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帆 田芳 +3 位作者 裴澄 李娟 李勇 邵毅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64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每组各8只(16眼)兔。正常组兔不予处理,模型组兔仅构建中重度干眼模型不予治疗,常... 目的探讨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64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每组各8只(16眼)兔。正常组兔不予处理,模型组兔仅构建中重度干眼模型不予治疗,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兔建模后分别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常规栓和交联栓。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d、1周、2周和4周对实验兔泪膜功能进行检查,包括泪液分泌量(SI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测量。于干预后4周时收集各组兔角膜,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变化。将未经交联和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分别置于1 g·L^(-1)Ⅰ型胶原酶液中观察透镜直径随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交联栓组兔干预后2周和4周SIT、BUT和TMH均明显升高,常规栓组兔干预后4周SIT、BUT和TMH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4周,交联栓组兔角膜染色情况好于常规栓组及模型组。HE染色结果显示,交联栓组兔角膜上皮厚度基本正常,上皮细胞排列基本整齐,基底层可见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层。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溶解的时间比未交联的角膜基质透镜溶解时间显著增加。结论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相较于角膜基质透镜泪道常规栓对兔干眼模型有更稳定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 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 干眼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结直肠癌的转录组学共病机制
2
作者 梁金强 任松 +1 位作者 王楚风 花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结直肠癌(CRC)的共病生物标志物,探索共病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GEO)分别下载NAFLD和CRC相关数据后,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筛选表达变化的通路,后对二者的...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结直肠癌(CRC)的共病生物标志物,探索共病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GEO)分别下载NAFLD和CRC相关数据后,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筛选表达变化的通路,后对二者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随后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以筛选关键基因,基于关键基因构建转录因子-基因调控网络,随后使用LASSO回归确定生物标志物基因,最后则通过Network Analyst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分析并构建转录因子网络。结果 GSEA分析显示在NAFLD患者中TNF-α、IL-6-JAK-STAT3等信号通路表达激活。NAFLD和CRC中所筛选出的17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在GO分析中主要富集在细胞二价无机阳离子稳态、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IL-17信号通路。PPI筛选出的5个关键基因是TREM1、FPR1、IL1RN、S100A9、S100A8。LASSO回归筛选出的IL1RN及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经外部数据集和来自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的验证均被证实为生物标志物基因,并在CRC组织中高表达。转录因子-关键共病基因调控网络由Network Analyst构建。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的NAFLD和CRC的共病基因,揭示了潜在的共病发病机制,为NAFLD患者进行CRC早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结直肠癌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影像诊断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印佳可 吴旭莎 +2 位作者 李艳 崔龙彪 胡文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5-367,共3页
CT、MRI和超声等影像学技术使医疗专业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人体的复杂结构。三维可视化技术(3DVT)是将从CT、MRI、超声等获得的复杂医学数据以三维效果展示,提供立体结构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诊断、治疗疾病。此外,3DVT还可以有效促... CT、MRI和超声等影像学技术使医疗专业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人体的复杂结构。三维可视化技术(3DVT)是将从CT、MRI、超声等获得的复杂医学数据以三维效果展示,提供立体结构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诊断、治疗疾病。此外,3DVT还可以有效促进医学生对影像诊断学科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本文将探讨3DVT在影像诊断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强调其在提升临床决策和教育效果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这些技术如何促进更有效的诊断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此外,我们还将讨论3DVT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冬季产科门诊孕妇热舒适研究
4
作者 李越 张慧 +1 位作者 杨继 王丽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08-614,共7页
在西安冬季,测试某医院产科门诊热环境参数,调研孕妇的服装热阻、热感觉和热期望等信息,以探索孕妇在不同妊娠期的热感觉差异,为医院产科门诊统计出满足各妊娠期孕妇热需求的舒适温度区间.数据表明,冬季孕妇的室内服装热阻范围为0.4~1.8... 在西安冬季,测试某医院产科门诊热环境参数,调研孕妇的服装热阻、热感觉和热期望等信息,以探索孕妇在不同妊娠期的热感觉差异,为医院产科门诊统计出满足各妊娠期孕妇热需求的舒适温度区间.数据表明,冬季孕妇的室内服装热阻范围为0.4~1.8 clo,平均服装热阻为1.1 clo.孕妇的平均热中性温度和平均期望温度分别为18.8℃和16.8℃.妊娠晚期孕妇的服装热阻及热感觉与早期和中期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的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9.8℃、19.3℃和18.7℃.以90%孕妇可接受率为依据,取各妊娠期孕妇热舒适温度范围的交集,得到16.8℃~21℃是满足各妊娠期孕妇热舒适要求的温度范围.该温度范围可为西安地区冬季产科门诊室温控制提供依据,为孕妇营造舒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热舒适 中性温度 期望温度 舒适温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机器学习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燕 吴旭莎 +3 位作者 胡文鐘 李艳 席一斌 印弘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217,共6页
