑫 +1 位作者 窦世斌 程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92,共11页
大学科技园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双创”政策实施、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支撑。本文基于国家、区域和省域等不同尺度,采用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探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演化机理及特征,并... 大学科技园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双创”政策实施、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支撑。本文基于国家、区域和省域等不同尺度,采用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探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演化机理及特征,并对其发展绩效进行初步评估。研究发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88—2008年是起步阶段,2008—2014年是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8年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空间异质性显著,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绩效的区域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绩效远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区域内高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经济产出转化效率低于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发展不足但潜力巨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大学科技园的认识,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效率提升,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政策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学科技园 时空特征 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恩毅 谭露 胡金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为降低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风险,提高建筑单体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从建筑消防设计、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3方面综合识别消防安全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和结构熵组合权重-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模... 为降低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风险,提高建筑单体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从建筑消防设计、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3方面综合识别消防安全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和结构熵组合权重-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模型综合评估城市各类建筑及各区域的消防安全风险,并以我国西部X市5大区域262个建筑物加以验证;最后得到消防安全指数和综合排序,进而明晰城市建筑物消防现存的薄弱点。结果表明: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排序为商业综合体>中小学>文物古建筑>高层建筑,城中>城北>城东>城西>城南,需重点关注高层建筑和城市边缘区县的消防安全风险;用该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与现状概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物 消防安全评估 组合权重 逼近理想解法(TOPSIS)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视角下“三生”空间细分类型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月卿 卢龙辉 +2 位作者 冀正欣 黄安 段亚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2-744,共13页
从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视角,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案例区,构建“三生”空间细分类体系及其演化驱动机制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三生”空间细分类型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将张家口市“三生”空间划分为城镇建成空间、乡村建成空间、农业种植... 从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视角,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案例区,构建“三生”空间细分类体系及其演化驱动机制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三生”空间细分类型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将张家口市“三生”空间划分为城镇建成空间、乡村建成空间、农业种植空间、草地空间、林地空间、水域空间与裸地空间。结果表明,1990-2020年,除裸地空间外,各类空间的空间布局相对稳定,但均存在数量变化与空间转换,特别是农业种植空间、林地空间和草地空间。张家口市“三生”空间演化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基于不同的需求开展各项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直接推动“三生”空间的数量变化与空间转换,地理环境则通过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与植物生长,间接地决定“三生”空间演化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子空间 演化特征 驱动机制 张家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独库公路多元价值保护与韧性管理模式研究
8
作者 陈彦祺 任云英 赵妮娜 《园林》 2024年第10期105-113,共9页
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 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旨在促进发展中寻求保护的双重目标。线性遗产空间的复合属性正是韧性保护的核心要点,以独库公路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沿线资源现状问题,对独库公路全段的景观特征认知及遗产要素进行定位识别,分段关联性分析不同时期演变层积出的文化多样性发展过程;从宏观格局到中观形态再到微观场域进行分级保护管理,通过联动路域的遗产地、自然保护地、特色景观节点、停车点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线性遗产空间网络,以便坚实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应用与落位;最后,以独库自然—文化遗产基因库的建设实践为基础,将遗产廊道的全要素价值载体分级厘清,利用“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管理韧性—消费韧性”的动态管理策略,实现活化利用交旅基底、盘活区域文旅资源、赋能沿线产旅路径的多元协同保护模式。研究成果以期推进独库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韧性发展,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线性遗产空间 独库公路 文化景观廊道 区域旅游规划 韧性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麓西安段峪口村落洪涝适应性营建智慧研究
9
作者 欧亚鹏 林兰香 +1 位作者 方磊 安子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90,共9页
秦岭北麓西安段为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在长期同雨洪博弈共生的过程中,当地传统村落形成了以低技术、低成本、低维护为特征的洪涝适应性智慧.在洪涝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下,这些传统实践智慧对促进区域人水和谐、洪涝韧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秦岭北麓西安段为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在长期同雨洪博弈共生的过程中,当地传统村落形成了以低技术、低成本、低维护为特征的洪涝适应性智慧.在洪涝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下,这些传统实践智慧对促进区域人水和谐、洪涝韧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秦岭北麓典型区域内峪口传统村落为例,基于田野调查、多源数据比对互证法和图解分析法,本文旨在阐明洪涝适应与村落营建关系的基础上,在选址、街巷布局及洪涝管控设施系统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其洪涝适应性营建智慧,以期在新时期为城乡洪涝韧性人居环境规划营建,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北麓 洪涝适应 传统村落 营建智慧 峪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原居养老服务供给困境与对策
10
作者 许晶 胡金荣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5,共3页
