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强皮质期CT影像组学评分联合CT特征列线图预测肾细胞癌同时性远处转移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瑛
吕静
+6 位作者
胡茜
邵九杰
朱彦芳
朱永琪
王艺霖
王霈
刘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4-1899,共6页
目的观察增强皮质期CT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联合CT特征列线图预测肾细胞癌(RCC)同时性远处转移(SD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A中心139例RCC,将其分为SDM组(n=46)与无SDM组(n=93),并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97)与测试集(n=42),以B中...
目的观察增强皮质期CT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联合CT特征列线图预测肾细胞癌(RCC)同时性远处转移(SD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A中心139例RCC,将其分为SDM组(n=46)与无SDM组(n=93),并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97)与测试集(n=42),以B中心20例RCC为验证集(SDM 8例、无SDM 12例)。于增强皮质期CT图像中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计算Radscore;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及CT特征中对于RCC SDM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Radscore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并以列线图可视化;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RCC SDM的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CT-T分期及肾周脂肪条索影均为RCC SDM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基于5个最优特征计算Radscore;基于肾周脂肪条索影、CT-T分期及Radscore构建的模型预测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RCC SDM的AUC分别为0.964、0.921及0.885。结论利用增强皮质期CT Radscore联合肾周脂肪条索影及CT-T分期可有效预测RCC S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脏脂肪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
2
作者
田萍
韩博
+3 位作者
郑建民
李磊磊
郑敏文
刘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例心脏脂肪瘤共18处病灶;心脏脂肪瘤在心脏中分布广泛,其中9处位于心室腔内心内膜下(左心室腔6处,右心室腔3处),5处位于心肌内(左心室壁4处,右心室壁1处),3处位于心包内,1处位于右心房内。12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偏强回声肿块影,7例CT表现为均匀低密度肿块影。所有患者心脏磁共振表现为T1WI高信号,压脂序列肿块信号明显降低;T2WI为高信号,肿块周围可见低信号环,提示为化学位移伪影;心脏电影序列可见肿块柔软摆动,并随心动周期形态改变;首过灌注扫描未见灌注升高;延迟增强扫描未见强化。Native T1 mapping显示肿块T1值较正常心肌显著减低[(255.9±48.4)ms比(994.2±66.4)ms;t=-32.5,P<0.001]。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心脏脂肪瘤提供客观依据。其中T1 mapping发现脂肪瘤T1值极低,对病灶观察更清楚,定位准确,对较小病变检查能力较强;因此,当怀疑心脏脂肪瘤时,T1 mapping可作为一种常规心脏肿块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脂肪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皮质期CT影像组学评分联合CT特征列线图预测肾细胞癌同时性远处转移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瑛
吕静
胡茜
邵九杰
朱彦芳
朱永琪
王艺霖
王霈
刘云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西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
宁夏人民
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医科大学总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4-1899,共6页
文摘
目的观察增强皮质期CT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联合CT特征列线图预测肾细胞癌(RCC)同时性远处转移(SD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A中心139例RCC,将其分为SDM组(n=46)与无SDM组(n=93),并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97)与测试集(n=42),以B中心20例RCC为验证集(SDM 8例、无SDM 12例)。于增强皮质期CT图像中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计算Radscore;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及CT特征中对于RCC SDM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Radscore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并以列线图可视化;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RCC SDM的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CT-T分期及肾周脂肪条索影均为RCC SDM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基于5个最优特征计算Radscore;基于肾周脂肪条索影、CT-T分期及Radscore构建的模型预测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RCC SDM的AUC分别为0.964、0.921及0.885。结论利用增强皮质期CT Radscore联合肾周脂肪条索影及CT-T分期可有效预测RCC SDM。
关键词
肾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Keywords
kidney neoplasms
neoplasm metastasi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radiomics
nomograms
分类号
R737.11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脂肪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
2
作者
田萍
韩博
郑建民
李磊磊
郑敏文
刘莹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
医院
放射科
西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例心脏脂肪瘤共18处病灶;心脏脂肪瘤在心脏中分布广泛,其中9处位于心室腔内心内膜下(左心室腔6处,右心室腔3处),5处位于心肌内(左心室壁4处,右心室壁1处),3处位于心包内,1处位于右心房内。12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偏强回声肿块影,7例CT表现为均匀低密度肿块影。所有患者心脏磁共振表现为T1WI高信号,压脂序列肿块信号明显降低;T2WI为高信号,肿块周围可见低信号环,提示为化学位移伪影;心脏电影序列可见肿块柔软摆动,并随心动周期形态改变;首过灌注扫描未见灌注升高;延迟增强扫描未见强化。Native T1 mapping显示肿块T1值较正常心肌显著减低[(255.9±48.4)ms比(994.2±66.4)ms;t=-32.5,P<0.001]。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心脏脂肪瘤提供客观依据。其中T1 mapping发现脂肪瘤T1值极低,对病灶观察更清楚,定位准确,对较小病变检查能力较强;因此,当怀疑心脏脂肪瘤时,T1 mapping可作为一种常规心脏肿块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脂肪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Keywords
Heart neoplasms
Lip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Echocardiography
分类号
R732.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强皮质期CT影像组学评分联合CT特征列线图预测肾细胞癌同时性远处转移
何瑛
吕静
胡茜
邵九杰
朱彦芳
朱永琪
王艺霖
王霈
刘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脏脂肪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
田萍
韩博
郑建民
李磊磊
郑敏文
刘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