眼眶肿瘤的位置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各不相同,给诊断带来了挑战。尽管成像技术的进步改善了这一问题,但其分类与鉴别仍是一项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分支在医疗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其与影像学、眼科学的结合极大地促... 眼眶肿瘤的位置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各不相同,给诊断带来了挑战。尽管成像技术的进步改善了这一问题,但其分类与鉴别仍是一项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分支在医疗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其与影像学、眼科学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眼眶肿瘤的精准治疗,其在肿瘤鉴别、病灶分割及图像重建等方面已经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在提升眼眶肿瘤诊断水平的同时降低临床实践成本。本文就基于MRI的机器学习技术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生就眼眶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并进一步促进机器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与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鉴别诊断 疗效预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L植入术治疗儿童高度近视及弱视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雪瑜(综述) 严宏 张坚(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6-870,共5页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为儿童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及弱视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接受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不适合行角膜屈光手术儿童的屈光矫正。该手术可提高儿童未矫正视力,增加对比敏感度,促进心理健康...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为儿童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及弱视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接受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不适合行角膜屈光手术儿童的屈光矫正。该手术可提高儿童未矫正视力,增加对比敏感度,促进心理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植入ICL后对弱视的治疗效果持续显著,且术后屈光状态高度稳定,其稳定性优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ICL的规格和屈光度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术前需对拱高进行精准预测并综合考虑儿童眼发育,以预估屈光度数。围手术期的麻醉、切口方式、用药类型、剂量及持续时间与成人不同。儿童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瞳孔阻滞、眼压升高、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伤口渗漏及ICL创伤性脱位。ICL植入术为儿童屈光发育敏感期的阶段性治疗,待双眼屈光发育稳定后可通过其他方式矫正屈光不正。本文就ICL植入术治疗儿童高度近视及弱视的优势、ICL选择、术后并发症及尚存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有效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设立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茜 任碧琦 +6 位作者 牛江 林书智 雷霜 刘炜 朱小莹 尹林 冯变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6-1422,共7页
目的 调查研究陕西省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对药事服务费的认知现状,为各省市医疗机构设立药事服务费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思路。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陕西省47家代表性医疗机构及机构内53名药学人员进行调研,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陕西省大... 目的 调查研究陕西省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对药事服务费的认知现状,为各省市医疗机构设立药事服务费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思路。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陕西省47家代表性医疗机构及机构内53名药学人员进行调研,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陕西省大多数医疗机构并未开展药事服务或未对其进行收费,省内医疗机构在设立药事服务费方面缺乏实践基础;开展药事服务且收费的医疗机构在具体服务内容与收费标准方面尚未完全统一,缺乏明确的法规政策支持和统一的评估体系;不同等级和性质的医疗机构在开展药事服务的能力及其提供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医疗机构内药学人员对于如何设立药事服务费的关键内容认知不一致,对相关政策和最新导向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结论 陕西省医疗机构在设立药事服务费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方应尽快确立并规范其设立模式,对各项服务的收费标准加以区分,加强相关文件要求的宣传与普及,助力药事服务费政策顺利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事服务费 药事服务 药学人员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DCE-MRI鉴别呈环形强化的脑GBM和感染性病变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艳 康晓伟 +4 位作者 席一斌 胡文鍾 吴旭莎 徐永强 印弘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D肝脏容积快速采集(LAVA)序列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扫描对颅内呈环形强化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和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脑GBM和17例颅内...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D肝脏容积快速采集(LAVA)序列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扫描对颅内呈环形强化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和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脑GBM和17例颅内感染性病变(脑脓肿11例,结核瘤6例)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2周内行3.0T颅脑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对比增强T_(1)WI、DWI和LAVA序列DCE-MRI扫描。