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在眼科门诊医疗投诉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洁 李英隆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结合近年来医疗投诉处理的经验,总结出眼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仅需要医疗诊治,更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从而提出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医疗投诉处理工作中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矛盾在沟通交流中化解,... 结合近年来医疗投诉处理的经验,总结出眼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仅需要医疗诊治,更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从而提出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医疗投诉处理工作中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矛盾在沟通交流中化解,重新建立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从而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医疗投诉 处理技巧 心理学 医患矛盾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红兵 张军军 +2 位作者 马麟 张美霞 赵英杰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行性,以及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建立2组体内雌激素水平有明显差异的雌性SD大鼠模型,用阴道上皮... 目的探讨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行性,以及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建立2组体内雌激素水平有明显差异的雌性SD大鼠模型,用阴道上皮涂片方法证实;用光动力诱导方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雌激素影响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证实。结果去势和假去势手术操作简单,去势SD大鼠手术后成熟值降低明显,而假去势组SD大鼠手术前后成熟值变化不明显(P=0.000,P=0.756),FFA显示去势组SD大鼠荧光素渗漏呈大片状,明显强于假去势组的弥漫点状或小片状(P=0.023)。结论去势和假去势方法是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靠方法,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有明显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雌激素/受体 动物模型/大鼠 去势 假去势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转归 被引量:7
3
作者 程燕 吴洁 +2 位作者 高伟 朱海峰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不同随访时期的变化,以评价该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探讨术后羊膜的转归。方法选取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局部清创的方法控制感染,但上皮长期不愈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2例(32眼)...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不同随访时期的变化,以评价该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探讨术后羊膜的转归。方法选取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局部清创的方法控制感染,但上皮长期不愈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2例(32眼),其中22例行多层羊膜移植术作为本研究的治疗组,10例患者拒绝手术,继续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角膜溃疡深度≤1/2角膜厚度,角膜溃疡直径≤6mm。术前所有患眼经角膜刮片均证实有真菌感染(包括丝状真菌和酵母样菌)。对治疗组患者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同时对照组亦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溃疡深层愈合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行患眼UBM检查,测量角膜厚度。结果治疗组术后1个月溃疡表面完全愈合,其外层羊膜片于术后10~14d溶解,原病变区角膜创面上皮化,至术后3个月时深层羊膜部分吸收,瘢痕形成;术后6个月患者原病变区角膜半透明,表面光滑。随访期间真菌无复发。共焦显微镜检查示,术后2周角膜表层的羊膜细胞溶解,被角膜上皮细胞取代,上皮下可见大量树突细胞;随之上皮下树突状细胞逐渐减少,深层羊膜逐渐溶解,但至术后6个月仍可见羊膜基底膜,上皮下神经纤维未见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测厚与正常角膜厚度无显著差异。药物治疗对照组可见感染控制后1个月溃疡表面上皮化,但可见上皮点状缺损,上皮下树突状细胞随病程延长未见明显减少;6个月时角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正常角膜厚度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多层羊膜移植是治疗轻度和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共焦显微镜为活体状态下观察深层羊膜转归及溃疡愈合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羊膜 羊膜移植 真菌性角膜溃疡 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fort-Kone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圆锥角膜 被引量:5
4
作者 韦伟 杨晓钊 +1 位作者 张长宁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comfort-kone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效果。方法 52例(94眼)患者采用"三点接触法"配戴comfort-kone RGPCL,分析对比配戴后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参数及泪液情况的变... 目的观察comfort-kone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效果。方法 52例(94眼)患者采用"三点接触法"配戴comfort-kone RGPCL,分析对比配戴后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参数及泪液情况的变化,评价RGPCL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临床效果。结果配戴RGPCL后最佳矫正视力0.83±0.24,与配戴前最佳矫正视力0.58±0.35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7,P=0.00);RGPCL矫正视力与配戴眼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呈显著相关(P=0.001、0.000),与角膜散光度无显著相关性(P=0.081)。随访期间RGPCL矫正视力稳定,角膜健康状况良好;患者主观适应时间为(11.13±9.10)d;长期配戴后基础泪液分泌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67,P=0.007)。结论 Comfort-Kone RGPCL能够显著提高圆锥角膜患者的视觉质量,长时间配戴安全、稳定,有效地控制了圆锥角膜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角膜接触镜 圆锥角膜 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华 肖湘华 +1 位作者 潘士印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氉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1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41例(41眼),同期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患者104例(104眼),从治疗费用、手术时...