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机工程学在捆钞机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孙薇 赵小惠 吴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8-161,共4页
通过将人机工程学应用于捆钞机的造型设计,阐明了人机工程学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中,对于技术成熟、内部结构形态变换性很小的产品,可以通过人机工程学分析、形态设计以及色彩调控,赋予产品人性化的界面... 通过将人机工程学应用于捆钞机的造型设计,阐明了人机工程学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中,对于技术成熟、内部结构形态变换性很小的产品,可以通过人机工程学分析、形态设计以及色彩调控,赋予产品人性化的界面,为使用者提供操作的便利、安全以及愉悦的使用体验,使产品的功能与造型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而达成"人-机-环境"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捆钞机 形态设计 色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
2
作者 董雅文 杨静雯 +1 位作者 张宝锋 赵小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295,共5页
为解决A^(*)算法在规划路径时存在转折角度过大、路径不平滑的问题,提出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首先,对A^(*)算法搜索范围扩展至24邻域,然后对邻域进行二次数量优化处理得到最终邻域搜索节点。其次,设计具有双层位置导向信息的评价函数... 为解决A^(*)算法在规划路径时存在转折角度过大、路径不平滑的问题,提出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首先,对A^(*)算法搜索范围扩展至24邻域,然后对邻域进行二次数量优化处理得到最终邻域搜索节点。其次,设计具有双层位置导向信息的评价函数,最后对所得路径进行二次平滑处理以剔除冗余节点并削弱路径尖峰的剧烈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在路径长度、搜索节点数量、规划时间上均优于传统A^(*)算法,且路径无尖峰转角,整体趋势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对点路径规划 A^(*)算法 邻域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工况的铲式落布车车身设计与优化
3
作者 宋栓军 尚长伟 +1 位作者 张家豪 周进良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261,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落布车车身重、无法适应不同幅宽布辊、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落布过程中的7种工况,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轻量化、高稳定性的铲式落布车。首先对车身基本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载荷分配与车轮位置的关系。... 为解决当前落布车车身重、无法适应不同幅宽布辊、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落布过程中的7种工况,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轻量化、高稳定性的铲式落布车。首先对车身基本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载荷分配与车轮位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7种工况下的静态结构分析得到影响车身结构的权重比,将各工况的权重比、车身振动特征和模态参数作为车身拓扑优化问题的依据条件,随后对其形状尺寸进行优化,以此获得最优车身结构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落布车的车身刚度、模态等性能。结果表明,考虑多工况的优化方案其车身减重32.5%,各工况下稳定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结构 轻量化 力学分析 多工况 拓扑优化 仿真分析 落布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纱管位姿估计方法及抓取实验
4
作者 王青 姜越夫 +2 位作者 赵恬恬 赵世航 刘甲怡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6,共10页
为实现纺织行业中络筒和针织工艺中的智能化换管操作与多模态特征的高效融合,通过异构网络设计,使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提取纱管颜色特征信息,利用KPConv网络提取纱管点云的几何特征信息;为减少离群点特征造成的干扰,设计了一种局部... 为实现纺织行业中络筒和针织工艺中的智能化换管操作与多模态特征的高效融合,通过异构网络设计,使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提取纱管颜色特征信息,利用KPConv网络提取纱管点云的几何特征信息;为减少离群点特征造成的干扰,设计了一种局部逐像素特征对齐与融合策略;考虑到网络训练需要大量数据,且复杂应用环境中可能存在光照变化和纱管颜色多样等挑战,在数据集制作阶段生成真实与合成2类数据集,并在网络训练过程中引入在线数据增强技术,以提升数据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以制作的数据集为对象,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并在抓取系统中进行了纱管的抓取实验,验证了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模型对纱管的识别准确率达98.7%,每帧图片的位姿估计平均响应时间范围为0.11~0.14 s。同时,基于该模型构建的抓取系统实现了96.8%的纱管抓取成功率,抓取任务的平均响应时间集中在2.07~2.21 s之间。研究证明,该方法在纱管位姿估计和抓取任务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为纺织行业智能化设计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位姿估计 纱管抓取 颜色特征提取 几何特征提取 智能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康复外骨骼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研究
5
作者 宋栓军 曹佳豪 郭晓虎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4,39,共5页
针对手指脆弱易受伤的特点,设计一种用于手指康复的外骨骼装置,并提出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策略,以实现人机交互力变化时的快速调节功能。首先,根据外骨骼装置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次,通过引入一组非线性伸缩因子改进传统模糊PID,根据... 针对手指脆弱易受伤的特点,设计一种用于手指康复的外骨骼装置,并提出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策略,以实现人机交互力变化时的快速调节功能。首先,根据外骨骼装置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次,通过引入一组非线性伸缩因子改进传统模糊PID,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实现论域范围的自整定;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在3种控制器中,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的响应速度更快,调节能力更强,稳态误差更低。当系统受到未知的非线性外在干扰时,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有效抑制大部分干扰,控制精度在0.3%以内,适用于手指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康复 外骨骼机械手 动力学建模 伸缩因子 变论域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T形件激光加热诱导变形行为研究