分别使用Firevoxel软件和GE Omni-Kinetics软件在每例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DCE图像中选取病灶最大层面于病灶内环形强化区域手动勾画ROI,测量并比较两组病变的ADC第一四分位数(ADC-P25)、容积转移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体积分数(V_(e))、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GC)、速率常数(K_(ep))、血浆容积分数(V_(p))、达峰时间(TTP)和最大斜率(S_(MAX))测量值的差异。K_(trans)、V_(p)和IAUGC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ADC-P25、K_(ep)、V_(p)、TTP和S_(MAX)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单个参数和多参数联合后对GBM和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将AUC<0.7、0.7~0.9和>0.9分别定义为具有低、中和高度诊断效能。结果:GBM的K_(trans)、IAUGC和S_(MAX)值均显著高于感染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45、0.011),而ADC-P25显著低于感染性病变(P=0.042)。K_(trans)、ADC-P25和S_(MAX)值对两种病变均达到了中度以上的鉴别诊断效能,单一参数诊断效能最佳的是K_(trans),联合ADC-P25、K_(trans)和S_(MAX)三个参数的诊断效能最佳,其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7、0.900和1.000。结论:DWI和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呈环形强化的GBM和感染性病变均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两类参数联合可显著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感染性病变 动态对比增强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黄调节AQP2效应探讨“泄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姚锐 刘超 +2 位作者 张晓菊 宋楠楠 李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191,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鼠的退热效应及对结肠与肾脏组织AQP2表达的调节效应,揭示大黄“泄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黄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大黄对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鼠的退热效应及对结肠与肾脏组织AQP2表达的调节效应,揭示大黄“泄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黄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造模前后、隔日测大鼠肛温、计算粪便干湿重;采用炭粉指示液观察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脑脊液中AVP含量;HE法观察肾脏与结肠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与肾脏AQP2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鼠1、3、5、7 d肛温升高(P<0.01,P<0.01,P<0.01,P<0.01)、肠推进率降低、粪水含量降低(P<0.01,P<0.01)、血浆及脑脊液中体温负调节介质AVP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1);给予大黄水煎液治疗后,肛温明显降低,肠推进率、粪水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5),血浆及脑脊液中AV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5),同时结肠与肾组织病理显著改善、结肠与肾组织AQP2表达明显降低,水排出增多、重吸收减少,提示大黄可通过利尿“利尿”与“泻下”退热。结论大黄可以显著性降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鼠的体温升高,可能通过升高血浆及脑脊液中体温负调节介质AVP含量,同时降低结肠与肾脏AQP2表达,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退热 泻下 利尿 AQ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眼的特征及转换在眼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10
作者 严唯佳(综述) 徐雯 严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优势眼是指两眼在视物时起主导作用的眼,在双眼视功能和融合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根据优势眼检查方法的原理不同,可分为注视性、运动性和知觉性优势眼3种类型,每一类优势眼的检查方法有所不同。由于双眼疾病进展不... 优势眼是指两眼在视物时起主导作用的眼,在双眼视功能和融合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根据优势眼检查方法的原理不同,可分为注视性、运动性和知觉性优势眼3种类型,每一类优势眼的检查方法有所不同。由于双眼疾病进展不平衡引起的视力或视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优势眼的转换,进而影响双眼视觉平衡及治疗效果。因此,忽视优势眼的定位或错误判断会改变双眼间长期建立的视觉平衡,对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屈光不正配镜矫正、屈光手术、斜视矫正手术、弱视训练方法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测定等过程中。基于优势眼的眼别进行医疗方案的制定,对患者良好双眼视觉的重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尤其重要。然而,优势眼在双眼视功能中的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医生也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足够认知。本文就优势眼的形成机制、检查方法和优势眼转换的临床意义等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眼 屈光不正 白内障 斜视 弱视 优势眼的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和环孢素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婧 曹宁 +8 位作者 高燕 张佳 田媛媛 李勇 李晶 李娟 魏升升 鱼喆 高金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7-890,897,共5页
