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友好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玉 陈立成 +1 位作者 陈美玉 来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4,共3页
聚乳酸(PLA)复合发泡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友好新型可降解材料。该材料通常是以PLA高聚物为主要原料,以其它可降解物质(如脂肪族树脂、淀粉、天然纤维等)为辅助成分复合发泡而成。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友好PLA复合发泡塑料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PLA)复合发泡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友好新型可降解材料。该材料通常是以PLA高聚物为主要原料,以其它可降解物质(如脂肪族树脂、淀粉、天然纤维等)为辅助成分复合发泡而成。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友好PLA复合发泡塑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PLA复合发泡体存在的问题;概述并展望了PLA复合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复合发泡 环境友好 可降解性 研究进展 问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的电化学制备及其除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明明 崔淑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7,共9页
采用清洁简便的多扫循环伏安法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利用X射线衍射仪与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合成的中间产物二水磷酸氢钙(DCPD)、最终产物HAP的晶面结构与官能团。扫描电镜显示HAP的表面形貌呈现分散性较好的棒状结构。同时,以水中F^(-)... 采用清洁简便的多扫循环伏安法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利用X射线衍射仪与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合成的中间产物二水磷酸氢钙(DCPD)、最终产物HAP的晶面结构与官能团。扫描电镜显示HAP的表面形貌呈现分散性较好的棒状结构。同时,以水中F^(-)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水中条件参数如pH、温度、阴离子含量等对所合成HAP吸附F^(-)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6的范围内,HAP对F^(-)的吸附量随pH升高逐渐增大,并在pH为6时达到最大;pH在6~10的范围内,HAP对F^(-)的吸附量随pH升高逐渐下降。水中可能共存的阴离子如Cl^(-)、NO_(3)^(-)、SO_(4)^(2-)、CO_(3)^(2-),不干扰HAP对F^(-)的吸附。在15~5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HAP吸附容量增加,并在55℃时达到8.36 mg/g的最大吸附量,高于文献中同类材料的吸附量;经过4次吸附-脱附试验,HAP对模拟废水中F^(-)的去除效果依然符合国家标准。此外,HAP对F^(-)的吸附是一熵增、吸热的自发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Dubinin-Radushkev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并遵循颗粒内扩散的动力学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磷酸氢钙 羟基磷灰石 多扫循环伏安法 氟离子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的聚苯胺电化学合成及电磁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明明 楚楚 +3 位作者 刘佳 王玺玺 张杰 丁婷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6-660,共5页
为提高单一聚苯胺(polyaniline,PANI)的电磁性能,在活性炭-铅笔芯电极(active carbon modified pencil core electrode,AC-PEC)表面,采用电化学合成法中的循环伏安法,通过荷电量优化制备条件,如扫描电位范围、扫描速度、苯胺浓度、支持... 为提高单一聚苯胺(polyaniline,PANI)的电磁性能,在活性炭-铅笔芯电极(active carbon modified pencil core electrode,AC-PEC)表面,采用电化学合成法中的循环伏安法,通过荷电量优化制备条件,如扫描电位范围、扫描速度、苯胺浓度、支持电解质浓度、扫描圈数、外加中性电解质KCl浓度、活性炭分散液浓度及AC-PEC有效导电长度等,制备出聚苯胺-活性炭(PANI-AC)复合材料.优化结果显示,在含0.2 mol/L苯胺(An)的0.3 mol/L H 2SO 4和0.2 mol/L KCl共存溶液中(pH=0.22),以0.04 V/s的扫描速度,在-0.4~1.1 V的电位范围内连续扫描8圈,活性炭分散液质量浓度为75 mg/mL、AC-PEC有效长度为1.5 cm时,所制备的PANI-AC的荷电量最大,稳定性最好,且显示导电性良好的核-壳结构.电磁性能测试显示,PANI-AC的阻抗比PANI和AC都低,并对7.44~15.12 GHz的电磁波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比纯PANI的吸波范围10.48~14.32 GHz要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学 聚苯胺 活性炭 电化学合成法 复合材料 荷电量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UASB-PVA复合工艺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磊 刘永红 +2 位作者 王利娜 于兴峰 郭莉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21,131,共4页
