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的合成工艺研究
1
作者 郭宏垚 李冬 +4 位作者 雷雄 张旭 许人军 王锋 李稳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对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的合成路线进行改进,新合成路线下该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5%,比文献方法提高了16%;对关键中间体提前进行了手性拆分,从而使在制备最终产品的后3步反应中用到的原料减少了50%,降低了反应成本和最终产品的纯化难... 对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的合成路线进行改进,新合成路线下该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5%,比文献方法提高了16%;对关键中间体提前进行了手性拆分,从而使在制备最终产品的后3步反应中用到的原料减少了50%,降低了反应成本和最终产品的纯化难度.另外,对拆分过程中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的e.e.值和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甲醇作溶剂,加热到回流溶解,加入的溶剂量为每g底物12 m L,从回流降到室温所用时间控制在120 min,拆分的收率为40%,e.e.值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Γ-分泌酶 关键中间体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小静 周立辉 +4 位作者 许人军 雷雄 杨琴 马晓轩 李稳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1-1307,共7页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7 46,高于k含SP169的自来水=0.218 84,说明GPX1能够有效降低液膜稳定性,加快液膜的排液速率。微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投加90 mg/L的GPX1于耗氧活性污泥中,24 h后体系中COD降到24.8 mg/L,低于空白值33.4 mg/L。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X1与腰果酚胺醛树脂按质量比4∶6可得出最佳复配破乳剂FW1,再将100 mg/L FW1、80 mg/L聚合氯化铝与3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复配,对制备的乳状液破乳效果达到最佳,脱水率可达到98.32%,污水含油量为19.7 mg/L,油水界面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烯壬基酚聚醚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四元复配 破乳剂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尖晶石基硫转移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明明 黄洁 +3 位作者 许人军 赵欢娟 刘安 李稳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0-596,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e2O3-RECl3/Mg Al2O4Mg O(RE为稀土金属),Fe2O3-Ce O2-RECl3/Mg Al2O4·Mg O,Fe2O3-Ce O2-V2O5-RECl3/Mg Al2O4Mg O硫转移剂;利用XRD,FTIR,TG-DTA,XRF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其对FCC再生烟气中SOx的脱...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e2O3-RECl3/Mg Al2O4Mg O(RE为稀土金属),Fe2O3-Ce O2-RECl3/Mg Al2O4·Mg O,Fe2O3-Ce O2-V2O5-RECl3/Mg Al2O4Mg O硫转移剂;利用XRD,FTIR,TG-DTA,XRF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其对FCC再生烟气中SOx的脱硫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负载金属氧化物后未改变镁铝尖晶石的原有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m(Mg Al2O4·Mg O)∶m(Fe2O3)∶m(Ce O2)∶m(V2O5)∶m(RECl3)=1∶0.05∶0.12∶0.015∶0.1的Fe2O3-Ce O2-V2O5-RECl3/Mg Al2O4Mg O硫转移剂(Fe1Ce1V1RE1)对FCC再生烟气中SOx的脱除效果最好;在空速12 s-1条件下,Fe1Ce1V1RE1硫转移剂的脱硫率可达98.72%,SOx穿透时间在100 min以上,硫容可达到1.02 g/g;烟气中氧含量较低时,还原后的Ce3+和V3+不能及时被外界氧气氧化为Ce4+和V5+,影响硫转移剂的循环使用;Fe1Ce1V1RE1硫转移剂具有一定的耐水热老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移剂 镁铝尖晶石 流化催化裂化 再生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质加氢过程中的结构组成变化
4
作者 高蓉 高明明 +4 位作者 许人军 李冬 孙智慧 赵欢娟 李稳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8,共7页
综述了原油沥青质在加氢处理中结构组成变化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沥青质加氢过程中H/C原子比随加氢条件变化如何变化,S,N,V,Ni脱除状况,以及加氢处理中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变化,沥青质晶体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 综述了原油沥青质在加氢处理中结构组成变化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沥青质加氢过程中H/C原子比随加氢条件变化如何变化,S,N,V,Ni脱除状况,以及加氢处理中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变化,沥青质晶体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加氢处理后沥青质C,H质量分数降低,H/C原子比且随加氢条件变化苛刻而降低。沥青质的S较易脱除,由于N,V,Ni位于沥青质芳环系中,所以难以脱除,且随着反应条件的苛刻,其质量分数增加。反应中沥青质烷基侧链变短、侧链数变少,芳环数减少,芳核缩合度增加,芳香度增加,沥青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总环数增加。加氢转化后沥青质芳香层层数M减少,芳香层层间距dm和芳香层堆积高度Lc降低。通过这几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对解决加氢处理中沥青质引起的催化剂生焦及轻质油收率低等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结构参数 加氢处理 芳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