目的对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和0.5 g·L^(-1)环孢素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行SMILE的患者37例74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对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和0.5 g·L^(-1)环孢素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行SMILE的患者37例74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环孢素组11例,地夸磷素钠组16例,对照组10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环孢素组患者给予0.5 g·L^(-1)环孢素滴眼液治疗,每天滴眼2次,每次1滴,持续治疗3个月。地夸磷索钠组患者给予30 g·L^(-1)地夸磷素钠滴眼液治疗,每天滴眼6次,每次1滴,持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天滴眼3次,每次1滴,可根据临床症状调整滴眼次数,持续治疗3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来院复查,获得患者视力、眼压、眼红评分(R-Scan)、泪液分泌实验(SIT)、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等指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视力、眼压、R-Scan、SIT、NIBUT、OSDI等6项指标。结果结果显示,环孢素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眼压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NIBUT较术前延长;术后1个月及3个月OSDI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地夸磷索钠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眼压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SIT较术前减小;术后1个月OSDI均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眼压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三组患者的视力、眼压、R-Scan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SIT、NIBUT均高于环孢素组和地夸磷索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地夸磷索钠组患者OSDI高于环孢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滴眼液、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均能改善SMILE术后患者眼表不适症状,环孢素滴眼液能更好提高泪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滴眼液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顶网络功能改变与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12
作者 顾悦文 刘晓帆 +5 位作者 范靖雯 姜金波 李小飒 李娟娟 印弘 崔龙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基于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网络中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顶下小叶(IPL)功能改变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2020年前瞻性招募在本院就诊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和利手相匹配的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 目的:基于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网络中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顶下小叶(IPL)功能改变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2020年前瞻性招募在本院就诊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和利手相匹配的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每个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图像和高分辨率T_(1)WI图像,在MATLAB软件中将双侧DLPFC、IPL作为种子点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同期由临床医师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估每例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数字广度顺背、倒背粗分和数字符号得分。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患者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平均得分的0.5个标准差以下即为认知正常)及认知损害组(患者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得分的1个标准差以上即为认知损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认知功能评分与ReHo值进行分析。此外,将双侧DLPFC、IPL作为种子点进行有效功能连接分析,并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数字顺背粗分与右侧DLPFC的ReHo值呈正相关性(r=0.446,校正后P=0.0012);在左侧IPL的相关性分析中,对照组和认知正常组的数字倒背粗分与ReHo值均呈正相关(r=0.374,校正后P=0.0117;r=0.548,校正后P=0.0372),而认知损害组认知评分与fMRI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效连接分析结果显示从右侧到左侧DLPFC的有效连接在对照组与认知损害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PFC和IPL的功能改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可以将DLPFC和IPL作为无创性神经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靶点进行研究,从而有助于探索优化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作用下血小板反应蛋白-2通过调控黏着斑形成促BMSCs成软骨分化的研究
13
作者 赵萤 范刘美子 +2 位作者 王惠 张旻 胡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1-391,共1页
目的力学刺激在软骨发育和软骨组织稳态维持中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动态压力刺激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的过程中,伴随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的表达上调,且TSP-2与BMSCs成软骨分化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外... 