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现为急性间脑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
作者 贾晓涛 刘志勤 +2 位作者 狄政莉 常明则 潘艳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54-756,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其有6组核心临床症候,其中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区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最具特征...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其有6组核心临床症候,其中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区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最具特征性,而表现为间脑综合征者少见,国内鲜有报道。我们现报道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以低钠血症首发,表现为间脑综合征的NMOSD病例,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低钠血症 急性间脑综合征 NMO-IGG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段康丽 刘仲仲 +10 位作者 蔺雪梅 王芳 史亚玲 王清 刘国正 逯青丽 曹欢 王静 吴松笛 田晔 石兴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对各研究中心2014-01~2014-12连续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在患者发病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随访,收...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对各研究中心2014-01~2014-12连续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在患者发病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随访,收集相关信息,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 230例。1年累计卒中复发115例,其中1,3,6个月和1年分别复发47,31,20,17例,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11%,3.50%,4.35%,5.12%。1年卒中复发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5,95%CI 1.01-2.45)、周围血管病史(HR=2.50,95%CI 1.19-5.26)、房颤(HR=1.77,95%CI 1.05-2.98)、既往卒中(HR=1.70,95%CI 1.12-2.57)、住院NIHSS评分(HR=1.07,95%CI 1.04-1.10)、入院48 h不能行走(HR=2.33,95%CI 1.44-3.76)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低于国内外以往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周围血管病史、房颤、既往卒中、住院NIHSS评分、入院48 h不能行走是西安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香豆酸对重症肌无力大鼠免疫平衡和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的影响
3
作者 王一旭 蒋锋 +2 位作者 张静 赵璐 吴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98-1206,共9页
目的 探究对香豆酸(p-CA)对重症肌无力(M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雌性Lewis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对香豆酸低剂量组(L-p-CA组)、对香豆酸中剂量组(M-p-CA组)、对香豆酸高剂量组(H-p-CA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为未... 目的 探究对香豆酸(p-CA)对重症肌无力(M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雌性Lewis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对香豆酸低剂量组(L-p-CA组)、对香豆酸中剂量组(M-p-CA组)、对香豆酸高剂量组(H-p-CA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为未建模的大鼠,其他组均通过对大鼠皮下注射乙酰胆碱受体(AChR)α亚基97-116肽段序列(Rα97-116)建立MG大鼠模型。建模后,L-p-CA组、M-p-CA组和H-p-CA组大鼠分别灌胃1 mL的50,100,200 mg/kg对香豆酸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胃1 mL的玉米油。各组大鼠均灌胃4周。采用Lennon分级法进行大鼠临床症状评分,并检测大鼠的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衰减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腓肠肌形态。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AChR抗体(AChR-Ab)、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按照试剂盒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磷酸化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p-AMPKα)、AMPK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中的TFAM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Lennon评分和RNS衰减率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AChR-Ab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腓肠肌出现损伤,腓肠肌中SOD、GSH-Px水平、以及PGC-1α、p-AMPK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FAM相对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L-p-CA组、M-p-CA组和H-p-CA组大鼠的Lennon评分和RNS衰减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AChR-Ab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形态明显改善,腓肠肌中SOD、GSH-Px水平、以及PGC-1α、p-AMPK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FAM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L-p-CA组和Mp-CA组比较,H-p-CA组大鼠的Lennon评分和RNS衰减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AChR-Ab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形态明显改善,腓肠肌中SOD、GSH-Px水平、以及PGC-1α、p-AMPK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FAM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香豆酸对MG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免疫平衡和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对香豆酸 干扰素Γ 氧化应激 线粒体生物发生 免疫平衡 辅助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联合电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田苗 李花 +3 位作者 陈斌 游芳 许济 李仕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究眼针联合电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征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电针... 目的探究眼针联合电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征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电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眼针、电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神经传导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中风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0.01);2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评测量表(FMA)评分明显升高(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内囊后肢、大脑脚区域FA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电针及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眼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眼针 电针 运动功能训练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百花 李年应 +2 位作者 王涛 吴琼 乔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一定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30例临床诊断的PD患者,以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基于粪便菌群的16S rDNA基因V3-V4区测序,分析比较PD患者与健康人...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一定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30例临床诊断的PD患者,以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基于粪便菌群的16S rDNA基因V3-V4区测序,分析比较PD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的差异,并分析不同临床表现与PD患者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P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增高(P<0.05)。②在菌群组成方面,门水平,PD患者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拟杆菌门丰度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水平,PD组双歧杆菌科、肠杆菌科、瘤胃菌科、链球菌科、草酸杆菌科、紫单胞菌科明显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韦荣球菌科丰度明显减低(P<0.05)。③PD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丰度在早发及晚发型、震颤与非震颤型、伴发便秘与不伴发便秘组菌群多样性均未见差异(P>0.05)。④相关性分析表明在门水平,厚壁菌门丰度分别与UPDRS Ⅲ评分、NMSS评分、Wexner评分、PDQ-39评分均呈正相关(r=0.38,0.35,0.44,0.35;P<0.05);放线菌门丰度与UPDRS Ⅲ、NMSS、Wexner及PDQ-39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0.40,0.47,0.28,0.48;P<0.05);拟杆菌门丰度与UPDRS Ⅲ、NMSS、Wexner、PDQ-39的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0.45,-0.51,-0.43;P<0.05)。在科水平,双歧杆菌科、肠杆菌科、紫单胞菌科的丰度分别与UPDRS Ⅲ、NMSS、PDQ-39均呈正相关(r=0.35,0.42,0.44;r=0.30,0.29,0.30;r=0.47,0.42,0.50;均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较,P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双歧杆菌科、肠杆菌科和紫单胞菌科与PD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血管内治疗术后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葛晗明 张静 +4 位作者 严晶晶 韩楠楠 马浩钧 高燕军 常明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08,共2页
非外伤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7.45%,年发病率为5.1/10万,因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1-2]。现报道1例急性左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行大脑中动脉抽吸取栓及左侧颈内动脉C1段支架置... 非外伤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7.45%,年发病率为5.1/10万,因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1-2]。现报道1例急性左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行大脑中动脉抽吸取栓及左侧颈内动脉C1段支架置入后出现右侧额叶cSA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血管内操作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麦凤娇 高甜甜 +1 位作者 蔡卫明 赵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分析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康复治疗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听力语言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观察组(n=... 目的分析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康复治疗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听力语言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观察组(n=40)采用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听觉语言能力、生活质量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训练前两组各项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观察组听觉及语言能力、生活质量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训练可提高人工耳蜗术后患儿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且家长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律语调疗法 沙盘游戏 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