利用铁炭微电解联合装填PVA凝胶小球的UASB复合工艺对咸阳某厂实际印染废水(COD为1 000-1 700mg/L)展开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运行,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处理时间6 h,处理pH 3.5,絮凝pH 8.0)对该废水COD去除率稳定在45... 利用铁炭微电解联合装填PVA凝胶小球的UASB复合工艺对咸阳某厂实际印染废水(COD为1 000-1 700mg/L)展开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运行,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处理时间6 h,处理pH 3.5,絮凝pH 8.0)对该废水COD去除率稳定在45%以上;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该复合工艺出水COD稳定在200-400mg/L;PVA凝胶小球表面和内部均富集大量微生物是该复合工艺处理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印染废水 UASB PVA凝胶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液滴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10
5
作者 常薇 郁翠华 周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6,82,共4页
采用单液滴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检测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研究了萃取溶剂种类、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液滴微萃取条件。该法用于水中PAHs的检测,16种PAHs的线性范围为0.2~7... 采用单液滴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检测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研究了萃取溶剂种类、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液滴微萃取条件。该法用于水中PAHs的检测,16种PAHs的线性范围为0.2~7.0μg/mL,相关系数≥0.9784,检出限为0.002-0.19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7.1%~15.1%,加标回收率在81%~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液滴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正戊醇-环己烷-水拟三元体系相图及温度对相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艳 姚卫琴 +2 位作者 陈少杰 田龙昭 原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4-1257,共4页
绘制了35,45,55,6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分析了温度对相图和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大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温度对水包油(O/W)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大,且随温... 绘制了35,45,55,6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分析了温度对相图和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大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温度对水包油(O/W)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增加,区域增大.电导率曲线与相图吻合很好,并用电解质溶液理论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 正戊醇-环己烷-水拟三元相图 微乳液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 MBR(一体式)系统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4
7
作者 同帜 赵惠珠 +1 位作者 安永峰 郭雅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0-62,共3页
设计一套A/OMBR(一体式)系统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四个阶段的连续运行,对其COD、色度、SS、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确定最佳运行条件为HRT=9~10h,DO=2~3g/L,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可使印染废水的COD≤100mg/L,色度=2~16倍,浊度≈0,SS≈0,pH=7~8... 设计一套A/OMBR(一体式)系统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四个阶段的连续运行,对其COD、色度、SS、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确定最佳运行条件为HRT=9~10h,DO=2~3g/L,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可使印染废水的COD≤100mg/L,色度=2~16倍,浊度≈0,SS≈0,pH=7~8.5,结果表明A/OMBR(一体式)系统费用低、效果好,其中A/O系统可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后续MBR的处理,最终使印染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 MBR系统 一体式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其废水连续化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磊 刘永红 +2 位作者 王利娜 李婷 蔡会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3,共4页
以咸阳某厂实际印染废水的氨氮、COD、色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对铁炭微电解规整化材料的加工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O2质量分数为6%,铁炭比为1∶1,烧结温度为800℃,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时,自制的微电解材料对废水的氨氮、COD及色度去... 以咸阳某厂实际印染废水的氨氮、COD、色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对铁炭微电解规整化材料的加工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O2质量分数为6%,铁炭比为1∶1,烧结温度为800℃,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时,自制的微电解材料对废水的氨氮、COD及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9.7%、78.0%、90.0%。在此基础上以铁炭微电解连续处理系统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经过22 d的连续运行,该处理系统的氨氮、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70%以上,色度去除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材料 印染废水 氨氮 COD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正戊醇-二甲苯-水(盐水)拟三元体系相图和电导研究及纳米ZnO的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艳 魏宁波 +1 位作者 原帅 肖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05-1409,共5页
