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朱雪荣
康芳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神经外科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通过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事件次数、医疗纠纷发生次数、家属陪护率等的调查对比...
目的分析总结"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神经外科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通过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事件次数、医疗纠纷发生次数、家属陪护率等的调查对比,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而护理差错事件、医疗纠纷次数、家属陪护率有所下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神经外科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支架部分回收取栓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2
作者
陈虎
王冰
+3 位作者
崔健
张涛
赵振伟
邓剑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唐都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采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ACA)闭塞患者38例,记录术后血管再通比例、首次再通...
目的 初步探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唐都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采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ACA)闭塞患者38例,记录术后血管再通比例、首次再通比例(FPE)、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标准评估血管再通率(mTICI 0~2a级为闭塞血管未开通,mTICI 2b~3级为成功再通)。FPE定义为1次取栓后mTICI 3级。术后3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预后,预后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结果 38例患者中血管成功再通36例(94.7%)(mTICI 2b~3级),FPE为73.7%(28/38)。术中发生2例轻度血管痉挛(5.3%),无需进一步治疗即可完全缓解。38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血管破裂或夹层,ACA取栓过程中未发生血栓逃逸,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及ACA闭塞相关区域脑实质出血。术后90 d mRS评分0~2分14例(36.8%),3~5分18例(47.4%),死亡6例(15.8%)。结论 初步经验提示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
大脑前动脉
闭塞
远端中等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坏死性凋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钢
安吉洋
+4 位作者
宋锦宁
孙雷涛
李丹东
马旭东
张斌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2-727,共6页
目的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中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通路的激活,探讨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Nec-1干预组、赋形剂组,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
目的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中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通路的激活,探讨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Nec-1干预组、赋形剂组,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干预组术前30min侧脑室注射坏死性凋亡的抑制剂Nec-1或赋形剂。各组于预定时间点评估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碘化丙啶(PI)荧光法检测细胞坏死,免疫组化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后RIP3的表达升高,并出现核移位,脑含水量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皮质及海马PI阳性细胞亦显著增加(P<0.01)。给予Nec-1后RIP3表达水平较SAH组降低,同时脑组织内坏死的神经细胞及脑组织含水量减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P<0.01)。结论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被激活并在神经功能损伤及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RIP3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其中。抑制坏死性凋亡对SAH后早期脑保护及减轻脑水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坏死性凋亡
早期脑损伤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效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东
崔健
+3 位作者
姜海洋
邓剑平
赵振伟
陈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3-850,859,共9页
目的探讨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CAS-O)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10例)、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例)及西安市...
目的探讨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CAS-O)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10例)、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例)及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10例)采用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ICAS-O患者25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抽吸取栓后血管再通比例、血管成形方式、血管成功再通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采用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华法林-阿司匹林研究(WASID)方法评价闭塞血管再通后残余狭窄率,狭窄率>70%为重度狭窄。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开通程度,m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导丝导管穿出血管、球囊扩张致血管破裂、术中血栓形成、术中血管夹层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根据海德堡出血分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定义为术后48 h内NIHSS评分增加4分以上。结果25例患者均行抽吸取栓,其中14例(56.0%)抽吸取栓后正向血流恢复,提示重度狭窄;行单纯球囊扩张6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8例;11例(44.0%)抽吸取栓后正向血流未恢复,中间导管无法通过闭塞处,行单纯球囊扩张5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6例。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24例(96.0%),血流均达mTICI分级3级;血管未通1例(4.0%),mTICI分级2a级。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80~1440 min,中位穿刺时间为420(300,660)min。手术时间45~150 min,中位时间60(30,60)min。术后1周平均NIHSS评分低于术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1.4)分比(16.4±2.1)分,t=5.2,P<0.01]。25例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者18例,占72.0%;预后不良者6例,占24.0%;死亡1例,占4.0%。结论初步诊疗经验提示,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ICAS-O安全有效。但本研究结果尚需大样本及多中心数据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栓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朱雪荣
康芳琴
机构
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
交通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
宣传部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总结"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神经外科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通过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事件次数、医疗纠纷发生次数、家属陪护率等的调查对比,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而护理差错事件、医疗纠纷次数、家属陪护率有所下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神经外科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Key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架部分回收取栓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2