目的力学刺激在软骨发育和软骨组织稳态维持中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动态压力刺激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的过程中,伴随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的表达上调,且TSP-2与BMSCs成软骨分化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外源性TSP-2多肽以及慢病毒干扰TSP-2表达后,检测动态压力下TSP-2在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分为对照组、TSP-2组、sh TSP-2组、压力组、压力+TSP-2组和压力+sh TSP-2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FAK的表达,并对黏着斑数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超低黏附培养皿对BMSCs行3D培养,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团块并拍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团块中成软骨标志蛋白Sox9的表达;结果贴壁培养的sh TSP-2组、压力组和压力+sh TSP-2组BMSCs中,FAK的表达水平和黏着斑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压力+TSP-2组与压力组相比黏着斑数量显著下调(P<0.05);sh TSP-2组和压力+sh TSP-2组中细胞团块存在大量未聚集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SP-2组、压力组、压力+TSP-2组细胞团块中Sox9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压力刺激下TSP-2通过抑制BMSCs黏着斑的形成,促BMSCs向成软骨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软骨分化 黏着斑 血小板反应蛋白 力学刺激 压力刺激 标志蛋白 BMSCS F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1抗体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张晶 李妮 白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究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西京医院治疗的80例恶病质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序贯放化疗等... 目的:探究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西京医院治疗的80例恶病质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序贯放化疗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抗PD-1抗体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身体状况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情况,在患者治疗后对其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SCLC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及客观缓解率(ORR)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食欲评分及Karnofsky评分(KP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及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用力肺活量(FEV_(1)/FVC)比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62.50%(25/4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16/40)](P<0.05)。结论:抗PD-1抗体免疫治疗可减轻NSCLC恶病质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损害,并能提高其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恶病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分子人机交互观测方法
15
作者 张新峰 殷文斌 +1 位作者 方金鹏 张新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2-595,共14页
对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进行观测是发现生命活动内在机理的重要手段。现有的生物医学影像处理方法大多集中在对特定物质的检测和识别,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研需要。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人机交互方法... 对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进行观测是发现生命活动内在机理的重要手段。现有的生物医学影像处理方法大多集中在对特定物质的检测和识别,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研需要。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人机交互方法以识别生物医学影像中所有同类分子,如:细胞、蛋白质等。首先利用U-Net卷积网络将待观察的分子影像转换为深度特征图,然后使用目标分子的特征在整个特征图上进行匹配,以检测出所有感兴趣的同类分子。之后利用通道和空间可靠的判别式相关滤波器构建多目标跟踪器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持续追踪。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快速检测出感兴趣的同类分子,获取目标分子的数量、分布以及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Attention-basedU-Net和U-Net在从细胞核、人类蛋白质图谱、细菌和血红细胞数据集中随机抽取的200张静态测试影像上的各项指标表现稳定,平均精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9125和0.8981,同时对小鼠干细胞动态影像中的目标跟踪准确且保持稳定,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可满足生命科学研究中对微观生命过程观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U-Net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6
作者 肇莉莉 王萍 +3 位作者 孙连义 马为梅 张乐 喻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1,共7页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sh组和HTRA3-sh组,使用Lipofectamine2000将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到NC-sh组和HTRA3-sh组RF/6A细胞中,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A3的转染情况。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N组、H组、H+NC-sh组和H+HTRA3-sh组,细胞转染后,N组RF/6A细胞在完全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常氧培养,其他组细胞在添加200 mmol·L^(-1)氯化钴(CoCl_(2))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低氧培养,使用Matrigel测定小管形成。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V组、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为未建模的小鼠,其他组为激光诱导的CNV模型小鼠。向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小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μL滴度为1×10^(11)TU·mL^(-1)的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对照组和CNV组小鼠注射PBS。注射后7 d,对小鼠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和眼球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qRT-PCR检测RF/6A细胞或各组小鼠脉络膜组织中HTRA3、类几丁质酶3样蛋白3(Ym-1)、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F/6A细胞或脉络膜组织中HTRA3、VEGF和细胞核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wAMD组患者的血清HTRA3 mRNA水平升高(t=11.804,P<0.001)。