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
1
作者 周予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173-176,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通过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评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能够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地推动西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通过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评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能够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地推动西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等策略,以期通过全面综合的措施,为本地和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效果 评估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与县域经济:一个理解乡村振兴的新视角
2
作者 任孟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相比于市域、镇域、村域,县域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最恰当场域。以县域为单位推进乡村振兴,应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城乡融合为目标,合理进行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并依托县域进行农村三产融合;同时,资源优先向县域配置;深化县域内土地制度改革... 相比于市域、镇域、村域,县域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最恰当场域。以县域为单位推进乡村振兴,应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城乡融合为目标,合理进行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并依托县域进行农村三产融合;同时,资源优先向县域配置;深化县域内土地制度改革,并着力提升县域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为实现县域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 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诉源治理的实践与启示——以X市“老瑶说事”为例
3
作者 左瑞婷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3期65-67,共3页
诉源治理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当前面临诉源治理主体权责不明晰、治理指标片面单一、治理理念亟待更新等挑战。为此,X市Y街道创新性地成立了“老瑶说事”人民调解工作室... 诉源治理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当前面临诉源治理主体权责不明晰、治理指标片面单一、治理理念亟待更新等挑战。为此,X市Y街道创新性地成立了“老瑶说事”人民调解工作室,通过强化协同机制、确保调解流程顺畅以及营造和谐关系氛围,构建了“三级3+大调解”体系,有效应对了治理挑战。借鉴“老瑶说事”的成功经验,应不断纠正治理目标偏差、调整治理策略、融合治理资源,共同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瑶说事 乡村振兴 诉源治理 人民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大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亮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92,共10页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凭借国内大市场优势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内大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借助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凭借国内大市场优势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内大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借助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样本数据,对二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内大市场优势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国内大市场优势能够通过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内大市场优势对高法制环境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优化配套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强针对性政策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市场优势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活跃度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左瑞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支撑。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当前中国乡村的具体实践,即通过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统一实践过程。近...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支撑。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当前中国乡村的具体实践,即通过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统一实践过程。近年来,各地围绕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大量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典型性和可供复制的实践案例。当然,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必然受到一定现实条件的约束。对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探索发展乡村治理结构,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重新形塑韧性、双轨治理格局,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此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有效治理 乡村治理 基层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分析与应对措施
6
作者 任孟娥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9期31-34,共4页
由于巨量的人口及产业的异质性,我国农民市民化在空间上可能要走一条“农民—县域农民工市民化—中心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中国特色农民市民化道路。中心城市的多重挤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都使县域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巨量的人口及产业的异质性,我国农民市民化在空间上可能要走一条“农民—县域农民工市民化—中心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中国特色农民市民化道路。中心城市的多重挤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都使县域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但事实是,作为县域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推动者的地方政府,出于对承受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的考量,动力不足,但迫于行政压力,不得不勉力为之;企业虽动力不足但并非没有意愿参与;农民工虽然最有动力进城生产生活,但对进城有后顾之忧。因此,除完善户籍制度、提升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承载力外,以顶层设计为导向,解决就业问题是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解决住房问题是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保留农村“三权”是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的定心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县域 意愿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 被引量:24
7
作者 丁亮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0,共9页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提振区域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提振区域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均正向影响区域经济韧性。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韧性提升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此,应推进经济数字化改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网络,驱动地区均衡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数字经济 产业集聚 联立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建军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传统体制下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劳酬失衡 ,激励不足 ,权力滥用的缺陷 ;而约束机制则存在政出多门 ,权力分散 ,流于形式的弊端。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形成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传统体制下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劳酬失衡 ,激励不足 ,权力滥用的缺陷 ;而约束机制则存在政出多门 ,权力分散 ,流于形式的弊端。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形成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分配方式、用人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 约束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 被引量:11
9
作者 纪丽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21年30个省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展开探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且各维度指数变化态势不尽相同;东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21年30个省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展开探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且各维度指数变化态势不尽相同;东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省份空间关联模式以同质集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数字金融、公共服务水平、众创空间或孵化室、人才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影响因素。为此,应推动地区特色化发展、汇聚多元化创新要素、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体系建设 区域差异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视角下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纪丽娟 许小婵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而经济作为第一要义,要实现城乡之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目标,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但在产业协同的先行区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曲折,例如城乡之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而经济作为第一要义,要实现城乡之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目标,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但在产业协同的先行区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曲折,例如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不高、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使城乡融合水平不高,因此城乡产业还需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发展 城镇化速度 资源配置 产业关联性 先行区 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融合 城乡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定律的表述——答同道友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怡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6,共4页
