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西安市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践与展望
1
作者 霍春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89-91,112,共4页
针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西安市基于《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政策框架,通过剖析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主要矛盾与问题,构建了“生产建设项目全周... 针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西安市基于《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政策框架,通过剖析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主要矛盾与问题,构建了“生产建设项目全周期监管+生态修复协同推进”双轨人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建立了覆盖立项、施工、验收的全流程监管机制,形成了覆盖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验收的闭环治理模式。近3 a来,全市减少人为水土流失风险面积超25 029 hm^(2)。未来需通过深化智能监管、跨部门协同、教育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水土流失 防治 监管 生态修复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赋能绘新篇 水保治理见真章——西安市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2
作者 秦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I0028-I0031,共4页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全市国土面积10 106 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 602.80 km^(2)(不含西咸新区咸阳部分),占国土总面积的15.86%,主要分布于秦岭沿山洪(冲)积扇区、骊山低山丘陵沟壑区、黄土台塬区。受...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全市国土面积10 106 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 602.80 km^(2)(不含西咸新区咸阳部分),占国土总面积的15.86%,主要分布于秦岭沿山洪(冲)积扇区、骊山低山丘陵沟壑区、黄土台塬区。受地形地貌、土壤植被、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已成为严重制约西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赋能 西安市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霍春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12-15,I0005,共5页
由西安市水务局主导提出并归口的《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6101/T 3094—2020)(以下简称《规范》)于2020年12月23日发布,2021年1月23日起正式实施。《规范》明确定位于全方位指导西安市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内可能引... 由西安市水务局主导提出并归口的《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6101/T 3094—2020)(以下简称《规范》)于2020年12月23日发布,2021年1月23日起正式实施。《规范》明确定位于全方位指导西安市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内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房地产、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细化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优化了项目概况介绍,完善了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强化了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设计。《规范》施行3 a来,已指导2000余个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施验收等工作,西安市约83%的生产建设项目加大了绿地建设规模、约61%的项目减少了径流损失、约54%的项目降低了水土流失风险;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年均径流损失量减少3.58万m^(3),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169.05 t,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技术规范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牛银环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68-72,共5页
自2019年起,西安市连续5 a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开展覆盖全市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工作,在水土保持方案资料收集整理、数据整理和填报、扰动图斑现场复核、认定查处和成果整理的基础上,基本摸清... 自2019年起,西安市连续5 a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开展覆盖全市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工作,在水土保持方案资料收集整理、数据整理和填报、扰动图斑现场复核、认定查处和成果整理的基础上,基本摸清了全市生产建设项目空间分布和类型特征,初步建立了多部门信息共享、违法线索互联等协同监管机制。并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监管执法手段不强、多部门协调监管机制不健全、“未批先建”项目数量较大、生产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国策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人员培训与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加强协同监管、完善监管制度与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遥感监管 图斑 西安市 2019—202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西安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侯雷 吴发启 +2 位作者 吴秉校 霍春平 牛银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1期315-318,324,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2014—2015年西安市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通过对西安市的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明确该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在一定区划原则基础上,... [目的]分析总结2014—2015年西安市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通过对西安市的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明确该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在一定区划原则基础上,进行指标的选择和分析。[结果]将西安市划分为6个水土保持区,提出各分区的水土保持治理方向,为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结论]西安市开展水土保持应在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依据水土保持分区,以城区为核心,以河流和道路为廊道,对各斑块实施水土流失与环境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区划 指标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诗雨 霍春平 +1 位作者 张青峰 李莹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2,222,共11页
[目的]探明西安市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应,进而为改善西安市水土流失环境、制定更加精确有效的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安市2022年84个生产建设项目为例,构建包含水损失比、土壤侵蚀比和绿地比... [目的]探明西安市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应,进而为改善西安市水土流失环境、制定更加精确有效的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安市2022年84个生产建设项目为例,构建包含水损失比、土壤侵蚀比和绿地比3个指标在内的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评价体系,采用TOPSIS法对不同项目水土流失风险进行评估。[结果]①城市生产建设项目的地表变化主要以农村宅基地、草地、空闲地和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其中,以农村宅基地的转出为主,约占总转变面积的70%。②83%的生产建设项目绿地比有所增加;61%的生产建设项目径流损失呈现减少趋势并表现为:新建房地产<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市政设施<城中村改造项目;54%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风险降低,并在耕地、草地、空闲地中新建项目减轻土壤侵蚀的程度尤为突出,而城中村改造会加剧区域土壤侵蚀程度;所有项目的水损失量平均减少3.58×10^(4)m^(3),年土壤侵蚀量平均减少了169.05 t。③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风险可划分为高、中等、较低、低4个等级。低和较低等级项目占总数的69%并以城中村改造类项目为主;高风险等级项目均为占用草地项目。[结论]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项目水土流失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西安市 水损失比 土壤侵蚀比 水土流失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与管控空间划分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刚 李鹏 +6 位作者 张旭 李占斌 何文虹 霍春平 时鹏 马勇勇 谢梦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7,共7页