作者
陈虎
王冰
崔健
张涛
赵振伟
邓剑平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
医院
神经
外科
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文摘
目的 初步探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唐都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采用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ACA)闭塞患者38例,记录术后血管再通比例、首次再通比例(FPE)、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标准评估血管再通率(mTICI 0~2a级为闭塞血管未开通,mTICI 2b~3级为成功再通)。FPE定义为1次取栓后mTICI 3级。术后3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预后,预后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结果 38例患者中血管成功再通36例(94.7%)(mTICI 2b~3级),FPE为73.7%(28/38)。术中发生2例轻度血管痉挛(5.3%),无需进一步治疗即可完全缓解。38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血管破裂或夹层,ACA取栓过程中未发生血栓逃逸,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及ACA闭塞相关区域脑实质出血。术后90 d mRS评分0~2分14例(36.8%),3~5分18例(47.4%),死亡6例(15.8%)。结论 初步经验提示支架部分回收技术治疗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方式。
关键词
支架取栓
大脑前动脉
闭塞
远端中等血管
Keywords
stent thrombectomy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distal medium vessel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坏死性凋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钢
安吉洋
宋锦宁
孙雷涛
李丹东
马旭东
张斌飞
机构
西安
交通大学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神经
外科
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滨州医学院附属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2-7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0844)
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2008ZDKG-66)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110201110060)~~
文摘
目的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中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通路的激活,探讨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Nec-1干预组、赋形剂组,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干预组术前30min侧脑室注射坏死性凋亡的抑制剂Nec-1或赋形剂。各组于预定时间点评估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碘化丙啶(PI)荧光法检测细胞坏死,免疫组化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后RIP3的表达升高,并出现核移位,脑含水量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皮质及海马PI阳性细胞亦显著增加(P<0.01)。给予Nec-1后RIP3表达水平较SAH组降低,同时脑组织内坏死的神经细胞及脑组织含水量减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P<0.01)。结论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被激活并在神经功能损伤及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RIP3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其中。抑制坏死性凋亡对SAH后早期脑保护及减轻脑水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坏死性凋亡
早期脑损伤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大鼠
Key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necroptosis
early brain injury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
rats
分类号
R743.3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效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东
崔健
姜海洋
邓剑平
赵振伟
陈虎
机构
西安
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
神经
内科
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3-850,859,共9页
文摘
目的探讨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CAS-O)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10例)、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例)及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10例)采用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ICAS-O患者25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抽吸取栓后血管再通比例、血管成形方式、血管成功再通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采用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华法林-阿司匹林研究(WASID)方法评价闭塞血管再通后残余狭窄率,狭窄率>70%为重度狭窄。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开通程度,m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导丝导管穿出血管、球囊扩张致血管破裂、术中血栓形成、术中血管夹层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根据海德堡出血分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定义为术后48 h内NIHSS评分增加4分以上。结果25例患者均行抽吸取栓,其中14例(56.0%)抽吸取栓后正向血流恢复,提示重度狭窄;行单纯球囊扩张6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8例;11例(44.0%)抽吸取栓后正向血流未恢复,中间导管无法通过闭塞处,行单纯球囊扩张5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6例。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24例(96.0%),血流均达mTICI分级3级;血管未通1例(4.0%),mTICI分级2a级。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80~1440 min,中位穿刺时间为420(300,660)min。手术时间45~150 min,中位时间60(30,60)min。术后1周平均NIHSS评分低于术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1.4)分比(16.4±2.1)分,t=5.2,P<0.01]。25例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者18例,占72.0%;预后不良者6例,占24.0%;死亡1例,占4.0%。结论初步诊疗经验提示,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ICAS-O安全有效。但本研究结果尚需大样本及多中心数据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栓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Keywords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s
Thrombectomy
Angioplasty
Balloon dilation
Stenting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related occlusion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应用的效果分析
朱雪荣
康芳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支架部分回收取栓在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陈虎
王冰
崔健
张涛
赵振伟
邓剑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坏死性凋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王钢
安吉洋
宋锦宁
孙雷涛
李丹东
马旭东
张斌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抽吸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效果的初步分析
王东
崔健
姜海洋
邓剑平
赵振伟
陈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