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1
作者 孙戬 王彤 +3 位作者 陈云辉 林何 刘晖 成小乐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更准确地表征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针对二维编织物结构,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将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应变能解耦为橡胶基体应变能、纤维拉伸应变能以及纤维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剪切应变能,结合橡胶、织物... 为更准确地表征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针对二维编织物结构,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将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应变能解耦为橡胶基体应变能、纤维拉伸应变能以及纤维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剪切应变能,结合橡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及镜框剪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本构模型参数。通过对织物增强密封带压缩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舱门密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将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应用于飞机舱门压缩过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弹性本构模型能够用于表征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非线性材料行为;经向/纬向纤维与密封带轴向呈0°角铺设方式的密封性能优于45°角铺设,舱门的密封性能与门框的加载量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橡胶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橡胶密封件 本构模型 舱门密封带 密封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纤分拣机喷嘴的结构优化与数值模拟
2
作者 孙戬 兰岚 +3 位作者 王彤 韩紫徐 林何 成小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提高异纤分拣机剔除速率,降低能耗,基于拉瓦尔喷嘴的结构特性对异纤分拣机剔除喷嘴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采用维托辛斯基公式对喷嘴收缩段进行优化,喷嘴喉部采用自然过渡的方式实现流线型的几何形状变化,喷嘴扩张段采用特征法进行优化... 为提高异纤分拣机剔除速率,降低能耗,基于拉瓦尔喷嘴的结构特性对异纤分拣机剔除喷嘴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采用维托辛斯基公式对喷嘴收缩段进行优化,喷嘴喉部采用自然过渡的方式实现流线型的几何形状变化,喷嘴扩张段采用特征法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喷嘴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监测对比优化前后喷嘴外流场的速度、压力和耗气量,评估优化设计对喷嘴外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喷嘴外流场的最大速度相较于原始喷嘴速度提高25.7%,在分拣异纤的主要作用区域耗气量降低33%,同时喷嘴外流场的压强变化更加平缓,即相较于原始喷嘴,优化后的喷嘴结构能耗更低、综合性能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纤分拣机 喷嘴 流场仿真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结构光的起绒织物表观形貌三维表征方法
3
作者 徐畅 金守峰 昝杰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2,共8页
为了数字化表征起绒织物表观形貌,提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起绒织物表观形貌三维表征方法。通过线结构光获取起绒织物表面状态数据,利用高斯迭代改进Steger算法,快速精准提取线结构光条纹中心线,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法对扫描的起绒织物表... 为了数字化表征起绒织物表观形貌,提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起绒织物表观形貌三维表征方法。通过线结构光获取起绒织物表面状态数据,利用高斯迭代改进Steger算法,快速精准提取线结构光条纹中心线,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法对扫描的起绒织物表面线结构光条纹中心线数据进行起绒织物表观形貌的三维重构,通过建立起绒织物表面起伏度评定参数,数字化表征其表面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恢复起绒织物表观三维形貌,实现对起绒织物表面质量的数字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绒织物 线结构光 Steger算法 Delaunay三角法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磁悬浮织针驱动系统运动控制与实验分析
4
作者 盛晓超 刘泽旭 +1 位作者 胥光申 石英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20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织针驱动系统性能不佳以及磁阻式磁悬浮织针驱动系统的电磁力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线性的洛伦兹力磁悬浮织针驱动系统。基于已有驱动系统实验平台,首先对系统的电磁力输出进行了测试,得出电磁力输出与线圈电流呈线性关系且与... 为解决传统织针驱动系统性能不佳以及磁阻式磁悬浮织针驱动系统的电磁力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线性的洛伦兹力磁悬浮织针驱动系统。基于已有驱动系统实验平台,首先对系统的电磁力输出进行了测试,得出电磁力输出与线圈电流呈线性关系且与线圈所在磁场位置无关;其次设计了系统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器并进行实验,在该控制下织针0.6 s达到稳态且过程无超调量产生,系统具有较好的扰动抑制能力,且稳态误差保持在±15μm之间;最后将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PID)闭环反馈控制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洛伦兹力磁悬浮织针驱动系统为线性系统,且线性度较高,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与PID控制相比在提高响应速度、控制超调量与抗干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机械 磁悬浮 滑模控制 洛伦兹力 织针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复合材料涂覆式全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制备