实验绘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5H10OH)-二甲苯[C6H4(CH3)2]-水[或Zn(NO3)2溶液]四组分微乳液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拟三元相图.测定了电导率随水(或盐溶液)含量变化的规律,电导的规律与相图吻合.依据电解质理论探讨了微乳液的... 实验绘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5H10OH)-二甲苯[C6H4(CH3)2]-水[或Zn(NO3)2溶液]四组分微乳液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拟三元相图.测定了电导率随水(或盐溶液)含量变化的规律,电导的规律与相图吻合.依据电解质理论探讨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影响不大,电解质的加入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影响较大.通过SDS/正戊醇-二甲苯-H2O及SDS/正戊醇-二甲苯-盐水的拟三元体系的相图观察及实验研究,选择乳化剂(SDS/正戊醇)与二甲苯质量比为4∶6的微乳液作为最佳条件,制备出了ZnO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拟三元体系相图 电导率 纳米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流电位技术条件下聚胭脂红膜的制备及其对pH值的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明明 苏新科 +1 位作者 张玮 同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零流电位技术对在铅笔芯电极表面电聚合胭脂红膜的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制备出对pH值具有稳定灵敏能斯特响应的聚胭脂红膜,计算出膜与质子在不同pH下的交换反应速率常数.由于聚胭脂红膜与溶液中的质子可以发生一级动力学交换反应,且... 采用零流电位技术对在铅笔芯电极表面电聚合胭脂红膜的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制备出对pH值具有稳定灵敏能斯特响应的聚胭脂红膜,计算出膜与质子在不同pH下的交换反应速率常数.由于聚胭脂红膜与溶液中的质子可以发生一级动力学交换反应,且交换速率常数随pH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导致膜零流电位负移程度加大,使膜电极的零流电位与溶液的pH值在3.29-11.58的范围内符合下列等式:EZCP/mV=(280.3±6.3)-(15.11±0.68)pH(R=0.997,n=9).该聚胭脂红膜修饰铅笔芯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流电位法 聚胭脂红膜 质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铁电极电解除磷技术初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敏 张艺荣 +3 位作者 赵景龙 王黎明 周红卫 沈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铁片为电极,研究了原水pH、电解电流、极板间距对污水电解除磷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TP去除效果较好。电解电流增大,TP的去除效果提高,电流在1.0A时电解达到同一除磷效果所需用的电解时间是电流... 采用铁片为电极,研究了原水pH、电解电流、极板间距对污水电解除磷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TP去除效果较好。电解电流增大,TP的去除效果提高,电流在1.0A时电解达到同一除磷效果所需用的电解时间是电流在0.5 A时的1/2。极板间距太小时,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极板间距过大时,相应的能耗会增大。在极板间距为5cm、电解电流为0.5 A、溶液初始pH为7时,对初始TP的质量浓度为15 mg/L的实际污水样品进行电解,15min后,TP的质量浓度就降低为0.5mg/L,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法 初始pH 电解电流 极板间距 TP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药物载体明胶微球酸水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莎 周亮 +1 位作者 李仲谨 余丽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149-1152,共4页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GMS),以柠檬酸为水解促进剂,利用双缩脲法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pH值对GMS及明胶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MS水解的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增长或温度的增高而加快,随水解pH值的增高而减慢;同等条件下,相比于G...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GMS),以柠檬酸为水解促进剂,利用双缩脲法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pH值对GMS及明胶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MS水解的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增长或温度的增高而加快,随水解pH值的增高而减慢;同等条件下,相比于GMS,明胶的水解较为彻底,在酸性环境中不如GMS稳定;GMS水解过程的SEM图进一步表明,在酸液的作用下,GMS溶胀后表面光滑致密,药物只能通过骨架缓慢扩散或交联结构的水解而缓慢释放,避免了药物突释。优化反应条件为:在水解时间3 h,温度80℃,pH值2时,GMS的水解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微球 明胶 水解 缓释 双缩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岛礁自持化光伏空调建筑能量平衡优化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登甲 吴航 +3 位作者 刘艳峰 王莹莹 王丽娟 刘加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112,共8页