与对照组和NC-sh组比较,HTRA3-sh组RF/6A细胞的HT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组比较,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与H+NC-sh组比较,H+HTRA3-s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少(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CNV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NV相对荧光强度升高,Ym-1和Arg-1 mRNA水平升高,iNOS和COX-2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与CNV+NC-sh组比较,CNV+HTRA3-sh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CNV相对荧光强度降低,Ym-1和Arg-1 mRNA水平降低,iNOS和COX-2 mRNA水平升高,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下调HTRA3可抑制CNV形成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HTRA3可能是防治wAMD的重要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HtrA丝氨酸肽酶3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沫 宋宏鲁 +32 位作者 周欢粉 赖梦莹 徐全刚 孙明明 范珂 崔红培 王海燕 金鑫 孙传宾 肖庆 王影 赵子德 张铭连 常永业 陈梦平 申战省 杨晖 徐晓宇 李志清 邢东军 董玉 杨金润 任骞 李丽 张文芳 孙莉 张正培 李甦雁 刘丹岩 周娜磊 罗纳丽 刘亚东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653,共8页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结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氢溴酸樟柳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75
18
作者 万文萃 龙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3-679,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全球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根据国际糖尿病地图研究预测,204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达1.74亿,DR正在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DR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作一阐述,从DR的流行病学推测疾病将来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全球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根据国际糖尿病地图研究预测,204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达1.74亿,DR正在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DR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作一阐述,从DR的流行病学推测疾病将来会波及的人群数量,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本病的预防。从糖尿病的病程发展推测可能的病因学,从氧化应激等反应来研究DR的发病机制,以便开发可靠和有力的手段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在视力丧失发生之前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组化母婴保健的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翟巾帼 吕海荣 +1 位作者 李静 王文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294-2300,共7页
目的:探讨群组化母婴保健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妇孕期体质指数(BMI)增长、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妊娠风险及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深圳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一项阶梯式楔形随机对照试验,将... 目的:探讨群组化母婴保健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妇孕期体质指数(BMI)增长、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妊娠风险及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深圳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一项阶梯式楔形随机对照试验,将349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65例和对照组1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模式,干预组给予群组化母婴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后孕期BMI增长、妊娠风险、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及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孕妇从基线到住院分娩时的BMI增长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妊娠期贫血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孕妇妊娠风险评估均有所上升,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化母婴保健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控制孕妇孕期BMI的增长,降低妊娠期贫血发病率,提高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化母婴保健 孕妇 妊娠期合并症 满意度 妊娠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作用下血小板反应蛋白-2对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研究
20
作者 赵萤 牛静 +1 位作者 屠腾 张旻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34,共1页
目的明确压力作用下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对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并筛选压力作用下影响TSP-2表达的miRNA。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鉴定;细胞分为对照组、压力作用组(0~120 kPa,0.1 Hz作用1 h)、TSP-2作用组(200 ng/mL,24 h)和压... 目的明确压力作用下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对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并筛选压力作用下影响TSP-2表达的miRNA。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鉴定;细胞分为对照组、压力作用组(0~120 kPa,0.1 Hz作用1 h)、TSP-2作用组(200 ng/mL,24 h)和压力结合TSP-2作用组;Real-ime PCR检测BMSCs成软骨分化标志基因Sox9、Aggrecan和Col-Ⅱ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软骨分化 血小板反应蛋白 BMSCS 标志基因 分离培养 目的明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