农村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如何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的精准供给,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关键,“互联网+养老”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应用,创新了养老... 农村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如何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的精准供给,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关键,“互联网+养老”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应用,创新了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养老服务的供给质量。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老龄人口规模巨大,整体受教育水平低以及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足等原因,依托数字化技术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实施中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需要从系统上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持续性问题,提高农村原居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老龄化 农村 原居养老 养老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水产养殖非粮化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TWR的实证
11
作者 高原 田莉 +1 位作者 黄安 崔雨桐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25-3141,共17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防止过度非粮化是近年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及挑战。基于遥感影像对水产养殖非粮化斑块进行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建构中国县级水产养殖非粮化空间格局,从农业区、粮食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防止过度非粮化是近年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及挑战。基于遥感影像对水产养殖非粮化斑块进行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建构中国县级水产养殖非粮化空间格局,从农业区、粮食分区、省级行政区等多维度分析非粮化时空演化差异,采用GTWR模型探索水产养殖非粮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25年来,全国耕地水产养殖非粮化现象显著,总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2)非粮化在110°E—120°E和20°N—30°N最为集中,东北、长江中下游、珠三角地区有较为显著的集聚区,其中长江中下游集聚区涉及的县市最多,范围最广。(3)从农业区尺度来看,长江中下游干流平原丘陵区的水产养殖非粮化在20年来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粮食主产区的非粮化现象显著,25年来持续增长,到2015—2020年期间,占比达到80.2%;江苏省、湖北省、广东省和安徽省的水产养殖非粮化情况较为严重。(4)水产养殖非粮化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耕地及农业发展情况和淡水养殖状况4个方面影响。高程为负向影响,人口、财政收支比的提升在全国大部分县市都对非粮化有促进作用,耕地面积为正相关。耕地非农化在东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正影响,淡水养殖产量的增加会促进非粮化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化 水产养殖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耕地利用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全面振兴中人才精准回引的实现路径
12
作者 李博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7,共9页
人才是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重点帮扶地区,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以精细化治理理论为切入点,紧密结合重点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的特征,从行业—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 人才是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重点帮扶地区,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以精细化治理理论为切入点,紧密结合重点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的特征,从行业—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精准化的人才回引分析框架,旨在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一套全新的政策导向与实践指南。重点帮扶地区的人才回引面临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人才供需关系的失衡、激励机制的缺失、发展环境的局限性以及人才自身回归意愿不足等现实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以乡村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人才回引精准识别方案;按照重点帮扶地区的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回引的精准管理方法;构建多元化人才引进格局,拓展人才供给渠道;多措并举凝聚人心,打造留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帮扶地区 乡村振兴 乡村人才 精准回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健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从容 赵菲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究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生理脆弱性和心理健康脆弱性的影响。方法:基于西安市实地调研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健康脆弱性的影响机制。结果:社区养老支持通过助推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高社会交往... 目的:探究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生理脆弱性和心理健康脆弱性的影响。方法:基于西安市实地调研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健康脆弱性的影响机制。结果:社区养老支持通过助推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高社会交往频率、降低老年人患病风险和跌倒风险来抑制其健康脆弱性,且对心理健康脆弱性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异质性分析方面,社区养老支持对低龄、中龄、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脆弱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扩大社区养老支持的实际覆盖范围,增设老年锻炼场所、开展健康知识科普、组织社区娱乐活动、提高设施适老化程度等,以畅通影响传导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支持 健康脆弱性 体育锻炼 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城镇空间演化治理机制研究——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例
14
作者 黄安 王燕 +2 位作者 向莹 郭斌 庄元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框架,深入剖析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的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呼包鄂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镇空间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框架,深入剖析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的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呼包鄂城市群2010-2020年的城镇空间为例,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1)呼包鄂城市群城镇空间扩张面积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玉泉区、赛罕区和土默特左旗等中部地区,呈现出“中部扩张快、南北扩张慢”的演化态势。(2)201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城镇空间演化的关键要素,2015-2020年,人类活跃度是影响城镇空间演化的关键要素,且二者交互后对因变量的解释力最强。(3)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利益主体行动对城镇空间演化扩张具有重要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研究可为城市群城镇空间演化、呼包鄂城市群以及其他类似的区域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空间演化 治理机制 社会-生态系统 地理探测器 呼包鄂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的城市老旧小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斌 李杨 +2 位作者 周润玉 刘乐 张蕾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6,共11页
