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良CBCT测量方法评估不同唇颊骨壁厚度条件下行即刻种植的位点保存效果
1
作者 郭祥 张建英 +5 位作者 王一名 马振 薛洋 周宏志 胡开进 邓天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9,共8页
目的:应用改良牙槽骨CBCT测量方法评价不同唇颊骨壁厚度拔牙位点行即刻种植的保存效果。方法:该研究对80例(颗)拔牙患者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n=20);试验组A(唇颊骨壁厚度<1 mm)翻瓣即刻种植同期过量植骨;试验组B(唇颊骨壁厚度... 目的:应用改良牙槽骨CBCT测量方法评价不同唇颊骨壁厚度拔牙位点行即刻种植的保存效果。方法:该研究对80例(颗)拔牙患者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n=20);试验组A(唇颊骨壁厚度<1 mm)翻瓣即刻种植同期过量植骨;试验组B(唇颊骨壁厚度≥1 mm且<2 mm)和C(唇颊骨壁厚度≥2 mm)不翻瓣不植骨即刻种植,仅当跳跃间隙>2 mm植入CGF;对照组牙槽窝自然愈合。术前及术后即刻和6个月拍摄CBCT评价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唇颊骨厚度和跳跃间隙变化。结果:试验组A、B、C和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吸收量分别为(0.41±0.13、0.94±0.18、0.59±0.12、1.31±0.19)mm;牙槽骨宽度吸收量分别为(0.93±0.10,1.48±0.21,1.12±0.17,1.66±0.16)mm,4组之间比较显示,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吸收量均有统计学差异(F=177.0,P<0.001;F=125.3,P<0.001)。试验组A、B、C术前及术后6个月唇颊骨厚度分别为(0.98±0.25,2.39±0.28)mm、(1.43±0.52,2.10±0.33)mm、(2.17±0.41,2.79±0.27)mm,每组两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16.45,P<0.001;t=7.357,P<0.001;t=5.488,P<0.001)。所有试验组中跳跃间隙>2 mm和跳跃间隙≤2 mm患者唇颊侧骨厚度吸收量分别为(0.78±0.18,0.88±0.17)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7.18,P=0.018)。结论:唇颊骨壁<1 mm翻瓣即刻种植联合过量植骨能获得较好的位点保存效果;唇颊骨壁≥1 mm不翻瓣即刻种植就能较好地保存软硬组织;跳跃间隙>2 mm即刻种植轴向偏腭侧对软硬组织的保存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CBCT 影像学测量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位点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