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股骨骨折医院内感染调查和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得夫 张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骨折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8例股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的患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骨折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8例股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的患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138例股骨骨折患儿经确诊发生医院内感染15例(10.87%),共分离出20株病原菌,包括17株革兰氏阴性菌和3株革兰氏阳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天数>14 d的患儿医院内感染率较高,不同住院天数患儿医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出的13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高度敏感。结论儿童股骨骨折发生医院内感染风险可能与住院天数有关,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临床可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防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骨折 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彭涛 马玉龙 +1 位作者 宋得夫 杨毅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儿童 克氏针内固定 前臂石膏托外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WasselⅣ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玉龙 杨毅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WasselⅣ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Bilhaut-Cloquet术治疗的20例患儿纳入传统组,采用改良B... 目的探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WasselⅣ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Bilhaut-Cloquet术治疗的20例患儿纳入传统组,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的23例患儿纳入改良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Kawabata评分及拇指外观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拔除克氏针,截骨处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改良组患儿关节稳定性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指关节活动范围、成角畸形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儿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患儿指体宽大、指甲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均P<0.05),但指体窄小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儿童拇指多指畸形WasselⅣ型的关节稳定性好,拇指外观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畸形 Wassel分型 改良Bilhaut-Cloquet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辅助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的效果及皮瓣成活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玉龙 彭涛 杨毅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的效果及皮瓣成活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采...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的效果及皮瓣成活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辅助手术操作,对照组患儿在放大镜下手术操作。比较两组患儿皮瓣成活情况、整体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医生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皮瓣存活率、医生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畸形均得到矫正,指蹼长度良好,功能及外观与健侧手指十分接近;对照组患儿9处畸形矫正不理想,外观和功能与健侧手指差异较大。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辅助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能够达到较理想的治疗结果,患儿患指功能和外观与健侧手指接近,并发症少,皮瓣存活率高,医生和家属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技术 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 皮瓣移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G及RANKL在小儿单纯性骨囊肿与动脉瘤样骨囊肿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得夫 毕波 +2 位作者 邵景范 杨小进 王小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检测小儿单纯性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标本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骨组织作对照,分析两种蛋白在这两种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意义。方法共收集小儿单纯性骨囊肿... 目的:检测小儿单纯性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标本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骨组织作对照,分析两种蛋白在这两种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意义。方法共收集小儿单纯性骨囊肿标本3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标本23例,正常骨组织标本(对照组)14例。采用免疫组化 SABC 方法检测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和对照组中 OPG、RANKL 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性。应用 Imagepro-Plus 6.0图像处理软件及数据处理软件SPSS17.0对图像及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单纯性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中,OPG 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骨组织,RANKL 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骨组织,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 RANKL 的表达量较单纯性骨囊肿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性骨囊肿的 OPG 稍高于动脉瘤样骨囊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ANKL/OPG 比值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RANKL/OPG 失衡可能是小儿单纯性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出现溶骨性破坏的原因之一,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相对更高的复发率可能与 RANKL 的相对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囊肿 动脉瘤样 骨和骨组织 骨保护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足部婴儿型纤维肉瘤1例
6
作者 宋得夫 张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纤维肉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可分为成人型和婴儿型。由于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IFS)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因此又称先天性纤维肉瘤(congenital fibrosarcoma,CFS),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比例<1%,多发生于新生儿... 纤维肉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可分为成人型和婴儿型。由于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IFS)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因此又称先天性纤维肉瘤(congenital fibrosarcoma,CFS),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比例<1%,多发生于新生儿及1岁以内的婴幼儿[1,2]。IFS组织学上与成人型纤维肉瘤相似,但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故临床预后较好。西安市儿童医院骨科于2017年12月29日收治新生儿足部婴儿型纤维肉瘤1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纤维肉瘤 间叶组织 儿童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 INFANTILE 成人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覆盖义齿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欢 张磊 +5 位作者 余凡 余昊翰 刘正雅 夏雨凝 欧阳罡 陈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5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牙龈增生、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以及义齿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5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牙龈增生、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以及义齿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方法测量患者对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满意度,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8±11.3)个月的随访观察,4枚种植体在愈合期内失败,存留率为98.1%;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为(1.38±0.74)mm,不同类型附着体(杆卡、球帽、磁性)修复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杆卡组的菌斑指数、探针深度均高于磁性和球帽组(P<0.05);探针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牙龈增生多见于杆卡组。并发症主要包括:上部基台折裂、义齿折裂、螺丝松动等等。患者对种植覆盖义齿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仅在"清洁方便程度"一项,磁性和球帽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杆卡组(P<0.05),其他各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种植覆盖义齿有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及患者满意度,但修复后需对义齿及种植体进行定期清理维护以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种植覆盖义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