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 IVIM-DWI参数预测外周带和移行带前列腺癌危险度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车志文 仲津漫 +2 位作者 尚阿利 魏泽华 杨全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DWI)量化参数在预测不同解剖分区起源前列腺癌(PCa)临床病理特征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经穿刺活检或根治...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DWI)量化参数在预测不同解剖分区起源前列腺癌(PCa)临床病理特征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经穿刺活检或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PCa患者47例(移行区PCa 20例,外周区PCa 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pMRI+IVIM-DWI检查),根据国际泌尿系统病理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的PCa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分为高危组(ISUP≥3级)和低危组(ISUP≤2级)。比较移行区组和外周区组PCa危险度差异,进一步评估高低危组之间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伪扩散系数(pseudo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以PCa危险度为因变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a高低危险度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PSA、D平均值(D_(mean))、解剖分区及tPSA+D_(mean)+解剖分区联合模型诊断PCa危险度的效能。结果外周区PCa组的危险度高于移行区PCa组(P=0.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a高危组的tPSA水平高于低危组(OR=1.026,95%CI:1.004~1.049,P=0.014)、D_(mean)值低于低危组(OR=0.993,95%CI:0.987~0.999,P=0.034),高危组PCa更多分布在外周区(OR=5.250,95%CI:1.468~18.772,P=0.023)。联合模型(AUC=0.887,95%CI:0.787~0.987)的诊断效能高于tPSA、D_(mean)、解剖分区单独进行诊断的效能(P=0.001、0.043、0.003)。结论外周区PCa的危险度高于移行区PCa;tPSA、解剖分区联合D值预测PCa危险度效能最高,有望为PCa临床诊疗的精准化、个性化方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 前列腺癌 外周带 移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和增强MRI诊断面神经损伤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芸芸 宁文德 +4 位作者 董季平 高燕军 张军俭 刘红生 杨想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HRCT、增强MR扫描诊断面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8例面神经损伤患者行HRCT及增强MR扫描。在Philips EBW工作站行面神经管、面神经CPR,观察颞骨骨折部位、类型、面神经管、面神经受累及走行。采用GE AW 4.5工作站,与健侧相比,观... 目的探讨HRCT、增强MR扫描诊断面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8例面神经损伤患者行HRCT及增强MR扫描。在Philips EBW工作站行面神经管、面神经CPR,观察颞骨骨折部位、类型、面神经管、面神经受累及走行。采用GE AW 4.5工作站,与健侧相比,观察患侧面神经受累位置、粗细及信号变化。结果 18例中,纵行骨折8例、横行骨折5例、混合型骨折5例。HRCT轴位及CPR显示颞骨骨折18例,其中面神经骨管迷路段受累1例,膝状神经窝受累2例,鼓室段受累4例,膝状神经窝、鼓室段同时受累并发中耳腔积血2例,面神经管鼓室段与中耳腔积血关系密切3例,面神经管骨壁无明显骨折6例。增强MRI及CPR显示面神经损伤18例,其中内听道段受累12例,迷路段受累14例,膝状神经节受累18例,鼓室段受累16例,乳突段受累15例。患侧面神经内听道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鼓室段、乳突段信号强度比值均高于健侧(P均<0.001)。结论 HRCT、增强MRI可评价不同节段面神经损伤,CPR可直观显示颞骨内面神经及骨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创伤和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曲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芸芸 高燕军 +2 位作者 董季平 宁文德 邬小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CPR)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行MR增强扫描。通过GE AW 4.5工作站观察患者颅内面神经受累情况,测量面神经及邻近颞叶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CPR)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行MR增强扫描。通过GE AW 4.5工作站观察患者颅内面神经受累情况,测量面神经及邻近颞叶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比值(SIR)。通过Philips EBW工作站进行面神经的CPR重建,整体观察患者面神经的颅内走行及受累情况。结果 3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患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鼓室段、迷路段、内听道段及乳突段的SIR分别为1.59±0.28、1.16±0.16、1.38±0.20、1.30±0.19及0.96±0.14,健侧SIR分别为1.08±0.19、0.74±0.13、0.81±0.13、0.83±0.08及0.69±0.12,各受累部位患侧面神经SIR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PR图像可直观显示面神经受累部位及面神经的颅内走行情况。