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露莹 谢聪明 +3 位作者 李悦 佘育平 付江波 吴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2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对西安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市4个辖区作为目标研究单位,按照街道逐个登记流浪人群数量,收集基本信息,建立流浪人群数据库,采用等级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流浪精神障... 目的对西安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市4个辖区作为目标研究单位,按照街道逐个登记流浪人群数量,收集基本信息,建立流浪人群数据库,采用等级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救助需求增加明显,专科的救助结局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家庭回归和社会救助。结论西安市总体流浪人群数量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政府部门要关怀这些人群,及时建立健全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诊治等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流浪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斌 张露莹 +2 位作者 苏艳丽 党云浩 候吉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明确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现状及影响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西安市10家社区老年人群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自行设计的认知功能相关因素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和结论 1... 目的明确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现状及影响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西安市10家社区老年人群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自行设计的认知功能相关因素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和结论 1583名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25.02%;认知障碍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认知障碍与年龄、性别、退休前工作性质、婚姻和社会支持系统有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干预研究
3
作者 张露莹 彭伟 吴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明确记忆学习干预对西安市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群记忆功能的作用效果,为开展有效地社区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应地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6家社区老年人群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140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70... 目的:明确记忆学习干预对西安市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群记忆功能的作用效果,为开展有效地社区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应地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6家社区老年人群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140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70位作为干预对象,通过视觉记忆训练、手指保健操、地图作业训练、彩色卡片拼图训练、照片记忆训练、复述短小故事等方法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训练干预,同时鼓励老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应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量表(RBMT)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估,然后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性的记忆学习训练干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明显的提高西安市社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的记忆功能,RBMT总分、立即回忆故事、回忆预约、立即回忆路线、图片再认、回忆信件、定向、面部再认、故事延迟回忆、日期、回忆姓名等10项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工作者应关注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群,给予其提供针对性的记忆功能学习训练,以提高记忆能力,鼓励老年人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阻止或延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障碍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丽阳 郭晓娟 +3 位作者 杨睿 亢万虎 高成阁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T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后血浆T3水平明显升高,较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 甲状腺激素 利培酮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城市精神健康素养调查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飞 肖水源 +5 位作者 黄志平 师建国 程灶火 罗文凤 杨放如 周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3-887,共5页
目的:调查城市人群的精神健康素养及相关因素。方法:在中国东部的无锡、中部长沙、西部西安三城市,对高中学生、大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整群抽样,对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取样,选用了抑郁症、强迫症、躁狂症和以阳性症状为主及以阴性... 目的:调查城市人群的精神健康素养及相关因素。方法:在中国东部的无锡、中部长沙、西部西安三城市,对高中学生、大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整群抽样,对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取样,选用了抑郁症、强迫症、躁狂症和以阳性症状为主及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5个案例,以及相关问题形成"精神健康素养问卷",对被调查者的精神健康素养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309份。被调查者人群对躁狂症识别率最高,达54.1%,识别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最低,仅为11.2%,5个案例的平均识别率为41.7%。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识别率越高,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社区人群平均正确识别的案例平均数为:小学(1.03±0.95)、初中(1.54±1.26)、高中(1.65±1.35)、大学(1.81±1.24)和研究生(2.75±1.07)。性格问题、受了打击、工作压力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3个主要原因,被调查者对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患者持有较强烈的负面态度。结论: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比较,本研究被调查者对5种常见精神障碍的正确识别率尚可,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识别率越高,被调查者普遍对精神障碍患者持有较强的负面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健康素养 城市人群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NEO-PI-R对不同类型精神障碍患者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成阁 王赞利 +2 位作者 陈策 马现仓 纪术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对376例患者及368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对376例患者及368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精神障碍组中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神经症、阿片依赖组之间在NEO-PI-R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病前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人格特征既存在差异,也有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人格特征 NEO-PI—R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及其预测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永爱 曹平 +3 位作者 李娜 任向明 唐争艳 师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16-2218,2224,共4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地区3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选择利用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755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就业价值...