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阳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假阴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马进宝 马婷婷 +2 位作者 任斐 杨翰 谭淦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96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5例(74.0%),女51例(26.0%);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 目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96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5例(74.0%),女51例(26.0%);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8(26,53)岁。按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检测阳性组(106例)和假阴性组(9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资料,以及胸部CT表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96例研究对象中,IGRA检测阳性106例,阳性率为54.1%。IGRA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的M(Q1,Q3)为6.3(5.0,7.5)×10^(9)个/L,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7.4(5.8,9.2)×10^(9)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4,P=0.001);血红细胞沉降率的M(Q1,Q3)为34.5(16.0,58.0)mm/1 h,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53.0(31.8,84.3)mm/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00);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M(Q1,Q3)为553(371,737)个/μl,高于IGRA假阴性组的432(320,64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0,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7.0×10^(9)个/L[OR(95%CI)=3.003(1.6185.572)]、ESR≥40 mm/1 h[OR(95%CI)=2.270(1.2284.195)]、CD4^(+)T淋巴细胞计数<400个/μl[OR(95%CI)=2.198(1.155~4.181)]是影响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IGRA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用IGRA辅助结核病诊断时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干扰素Γ 免疫学试验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任航空 段李明 +3 位作者 黄大业 张建华 严文 张翠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300例未并发颈... 目的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并发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对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婷婷 任斐 +1 位作者 马进宝 杨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961-964,共4页
目的分析异烟肼(INH)耐药肺结核患者对丙硫异烟胺(Pto)和对氨基水杨酸(PAS)的耐药情况,并分析inhA基因突变与Pto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49例IN... 目的分析异烟肼(INH)耐药肺结核患者对丙硫异烟胺(Pto)和对氨基水杨酸(PAS)的耐药情况,并分析inhA基因突变与Pto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49例INH耐药肺结核患者对Pto和PAS的耐药资料及INH耐药基因(PCR熔解曲线法)。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inhA基因突变与Pto耐药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849例INH耐药肺结核患者中,Pto的耐药率为3.89%(33/849),PAS的耐药率为11.90%(101/849)。518例行PCR熔解曲线检测INH耐药基因的患者中,katG基因突变率为73.75%(382/518),inhA基因突变率为15.83%(82/518),Pto耐药率为3.86%(20/518);82例inhA基因突变者中,Pto耐药7例(8.54%),与Pto耐药者中发生inhA基因突变者(35.00%,7/20)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80)。结论 INH耐药肺结核对Pto的耐药率较低,对PAS的耐药率较高;inhA基因突变与Pto耐药的发生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评价研究 丙硫异烟胺 对氨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耐药结核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岳英 黄婷婷 +2 位作者 任斐 马进宝 漆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过程,旨在积累临床医师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胸科医院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1例先天性耐药结核病患儿及患儿母亲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期刊全文...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过程,旨在积累临床医师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胸科医院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1例先天性耐药结核病患儿及患儿母亲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以“先天性结核病”为中文关键词,以“Congenital tuberculosis”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搜索到国内外相关文献24篇,其中2例为耐药结核病。本研究主要选取母亲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新生儿发现先天性结核病的11篇文献共17例患儿,结合本例患儿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报道加上本例共18例患儿,其中2对双胞胎。本研究中患儿母亲有结核病病史或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共12例,无结核病病史以及密切接触史的4例;母亲在助孕前行结核感染筛查的5例,未进行筛查的11例。18例中16例患儿前期按“新生儿肺炎、脓毒血症、发热待查等”抗感染治疗无效后才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发病到诊断时间范围为3~44 d。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肝脾肿大、黄疸、呼吸暂停、腹泻、耳部流脓。胸部CT扫描结果多提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影,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少量胸腔积液。本研究中15例患儿按一线抗结核方案治疗后,11例预后良好,4例因发现结核病时病情危重,死亡。3例为先天性耐药结核病,1例胃液标本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耐药,1例胃液标本药敏试验提示“异烟肼”耐药,本例药敏试验提示“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帕司烟肼”耐药。3例均给予二线抗结核治疗,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先天性耐药结核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临床症状却较为严重。二线抗结核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妊娠并发症 抗药性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
5
作者 黄婷婷 漆沄 +1 位作者 党丽云 孙晓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对西安市胸科医院确诊的36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流行病学、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30日-2月27日收治的36例确诊COVID-19患者,对其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 目的对西安市胸科医院确诊的36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流行病学、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30日-2月27日收治的36例确诊COVID-19患者,对其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普通型23例(63.9%),重型13例(36.1%).男性占44.4%,女性占55.6%.普通型患者年龄较重型患者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流行病学史者占47.2%,不明原因者占52.8%.所有病例中,共14例有合并症,占38.9%.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及咯痰.实验室检查以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为主,C反应蛋白(CRP)升高,T淋巴细胞计数可降低,重型较普通型下降更明显.胸部CT以斑片状及磨玻璃状影为主,部分伴有实变.36例确诊病例均给予对症、支持、抗病毒、抗菌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COVID-19患者男女发病率无差异,通常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无明确流行病学史患者人数增多,提示须防范社区发病,有效控制疫情.重型患者合并症更多,化验指标更差,病灶吸收时间更长,应加强对轻型及普通型患者相关指标监测,及时干预,减少向重型及危重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普通型 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