结论面神经MR增强扫描及CPR技术有助于清晰显示面神经炎患者颅内面神经走行及受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 磁共振成像 影像增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睡眠剥夺影响持续性注意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基于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分数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永强 王兴瑞 +2 位作者 胡文鐘 印弘 朱元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分析健康成人24 h睡眠剥夺前后大脑低频振幅分数(fALFF)的变化,探讨持续性注意力损伤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将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每例志愿者分别于正常睡眠(RW)及剥夺睡眠(SD)24 h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分析健康成人24 h睡眠剥夺前后大脑低频振幅分数(fALFF)的变化,探讨持续性注意力损伤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将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每例志愿者分别于正常睡眠(RW)及剥夺睡眠(SD)24 h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VT)采集每例志愿者的持续性注意力行为学数据。使用DPABI平台和fALFF方法对2次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志愿者在睡眠剥夺前、后的fALFF差值与执行PVT任务时脱漏(反应时间>500 ms)次数的差值(ALSD-ALRW)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4 h睡眠剥夺严重影响持续性注意力水平,睡眠剥夺后大脑fALFF有明显变化,表现为以背外侧前额叶为主的额顶网络区域的fALFF降低及以丘脑为主的皮层下灰质区域fALFF升高。RW和SD后PVT任务中脱漏数量的差值与颞中回fALFF的差值呈正相关(r=0.34,P=0.01),与背外侧额上回fALFF的差值呈负相关(r=-0.32,P=0.02)。结论:额顶网络及丘脑等皮层下灰质区域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可能是睡眠剥夺后持续性注意力下降的重要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睡眠剥夺 比率低频振幅 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 背外侧前额叶 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肾氧合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伤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晶龙 高燕军 +1 位作者 薛永杰 刘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氧合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1-9月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40例T2DM患者及24例健康志愿者,行腹部常规MRI及血氧水平依赖MRI检查,根据尿白蛋白排...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氧合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1-9月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40例T2DM患者及24例健康志愿者,行腹部常规MRI及血氧水平依赖MRI检查,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T2DM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21例和尿白蛋白微量组19例。由2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分别于肾门水平每侧肾脏上、中、下极的皮质及髓质内绘制6个圆形感兴趣区(3个位于皮质,3个位于髓质),取2名医师测得双肾皮质(CR2*)、髓质(MR2*)的平均值,并计算MR2*与CR2*比值(MCR)。比较2名医师测得CR2*、MR2*的一致性。比较同一组受试者肾脏CR2*、MR2*的差异;比较3组受试者CR2*、MR2*、MCR的差异;分析CR2*、MR2*、MCR与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β-半乳糖苷酶、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 2名医师测得CR2*、MR2*的一致性良好(ICC>0.75)。同一组受试者MR2*高于CR2*(t=-44.913、-31.484、-35.937,P均<0.001)。3组间MR2*、M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37、13.523,P均<0.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尿白蛋白正常组MR2*、MCR高于对照组(P均<0.001);尿白蛋白微量组MR2*、MCR低于尿白蛋白正常组(P均<0.05)。MR2*与eGFR呈正相关(r=0.623,P<0.001),与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β-半乳糖苷酶呈负相关(r=-0.571、-0.566、-0.541、-0.473、-0.512、-0.319,P均<0.05);MCR与eGFR呈正相关(r=0.552,P<0.001),与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呈负相关(r=-0.522、-0.325,P<0.05)。结论 血氧水平依赖MRI能无创评价T2DM患者肾氧合水平,MR2*、MCR与eGFR等肾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