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氉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1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41例(41眼),同期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患者104例(104眼),从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后疗效等方面对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治愈率92.7%,住院时间(12.0±1.2)d,手术时间平均120.0min,手术及住院费用(2862.5±53.1)元;泪道逆行置管术组治愈率89.4%,无需住院,手术时间平均8.0min,手术费用(854.0±23.6)元,二种术式在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疗效果一致,但泪道逆行置管术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置管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液对兔曲霉菌性角膜溃疡角膜内皮细胞毒性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红艳 任春玲 +1 位作者 王亮 高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51-335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L)滴眼液对兔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模型内皮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临床上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液治疗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安全药效浓度。方法: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采用角膜"#"形划痕法制作...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L)滴眼液对兔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模型内皮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临床上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液治疗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安全药效浓度。方法: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采用角膜"#"形划痕法制作实验性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眼。A组应用0.50%AmBL滴眼液点眼;B组应用0.25%滴眼液点眼;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6次。3、7、10、15d观察疗效,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检测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结果:造模3d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d后A,B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溃疡较前局限,结膜充血和角膜水肿减轻,用药后7d溃疡内皮斑减轻,坏死组织脱落,新生血管出现,平均10d角膜水肿消失,瘢痕形成,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点药后3d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10、15d后A、B两组间差异出现显著性,A组内皮细胞肿大,多形性,边界中断,形态模糊,较B组显著。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有效,0.25%与0.50%滴眼液相比治疗效果相同,但对角膜内皮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二性霉素B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纳米粒治疗兔眼混合细菌性眼内炎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翔 王雨生 +3 位作者 王丽曌 陈晓农 徐修礼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50只,每只随机选取1眼向玻璃体腔内注入100×103CFU.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混合悬液建立眼内炎模型。建模成功后24h,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A组)和4个实验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眼。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0.1mL的空白纳米粒(20g.L-1)、无菌生理盐水、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药(4.4g.L-1)和NV-PNIPAAm-PEO(20g.L-1)。于给药后第1、2、3、7、14、21、28、42天分别进行临床炎症评分、眼部A/B超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B组和C组各时间点眼内炎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D组和E组炎性反应较A组、B组和C组轻(P<0.005);E组与D组在术后21d内无差异,21d后E组玻璃体腔混浊程度较D组明显减轻(P<0.005)。眼部A/B超检查,术后7d之后A组、B组和C组可见玻璃体内团块状回声伴点状或短线状回声点;D组在42d后仍可见玻璃体腔轻度混浊;E组注药后7-14d可见玻璃体内点线状回声,回声强度较同时期A组、B组和C组弱,21d后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组织病理学检查见A组、B组和C组眼球结构被破坏,D组近后极部视盘前方玻璃体腔内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E组眼球结构正常,未见典型炎性细胞。结论NV-PNIPAAm-PEO纳米粒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细菌性眼内炎疗效确切,与单纯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眼内注射相比,具有缓释及药效持久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眼内炎 眼感染 去甲万古霉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纳米粒 缓释给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之间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比较及OPA与眼压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瑾 周和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6-278,282,共4页
目的分析双眼之间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测量值的差异及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与IOP的关系,探讨双眼DCT IOP差异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4月至2... 目的分析双眼之间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测量值的差异及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与IOP的关系,探讨双眼DCT IOP差异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非青光眼患者147例(293眼)分别用DCT与GAT进行双眼IOP测量,同时记录OPA值,两种仪器的测量顺序随机确定,同一种眼压计均先测右眼,再测左眼。双眼之间IOP值及OPA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OPA值与DCT所测IOP值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29例(258眼)完成DCT测量,其左眼、右眼IOP值分别为(17.3±3.1)mmHg(1kPa=7.5mmHg)、(17.6±3.1)mmHg,差值(0.4±1.7)mmHg;左右眼OPA值分别为(2.2±0.9)mmHg、(2.4±0.9)mmHg,左眼均低于右眼,双眼之间DCT所测IOP值及OPA值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399,P=0.018;t=3.49,P=0.001);147例GAT测量中排除5例(9眼)双眼IOP差值大于4mmHg,其余284眼其左眼、右眼GAT所测IOP值分别为(16.2±3.5)mmHg、(16.1±3.4)mmHg,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P=0.149)。PASCAL DCT所测得的左右眼OPA值与IOP值均呈弱相关(r=0.262,P=0.002;r=0.259,P=0.002)。结论 DCT所测得的IOP值及OPA值其右眼均高于左眼,且OPA与IOP呈弱相关关系,而GAT无这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 眼压 眼脉动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建萍 赵燕麟 +5 位作者 马勇 朱涛 程燕 车选义 赵桂娥 王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辅助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或高眼压(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使用曲伏前列素单剂药物治疗6周后眼压>18mmHg(1kPa=7.5mm-Hg)的POAG及OH...