6
作者 张敏 李东明 +1 位作者 曹天啸 张驰航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2,共9页
以高强铝合金薄壁整体构件的主要结构单元T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激光成形热力耦合模型,利用Rofin光纤激光器进行了T形件激光成形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 以高强铝合金薄壁整体构件的主要结构单元T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激光成形热力耦合模型,利用Rofin光纤激光器进行了T形件激光成形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光斑半径3个关键工艺参数对弯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对7050-T7451铝合金T形件自由侧变形的影响最大,扫描速度次之,光斑半径影响最小。在激光功率为200 W、扫描速度为1 mm·s^(-1)、光斑半径为6 mm的工艺参数下,T形件产生的弯曲角度最大,最大弯曲角度为0.107°,发生在扫描线54.17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7451铝合金 激光加热成形 热力耦合 有限元仿真 变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GLD位置刻度模型用于滚动轴承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
7
作者 张守京 吴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646,共10页
为准确评估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趋势,提出一种Ⅱ型广义logistic分布(Ⅱ-GLD)位置刻度模型进行滚动轴承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将Ⅱ-GLD与位置刻度模型结合,计算模型各时刻退化量与试验样本间的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对萤火虫算法(FA)的... 为准确评估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趋势,提出一种Ⅱ型广义logistic分布(Ⅱ-GLD)位置刻度模型进行滚动轴承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将Ⅱ-GLD与位置刻度模型结合,计算模型各时刻退化量与试验样本间的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对萤火虫算法(FA)的步长因子进行自适应改进,同时引入扰动因子提高算法搜索能力;利用改进FA优化Ⅱ-GLD位置刻度模型的参数。核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累积贡献率大于95%的重构特征,输入到最优评估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FA优化的Ⅱ-GLD位置刻度模型的均值、方差与实际数据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低于2%和8%,相比威布尔模型和正态分布,其评估性能更佳。同时对实例轴承的可靠性进行包络谱分析,结果与实际状况高度吻合,充分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萤火虫算法 Ⅱ-GLD位置刻度模型 性能退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减速熄火条件下滑动弧等离子体对火焰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侯豪豪 陈一 +5 位作者 屈美娇 吴云 胡长淮 许书英 王宇 陈威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飞行器在空中大机动和急加减速时,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油气比骤变,某些瞬间会跨越油气比极限,导致稳焰困难,面临熄火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燃烧室头部施加滑动弧放电激励,通过等离子体助燃技术改善燃烧室减速熄火特性,基于单头部... 飞行器在空中大机动和急加减速时,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油气比骤变,某些瞬间会跨越油气比极限,导致稳焰困难,面临熄火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燃烧室头部施加滑动弧放电激励,通过等离子体助燃技术改善燃烧室减速熄火特性,基于单头部模型燃烧室,研究了不同减油速率下滑动弧等离子体对火焰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等离子体助燃能降低脱体火焰距离,将火焰维持在头部附近,以及抑制火焰的衰减速率。在减油速率为8 g/s^(2)条件下,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脱体火焰距离从63.1 mm缩短至24.8 mm;在燃烧室临近熄火状态下,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火焰质心会向燃烧室头部方向移动,在减油速率为8 g/s^(2)条件下,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火焰质心向燃烧室头部方向移动41.7 mm;另一方面,减油速率为2 g/s^(2)时,施加等离子体助燃使得火焰最大衰减速率降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等离子体助燃 滑动弧等离子体 减速熄火 火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轻量化的改进SSD异纤检测方法
9
作者 胡胜 王紫悦 +3 位作者 张守京 李博豪 赵小惠 刘文慧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精准检测棉花中混杂的小型异纤是保障纱线与织物质量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现有算法在棉花小型异纤检测中存在的漏检率高、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轻量化的改进单步多框检测器(SSD)的棉花异纤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引... 精准检测棉花中混杂的小型异纤是保障纱线与织物质量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现有算法在棉花小型异纤检测中存在的漏检率高、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轻量化的改进单步多框检测器(SSD)的棉花异纤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倒残差结构等创新性设计,将SSD算法中原有骨干特征提取网络VGGNet16替换为MobileNetv2网络;然后,对于SSD算法中生成的候选框尺寸与棉花异纤大小不匹配导致棉花背景占比过高,从而引起正负样本不均衡的问题,采用K-means++算法对棉花异纤尺寸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修正候选框尺寸。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实现模型轻量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异纤检测效果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纤检测 改进SSD 卷积神经网络 K-means++聚类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奇异工作空间和关节空间的5R并联机构性能分析