城镇规模的快速发展是引发城市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以西安市为研究区域,计算了各区县土壤侵蚀面积并进行了强度等级划分,分析了水土流失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预测,识别出需要重点监管的区域。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78.4... 城镇规模的快速发展是引发城市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以西安市为研究区域,计算了各区县土壤侵蚀面积并进行了强度等级划分,分析了水土流失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预测,识别出需要重点监管的区域。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78.49万t,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6.74 t/(km^2·a),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占总侵蚀面积的99.76%,中度侵蚀以上面积仅占0.24%;未来情景下西安市各区域土壤侵蚀模数主要分布在0~200 t/(km^2·a),其中建成区和发展区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65.37,302.19 km^2;水土流失空间管控与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高陵区、鄠邑区、长安区和临潼区等地区。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完善,西安市重点管控区的面积也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西安市 空间分布 重点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及其水利水土保持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易福堂 赵兴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5-36,共2页
城市化在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城市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防洪压力增大、地面下沉、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在城区广修集雨设施 ,大量植树种草 ,积极推行生态护坡和生态硬化 ,强化节水、治污、调水等措施 。
关键词 城市化 负面效应 水利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URBAN的西安市中心城区雨洪过程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旭 李占斌 +3 位作者 何文虹 霍春平 时鹏 袁水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157-163,共7页
城市排水管网的分布与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排水能力关系到城市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通过城市雨洪过程的分析,可以评价城市洪涝灾害。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 URBAN构建排水管网模型,根据模拟结果... 城市排水管网的分布与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排水能力关系到城市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通过城市雨洪过程的分析,可以评价城市洪涝灾害。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 URBAN构建排水管网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对研究区管网排水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易涝成因。结果表明:MIKE URBAN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管网水位、流量变化及易涝点的分布情况。根据西安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不同重现期(1、2、3、5a)的降雨过程,在1a降雨过程下,研究区90%以上管道处于满流状态,60%以上的检查井发生溢流,满流管段数和溢流井个数会随着降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相对减少;管道设计标准普遍偏低、下垫面不透水率增大、地形等因素是导致地面积水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内涝防治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 内涝 中心城区 MIKE URBAN 雨洪过程模拟 排水能力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化对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秦艳丽 时鹏 +5 位作者 何文虹 霍春平 李鹏 李占斌 杨殊桐 冯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239-8250,共12页
我国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截止2018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9.58%。城市的快速扩张,显著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深刻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等服务功能。近30年来,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张554.23 km^(2),基于西安市景观格局变... 我国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截止2018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9.58%。城市的快速扩张,显著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深刻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等服务功能。近30年来,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张554.23 km^(2),基于西安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利用同心缓冲区探讨城乡梯度内景观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城市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5年西安市各景观类型面积发生明显变化,耕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波动增加,主要来源于优势景观耕地的转化。景观破碎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距市中心10 km左右的城乡结合部,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度最高,且随城市扩张,拐点距离逐渐增加。林地和耕地是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土地类型,西安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9.56亿元,耕地减少最多(6.83亿元),沿城乡梯度,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值呈现从市中心到农村递增的趋势,土壤保持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最快;沿时间梯度上,生态服务价值均值呈现逐年减少现象;从景观格局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分析得知,多样性指数与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大斑块指数与不同类型的服务价值呈高度负相关。城市建设使得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在城市发展中需要科学规划用地、合理布设景观格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城市生态宜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乡梯度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集蓄利用在西安市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军民 王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19,共2页
 对西安市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建设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分析指出了西安地区雨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雨水集蓄利用 降水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11
12
