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一项以西安市鄠邑区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商苏杭 王敬谊 +9 位作者 张彬艳 王瑾 费裕朗 江毓 陈晨 马楼艳 霍康 曹红梅 党亮君 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794,806,共8页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年龄、受教育年限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选取西安市鄠邑区某村4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MSE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同时收集...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年龄、受教育年限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选取西安市鄠邑区某村4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MSE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同时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通过单因素、多因素中位数回归分析、分层分析等方法研究年龄、受教育年限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799人,其中男性726人,占40.35%;40~69岁者1613人,占89.66%,≥70岁者186人,占10.34%,平均年龄(55.52±9.93)岁;文盲222人,占12.34%,受教育年限1~6年者568人,占31.57%,≥7年者1009人,占56.09%。MMSE评分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27(24,29)。多因素中位数回归分析MMSE评分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在40~69岁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岁,MMSE评分中位数下降0.06分(β=-0.06,P<0.001),而在≥70岁人群中下降0.34分(β=-0.34,P=0.001);即随着年龄增长,≥70岁人群的MMSE评分下降速度高于40~69岁人群;在男性、女性、文盲、受教育年限1~6年等亚组人群中重复上述分析,均存在与总人群类似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由于受教育年限≥7年亚组人群中年龄≥70岁者仅有30例,因此,在该亚组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非线性关系需进一步明确。关于MMSE评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多因素中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受教育年限0~6年的人群中,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MMSE评分中位数增长0.86分(β=0.86,P<0.001),在受教育年限≥7年的人群中增长0.16分(β=0.16,P<0.001);即随着受教育年限增长,受教育年限0~6年的人群的MMSE评分增长速度高于≥7年人群;在男性、女性、40~69岁亚组人群中分析上述关系仍然成立;由于年龄≥70岁亚组人群中受教育年限≥7年者样本量低,是否存在类似关系需进一步明确。根据年龄、受教育年限分为4个亚组,分别在4个亚组人群中建立MMSE评分中位数预测方程:年龄40~69岁且受教育年限0~6年:MMSE=22.00+0.20×性别(女性:0;男性:1)+0.00×年龄(取值40~69岁)+0.80×受教育年限(取值0~6年);40~69岁且受教育年限≥7年:MMSE=30.18+0.08×性别(女性:0;男性:1)-0.08×年龄(取值40~69岁)+0.17×受教育年限(取值7~15年);≥70岁且受教育年限0~6年:MMSE=43.67+1.33×性别(女性:0;男性:1)-0.33×年龄(取值70~85岁)+0.78×受教育年限(取值0~6年);≥70岁且受教育年限≥7年:MMSE=52.43+3.34×性别(女性:0;男性:1)-0.41×年龄(取值70~85岁)-0.16×受教育年限(取值7~15年)。在≥70岁且受教育年限≥7年组样本量低,该亚组预测方程的可靠性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提高。结论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70岁人群的MMSE评分下降速度高于40~69岁人群;随着受教育年限增长,MMSE评分的增长速度在受教育年限0~6年的人群高于≥7年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年龄 受教育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及以上人群收缩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关系:一项以西安市鄠邑区农村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商苏杭 马楼艳 +11 位作者 张彬艳 王瑾 霍康 曹红梅 米白冰 江毓 陈晨 党亮君 高玲 魏珊 杨剑波 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6-960,965,共6页
目的分析70岁及以上人群血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西安市鄠邑区某村≥70岁全部常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坐位血压。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以MMSE评分低于分界值作为认知障碍的判断标... 目的分析70岁及以上人群血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西安市鄠邑区某村≥70岁全部常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坐位血压。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以MMSE评分低于分界值作为认知障碍的判断标准,即文盲≤17分,小学文化程度≤20分,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24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结果全村共有≥70岁常住村民236人,实际完成血压测量及MMSE测查者217人(占92.0%),排除既往卒中患者后纳入186人,其中男性87人(46.8%),年龄70~85岁,平均(74.17±3.97)岁,符合认知障碍者64人(34.4%)。收缩压(SBP)为(143.45±20.25)mmHg(1 mmHg=0.133 kPa),≤139 mmHg者(较低SBP组)69人,140~159 mmHg者(参照组)66人,≥160 mmHg者(较高SBP组)51人。单因素分析显示,较低SBP组(40.6%)、较高SBP组(37.3%)认知障碍患病率均高于参照组(25.8%,P=0.17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较低SBP组(OR=2.99,95%CI 1.19~7.53,P=0.020)或较高SBP组(OR=2.66,95%CI 0.97~7.28,P=0.057)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升高。舒张压(DBP)为(82.48±10.34)mmHg,≤89 mmHg者136人(73.1%),90~99 mmHg者29人(15.6%),≥100 mmHg者21人(11.3%),3组间认知障碍患病率无显著差异(35.3%vs.34.5%vs.28.6%,P=0.83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3个DBP组间认知障碍患病风险无显著差异(P=0.714)。结论在≥70岁人群横断面调查中,SBP低于140 mmHg或者高于160 mmHg均与基于MMSE判定的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升高相关。DBP与认知障碍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血压 认知障碍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3