10
作者 梁俊侨 刘伟 +3 位作者 刘霞 王琰 闫刚 张楠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163,共11页
针对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多集中于工作空间,而针对关节空间的研究较少这一问题,以5R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无奇异工作空间和关节空间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得到了装配模式、工作模式的定义;然后,利用一... 针对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多集中于工作空间,而针对关节空间的研究较少这一问题,以5R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无奇异工作空间和关节空间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得到了装配模式、工作模式的定义;然后,利用一种无量纲化的参数模型,将机构运动学参数的无限设计空间转化为一个有限的平面设计区域,得到了机构不同尺寸参数下的工作空间和关节空间的分布;之后,绘制了机构设计空间中奇异轨迹的分布,得到了机构的无奇异工作空间,以无奇异工作空间面积最大化为指标,对机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在最大无奇异工作空间和关节空间中,对机构进行了性能分析,得到了机构的最大内切矩形、可操作度与奇异边界距离性能指标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在工作空间内具有较好的运动学性能,基于可操作度对机构进行轨迹规划,平均可操作度可提高17%;并联机构的优化设计需综合考虑奇异边界距离和可操作度性能指标,确保机构在远离奇异位形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运动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空间 关节空间 奇异轨迹 可操作度 奇异边界距离 运动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11
作者 孙戬 王彤 +3 位作者 陈云辉 林何 刘晖 成小乐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更准确地表征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针对二维编织物结构,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将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应变能解耦为橡胶基体应变能、纤维拉伸应变能以及纤维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剪切应变能,结合橡胶、织物... 为更准确地表征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针对二维编织物结构,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将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应变能解耦为橡胶基体应变能、纤维拉伸应变能以及纤维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剪切应变能,结合橡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及镜框剪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本构模型参数。通过对织物增强密封带压缩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舱门密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将织物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应用于飞机舱门压缩过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弹性本构模型能够用于表征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非线性材料行为;经向/纬向纤维与密封带轴向呈0°角铺设方式的密封性能优于45°角铺设,舱门的密封性能与门框的加载量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橡胶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橡胶密封件 本构模型 舱门密封带 密封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纤分拣机喷嘴的结构优化与数值模拟
12
作者 孙戬 兰岚 +3 位作者 王彤 韩紫徐 林何 成小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提高异纤分拣机剔除速率,降低能耗,基于拉瓦尔喷嘴的结构特性对异纤分拣机剔除喷嘴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采用维托辛斯基公式对喷嘴收缩段进行优化,喷嘴喉部采用自然过渡的方式实现流线型的几何形状变化,喷嘴扩张段采用特征法进行优化... 为提高异纤分拣机剔除速率,降低能耗,基于拉瓦尔喷嘴的结构特性对异纤分拣机剔除喷嘴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采用维托辛斯基公式对喷嘴收缩段进行优化,喷嘴喉部采用自然过渡的方式实现流线型的几何形状变化,喷嘴扩张段采用特征法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喷嘴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监测对比优化前后喷嘴外流场的速度、压力和耗气量,评估优化设计对喷嘴外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喷嘴外流场的最大速度相较于原始喷嘴速度提高25.7%,在分拣异纤的主要作用区域耗气量降低33%,同时喷嘴外流场的压强变化更加平缓,即相较于原始喷嘴,优化后的喷嘴结构能耗更低、综合性能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纤分拣机 喷嘴 流场仿真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邻交叉耦合式三液压缸同步控制
13
作者 张梦超 成小乐 +1 位作者 黄健 高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7-123,共7页