新时代下,城市老旧小区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制约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提升的关键。实践表明既有老旧小区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老旧小区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寻找新时代适合老旧小区管理的新模式。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理... 新时代下,城市老旧小区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制约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提升的关键。实践表明既有老旧小区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老旧小区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寻找新时代适合老旧小区管理的新模式。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理论评价,探讨了既有管理模式发展的滞因,提出新型管理模式的概念模型,比较评价多种管理模式的适用性,讨论了新模式运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规避策略。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新管理模式具备较强的适用性,可以避免既有管理模式长期运行时的缺陷,为改善中国现有老旧小区管理状况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管理模式 创新 城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功能平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实践与启示
16
作者 肖金成 陈宜 沈体雁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探索与国家战略功能区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第27次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紧密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实验区的发展定位、目标、重点任务及相...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探索与国家战略功能区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第27次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紧密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实验区的发展定位、目标、重点任务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建设国家战略功能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功能平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空中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老年人健康科普需求及影响因素——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从容 邵海燕 宋晓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8-702,共5页
目的:了解居家老年人对健康科普渠道和内容的需求现状,综合考察个体和家庭两类因素对其健康科普需求的影响,为深入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西安市十三个区县的16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 目的:了解居家老年人对健康科普渠道和内容的需求现状,综合考察个体和家庭两类因素对其健康科普需求的影响,为深入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西安市十三个区县的16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科普需求,并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科普需求的因素。结果: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健康科普渠道前三是电视广播、科普讲座和亲朋好友,最受老年人关注的健康科普内容前三是疾病防治、营养饮食和科学运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历、自评健康状况、退休前职业、医学家庭背景、居住安排是健康科普渠道需求的影响因素;学历、自评健康状况、退休前职业、医学家庭背景是健康科普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科普需求旺盛,倾向于从多元渠道获取疾病防治相关科普内容,可通过拓宽健康科普渠道、细分受众等方式精准化满足其健康科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老年人 健康科普 影响因素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历程、困境与创新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永恒 李今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本文基于政策创新理论,在归纳总结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面临的困境。文章分别从政策理念、...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本文基于政策创新理论,在归纳总结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面临的困境。文章分别从政策理念、政策价值、政策工具和政策方式等视角,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创新路径,旨在为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和实践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 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村帮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创新研究——基于L县“一亩实践田”的案例分析
19
作者 梁焱 李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驻村帮扶机制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基于L县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探索的“一亩实践田”案例,建构产业振兴-业务嵌入的分析框架,对驻村帮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亩实践... 驻村帮扶机制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基于L县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探索的“一亩实践田”案例,建构产业振兴-业务嵌入的分析框架,对驻村帮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亩实践田”从四个方面有效实现了驻村帮扶的业务嵌入:一是通过试验机制,规避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风险;二是依托科技示范机制,有效推进科技助农;三是凭借干部能力拓展机制,提升驻村干部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四是借助干群联结机制,建立更加密切的干群关系。针对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驻村帮扶还需要加强驻村干部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好驻村工作人员的传帮带工作、加大帮扶单位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持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帮扶 驻村工作队 业务嵌入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绩效管理到心灵治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立莹 郭治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3,共8页
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制约研究生学术产出及成长发展。研究生心灵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缓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从绩效管理到心灵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制约研究生学术产出及成长发展。研究生心灵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缓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从绩效管理到心灵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效力提升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研究生心灵治理的现实需求及效果反思,根据全球研究生心理支持行动计划及国际案例,为建立多元参与的研究生教育心灵治理体系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高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充分发挥研究生院院长的协调功能;导师自觉承担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发挥研究生在心灵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多元参与的心灵治理体系发挥作用,才能提高研究生成长发展的内驱力,形成组织内部自律自觉的质量文化,科研绩效就会成为师生学术投入的自然产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绩效管理 心灵治理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