5
作者 肖渊 童垚 +2 位作者 胡呈安 武贤军 杨磊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针对目前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导电材料与织物结合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炭黑(CB)为导电复合材料涂覆非织造布制备压敏层,采用微滴喷射技术在织物表面直接成形叉指型金属电... 针对目前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导电材料与织物结合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炭黑(CB)为导电复合材料涂覆非织造布制备压敏层,采用微滴喷射技术在织物表面直接成形叉指型金属电极,制备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方法。当CB与MWCNTs质量比为3∶2时,对不同MWCNTs填充量下导电复合材料形态及制备的压敏层微观形貌观察,并研究其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最后对制得传感器的性能及应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导电材料在PDMS中分散均匀,导电复合材料与织物结合紧密;当MWCNTs质量分数为2.5%时,所制传感器灵敏度最高可达0.353 kPa^(-1),检测范围为0~25 kPa,响应/恢复时间为150/200 ms,最低检测限约为49 Pa,具有良好的重复稳定性(约1 600次)。此外,该传感器可识别出手指按压以及手指和腕部弯曲的压力信号,可应用于人体健康、运动等信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棉织物 非织造布 导电复合材料 涂覆法 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圆柱型电磁铁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晨皓 林何 盛晓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为了解决当电磁铁外型相同如何使电磁力最大的问题,将现有电磁铁设计思路应用到圆柱型电磁铁设计中,并采用改进的混合粒子群方法优化电磁铁内部结构参数。运用等效磁路法推导出电磁铁数学模型,并通过Maxwell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准确性,... 为了解决当电磁铁外型相同如何使电磁力最大的问题,将现有电磁铁设计思路应用到圆柱型电磁铁设计中,并采用改进的混合粒子群方法优化电磁铁内部结构参数。运用等效磁路法推导出电磁铁数学模型,并通过Maxwell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准确性,然后采用单目标优化方法,得到影响电磁力的参数,最后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参数值。得到的几组优化数据表明: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的有效工作区域电磁力更大,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磁力综合提高20%,证明优化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铁 磁感应强度 多目标优化 混合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形态滤波和递归求差的冲击特征自适应分离方法
7
作者 和丹 权伟 +1 位作者 汤明军 刘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针对故障诊断中的耦合冲击特征提取和分离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滤波(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iltering, MMF)和递归求差的冲击特征自适应提取与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能量幅值(energy amplitude, EA)指标和频响特性分析,从典... 针对故障诊断中的耦合冲击特征提取和分离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滤波(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iltering, MMF)和递归求差的冲击特征自适应提取与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能量幅值(energy amplitude, EA)指标和频响特性分析,从典型组合算子中筛选出适合冲击特征分离的组合形态滤波-帽变换(combination morphological filter-hat transform, CMFH)算子;其次,利用CMFH形态学算子和加权谐噪比(weighted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WHNR)指标实现周期性冲击特征提取;然后,利用求差增强技术(strengthen operate subtract operate, SOSO)抑制谐波干扰和白噪声,进一步增强周期性冲击特征;最后,通过迭代求差思想构造循环滤波器,对周期性冲击特征进行多尺度提取与分离。仿真数据和牵引电机轴承故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随机冲击、谐波干扰下的周期性冲击提取能力优于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maximum second order cyclostationary blind deconvolution, CYCBD)方法和经典谱峭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形态滤波(MMF) 冲击特征 加权谐噪比(WHNR) 复合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介电层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 被引量:8
8
作者 肖渊 李红英 +2 位作者 李倩 张威 杨鹏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3,共5页
