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固定修复基牙邻面龋坏治疗洞型设计的探讨
- 1
-
-
作者
侯红宇
陈曦
毛鸿瑾
翟玲玲
-
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口腔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
西安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
出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3,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增加固定修复基牙强度、较少磨除基牙组织的洞型设计。方法 收集完整的离体上下颌第一、二磨牙 1 80颗 ,分为 9组 ,每组 2 0颗。Ⅰ组为对照组 (完整牙 ) ,Ⅱ~Ⅸ组分别制备具有临床代表意义的洞型。常规充填后 ,分别进行抗折负荷测试。结果 抗折负荷邻颈洞型较邻颈牙合浅洞型大 2 4 2 % ,邻颈、牙合洞型较邻颈牙合深洞型大 5 0 8% ,邻面洞型较邻牙合浅洞型大 9 8% ,邻、牙合洞型较邻牙合深洞型大 2 1 % ,邻牙合深洞型较邻颈牙合深洞型大 2 4 9%。结论 对基牙邻面龋坏 ,特别是邻面颈部龋坏 ,争取就自然洞型完成充填 ,能显著增加其抗折强度 ;必须经牙合面行根管治疗时 ,邻牙合面分开洞型 ,能明显增加抗折负荷。
-
关键词
基牙
磨牙
洞型
抗折负荷
固定修复
龋齿
牙列缺损
-
Keywords
abutment tooth
posterior molar
cavity form
antifr acture strength
-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78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两种上颌前牵方式分别联合快速扩弓疗效差异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逯之瑶
王健
党亮生
金作林
-
机构
西安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2-366,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传统上颌前牵与种植体支抗前牵分别联合快速扩弓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11~13岁骨性Ⅲ类患者20人(男9例,女11例),随机分为传统组(A)和种植体组(B)(n=10),治疗前后分别拍摄侧位片和CBCT,用Winceph8.0和Invivo dental5.0测量,SPSS 24.0软件处理分析。结果:治疗后(1)A组SN-PP(°)减小(P<0.05),种植体组增大(P<0.05);(2)B组ANS-Ptm(mm)、A-Y(mm)、Overjet(mm)、Wits(mm)增量较A组更显著(P<0.05);(3)A组U1-SN(°)、U1-PP(°)、Y轴角、SN-MP(°)增量大于B组(P<0.05);(4)水平向U4cR-U4cL(mm)B组增量大于A组(P<0.05)。结论:快速扩弓联合种植体支抗前牵可以产生更明显的上颌前下方增量和较小的下颌顺时针旋转及垂直向、矢状向牙效应,水平向牙效应更明显。
-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快速扩弓
种植体
-
Keywords
Maxillary protraction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Implant
-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