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0年西安市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新冠疫情防控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翰 程悦 +2 位作者 马怀芬 李于于 韩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2-568,共7页
目的了解近3年来西安市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对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影响,为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2018年1月—2020年10月确诊的5146例结核患者的痰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资料、基本临床信息等,... 目的了解近3年来西安市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对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影响,为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2018年1月—2020年10月确诊的5146例结核患者的痰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资料、基本临床信息等,统计分析本地结核患者耐药状况,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治疗史与结核菌株耐药性的关联性以及近3年初治、复治患者结核菌株的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5146例结核患者的结核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5.3%,初治、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4.8%、38.22%。近3年初治患者耐多药菌株检出率逐年降低,复治患者耐多药菌株检出率在升高,且复治患者耐多药耐药谱逐渐复杂化,出现了以H+R+S(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H+R+S+E(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为主的10种耐药组合,二线用药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有上升趋势。2020年的初治、复治患者人数显著下降,但其耐药率和前2年无差异;复治患者中多耐药菌株、耐多药菌株检出率在升高,2020年复治患者发生多耐药的可能性是初治患者的4.28倍(P=0.001,95%CI=1.417~12.930),发生耐多药的可能性是初治患者的5.378倍(P<0.001,95%CI=2.641~10.952)。结论近3年西安市耐药结核病的防控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复治患者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精准积极的干预措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应加强结核患者的健康管理,避免或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初治 复治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通过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元凋亡缩小梗死范围
2
作者 杨维 庞娟 +4 位作者 夏宇航 李俊 杨翰 尚粉青 殷俊茹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小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梗死体积的影响及其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可能作用途径机制。方法: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组、核黄素干预组(MCAO+RF);核黄素预处理1周后造模,...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小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梗死体积的影响及其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可能作用途径机制。方法: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组、核黄素干预组(MCAO+RF);核黄素预处理1周后造模,24 h后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梗死范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梗死侧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肿瘤蛋白p53(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半胱氨酸蛋白酶-6(caspase-6)、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的mRNA表达变化,筛查核黄素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可能的作用途径;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p53(AC-p53)、caspase-3、PARP的蛋白表达。结果:与MCAO模型组相比,MCAO+RF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1);核黄素的使用可抑制小鼠脑组织中p53、CytC、caspase-3、PARP、caspase-6、AIF的表达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AC-p53、caspase-3、PARP的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核黄素可通过多途径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栓塞 神经元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Xpert MTB/RIF Ultra检测手术组织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雷静 邬霞 +7 位作者 谈小文 李爱芳 崔晓利 康磊 庞健健 任斐 吴守振 杨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手术组织和脓液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1年1—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符合检测样本量的同一病灶的手术组织样本49份和脓液样...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手术组织和脓液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1年1—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符合检测样本量的同一病灶的手术组织样本49份和脓液样本36份,分别对其进行Xpert Ultra、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DNA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FQ-PCR)、结核分枝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SAT-RNA)、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检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各种方法检测手术组织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各方法检测确诊结核病患者同一病灶组织及脓液标本(各28份)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以结核病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Xpert Ultra检测组织标本的敏感度(75.0%,24/32)明显高于Xpert(65.6%,21/32)、FQ-PCR(53.1%,17/32)、SAT-RNA(25.0%,8/24)、恒温扩增法(6.3%,2/30)及MGIT 960培养(37.5%,12/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919,P<0.001;χ^(2)=21.866,P<0.001;χ^(2)=5.418,P=0.020;χ^(2)=15.228,P<0.001;χ^(2)=11.574,P=0.001)。