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结直肠癌的转录组学共病机制
1
作者 梁金强 任松 +1 位作者 王楚风 花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结直肠癌(CRC)的共病生物标志物,探索共病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GEO)分别下载NAFLD和CRC相关数据后,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筛选表达变化的通路,后对二者的...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结直肠癌(CRC)的共病生物标志物,探索共病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GEO)分别下载NAFLD和CRC相关数据后,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筛选表达变化的通路,后对二者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随后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以筛选关键基因,基于关键基因构建转录因子-基因调控网络,随后使用LASSO回归确定生物标志物基因,最后则通过Network Analyst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分析并构建转录因子网络。结果 GSEA分析显示在NAFLD患者中TNF-α、IL-6-JAK-STAT3等信号通路表达激活。NAFLD和CRC中所筛选出的17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在GO分析中主要富集在细胞二价无机阳离子稳态、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IL-17信号通路。PPI筛选出的5个关键基因是TREM1、FPR1、IL1RN、S100A9、S100A8。LASSO回归筛选出的IL1RN及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经外部数据集和来自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的验证均被证实为生物标志物基因,并在CRC组织中高表达。转录因子-关键共病基因调控网络由Network Analyst构建。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的NAFLD和CRC的共病基因,揭示了潜在的共病发病机制,为NAFLD患者进行CRC早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结直肠癌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展奇 王贺 +2 位作者 谢昌达 王辰超 王新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腰5-骶1(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诊断为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根据前瞻、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经...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腰5-骶1(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诊断为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根据前瞻、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TD),B组患者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ID),手术由本中心同一高年资、脊柱内镜技术成熟的外科医师完成。记录手术时间、C臂放射次数、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通过CT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年骨性侧隐窝角度。结果共95例患者(A组:n=48;B组:n=47)符合条件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C臂放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末次随访时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骨性侧隐窝角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与PETD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手术方式,且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全脊柱内镜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腰5-骶1侧隐窝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650例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冉 伍潇怡 +4 位作者 陈颖玮 何章勇 罗鹏 黄维纲 王雪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驱动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靶向检测,分析650例NSCLC组织中ALK、BCL2L11、BRAF、EGFR、ERBB2、FGFR、KRAS、MAP2K1、MET、NRAS... 目的探讨驱动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靶向检测,分析650例NSCLC组织中ALK、BCL2L11、BRAF、EGFR、ERBB2、FGFR、KRAS、MAP2K1、MET、NRAS、NTRK、PIK3CA、RET、TP53、ROS1共15种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NSCLC中至少发生1种基因突变频率为61.23%。67.65%突变位点位于EGFR基因;携带EGFR突变患者有313例(48.15%),其中56例(17.89%)合并其他基因突变,包括48例EGFR合并另1种基因突变,7例EGFR合并其他2种基因共突变以及1例EGFR合并其他3种基因共突变。除exon 19del、exon 20ins、T790M和L858R外,还发现其他24种非常见EGFR突变;除EML4-ALK融合外,还发现3种ALK基因其他不同位点突变。NSCLC中女性、腺癌患者发生突变的频率更高(P<0.05)。结论应用NGS技术可揭示NSCLC各驱动基因变异更多的独特特征,为NSCLC药物开发和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贺 谢昌达 +1 位作者 王辰超 李展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3-81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7月年龄>60岁且因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6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7月年龄>60岁且因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6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及改良MacNab疗效等指标评估疼痛、腰椎功能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术前、术后CT侧隐窝矢状径评估侧隐窝减压情况。随访至少1年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7~42个月,1例出现硬脊膜撕裂,2例出现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末次随访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显示,优良率91.3%(优38、良4、可4)。骨性侧隐窝矢状径(mm)术后1年较术前显著改善(4.22±1.25 vs. 2.71±0.57,t=6.354,P<0.001)。矢状径平均增加55.8%。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侧隐窝狭窄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狭窄症 椎间孔入路 骨凿技术 经皮脊柱内镜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补脾助阳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对患者尿液尿PCX、B7-1水平的影响——评《慢性肾炎合理用药358问》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瑾 吴雅岚 +1 位作者 顾雪 张晓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I0012-I0012,共1页
《慢性肾炎合理用药358问》由张光荣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6761741。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慢性肾炎的用药知识,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 《慢性肾炎合理用药358问》由张光荣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6761741。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慢性肾炎的用药知识,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同时还介绍了中成药及多种行之有效的单验方。慢性肾小球肾炎指的是病因尚不明确,由不同机制所引起的一类原发于肾脏、病理类型各异,但却有共同临床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亦被称为慢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用药知识 单验方 中国医药科技 慢性肾炎 肾小球疾病 合理用药 助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