液压系统是磨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步精度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磨煤机的性能及运行效率。针对磨煤机三液压缸系统同步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邻交叉耦合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提高响应速度,采用相邻交叉耦合的... 液压系统是磨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步精度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磨煤机的性能及运行效率。针对磨煤机三液压缸系统同步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邻交叉耦合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提高响应速度,采用相邻交叉耦合的前馈补偿控制方式缩小同步误差。利用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建立液压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主从式模糊PID同步控制系统、相邻交叉耦合式PID同步控制系统以及相邻交叉耦合式模糊PID同步控制系统的动态效果,得到三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移以及同步位移差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相邻交叉耦合式模糊PID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精度和响应速度较主从式模糊PID同步控制系统分别提高了88.9%和23.6%,较相邻交叉耦合式PID同步控制系统分别提高了65.4%和1.11%,为提升磨煤机自动化水平以及满足高精度和高质量的生产需求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主从式 相邻交叉耦合式 模糊PID控制 同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结构光的起绒织物表观形貌三维表征方法
14
作者 徐畅 金守峰 昝杰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2,共8页
为了数字化表征起绒织物表观形貌,提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起绒织物表观形貌三维表征方法。通过线结构光获取起绒织物表面状态数据,利用高斯迭代改进Steger算法,快速精准提取线结构光条纹中心线,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法对扫描的起绒织物表... 为了数字化表征起绒织物表观形貌,提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起绒织物表观形貌三维表征方法。通过线结构光获取起绒织物表面状态数据,利用高斯迭代改进Steger算法,快速精准提取线结构光条纹中心线,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法对扫描的起绒织物表面线结构光条纹中心线数据进行起绒织物表观形貌的三维重构,通过建立起绒织物表面起伏度评定参数,数字化表征其表面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恢复起绒织物表观三维形貌,实现对起绒织物表面质量的数字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绒织物 线结构光 Steger算法 Delaunay三角法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T1R印花定位双模式并联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分析
15
作者 王琰 郭飞飞 +3 位作者 梁俊侨 闫刚 张楠 刘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共7页
针对目前纺织印花重复叠印次数多时,印花装置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式2T1R并联定位机器人机构。通过机构完全解耦的特性设计该机构各部分支链的结构,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运动螺旋系以分析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 针对目前纺织印花重复叠印次数多时,印花装置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式2T1R并联定位机器人机构。通过机构完全解耦的特性设计该机构各部分支链的结构,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运动螺旋系以分析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建立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方程,用MATLAB求解运动学逆解和正解,对比Adams虚拟样机的运动学仿真结果,验证所建立运动学方程的准确度。利用ANSYS分析机构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该双模式并联定位机构具有两移动一转动(2T1R)的自由度,可以实现预期的双模式定位运动,且受力时变形量较小。2T1R双模式并联定位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运动学性能,可以实现精准的平面定位功能,完全解耦的结构特点使得机构的定位精度更高。该定位装置在纺织印花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T1R 并联机器人机构 完全解耦 运动学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清洗光学玻璃表面微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效应研究
16
作者 谢仑靖 何长涛 +4 位作者 熊玲玲 宋倩倩 牛富增 张雨阳 韩敬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9,共13页
激光清洗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元件表面的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清洗。光学玻璃的材质、激光清洗能量及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尺寸等参数对清洗的效果影响显著,尤其是选择恰当的激光能量是决定玻璃表面微纳颗粒清洗... 激光清洗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元件表面的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清洗。光学玻璃的材质、激光清洗能量及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尺寸等参数对清洗的效果影响显著,尤其是选择恰当的激光能量是决定玻璃表面微纳颗粒清洗效果的关键。研究激光与玻璃表面微纳米颗粒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作用过程的综合效应预测清洗效果,选择合适的清洗能量,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建立清洗过程的热/热应力模型,利用COMSOL进行仿真,得到当激光能量密度大于0.764 J/cm^(2)时,由于热应力的作用使粒径大于1μm的微纳米污染物剥离玻璃表面,表面得到清洗且无热损伤,当激光能量超过1.426 J/cm^(2)时,由于热效应颗粒温度超过玻璃基底的熔点以产生的热应力与冲击波,导致玻璃表面出现损伤。以K9玻璃为基底材料,氧化铈颗粒作为玻璃表面的污染物,采用颗粒沉积的方法制备清洗样本,并进行激光清洗实验和分析。实验表明,0.815 J/cm^(2)的激光能量使玻璃表面大颗粒得到较好的清洗效果,当清洗能量密度增大到1.120 J/cm^(2)时清洗效果进一步提高,当能量密度为1.426 J/cm^(2)时,玻璃表面出现明显的热力学损伤,如凹坑、形变。