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栓皮栎天然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建云 曹旭平 +1 位作者 张宏勃 张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对树龄、胸径、树高、胸高皮厚、叶柄长、叶宽和叶长等性状聚类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确定胸高皮厚与叶柄长作为栓皮栎天然类型划分的指标,将陕西省分布的栓皮栎天然类型划分为长柄厚皮型、短柄厚皮型、长柄薄皮型、短柄薄皮型等四个... 通过对树龄、胸径、树高、胸高皮厚、叶柄长、叶宽和叶长等性状聚类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确定胸高皮厚与叶柄长作为栓皮栎天然类型划分的指标,将陕西省分布的栓皮栎天然类型划分为长柄厚皮型、短柄厚皮型、长柄薄皮型、短柄薄皮型等四个类型,其中短柄厚皮型在栓皮栎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整个群体的34.44%,巴山北坡、黄龙山区主要以短柄厚皮型为主,秦岭北坡以长柄厚皮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天然类型 划分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野生斑羚死亡原因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桥兴 裴俊峰 +7 位作者 金学林 县怡涵 常玲玲 车利锋 李芳芳 赵泽明 沈洁 刘育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2017年至2018年冬春季,秦岭山区内发现多具野生斑羚尸体。为了解这些野生斑羚的死因,采集了8具斑玲尸体的皮肤样品,并对其中2具未腐败的尸体进行了病理剖检,同时对各保护区进行了走访调查。结合组织病理学、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检查,结... 2017年至2018年冬春季,秦岭山区内发现多具野生斑羚尸体。为了解这些野生斑羚的死因,采集了8具斑玲尸体的皮肤样品,并对其中2具未腐败的尸体进行了病理剖检,同时对各保护区进行了走访调查。结合组织病理学、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检查,结果显示这些死亡的斑羚均患有严重的疥螨感染并导致全身皮肤损伤,肺脏、肝脏和淋巴结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肺脏的细菌学检查结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进一步调查显示,冬春季秦岭野生斑羚大量死亡案例已存在10多年并在继续扩大,但一直未有明确诊断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斑羚死亡的原因是由于疥螨感染并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根据以往的记录描述,死亡的斑羚尸体均有相似的体表症状,认为疥螨病是多年来秦岭地区斑羚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具体的传播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斑羚 疥螨病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湿度对玛卡播种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强利 张蓬勃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2期34-36,共3页
在4月中旬到6月,在相同育苗条件下,自然温度控制在20-30℃范围内,对比研究不同土壤湿度对玛卡种子出土率、出土时间、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高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湿度对玛卡种子育苗有直接的影响,当土壤湿度在65%... 在4月中旬到6月,在相同育苗条件下,自然温度控制在20-30℃范围内,对比研究不同土壤湿度对玛卡种子出土率、出土时间、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高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湿度对玛卡种子育苗有直接的影响,当土壤湿度在65%-80%时,玛卡幼苗成活率高,高生长最快;土壤湿度在50%-65%时,种苗各项变化在总体对比试验中没有优势;当土壤湿度在35%-50%时,各项指标最低;当土壤湿度高于80%时,玛卡出苗率最高,出土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卡种子 土壤湿度 出土率 出土时间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磊 郑荣辉 《花卉》 2017年第14期200-201,共2页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科技的应用与不断创新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其中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机制的不断健全,再加上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更是实现了产业的全面升级。本文结合现代林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科技的应用与不断创新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其中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机制的不断健全,再加上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更是实现了产业的全面升级。本文结合现代林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就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推动果树栽培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林果业 种植 栽培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