针对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过程中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在平纹棉织物上下表面贴附等宽叉指形铜箔,并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织物及铜箔电极,制得织物基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传感器阵列单元截面微观形貌进... 针对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过程中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在平纹棉织物上下表面贴附等宽叉指形铜箔,并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织物及铜箔电极,制得织物基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传感器阵列单元截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对传感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具有PDMS包覆织物纤维特殊微结构复合介电层;在0~0.75、0.75~125及125~580 kPa范围内,灵敏度分别为8.66×10^(-3)、0.94×10^(-3)和0.43×10^(-3)kPa^(-1),传感器最大可检测限达580 kPa,最大迟滞约5.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对其柔性及触觉分析发现,该传感器可清晰识别并反馈弯折不同角度及手指间歇触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织物基电容传感器 柔性传感器 聚二甲基硅氧烷 复合微结构介电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lexNet模型的抓毛织物质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金守峰 侯一泽 +2 位作者 焦航 张鹏 李宇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39,共7页
针对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对抓毛织物表面特征难以提取且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lexNet模型的抓毛织物质量检测方法,通过数据增强方法对抓毛织物数据进行扩充,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对抓毛织物的样本特征进行提取,利用SGDM、RMSProp... 针对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对抓毛织物表面特征难以提取且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lexNet模型的抓毛织物质量检测方法,通过数据增强方法对抓毛织物数据进行扩充,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对抓毛织物的样本特征进行提取,利用SGDM、RMSProp、Adam优化算法和改变学习率相结合的实验方法,采用全新学习与迁移学习两种算法对抓毛织物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在训练完成后,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深度池化层提取抓毛织物样本的特征作为输入,将提取到的抓毛织物特征拟合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最后对输入的抓毛织物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增加卷积层对抓毛织物表面特征的提取能力,获得具有较高分辨力的图像特征,通过数据增强和SGDM算法训练的模型,提取网络pool5层特征拟合SVM分类器,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基于改进AlexNet模型的抓毛织物质量检测方法能够提取抓毛织物表面特征且识别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毛织物 机器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织物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喷印原电池置换成型织物基柔性导电线路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渊 李倩 +2 位作者 张威 胡汉春 郭鑫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9-96,共8页
针对目前智能纺织品中柔性导电线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与纺织品融合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微喷印原电池置换成型织物基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利用搭建的压电式微滴喷射系统,对沉积过程中硝酸银和抗坏血酸反应物浓度、反应物质量及原电池... 针对目前智能纺织品中柔性导电线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与纺织品融合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微喷印原电池置换成型织物基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利用搭建的压电式微滴喷射系统,对沉积过程中硝酸银和抗坏血酸反应物浓度、反应物质量及原电池阳极基板的选择对成型导线微观形貌及方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定喷射条件下,通过微喷印原电池置换沉积法可制备织物基导电线路;当硝酸银溶液、抗坏血酸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5 g/mL和0.3 g/mL、硝酸银打印层数为4层、织物与抗坏血酸溶液质量比为1∶2时,成型银导线方阻为0.0478Ω/□,标准偏差为0.009138Ω/□;当基板为铜时,在织物基底表面形成了均匀且致密的银层,银颗粒粒径较大,此时测得银导线方阻均值及标准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微滴喷射 原电池置换沉积 柔性电路 硝酸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多目标双资源柔性车间调度问题的改进NSGA-Ⅱ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守京 杜昊天 侯天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1-778,共8页
针对操作工人之间存在效率差异的多目标双资源柔性车间调度的问题,构建了以生产时间最小化、生产成本最小化和绿色制造评价系数最小化为目标的柔性车间调度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其求解。首先,采用量子编码对工序进... 针对操作工人之间存在效率差异的多目标双资源柔性车间调度的问题,构建了以生产时间最小化、生产成本最小化和绿色制造评价系数最小化为目标的柔性车间调度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其求解。首先,采用量子编码对工序进行编码,随后利用小生境技术初始化种群、重复个体控制策略和熵权法选择策略来提升算法效率,避免算法早熟收敛,并选出最优解。最后通过算例和改进前的NSGA-Ⅱ进行对比测试,验证了改进后的NSGA-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的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资源约束 改进NSGA-Ⅱ 小生境技术 重复个体控制策略 柔性车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领内圈圆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守峰 焦航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针对钢领内圈圆度人工接触式检测精度不稳定、效率低、主观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领内圈圆度检测方法。