对建筑空调系统用能与光伏系统供能进行动态平衡理论分析,在建筑能量平衡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空调系统的自持化光伏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光伏空调建筑的热工匹配设计方法,编制匹配优化分析软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分别针对住宅及... 对建筑空调系统用能与光伏系统供能进行动态平衡理论分析,在建筑能量平衡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空调系统的自持化光伏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光伏空调建筑的热工匹配设计方法,编制匹配优化分析软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分别针对住宅及办公建筑,通过软件计算以及数值分析获得数种空调制冷方式及建筑光伏安装方式条件,以冷指标为约束的自持化建筑热工限定条件等结果,验证匹配分析方法和优化分析软件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空调 建筑能耗 能量平衡 光伏容量 自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下的4,4′-二氨基二苯醚印迹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明明 杜茹 楚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542,共7页
为提高复合吸波材料4,4′-二氨基二苯醚分子印迹聚合物(4,4′-diaminodiphenyl ether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4,4′-ODL-MIP)-聚4,4′-二氨基二苯醚(poly 4,4′-diaminodiphenyl ether,P-4,4′-ODL)(4,4′-ODL-MIP-P-4,4′-ODL... 为提高复合吸波材料4,4′-二氨基二苯醚分子印迹聚合物(4,4′-diaminodiphenyl ether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4,4′-ODL-MIP)-聚4,4′-二氨基二苯醚(poly 4,4′-diaminodiphenyl ether,P-4,4′-ODL)(4,4′-ODL-MIP-P-4,4′-ODL)的合成率,增强其电磁波吸收性能,探索在第2次电聚合过程中4,4′-ODL-MIP对模板分子4,4′-ODL的印迹吸附机制就十分重要.以与4,4′-ODL-MIP-P-4,4′-ODL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密切相关的荷电量作为吸附量,在温度为298 K条件下,直接拟合了Langmuir、Brunauer-Emmett-Teller(BET)、Freundlich、Dubinin-Radushkevich(D-R)、Temkin和Henry 6种吸附等温模型方程.拟合数据显示,Langmuir、Dubinin-Radushkevich和Henry 3种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模拟复合材料第2次电聚合中4,4′-ODL-MIP对溶液中4,4′-ODL的印迹吸附.同时,以荷电量所拟合的4种吸附反应动力学方程(准1级、准2级、Elovich及颗粒内扩散方程)结果显示,4,4′-ODL-MIP印迹吸附4,4′-ODL是准一级动力学反应,且反应速率大小受液膜和颗粒内扩散控制.通过荷电量所计算的4,4′-ODL-MIP印迹吸附4,4′-ODL的热力学参数,在吸附温度范围273.15~313.15 K内,吉布斯函数变化值ΔG<0,焓变ΔH和熵变ΔS均大于0,表明自发进行的4,4′-ODL-MIP印迹吸附4,4′-ODL是吸热和无序度增加的过程.因此,溶液中的4,4′-ODL被4,4′-ODL-MIP自发印迹吸附,有助于第2次电聚合反应的快速实施,以保证复合材料获得优良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荷电量 4 4′-二氨基二苯醚 吸波材料 印迹聚合物 吸附模型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_8H_4O_4)(C_(12)H_8N_2)]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析动力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解凤霞 华敏 +1 位作者 陈天 张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54-1857,共4页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Mn(C8H4O4)(C12H8N2)]n(C8H4O4=间苯二甲酸根,C12H8N2=1,10-菲罗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分析及荧光光谱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C8H4O4)(C12H8N2)]n为一维...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Mn(C8H4O4)(C12H8N2)]n(C8H4O4=间苯二甲酸根,C12H8N2=1,10-菲罗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分析及荧光光谱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C8H4O4)(C12H8N2)]n为一维链状结构,间苯二甲酸的羧基氧原子采用双齿和单齿桥连两种配位方式配位于Mn2+离子,荧光光谱显示配合物表现为强烈的荧光性。结合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对[Mn-(C8H4O4)(C12H8N2)]n在不同阶段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ln A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 热分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液膜提取柠檬酸的传质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昌梓 张建民 屈立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12,共4页