一致性分析显示:Xpert Ultra与临床诊断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为0.675),Xpert和FQ-PCR为中等一致(Kappa值分别为0.570和0.444),MGIT 960培养为一般一致(Kappa值为0.294),SAT-RNA和恒温扩增法为极低一致(Kappa值分别为0.188和0.04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依次为Xpert Ultra法(0.875)、Xpert(0.828)、FQ-PCR(0.766)、培养法(0.688)、SAT-RNA(0.625)和恒温扩增法(0.531)。Xpert Ultra检测结核病患者同一病灶脓液与组织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78.6%(22/28)和71.4%(2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P=0.537)。结论:Xpert Ultra检测手术组织及脓液标本对结核病具有较高的快速诊断价值,且无需同时检测患者同一病灶不同标本类型,但考虑采样的可及性和合格率,应优先选择组织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技术 活组织检查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评估对初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初治标准化疗方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虹 马进宝 +5 位作者 任斐 李雪 武延琴 李荣 谭淦纹 杨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目的分析对于分类评估初治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分别采用初治标准方案和长疗程耐多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为初治MDR-PTB的分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使用初治标准抗结核方... 目的分析对于分类评估初治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分别采用初治标准方案和长疗程耐多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为初治MDR-PTB的分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使用初治标准抗结核方案(3H-R-Z-E/6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治疗1~2个月效果明显的140例初治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其中,一组经专家组依据影像学表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评估后分为低危组(A组,28例;继续初治标准抗结核方案)和高危组(B组,42例;调整为长疗程耐多药方案);另一组患者依据2015年和2019年《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和患者意愿(经2个月初治标准方案治疗有效,在知情后自行选择)分为C组(25例,继续初治标准抗结核方案)和D组(调整为长疗程耐多药方案,本研究不纳入)。其中,A组和C组继续延用初治标准化疗方案。对比分析A、B、C 3组患者的治疗转归、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A、B、C 3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1%(23/28)、71.4%(30/42)、56.0%(14/25),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5.7%(24/28)、54.8%(23/42)、56.0%(14/25)。A组治疗成功率和病灶吸收率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49,P=0.232;χ^(2)=0.567,P=0.452),但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38;χ^(2)=5.747,P=0.018)。A、B、C 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6/28)、45.2%(19/42)、20.0%(5/25),其中,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42),但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898)。A组复发率[8.7%(2/23)]与C组[14.3%(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625)。结论初治标准化疗方案和长疗程耐多药方案对初治MDR-PTB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致,但前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后者。评估为“低危”的初治MDR-PTB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评估患者,但两者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一致。建议对初治MDR-PTB患者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应用初治标准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方案评价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莹 马进宝 +2 位作者 杨翰 杨元利 任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药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CSF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药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CSF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93例患者的样本,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分析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耐药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i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3株分离株中有56株(60.2%)对抗结核药品均敏感,37株(39.8%)对至少一种抗结核药品耐药,19株(20.4%)同时对INH和RFP耐药,即耐多药;(2)总耐药率从高到低分别为INH(31.2%,29/93)>Sm(25.8%,24/93)>RFP(21.5%,20/93)>Lfx(7.5%,7/93)>EMB(5.4%,5/93)=PAS(5.4%,5/93)>Mfx(3.2%,3/93)=Am(3.2%,3/93)=Cm(3.2%,3/93)>Pto(0.0%,0/93);(3)比较初、复治患者对各药品的耐药率,INH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29.3%(22/75)和38.9%(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8,P=0.432);EMB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4.0%(3/75)和11.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ier精确检验,P=0.247);Am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2.7%(2/75)和5.6%(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ier精确检验,P=0.480);Cm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4.0%(3/75)和0.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ier精确检验,P=1.000);Mfx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1.3%(1/75)和11.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Fishier精确检验,P=0.095);RFP耐药率在初治组[17.3%(13/75)]低于复治组[38.9%(7/18)](χ^2=3.996,P=0.046);Sm耐药率在初治组[20.0%(15/75)]低于复治组[50.0%(9/18)](χ^2=6.823,P=0.009);Lfx耐药率在初治组[2.7%(2/75)]低于复治组[27.8%(5/18)](Fishier精确检验,P=0.003)。结论TBM患者CSF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药品INH、Sm、RFP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二线抗结核药品中对Lfx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对Am、Cm、Pto敏感性较好。在TBM治疗中应考虑到初、复治患者耐药情况的不同,合理制定化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