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改气工程对改善西安市大气环境的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继夏 刘立国 王斌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4-46,49,共4页
通过对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和西安市燃料变化的调查结果 :即 1 996~ 2 0 0 0年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的年均浓度和月均浓度的变化与分布、机动车数量和用煤量的增减量 ,在城市各功能区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比较 ... 通过对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和西安市燃料变化的调查结果 :即 1 996~ 2 0 0 0年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的年均浓度和月均浓度的变化与分布、机动车数量和用煤量的增减量 ,在城市各功能区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比较 ,分析了西安市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论证了西安市煤改气工程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为该工程今后的推广与发展 ,得到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改气工程 西安市 大气环境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氮冷凝的BOG循环回收利用装置应用研究
2
作者 任益群 邵永前 +1 位作者 戚江浩 刘羽轩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BOG成为LNG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LNG应急储配调峰站的BOG挥发排放问题,着重研究了基于液氮冷凝的BOG循环回收利用装置。首先分析了装置结构与...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BOG成为LNG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LNG应急储配调峰站的BOG挥发排放问题,着重研究了基于液氮冷凝的BOG循环回收利用装置。首先分析了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其次剖析了基于液氮冷凝的BOG循环回收利用装置优势,并预计了该BOG循环回收利用装置应用的实际效果,期望对推动LNG行业BOG处理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冷凝 BOG回收 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揭示腐殖酸影响纳米三氧化二铬对小球藻的毒性机制
3
作者 李玉彩 杨垒 +4 位作者 梁贤 孟红艳 刘焕焕 石辉 任勇翔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9-1297,共9页
纳米材料(MNPs)暴露于天然水体中会与溶解性有机物(DOM)相互作用,影响其生物效应,但对于DOM作用下MNPs毒性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分析了不同DOM对纳米三氧化二铬(nCr_(2)O_(3))胁迫条件下小球藻生长生理影响,同时基于转录组学揭示了腐殖... 纳米材料(MNPs)暴露于天然水体中会与溶解性有机物(DOM)相互作用,影响其生物效应,但对于DOM作用下MNPs毒性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分析了不同DOM对纳米三氧化二铬(nCr_(2)O_(3))胁迫条件下小球藻生长生理影响,同时基于转录组学揭示了腐殖酸(HA)和nCr_(2)O_(3)共暴露条件下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HA后,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nCr_(2)O_(3)对藻细胞的光合活性的影响。同时,海藻酸(AA)在长期作用下加重了nCr_(2)O_(3)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而牛血清蛋白(BSA)对藻细胞密度和光合活性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在1-10mg·L^(-1)范围内,HA对nCr_(2)O_(3)的毒性缓解作用与HA浓度呈正相关,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HA对nCr_(2)O_(3)的毒性缓解作用更加明显。相应的,低浓度的HA就可显著减轻由n Cr_(2)O_(3)所引起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减少活性氧(ROS)的累积。通过细胞结构观察,HA可以减轻由内化的nCr_(2)O_(3)对叶绿体造成的细胞器损伤,减少细胞空泡化,同时形成具有解毒功能的电子致密颗粒。转录组结果显示,加入HA使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以及通过影响藻细胞碳水化物代谢和脂质代谢过程来缓解nCr_(2)O_(3)的毒性作用。因此,HA通过与nCr_(2)O_(3)相互作用,诱导小球藻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来缓解nCr_(2)O_(3)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从分子层面对进一步明确纳米颗粒在实际水体中的生物效应及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溶解性有机物 腐殖酸 小球藻 氧化应激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