通过建立钢领内圈圆度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获取背光成像下的钢领图像。利用Sobel算子对钢领内圈边缘进行像素级... 针对钢领内圈圆度人工接触式检测精度不稳定、效率低、主观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领内圈圆度检测方法。通过建立钢领内圈圆度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获取背光成像下的钢领图像。利用Sobel算子对钢领内圈边缘进行像素级粗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钢领图像前景与背景的最佳阶跃阈值,将其作为Zernike矩边缘模型的判定条件,提取钢领内圈的亚像素边缘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钢领内圈亚像素边缘的理想圆圆心,基于钢领图像信息建立钢领内圈圆度的数学模型,实现钢领内圈圆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型号PG1-4554的钢领内圈圆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最大偏差为0.004 mm,传统方法所得最大偏差为0.007 mm,准确度提升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领 机器视觉 圆度 ZERNIKE矩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轴轴线可变的2T1R并联机构运动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伟 曹亚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可调整包装件姿态的分拣、装箱的并联机器人构型。方法使用位移流形理论综合具有2T1R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用旋量理论分析这种新型机构在一般位形下运动模式的自由度特征,并分析其支链驱动副选取的可行性。结果这种新型并... 目的设计一种可调整包装件姿态的分拣、装箱的并联机器人构型。方法使用位移流形理论综合具有2T1R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用旋量理论分析这种新型机构在一般位形下运动模式的自由度特征,并分析其支链驱动副选取的可行性。结果这种新型并联机构能实现具有转动轴线方向可变的2T1R运动模式。结论该机构具有的运动模式与设计预期相符,可进行平面的移动和转动轴线变化的一维球面转动。复杂形状的产品在装箱、分拣时,可能需要调整产品的空间姿态,具有转动轴线可变的2T1R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可在该工况下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转轴轴线可变 运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4R球面机构作为转动副的3RPS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伟 曹亚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3RsPS并联机构,使得机构可以输出3个转动自由度与3个移动自由度耦合的运动。方法根据机构的几何关系,在4R空间机构连杆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方程,使用消元法对其运动学正、逆解进行了求解。使用空间4...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3RsPS并联机构,使得机构可以输出3个转动自由度与3个移动自由度耦合的运动。方法根据机构的几何关系,在4R空间机构连杆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方程,使用消元法对其运动学正、逆解进行了求解。使用空间4R机构替换3RPS并联机构的转动副,使得该机构在初始位形下的结构,与3RPS并联机构等效。结果使用Matlab计算得到了运动学方程消元后方程的最高次数,从而得到了运动学正解最多的个数。该机构具有3个自由度,3个移动输出和3个转动输出耦合,机构的运动学正解最多有16个,这与3RPS最多拥有的正解数目一致。结论得到了一种新型的3RsPS机构,该机构的特征为RS副的转动轴线是在空间变化的,该机构的输出为三维移动伴随三维转动,具有此类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在不规则形状的产品分拣筛选时,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R球面机构 运动学正解 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表面导电线路喷射打印起始端凸起形成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渊 王盼 +1 位作者 张威 张成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1-86,共6页
为提高织物表面微滴喷射打印导电线路的成形质量,针对导电线路喷射打印过程中线路沉积形貌的起始端凸起现象,利用高速相机对线路成形过程进行采集,研究微滴间融合振荡过程中左右接触角的动态变化,微滴与线路融合以及液体向线路起始端的... 为提高织物表面微滴喷射打印导电线路的成形质量,针对导电线路喷射打印过程中线路沉积形貌的起始端凸起现象,利用高速相机对线路成形过程进行采集,研究微滴间融合振荡过程中左右接触角的动态变化,微滴与线路融合以及液体向线路起始端的输送过程,提出线路起始端凸起的消除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融合振荡过程中,微滴向起始端的振荡趋势始终大于向另一侧的振荡趋势,导致打印线路起始端的织物基板润湿区域不断扩大;微滴与线路接触后,其中一部分液体润湿织物基板拓展线路长度,一部分通过线路以恒定速度输送至起始端,在线路起始端形成凸起;利用抗坏血酸溶液润湿织物表面后,成形线路起始端凸起现象得到消除,整体线路路径均匀,沉积形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微滴喷射 导电线路 沉积形貌 起始端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成小乐 彭耀 +4 位作者 杨磊鹏 吕树婷 张栋 李玉 谢旺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抗拉伸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应用广阔。本文对连续碳纤维增强镁基、铝基、镍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各自存在的最主... 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抗拉伸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应用广阔。本文对连续碳纤维增强镁基、铝基、镍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各自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界面问题并对关键技术难点给出相应的研究思路,如可以从纤维涂层研究、纤维与基体界面反应等方面入手,以及加强该领域复合材料损伤机理研究。提出激光增材制造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新思路,并进行了工艺研究现状论述和初步实验探索。最后指出先进制造技术对比传统工艺,在降低复合材料制备成本、改善界面强度、增加零件结构复杂度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 金属基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激光增材制造 先进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vgg16模型与SVM的抓毛织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守峰 尤佳欣 侯一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93,共5页
