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无故障识别电压电流组合判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邵文权 章霄微 +2 位作者 宋江喜 南树功 李彦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554,共9页
为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重合前无故障判别,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线路单相故障时断开相的电压和并联电抗器电流的幅值及频率特征,提出了利用Prony算法提取断开相电压和并联电抗器电流的主要低频分量频率及幅值信息作... 为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重合前无故障判别,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线路单相故障时断开相的电压和并联电抗器电流的幅值及频率特征,提出了利用Prony算法提取断开相电压和并联电抗器电流的主要低频分量频率及幅值信息作为组合判据。结果表明:故障未消失时,断开相电压和电抗器电流无自振低频分量,仅有工频周期分量;而故障消失后,断开相电压和并联电抗器电流存在工频和自振低频2种周期分量。电抗器补偿度对断开相电压及电抗器电流的幅值影响较大,但自振低频分量频率由线路固有参数决定,因此利用电压量和电流量作为综合判据避免了以单一电气量幅值判别可靠性低的不足。通过大量的ATP仿真验证了该判据能够实现重合前无故障的可靠识别,且判据基本不受系统运行状态及故障条件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带并联电抗器线路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单相重合闸 低频分量 PRONY算法 无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过渡电阻特征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弧性故障及熄弧时刻识别 被引量:17
2
作者 邵文权 南树功 +2 位作者 张望妮 刘毅力 黄新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2-1827,共6页
输电线路的瞬时故障多为电弧性故障,可靠确认电弧性故障的电弧熄灭时刻有利于提高重合闸的重合成功率。在利用ATP软件Models模块建立故障一次、二次电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故障电弧阶段至重合前的故障信息计算故障过渡电阻以识别... 输电线路的瞬时故障多为电弧性故障,可靠确认电弧性故障的电弧熄灭时刻有利于提高重合闸的重合成功率。在利用ATP软件Models模块建立故障一次、二次电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故障电弧阶段至重合前的故障信息计算故障过渡电阻以识别电弧性故障的电弧熄灭时刻。电弧性故障在二次电弧阶段其过渡电阻呈现高度非线性,利用过渡电阻计算值标准偏差能够有效识别电弧性故障与非电弧性故障;电弧熄灭后其过渡电阻计算值近似无穷大,利用过渡电阻计算值能可靠确认电弧性故障电弧熄灭。大量ATP仿真分析表明,利用所提出的电弧电阻非线性特征的判据能有效识别电弧性故障并确认故障电弧熄灭时刻,为实现自适应重合时间进而提高重合成功率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特高压 输电线路 二次电弧 过渡电阻 电弧性故障 自适应重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补电抗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故障拍频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邵文权 南树功 +1 位作者 章霄微 李彦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8,共7页
以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线路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单相瞬时故障消失后产生拍频现象的机理和条件,探讨了瞬时故障低频自振分量的频率及幅值衰减特性,以及断开相电气量无显著拍频现象产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故障电气量中产生明显拍频现... 以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线路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单相瞬时故障消失后产生拍频现象的机理和条件,探讨了瞬时故障低频自振分量的频率及幅值衰减特性,以及断开相电气量无显著拍频现象产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故障电气量中产生明显拍频现象的条件为瞬时故障且电弧可靠熄灭,但部分瞬时故障由于工频和低频量幅值差过大、频差过小或低频自振分量幅值衰减过快,导致断开相电压与电抗器电流没有明显拍频现象,此时可采用非拍频特征判据实现故障性质识别。大量ATP仿真与物理实验模型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重合闸 并联电抗器 瞬时故障 拍频 特高压输电 超高压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识别的带并补电抗输电线路三相重合闸无故障识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邵文权 张望妮 +1 位作者 夏经德 刘毅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30-1635,共6页
针对带并补电抗输电线路的三相重合闸,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识别的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以熄弧后瞬时性故障模型作为无故障识别基准模型,利用测量精度高的并联电抗器电流计算各模分量模型中电抗器电流与电容电流之和,由模相变换得... 针对带并补电抗输电线路的三相重合闸,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识别的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以熄弧后瞬时性故障模型作为无故障识别基准模型,利用测量精度高的并联电抗器电流计算各模分量模型中电抗器电流与电容电流之和,由模相变换得到各相电流之和实现无故障识别。瞬时性故障熄弧后即无故障时,实际模型与基准模型一致,三相电流之和均为0;故障未消失时,由于故障回路的存在,故障相电流之和不为0,能够进行故障相别的确认。该方法不依赖于故障选相,能够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的可靠识别,对于未消失故障尤其是实质永久故障能够避免盲目重合,同时能够识别故障相。ATP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三相重合闸重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重合闸 模型识别 模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故障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邵文权 王建波 +1 位作者 刘毅力 李彦斌 《陕西电力》 2010年第9期14-17,共4页
采用单相重合闸技术有利于提高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以减小二次短路冲击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对带并联补偿电抗器线路在恢复电压阶段的端电压和电抗器电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端电压和电抗器电流由于存在工频和... 采用单相重合闸技术有利于提高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以减小二次短路冲击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对带并联补偿电抗器线路在恢复电压阶段的端电压和电抗器电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端电压和电抗器电流由于存在工频和自由分量而存在明显的拍频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瞬时性故障时故障相端电压和电抗器电流包含幅值较大的工频和自由分量,而永久性故障时仅有工频分量;且并联电抗器电流在相间电容高补偿时相对于端电压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单相重合闸 并联电抗器 恢复电压 并联电抗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准确计算差电流的线路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 被引量:2
6
作者 邵文权 刘悦 +1 位作者 张志华 张望妮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针对带并联电抗输电线路三相重合闸动作的盲目性,提出利用故障后故障定位信息和电抗器电流计算故障点三相差电流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瞬时故障熄弧后即无故障状态时,三相故障点差电流均为0;故障未消失时,由于故障回路的存在,... 针对带并联电抗输电线路三相重合闸动作的盲目性,提出利用故障后故障定位信息和电抗器电流计算故障点三相差电流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瞬时故障熄弧后即无故障状态时,三相故障点差电流均为0;故障未消失时,由于故障回路的存在,相应的故障相故障点差电流不为0,非故障相差电流依旧为0。利用三相故障点计算差电流的特征可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对于实质永久故障同时确认故障相别。利用ATP故障仿真和MATLAB软件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所提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提高三相重合闸重合成功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重合闸 故障定位 无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