科学技术发展定律不应该表述为“在相对难度一定的条件下 ,科学技术成果的水平与绝对难度成正比 ,成果时距与绝对难度成反比 ;在绝对难度一定的条件下 ,科学技术成果的水平与相对难度成反比 ,成果时距与相对难度成正比” ,而应该表述为... 科学技术发展定律不应该表述为“在相对难度一定的条件下 ,科学技术成果的水平与绝对难度成正比 ,成果时距与绝对难度成反比 ;在绝对难度一定的条件下 ,科学技术成果的水平与相对难度成反比 ,成果时距与相对难度成正比” ,而应该表述为“科学技术在发展中 ,绝对难度(n)越来越大 ,相对难度 (m)越来越小 ,成果 (Q)水平 (p)越来越高 ,成果时距 (s)越来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发展定律 数学关系 科学技术成果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现状及路径探索——评《粮食主产区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丽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19,共2页
土地资源既是无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又是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是我国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根本性资源之一。基于此,实施土地资源的整理、规划、开发以及保护等工作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 土地资源既是无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又是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是我国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根本性资源之一。基于此,实施土地资源的整理、规划、开发以及保护等工作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土地整理是实现农村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关键途径。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农地规模效益将会有效提高,农村土地生态也将会得到改善。就当前来看,我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主要是政府行为,农民参与较少,这导致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效果可能与农民期望产生一定偏差,相关整理项目的实施并不完全符合农民核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 农地规模 农地整理项目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核心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规定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93-95,共3页
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共享发展所蕴含的公平正义是中国道路自信的基石。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凸显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建立以社会公平为主要价值的保障体系、形成合作共赢和创新驱动的实现机制、打赢以... 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共享发展所蕴含的公平正义是中国道路自信的基石。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凸显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建立以社会公平为主要价值的保障体系、形成合作共赢和创新驱动的实现机制、打赢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为主线的共享攻坚战的基本规定。同时,共享发展是以实现一个共享梦想,统筹两个大局,打造三维共享发展共同体,形成四级推动系统,创立五方面推进的物质财富共享模式为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规定性 时代性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传统秦绣保护传承--评《中国传统刺绣》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波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45-I0046,共2页
刺绣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秦绣作为刺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和创新的刺绣针法丰富和发展了刺绣艺术。秦绣色彩丰富、针法繁多、空间感强,有利于推进刺绣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具较高... 刺绣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秦绣作为刺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和创新的刺绣针法丰富和发展了刺绣艺术。秦绣色彩丰富、针法繁多、空间感强,有利于推进刺绣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具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效。不宁唯是,秦绣反映了艺人高超的刺绣工艺、创新的艺术理念和深厚的文化涵养。秦绣出现伊始,曾广受追捧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手工艺术秦绣却慢慢淡出市场,呈现衰落趋势。为了发扬我国的优秀工艺,保护传承秦绣的任务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术 刺绣工艺 刺绣艺术 保护传承 秦绣 文化涵养 刺绣针法 空间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礼萍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B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金融业 中国 信用体系 金融市场 银行业务 金融机构 金融体制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16
作者 王野林 权文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25-227,共3页
奥康纳的自然观,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具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既表现在两种自然观在思维方式、自然观结构,以及自然界自我运动理论上,又表现在两种生态观的本质区别上。
关键词 奥康纳 自然观 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纪丽娟 《乡村论丛》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在目标取向、主体范围、实践承接方面有着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性、历史逻辑的前后连贯性和实践逻辑的协同耦合性。通过案例剖析,围绕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集中探讨了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在目标取向、主体范围、实践承接方面有着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性、历史逻辑的前后连贯性和实践逻辑的协同耦合性。通过案例剖析,围绕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集中探讨了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平台构建、产业培育、体制创新、人才储备等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角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践与困境——以经济欠发达的X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孟娥 左瑞婷 《乡村论丛》 2022年第2期94-99,共6页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肩负着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任。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保护耕地,国家锁死了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通道,导致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的二元化。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的经验下,入市最终真正回归到追求城与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肩负着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任。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保护耕地,国家锁死了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通道,导致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的二元化。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的经验下,入市最终真正回归到追求城与乡的发展平等权的命题上。但现实中,土地财政的惯性依赖和偏好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入市积极性;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差距大也导致入市市场空间狭小;技术操作不完善也成为入市的实践困境。因此,有必要以制度优势提升土地治理效能、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入市的技术路径来突破入市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视角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嵌入式治理的一项实践——基于陕西C区的改革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孟娥 《乡村论丛》 2021年第2期77-83,共7页
嵌入式可以理解为通过植入特定的要素或集成要素,从而使原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更加完备。中国乡村治理历经了双向治理模式、全能管控型治理模式、村民自治的基层自治的过程。但受城镇化冲击,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的治理效能一定程度被削弱,... 嵌入式可以理解为通过植入特定的要素或集成要素,从而使原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更加完备。中国乡村治理历经了双向治理模式、全能管控型治理模式、村民自治的基层自治的过程。但受城镇化冲击,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的治理效能一定程度被削弱,而第一书记制度与驻村工作队制度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故乡村嵌入式治理成为必要。C区在改革试验中,专职书记从街办干部和区级部门中遴选,这种嵌入式治理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有利于解决村干部游离于行政序列之外从而难以监管的问题;有利于解决"乡政村治"中基层政府治理效能问题;有利于解决村庄宗族把持或内耗问题;有利于解决第一书记"走读"式任职模式的弊端。但同时要注意做好民主选举受到过度行政干扰、专职书记一言堂或被架空、专职书记与村干部产生利益勾连的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嵌入式治理 改革实验 专职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研究
20
作者 刘琦 张红 +5 位作者 范建军 刘军平 石建莹 崔晓莉 刘妍 吕雅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共3页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如何采取措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亟需解决...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如何采取措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约束机制 中国 法人治理结构 用人制度 政治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