针对抓毛织物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vgg16模型与SVM的抓毛织物检测方法。先对抓毛织物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预处理操作,通过数据增强得到扩充后的数据样本,在扩充后的抓毛织物图像输入改进的vgg16卷积神经网络... 针对抓毛织物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vgg16模型与SVM的抓毛织物检测方法。先对抓毛织物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预处理操作,通过数据增强得到扩充后的数据样本,在扩充后的抓毛织物图像输入改进的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获取抓毛织物样本的特征,将获取的抓毛织物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对抓毛织物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改进vgg16模型与SVM的抓毛织物检测方法在样本测试集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9.96%,通过对比预处理前后的4类抓毛织物图像以及对抓毛织物特征可视化结果表明,图像预处理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随着卷积层数的增加能够获得具有分辨力较高的抓毛织物表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毛织物 机器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结构光的钢领内表面圆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守峰 沈文军 +1 位作者 肖福礼 李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171,共8页
针对钢领内表面圆度在人工接触式测量中存在主观干扰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钢领内表面圆度测量方法。通过构建图像掩模提取钢领内表面线结构光条纹的感兴趣区域,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Steger方法,通过计算条... 针对钢领内表面圆度在人工接触式测量中存在主观干扰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钢领内表面圆度测量方法。通过构建图像掩模提取钢领内表面线结构光条纹的感兴趣区域,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Steger方法,通过计算条纹法线方向的二阶泰勒展开得到亚像素级条纹中心,提升算法效率。由线结构光条中心坐标相机内外参数、光平面方程及旋转轴方程重构钢领内表面三维点云数据,根据圆度评价方法建立基于点云数据的钢领内表面圆度的测量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所测最大偏差为5.8μm,与文献中投影法所测结果相比更加精确,重复性测量标准差为0.725,且算法运行时间小于4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钢领 圆度 条纹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xPzRy型2R1T部分解耦并联机构设计与分析
19
作者 刘伟 曹亚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0-196,共7页
目的分析部分解耦的2R1T并联机构驱动副旋量特征,从而设计一类新型的部分解耦的RxPzRy型2R1T并联机构。方法基于完全解耦的并联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将动平台角速度在定坐标系轴线方向的分量,变换为XYZ欧拉角角速度分量,得到角速度的完... 目的分析部分解耦的2R1T并联机构驱动副旋量特征,从而设计一类新型的部分解耦的RxPzRy型2R1T并联机构。方法基于完全解耦的并联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将动平台角速度在定坐标系轴线方向的分量,变换为XYZ欧拉角角速度分量,得到角速度的完全解耦的分块雅可比矩阵,得到具有多个转动自由度机构的输出与输入部分解耦的关系。结果设计了一种新型部分解耦2R1T并联机构,分析表明该机构部分解耦。结论对于RxPzRy型2R1T并联机构在解耦设计时,使用旋量理论得到的关于角速度的雅克比矩阵不适用于具有多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完全解耦设计,使用文中提出的变换矩阵将其变换为关于欧拉角的角速度的雅克比矩阵,可以得到相应的对角矩阵,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对具有多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完全解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解耦 型综合 RPR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夹纱器压电驱动器的运动特性
20
作者 马训鸣 李峙毅 +1 位作者 吕广雷 陈勇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6-182,共7页
为解决传统电磁夹纱器响应频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电技术设计新型夹纱器的新方法,并对其压电驱动器进行动态分析。首先对压电驱动器静态参数及影响端部位移的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其最佳夹持长度;随后建立悬臂式压电驱动器动... 为解决传统电磁夹纱器响应频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电技术设计新型夹纱器的新方法,并对其压电驱动器进行动态分析。首先对压电驱动器静态参数及影响端部位移的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其最佳夹持长度;随后建立悬臂式压电驱动器动力学模型并使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了各个参数的数值改变对系统动态特性与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压电驱动器进行测试,验证了压电驱动器的先进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电压为150 V,频率为10 Hz,压电驱动器端部最大位移为1.49 mm左右,达到最大位移的系统响应时间稳定在1.6 ms;相比国内外电磁夹纱器,动态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纱器 压电驱动器 动力学方程 运动特性 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