研究和探讨柠檬酸提取的化学过程,论述了反萃取剂Na2CO3与溶质柠檬酸的最终化学计量比并非是化学反应比3∶2而是1∶1,甚至更低,也就是说,在反萃取相中不仅存在C6H5O73-,而且存在HC6H5O72-或H2C6H5O7-.提高反萃取剂的浓度对溶质提取有利... 研究和探讨柠檬酸提取的化学过程,论述了反萃取剂Na2CO3与溶质柠檬酸的最终化学计量比并非是化学反应比3∶2而是1∶1,甚至更低,也就是说,在反萃取相中不仅存在C6H5O73-,而且存在HC6H5O72-或H2C6H5O7-.提高反萃取剂的浓度对溶质提取有利.为深入研究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 柠檬酸 传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菌酶与胭脂红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明明 同帜 +1 位作者 叱雪敏 杨家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77,81,共4页
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采用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溶菌酶与胭脂红相互作用的发射光谱特征,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热力学参数△GΘ、△SΘ、△HΘ及室温下溶菌酶与胭脂红的能量转移距离。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和离... 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采用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溶菌酶与胭脂红相互作用的发射光谱特征,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热力学参数△GΘ、△SΘ、△HΘ及室温下溶菌酶与胭脂红的能量转移距离。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和离子液体存在下溶菌酶与胭脂红结合常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胭脂红有效猝灭溶菌酶内源荧光是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使溶菌酶分子与胭脂红分子结合为配合物造成的。同步荧光、瑞利共振散射光谱研究显示:与胭脂红相互作用后,溶菌酶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位于疏水性比较弱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技术 胭脂红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生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宇 延军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近3 000年来秦岭的生态演变过程及生态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历史文献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结果清代中期之前,秦岭森林植被完整,生态状况良好。其后,山区内人口的高速增长、新品种农作物的引种、不合理的开发政策,造成森... 目的探讨近3 000年来秦岭的生态演变过程及生态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历史文献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结果清代中期之前,秦岭森林植被完整,生态状况良好。其后,山区内人口的高速增长、新品种农作物的引种、不合理的开发政策,造成森林植被大面积毁损和山区生态的全面恶化。结论秦岭生态状况由优变劣的关键时间段在清代中后期;人为因素是秦岭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生态状况 森林植被 农作物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支撑液膜提取柠檬酸的传质条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昌梓 张建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5,共3页
用聚丙烯支撑液膜从柠檬酸溶液中提取柠檬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和分析料液相浓度、反萃取相浓度、搅拌速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传质条件料液相浓度为0.4mol/L、反萃取相浓度0.1mol/L、搅拌强度300r/min、传质温度25℃。同时对该... 用聚丙烯支撑液膜从柠檬酸溶液中提取柠檬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和分析料液相浓度、反萃取相浓度、搅拌速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传质条件料液相浓度为0.4mol/L、反萃取相浓度0.1mol/L、搅拌强度300r/min、传质温度25℃。同时对该膜体系进行连续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传质条件下膜体系稳定性较好,膜通量下降后可通过重新浸泡得以恢复,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支撑液膜 柠檬酸 传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蛋白肽对核桃乳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栗昇 孙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1,共4页
以核桃乳质量为基准,添加0.1%、0.2%、0.3%的花生蛋白肽添加到核桃乳中,探索花生蛋白肽对核桃乳乳化稳定性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核桃乳的脂肪上浮率、离心沉淀率、黏度、分层指数、粒径以及脂质氧化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 以核桃乳质量为基准,添加0.1%、0.2%、0.3%的花生蛋白肽添加到核桃乳中,探索花生蛋白肽对核桃乳乳化稳定性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核桃乳的脂肪上浮率、离心沉淀率、黏度、分层指数、粒径以及脂质氧化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核桃乳的稳定性下降,添加花生蛋白肽能够显著降低核桃乳的脂肪上浮率和离心沉淀率、增加核桃乳的黏度、减小核桃乳的粒径、改善分层现象.不同添加量的花生蛋白肽均能够显著地降低核桃乳的TBARS值,起到抑制脂肪氧化的作用.因此,花生蛋白肽可以显著改善核桃乳的乳化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肽 核桃乳 乳化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