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辅助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或高眼压(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使用曲伏前列素单剂药物治疗6周后眼压>18mmHg(1kPa=7.5mm-Hg)的POAG及O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40眼)加入10g·L-1布林佐胺滴眼液(每日2次),对照组40例(40眼)加入5g·L-1噻吗洛尔滴眼液(每日2次)。随访2周、8周、14周、20周、26周的眼压、血压、心率,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26周检测与基线对应的相关参量,包括视野、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盘沿面积、泪液功能等。计算26周时眼压≤18mmHg患者百分比。结果两组眼压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降眼压持续平稳,对照组眼压于20周后出现上升趋势。24h眼压描记显示治疗组降眼压稳定,昼夜眼压平稳,对照组夜间眼压控制欠佳。2组对患者血压无影响,治疗组对患者心率无影响,对照组在联合用药20周始出现心率抑制。联合用药后对照组视野光敏感度下降,泪膜稳定性下降,治疗组无明显异常。治疗组常见的副作用是眼部刺激症状、味觉异常、口干等,对照组副作用是眼异物感、干涩等。结论曲伏前列素单剂治疗不足时,添加布林佐胺和噻吗洛尔均能进一步降低眼压,布林佐胺长期及短期眼压波动幅度均比噻吗洛尔小,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曲伏前列素 布林佐胺 噻吗洛尔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鸵鸟去细胞异种角膜基质载体异位移植对BALB/c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先宁 吴洁 +3 位作者 肖湘华 潘士印 银勇 朱秀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7-620,共4页
背景 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具有与人角膜基质相似的天然结构,有望成为直接应用或构建生物角膜理想的载体材料之一. 目的 用鸵鸟角膜制备去细胞基质载体,研究其免疫原性,为产业化开发早日用于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收集新鲜鸵鸟和猪眼球... 背景 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具有与人角膜基质相似的天然结构,有望成为直接应用或构建生物角膜理想的载体材料之一. 目的 用鸵鸟角膜制备去细胞基质载体,研究其免疫原性,为产业化开发早日用于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收集新鲜鸵鸟和猪眼球各20个,采用低温冷冻联合酶消化及干燥剂脱水法制备鸵鸟及猪去细胞角膜基质载体,用Co^60照射法进行消毒.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BALB/c小鼠45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猪去细胞角膜基质组和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组,伪手术组小鼠仅制作囊袋,不植入异种角膜基质片,其余两组分别取干燥脱水法制备的猪、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载体(复水后每片湿质量为10 mg)异位植入BALB/c小鼠背部皮下,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分别于术后7、14、28 d获取BALB/c小鼠外周血,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两种异种角膜基质对小鼠CD4^+、CD8^+、CD25^+表型的动态影响.结果 猪、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载体小鼠植入处皮肤无红肿及渗出,伤口愈合良好.术后7、14和28 d,伪手术组、猪去细胞角膜基质组和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组外周血中CD4^+细胞百分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4,P=0.50;F=0.39,P=0.05;F=3.46,P=0.58);外周血中CD8^+细胞百分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5,P=0.21;F=1.14,P=0.35;F=0.78,P=0.48);外周血中CD25^+细胞百分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F=0.52,P=0.61;F=3.53,P=0.62;F=2.42,P=0.13).结论 鸵鸟去细胞角膜基质载体的免疫原性低,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去细胞角膜基质 免疫原性 异位移植 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近交系BALB 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激素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红兵 张军军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内分泌激素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有明显调节作用,近期研究发现许多激素对视网膜正常血管化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生成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从内分泌角度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对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激素 受体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宏娜 鲁元媛 +2 位作者 丁香英 赵芳坤 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视光门诊,初次验配梦戴维等离子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0例(96眼),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法... 目的观察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视光门诊,初次验配梦戴维等离子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0例(96眼),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法及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德国Oculus公司),观察患者配戴前及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IBUT)、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结果戴镜后1周,IBUT、NITBUT(f)、[NITBUT(av)]较戴镜前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月,IBUT、NITBUT(f)、NITBUT(av)较戴镜前仍有下降(P=0.045,P=0.010,P=0.002),但较戴镜后1周有所提升(P=0.043,P<0.001,P=0.002),之后各测量时段IBUT、NIBUT(f)及NIBUT(av)与戴镜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TMH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BUT与NIBUT(f),IBUT与NIBUT(av),NIBUT(f)与NIBUT(av)均呈正相关(r=0.128,P=0.005;r=0.155,P=0.001;r=0.690,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早期可出现泪膜稳定性降低,但3个月后逐渐恢复至戴镜前水平,并趋于稳定。戴镜前后TMH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泪膜 泪膜破裂时间 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后脱位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红兵 赵燕麟 +1 位作者 张军军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86-386,共1页
