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细胞比值变化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吕梅 王洁英 +3 位作者 孙大庆 房丽云 杨洋 杨永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0-462,48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淋巴细胞(LYM)计数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0年3月共134例住院IM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共60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淋巴细胞(LYM)计数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0年3月共134例住院IM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共60例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外周血检查结果计算NLR、MLR、LYM,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LR、MLR及LYM对IM患儿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果IM患儿MLR、LYM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NL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表明,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397,MLR的AUC为0.648,LYM的AUC为0.680。MLR+LYM的AUC为0.878,最佳界值为0.59,敏感性为82.09%,特异性为85.00%。结论MLR、LYM作为一种独立预测IM患儿的检验指标,两者联合升高对早期诊断IM患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x回归分析的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凯莉 黄燕萍 +2 位作者 刘丽 王宁 王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索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出易复发患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年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417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将其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采用Cox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单因... 目的探索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出易复发患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年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417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将其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采用Cox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HS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417例HSP初发患儿,随访时间为14~60个月,最终有78例患儿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8.7%,其中94.9%的患儿在1年内出现复发;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年龄>7岁、有感染史、剧烈运动史、皮疹持续时间超过4周、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高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均为HSP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则为HSP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年龄>7岁、有感染史、剧烈运动史、初次发病时皮疹持续时间超过4周、高PLR水平均为HS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SP的复发率为18.7%且94.9%的患儿在发病1年内出现HSP复发。因此,HSP患儿应至少随访1年,对于发病时年龄>7岁、有感染史、剧烈运动史、皮疹持续时间超过4周、高PLR水平的患儿,出院后应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及剧烈运动,增加随访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复发危险因素 儿童 COX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蓉 郑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9期85-89,共5页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对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榆林市...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对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二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8例足月HIE新生儿纳入HIE组,选取同期4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纳入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接受DTI联合ASL横轴位序列扫描,比较各感兴趣区DTI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并分析DTI、ASL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结果 HIE组患儿基底节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均低于对照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HIE组患儿基底节和丘脑相对脑血流量多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其相对脑血流量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基底节FA、基底节和丘脑相对脑血流量评估HIE病情分度与临床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3.0T磁共振DTI联合ASL能够为新生儿HIE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