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学习算法结合经验模型预测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
1
作者 杏艳 宋新宇 +3 位作者 李飞 李茂刚 郭琦 张霖琳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3,共10页
城市污染排放的智能化监测对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因此,基于传统单变量模型的预测,难以满足城市污染排放精准预测的需求。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准确性,提出... 城市污染排放的智能化监测对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因此,基于传统单变量模型的预测,难以满足城市污染排放精准预测的需求。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结合经验模型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数据智能化精准预测方法,收集了陕西省2017—2021年各市(区)污染物排放数据作为输入变量,构建多个决策树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随机森林模型。此外,基于经验模型预估了2025年设备数量、处理能力和预计运行费用等。最后,基于以上数据及模型预测了2025年的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_(2)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烟尘(颗粒物)排放量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并分析了污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构建的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对上述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等于0.94。由此可见,该模型可以实现实验区域污染排放的精准预测,为城市污染防治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集成学习 回归模型 经验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介导铜络合物活化过一硫酸盐选择性氧化水体四环素的分子内电子转移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湘楚 叶雨婷 +2 位作者 武哲 韦瑞松 刘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共12页
虽然水中游离的Cu(Ⅱ)无法有效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但与四环素(TC)络合形成的铜络合物则具有活化PMS自催化降解TC的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验证了Cu(Ⅱ)-TC混合溶液中铜络合物的形成;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 虽然水中游离的Cu(Ⅱ)无法有效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但与四环素(TC)络合形成的铜络合物则具有活化PMS自催化降解TC的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验证了Cu(Ⅱ)-TC混合溶液中铜络合物的形成;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揭示了铜络合物形成的反应路径、分子结构模型、自由能变、态密度(DOS)和络合作用力.研究发现,Cu(H_(2)O)_(4)^(2+)中Cu的d轨道接受TC中羟基、羰基及酰胺基中O的p轨道孤对电子形成络合物.构筑的5种可能的络合形式均呈现稳定的二配位六元环状结构.其中,形成络合物M1的自由能变最小、结构最稳定.铜络合物形成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弱相互作用、共价键、空间位阻及配位键等.Cu(Ⅱ)/PMS体系对TC具有显著的自催化降解作用,在240min内可以完全降解(降解率>99%);并且在碱性(pH=10)条件下,Cu(Ⅱ)络合物活化PMS原位生成Cu(Ⅲ)络合物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主导了TC的选择性氧化.通过DFT计算从动态、微观视角进一步阐明了pH介导铜络合物活化PMS选择性氧化水体TC的分子内电子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络合物 过一硫酸盐 四环素 选择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某高新区工业企业VOCs污染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峻辰 李建颖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29-31,共3页
在高新区工业企业VOCs主要组分中,就类型而言,烷烃类占比最高为38%;就浓度而言,芳香烃占比遥遥领先,最高可达77%。基于OFP计算结果,建议将1,3丁二烯、二甲苯/乙苯及三甲苯选定为优先控制物种重点监控。实地调研后发现高新区工业企业VOC... 在高新区工业企业VOCs主要组分中,就类型而言,烷烃类占比最高为38%;就浓度而言,芳香烃占比遥遥领先,最高可达77%。基于OFP计算结果,建议将1,3丁二烯、二甲苯/乙苯及三甲苯选定为优先控制物种重点监控。实地调研后发现高新区工业企业VOCs污染主要来源包括企业日常所需各类原辅材料在存贮、转运过程中的释放及包括涂装、印染、电焊等生产环节的逸散。此外,突发管道泄漏、设备异常停机散逸等非正常排放会使得小范围内大气VOCs污染浓度在短时间激增。为此,根据高新区工业企业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结果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建议:从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控制和避免非正常排放3方面开展后续高新区工业企业VOCs污染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挥发性有机物 走航监测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