关键词 晶状体后脱位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脱水法长期保存角膜及角巩膜植片的组织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秀萍 刘先宁 +3 位作者 银 勇 张长宁 吴 洁 马 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研究干燥脱水法保存角膜及角巩膜植片的组织活性。方法 应用无水氯化钙-硅胶干燥脱水法保存角膜及角巩膜植片,根据现有保存资料统计共1287例,保存时间半年至 15年,对不同保存时间的植片进行了组织结构,细胞活性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目的 研究干燥脱水法保存角膜及角巩膜植片的组织活性。方法 应用无水氯化钙-硅胶干燥脱水法保存角膜及角巩膜植片,根据现有保存资料统计共1287例,保存时间半年至 15年,对不同保存时间的植片进行了组织结构,细胞活性和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 干燥保存角膜片5,10,15年的组织切片报告其胶原纤维束清晰可见,各层纤维排列呈一定角度,成纤维细胞减少,细胞器存在,内皮细胞的核存在。保存后植片合格率分别为:半年98.8%,1年98.4%,5年98.9%,10年93.3%,15年96.7%。保存合格植片临床应用,术后植片透明率平均94.9%。结论 无水氯化钙-硅胶干燥脱水法长期保存的角膜及角巩膜植片,具有一定的组织活性,临床应用效果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脱水法 保存 角膜片 组织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减少性干眼症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洁 程燕 +3 位作者 杜蕊 程钰 朱秀萍 刘先宁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无创观察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患者的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的患者37例(73眼)。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患眼进行干燥程度分级,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 目的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无创观察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患者的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的患者37例(73眼)。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患眼进行干燥程度分级,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及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定量测定。结果干眼症患者干燥斑处有明显的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区,反光极强;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局限上皮细胞缺损、排列稀疏。部分患者呈扁平形浅表层角膜上皮细胞缺失。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出现分支紊乱、异常走行弯曲,神经纤维不均匀增粗、增生,7眼未见上皮下神经纤维。干燥程度分级≤Ⅱ级者6眼,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为(629±168)个/mm2;Ⅲ级者51眼,细胞密度为(615±181)个/mm2;≥Ⅳ级者16眼,细胞密度(605±108)个/mm2,分别与正常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角膜共焦显微镜下呈现角膜上皮细胞密度降低、上皮下神经纤维的特征性异常改变,与干眼症干燥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共焦显微镜 分泌减少性干眼症 上皮细胞密度 上皮下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同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亚妮 张长宁 +5 位作者 金天博 张学辉 韦伟 林栋 崔岩 朱秀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0-1113,共4页
背景圆锥角膜是双侧、非炎性、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的疾病。研究圆锥角膜的相关致病基因对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建立基因早期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视觉同源基因(VSXl)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 背景圆锥角膜是双侧、非炎性、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的疾病。研究圆锥角膜的相关致病基因对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建立基因早期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视觉同源基因(VSXl)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散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01例和健康志愿者80人,受试者均为汉族,所有患者经裂隙灯(Vogt条纹、Fleischer环、Munson症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确诊。运用Mass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对VSXl基因SNP进行检测,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每个研究对象详细的人口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暴露资料,用x。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圆锥角膜组和正常对照组问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中国汉族人群中仅发现rs743018(C.843+140C〉T)和rs6138482(R217HC〉T)两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其余位点未见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圆锥角膜组中2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各SNP位点与圆锥角膜患病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隐性模型下:rs743018(C〉T)校正P=0.35,OR=0.72,95%CI:0.37~1.43;rs6138482(C〉T)校正P=0.48,OR=0.76,95%C1:0.35~1.64]。结论本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VSX1基因有2个SNP位点,但其多态性可能与圆锥角膜的患病无关。由于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着种族差异性,VSX1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视觉同源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ulus 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在视功能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宏娜 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69,189,共6页
以前的眩光测试仪大部分都是测量有眩光条件下的视力或对比敏感度,而且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而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是以“补偿比较”的方法为基础,精确客观地直接定量患者眼内散射光,操作简单迅速,可广泛用于视功能检查,尤其是早... 以前的眩光测试仪大部分都是测量有眩光条件下的视力或对比敏感度,而且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而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是以“补偿比较”的方法为基础,精确客观地直接定量患者眼内散射光,操作简单迅速,可广泛用于视功能检查,尤其是早期白内障的检测、各种人工晶状体性能的评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预后的评价及屈光矫正手术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光计量仪 散射光 失能眩光 白内障 补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Optisol角膜保存液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18
作者 马挺 银勇 +2 位作者 王养政 朱斌良 汪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6-556,共1页
为提高角膜移植供体质量,我院自1996年起对Optisol保存液进行研究,对其成分进行改良称改良Optisol保存液,并对其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Optisol角膜保存液 供体保存 角膜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