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地区3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选择利用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755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就业价值观量表、保护者期待量表、自我尊重感量表、朋友支持、专家支持量表和一般能力水平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就业价值观的预测因素朋友支持、保护者期待、一般能力水平、就业经验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质量、就业期望、专家支持、自我尊重感、年龄、入院次数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预测模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业价值观的预测因素按顺序依次为自我尊重感、专家支持、保护者期待、朋友支持、就业期待、一般能力水平、年龄等,总说服力为66.0%,而影响情感障碍患者就业价值观的预测因素按顺序依次为保护者期待、一般能力水平、专家支持、自我尊重感、朋友支持、就业期望、生活质量等,总说服力为69.0%。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就业价值观的共同预测因素有自我尊重感、专家支持、保护者期待、朋友支持、就业期待、一般能力水平。提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的认知、动机和社会支持对其社会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情感障碍 就业价值观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尹冬青 黄芳 +6 位作者 赵安全 王群松 马雁冰 陈进东 李宝君 都弘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1-827,共7页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四诊信息,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 10%的四诊信息条目,利用因子分...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四诊信息,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 10%的四诊信息条目,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中医证候要素和四诊信息条目,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条目筛选和确定条目权重系数,不同四诊信息权重系数不同,对302例患者进行重新打分,以专家辨证所得的证候要素为状态变量(Y),以重新打分所获得的证候要素分值作为检测变量(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各证候要素的诊断阈值。结果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包含病位类证候要素6项,分别为:火热、气虚、气滞/气郁、阴虚、血瘀和阳虚,病位类的证候要素4项,分别为:心、肝、脾、胆,每一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总分为100分,诊断域值为60分。结论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将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证候要素 诊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悦 陈元堂 +3 位作者 胡江 魏腊梅 高海玲 许昌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42-2144,2147,共4页
目的探讨D-氨基酸氧化酶(DAAO)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收集符合美国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12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对DAAO基因的rs3741775、rs382... 目的探讨D-氨基酸氧化酶(DAAO)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收集符合美国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12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对DAAO基因的rs3741775、rs3825251、rs3918347、rs4964770多态性分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DAAO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单体型相对风险率分析。结果 rs3918347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P=0.014),其中等位基因A是保护因素(Z=-2.37),G为危险因素(Z=2.37),A等位基因频率为0.41,G为0.59;rs3741775、rs3825251、rs4964770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三种单体型rs3825251-rs3918347的C/G、rs3918347-rs4964770的G/T、rs3825251-rs3918347-rs4964770中的C/G/T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P值分别为0.021、0.036、0.028,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3、0.28、0.15)。结论 DAAO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D-氨基酸氧化酶 基因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知觉对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10
作者 王曌 田玉梅 +1 位作者 张曼 毛富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全科规范化培训及助理全科培训医师(以下统称“培训医师”)的生活满意度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分析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路径。方法2024年7月至10月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目的了解目前全科规范化培训及助理全科培训医师(以下统称“培训医师”)的生活满意度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分析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路径。方法2024年7月至10月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及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对西安市2家医院的251名培训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培训医师近1个月生活满意度、压力知觉及心理韧性的相关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Process V3.3程序中的模型4及Bootstrap法分析培训医师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路径。结果共发放问卷251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02%。236名培训医师的压力知觉(24.12±7.02)与生活满意度(23.24±7.45)呈负相关(r=-0.556,P<0.01),与心理韧性(54.88±11.37)呈负相关(r=-0.658,P<0.01)。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206,占总效应的54.39%。结论压力知觉对培训医师生活满意度存在独立的负向影响,并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可通过降低压力知觉或提升心理韧性改善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压力知觉 心理韧性 全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与DSM-Ⅳ及ICD-10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殷美莉 陆明康 +10 位作者 周金娣 虞琪玮 吕倩 崔维珍 刘彩兴 行养玲 李亚民 王建夏 刘本秀 陆仁德 张良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99,共2页
精神分裂症至今缺少诊断的生物学指标,我们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下称分裂症),再用美国精神疾病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标... 精神分裂症至今缺少诊断的生物学指标,我们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下称分裂症),再用美国精神疾病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进行再诊断,探讨三个诊断标准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DSM-Ⅳ ICD-10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晓娟 亢万虎 郭丽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8-570,共3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ND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91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单体型...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ND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91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单体型相对风险(haplotype relative risk,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TDT)对精神分裂症与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位点进行关联分析,以及分析该位点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各因子分的关系。