作者 邵亚婷 黄馨谅 白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氢氯噻嗪12.5mg/次,1次/d,...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氢氯噻嗪12.5mg/次,1次/d,两组均在晨起服用,服用疗程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肌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平均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M、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缬沙坦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联合用药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薤白桂枝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恒勋 李海龙 刘小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桂枝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NT-proBNP、hs-CRP、Fib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桂枝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NT-proBNP、hs-CRP、Fib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桂枝汤治疗,同时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血脂、NT-pro BNP、hs-CRP、Fib、WBC、HCY、血流流变学、心脏功能水平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NT-proBNP、hs-CRP、Fib、WBC、HCY、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患者幅度更低,LDL-C、EDD、NEDD、LVEF、LVPFR上升幅度及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瓜蒌薤白桂枝汤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冠状动脉血循环,从而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桂枝汤 冠心病 血脂 N端前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血液流变学 心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邓景元 刘亚民 +2 位作者 吕雅丽 杨林 冯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为探讨PSD发生机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2011年11月PSD与卒中病变相关的文献...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为探讨PSD发生机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2011年11月PSD与卒中病变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iewManager 5.1软件对各研究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共计3 545名研究对象,其中PSD患者1 493例,非PSD患者2 052例。PSD与大脑不同病变部位关系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左半球1.60(1.39~1.83)(P<0.001)、大脑前部2.76(1.60~4.75)(P<0.001)、额叶2.11(1.00~4.45)(P=0.05)和皮质层2.22(0.74~6.62)(P=0.15)。卒中后急性期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者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在右半球者的1.60倍,病变部位为大脑前部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为后部的2.76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前部是发生PSD的危险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病变部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盼 杨淑珺 +5 位作者 陈欢 邰千慧 田艳妮 王璐 崔巍 许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联众浏览系统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陕西省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联众浏览系统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5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经临床资料、肾上腺静脉采血或术后病理确诊的PA患者90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102例,对一般资料、卧立位醛固酮浓度、卧立位肾素浓度、卧立位ARR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得出卧立位ARR、醛固酮浓度最佳诊断切点。结果PA组和EH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程、高血压水平、用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PA组的卧立位ARR及醛固酮浓度均高于EH组(P值均<0.001),卧立位肾素活性、血钾水平均低于EH组(P<0.001)。诊断PA患者的ARR最佳切点分别为卧位48.57(pg/mL)/(pg/mL)(敏感度=0.656,特异度=0.961)、立位35.54(pg/mL)/(pg/mL)(敏感度=0.656,特异度=0.922);醛固酮浓度最佳切点分别为卧位174.44 pg/mL(敏感度=0.711,特异度=0.814)、立位232.10 pg/mL(敏感度=0.522,特异度=0.814)。结论卧立位ARR最佳诊断切点的特异度均较卧立位醛固酮浓度特异度高,卧位ARR最佳诊断切点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立位ARR高,建议立位ARR作为门诊筛查PA患者的首选指标,且住院期间结合卧位ARR和醛固酮浓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醛固酮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诊断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损伤 被引量:13
7
作者 方靖 杨雅婷 +2 位作者 刘景云 宋文红 许淑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0-1023,102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和APS治疗组。利用气管内注射LPS的方法制备大鼠肺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损伤程度,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和APS治疗组。利用气管内注射LPS的方法制备大鼠肺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损伤程度,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BALF中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利用相应试剂盒分别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和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主要表现为肺组织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模后48 h,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更为显著;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LPS模型组肺组织中MPO活性增加、ROS水平显著升高。给予注射APS处理的大鼠,其肺损伤程度显著减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渗出减少,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中MPO活性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APS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黄芪多糖(APS) 脂多糖(LPS)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