作者 潘永安 王巧利 何文虹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5期26-27,43,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水土保持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工作和有效途径。阐述水土保持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水土保持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工作和有效途径。阐述水土保持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梳理分析目前乡村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使水土保持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水土保持 发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水土保持新理念新领域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永安 王巧利 何文虹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18-20,36,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土生态学、景观水保学、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新理念,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土生态学、景观水保学、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新理念,生态清洁小流域、城市水土保持、立体绿化、生态边坡等新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在梳理和总结水土保持新理论和新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要积极适应和吸纳这些新变化,以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新理念 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军政 霍春平 +2 位作者 张发民 马倩 白二磊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2期52-57,共6页
2020年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6101/T 3094—2020),对西安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进行了规范。结合该规范和技术审查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对城市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2020年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6101/T 3094—2020),对西安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进行了规范。结合该规范和技术审查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对城市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供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要点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及其环境负效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慧芳 岳彩琴 石建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0,共3页
本文通过西安地区多年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区域潜水及城郊自备井集中开采区承压水水位持续下降状况,阐述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对水环境、农业环境及城市地质环境所产生的负效应。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下降 环境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CFX的细沟水流切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友 王健 +3 位作者 霍春平 马玉红 牛银环 李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4-160,共7页
为探明细沟断面的发育过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15.0.7对细沟的发育变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细沟断面水流流速及切应力分布,结合实测细沟发育,分析了细沟断面水流流速特征和切应力特征,从计算流体力学角度探索了细沟在... 为探明细沟断面的发育过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15.0.7对细沟的发育变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细沟断面水流流速及切应力分布,结合实测细沟发育,分析了细沟断面水流流速特征和切应力特征,从计算流体力学角度探索了细沟在水流冲刷情况下的断面发育机理。结果表明:利用CFX数值仿真建模的方法,得到了染色法测定细沟水流流速时的修正系数为0.78。宽浅式细沟断面切应力小于窄深式断面,细沟水流切应力主要集中在1.41~2.10Pa之间。水流切应力决定着细沟断面的发育,断面各点的切应力与断面各点发育较为吻合,切应力与断面各点的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沟侵蚀 水流切应力 断面发育 CF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子午岭群落演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勇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550-5551,5598,共3页
分析子午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山杨林、白桦林、油松林和辽东栎林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研究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缓慢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和林分的正向演替呈现负相关,即:山杨>白桦>... 分析子午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山杨林、白桦林、油松林和辽东栎林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研究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缓慢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和林分的正向演替呈现负相关,即:山杨>白桦>油松>辽东栎;演替导致群落的生境发生改变和剧烈的种间竞争,物种丰富度明显减少,各林分物种数和个体数目的大小关系为:山杨>白桦>油松>辽东栎;土体构型逐步得到改善;立地条件和扰动致使各林分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林龄差距不大的条件下各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的大小关系为:辽东栎>白桦>山杨>油松。该研究揭示了森林群落自然演替的规律,对森林群落的经营管理和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和生态环境重建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群落 植被特征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土壤物理结皮分层颗粒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琳 王健 +1 位作者 霍春平 杨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3-992,共10页
近年来,径流和侵蚀对土壤物理结皮的影响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关于土壤物理结皮受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土壤分层处理方法,在等高耕作的径流小区中,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耕地垄上(结构结皮(Cst))、洼地(含泥沙... 近年来,径流和侵蚀对土壤物理结皮的影响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关于土壤物理结皮受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土壤分层处理方法,在等高耕作的径流小区中,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耕地垄上(结构结皮(Cst))、洼地(含泥沙沉积结皮(Cscs))以及模拟冲毁洼地处(无泥沙沉积结皮(Csfs))形成结皮颗粒组成特征以分析结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侵蚀过程中,Cst、Cscs与Csfs表层砂粒发生分散,黏粒和粉粒发生富集,且随降雨历时延长,程度逐渐增强;(2)降雨历时30 min时,自上而下,Cst砂粒减少4.61%,粉粒增加1.83%,黏粒减少1.73%;Cscs和Csfs砂粒分别增加29.35%和36.59%,粉粒增加4.34%和0.39%,黏粒减少16.30%和14.34%。(3)结皮形成过程中,Cst主导因素为雨滴打击分散作用,Cscs和Csfs在降雨初期主导因素为雨滴打击分散程度,降雨后期为泥沙沉积量。空间位置及降雨因素是导致物理结皮类型及其颗粒组成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结皮 分层 土壤颗粒 人工模拟降雨 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人透传云平台的水保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磊 罗建勇 +4 位作者 江涛 霍春平 王良 王冲 王海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9期59-60,67,共3页
为了实时监测项目施工对现场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相关环境的破坏和修复情况,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计了一种基于有人透传云平台的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有人透传云为平台,通过4G路由器将采集现场的气象、土... 为了实时监测项目施工对现场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相关环境的破坏和修复情况,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计了一种基于有人透传云平台的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有人透传云为平台,通过4G路由器将采集现场的气象、土壤流失量数据及现场视频上传到有人透传云平台上,再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下载和分析。西交大创新港生态监测系统的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及时采集、传输和分析相关数据,提高现场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可查性,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人透传云平台 水土保持监测 数据传输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