结果 HRR分析显示,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掊2=3.39,P>0.05)。TDT分析未发现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位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传递不平衡(掊2=3.2,P>0.05)。携带T等位基因(CT和TT基因型)的患者阳性症状分高于未携带T等位基因(CC基因型)的患者(t=-2.11,P=0.04)。结论本研究未发现BDNF基因C270T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关联,但发现T等位基因可能与阳性症状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BDNF基因 C270T多态性 核心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成阁 王芳 +4 位作者 韩德 亢万虎 李强 马现仓 陈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验证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 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口服国产利培酮片 2~ 6mg/d治疗 ,疗程为 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疗效 ,不良反应量表 (TESS)及S... 目的 验证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 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口服国产利培酮片 2~ 6mg/d治疗 ,疗程为 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疗效 ,不良反应量表 (TESS)及Simpson Angns(SAS)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显效率为 87.9% ,总有效率为 97% ;有效治疗剂量 2~ 4mg/d ,起效时间为 2周 ;主要副反应为轻度肌紧张、震颤、静坐不能、困倦等。结论 国产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且副反应轻 ,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例 利培酮 临床实验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利哌酮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继红 张文静 许立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2-855,共4页
目的研究帕利哌酮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进行耐受性试验,治疗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肌内注射,第1天150 mg,第8天100 mg,... 目的研究帕利哌酮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进行耐受性试验,治疗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肌内注射,第1天150 mg,第8天100 mg,此后每4~5周注射一次,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剂量(每次75~150 mg)。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起始剂量1 mg·d^(-1),1周内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2~4 mg·d^(-1),1周后维持剂量4~6 mg·d^(-1)。两组均至少完成24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24周末评定治疗效果、人际和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状况、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7.8%,两组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评分、社会功能量表(PSP)和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病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 棕榈酸 精神分裂症 首次发作 精神病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精神科管理中的医德要求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光茹 王愿 李小怡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第4期32-32,共1页
精神科做为一个特殊科室 ,在医学道德中有其独特的要求。本文通过两起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分析 ,阐明严格遵循科学管理中的医德要求 。
关键词 精神科管理 医德 精神病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急诊内科中精神障碍发生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洪 王雪 项和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疾病 发病率 急诊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关联性研究
17
作者 高粉霞 呼亚利 +2 位作者 雷莹 陈元堂 师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按隔日加量法则,利培酮逐渐加至治疗剂量(2~6 mg.d-1),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平均治疗量(3.82±0.95)mg.d-1。出现药...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按隔日加量法则,利培酮逐渐加至治疗剂量(2~6 mg.d-1),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平均治疗量(3.82±0.95)mg.d-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采取对症治疗、减量或换药治疗。观察6周,在第0,6周评定阳性与阴性量表评分(PANS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的rs69287125、rs137824326多态性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利培酮疗效。结果 rs69287125和rs13782432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在男女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rs69287125位点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在三个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分值最高;rs137824326位点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3个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分值最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的再思考
18
作者 杨洪 王雪 师建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1-331,351,共2页
关键词 气功 精神障碍 诊断 病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精神分裂症的共病及社会功能 被引量:13
19
作者 施开宇 吴宝明 +16 位作者 陈元堂 张涛 苏磊 金贵南 刘永桥 王丽莉 陈俊杉 王奕权 丛伟东 韩超 王继才 王説生 乔兴菊 徐志达 马弘 管丽丽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精神分裂症(<18岁发病)与成年发病(18~45岁发病)患者之间的精神障碍共病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方法:纳入2424例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使用DSMIV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评估患者是否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将入... 目的:探讨早发型精神分裂症(<18岁发病)与成年发病(18~45岁发病)患者之间的精神障碍共病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方法:纳入2424例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使用DSMIV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评估患者是否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将入组患者划分为早发组(n=387)和成年发病组(n=2037),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整体功能,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的近一年社会功能评级、职业状态。结果:早发组共病焦虑障碍的比例、无业/失业率高于成年发病组(5.2%vs.3.1%,527%vs.41.7%,均P<0.05)。结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有更高的共病焦虑障碍风险,其社会职业功能损害程度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精神分裂症 发病年龄 共病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新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在治疗前、中、后给予其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综合护理后...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在治疗前、中、后给予其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显著改善的有38例,有效率为82.6%,护理满意度为93.5%(43/46).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给予其心理、生命体征等综合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