实验与理论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激光诱导损伤 热力学效应 多物理场仿真 微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冯智 王进 仝哲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强,通过纤维组份与结构设计可实现低润滑与高耐磨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学上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纤维织物/...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强,通过纤维组份与结构设计可实现低润滑与高耐磨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学上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不同润滑方式下的润滑与抗磨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纤维种类的摩擦特性,并对纤维种类对复合材料润滑、减磨的影响方式与机理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纤维的结构形式对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理与规律。最后从复合材料的接触尺度与摩擦稳定性、界面优化与改性以及导热优化三方面提出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应用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结构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脉宽激光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特性分析
18
作者 董秋雨 文劲钧 +2 位作者 屈美娇 宋雨恒 李孟奇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6,共13页
基于激光诱导拉伸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和材料层裂原理,可以发展基于激光冲击波的界面结合力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不同脉宽激光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特性,对发展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不同脉宽的激光来冲击复合材料层合板,... 基于激光诱导拉伸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和材料层裂原理,可以发展基于激光冲击波的界面结合力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不同脉宽激光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特性,对发展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不同脉宽的激光来冲击复合材料层合板,并测试试件背面粒子速度;建立激光冲击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有限元模型,探究不同脉宽的激光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单面和双面冲击时,层合板内部的应力波传播耦合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冲击载荷脉宽的增大,单面激光冲击作用下,层合板内部最大拉应力增大,最大拉应力位置向激光冲击表面移动;双面激光冲击作用下,靶板内部最大拉应力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且在双面激光冲击作用下增大靶板一侧激光冲击延时时间,最大拉应力出现位置向另一侧发生显著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激光冲击 有限元分析 动态力学响应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纱筒智能更换方法
19
作者 陈芙蓉 张周强 +1 位作者 李成 崔芳斌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为实现纤维纱筒的智能更换,以碳纤维纱筒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和机械臂协同操作的自动换筒方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采集纱筒图像,经过预处理后,结合优化的霍夫圆检测算法,精确定位纱筒的位置。其次,通过多层感知器改进手眼标... 为实现纤维纱筒的智能更换,以碳纤维纱筒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和机械臂协同操作的自动换筒方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采集纱筒图像,经过预处理后,结合优化的霍夫圆检测算法,精确定位纱筒的位置。其次,通过多层感知器改进手眼标定算法,准确获取相机与机械臂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借助机械臂完成纤维纱筒的更换操作。结果显示:改进的霍夫圆检测算法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纱筒位置;与随机森林和K近邻算法相比,多层感知器在X/Y/Z三轴上表现出最佳的精确度,均方差误差控制在1.77 mm^(2)以内。该方法在机器视觉与机械臂协同作业中所展示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可为智能更换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多层感知器 霍夫圆检测 自动换筒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的制造过程多重共线性参数特征选择
20
作者 胡胜 高冰冰 +1 位作者 张溪 刘登基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8-1246,共9页
针对制造过程中参数众多易引发多重共线性,致使质量指标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的制造过程多重共线性参数特征选择方法。首先诊断制造过程参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再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方法... 针对制造过程中参数众多易引发多重共线性,致使质量指标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的制造过程多重共线性参数特征选择方法。首先诊断制造过程参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再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方法将其消除;然后用LLE算法对LASSO回归后的参数做特征选择,获得彼此独立的特征空间,并将其输入到鲸鱼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WOA-SVM)中验证所提算法的参数特征选择效果;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原始数据相比,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更低的特征空间维度下获取更精确的预测效果,相关系数值高达0.9702,特征选择的准确率增加了24.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过程 多重共线性 局部线性嵌入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