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走向及其历史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武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5-31,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归根结蒂意义上,属于一定"正当性赋予"之实践介入性品格基础上的"塑心"工程。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价值问题、研究方法问题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在归根结蒂意义上,属于一定"正当性赋予"之实践介入性品格基础上的"塑心"工程。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价值问题、研究方法问题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困惑并未消失。作为该学科不可或缺的"元问题"之研究,还需要继续加强和深化,以此来推进该学科建设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问题 价值问题 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述要
2
作者 李武装 王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5-42,共8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我们必须具体地、理直气壮地大谈姓"资"姓"社"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六大面相或热点: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关于划清"四... 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我们必须具体地、理直气壮地大谈姓"资"姓"社"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六大面相或热点: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关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关于农民工思想道德状况的研究。对这些问题持续深入的研究还需要加强,以推进该学科建设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思潮 “四个重大界限” 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参与:涵育参与型文化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兴刚 田旭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臣民文化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要想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一瓶颈制约,建构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参与型文化。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打破臣民文化枷锁,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文化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 臣民文化 参与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价值生成的存在论之思 被引量:1
4
作者 闫仕杰 王艳景 廉永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教育价值生成反映了教育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在客体身上显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教育价值是生成的而非预设的。存在论视阈下,教育价值生成是主体的存在方式,教育价值生成是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教育价... 教育价值生成反映了教育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在客体身上显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教育价值是生成的而非预设的。存在论视阈下,教育价值生成是主体的存在方式,教育价值生成是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教育价值生成是主体认识的实践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生成 存在论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民族主义关系论略——以伯林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武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0,共7页
伯林认为,民族主义虽然属于现代性的产物,但却成为现代性的一个大问题。民族主义不是源于部落时代的民族情绪,而是一种上升为自觉教义的情感、社会力量和意识形态等的综合物。相对于国家民族主义,如果把文化民族主义置于现代思想乃至整... 伯林认为,民族主义虽然属于现代性的产物,但却成为现代性的一个大问题。民族主义不是源于部落时代的民族情绪,而是一种上升为自觉教义的情感、社会力量和意识形态等的综合物。相对于国家民族主义,如果把文化民族主义置于现代思想乃至整个西方思想的历史结构中去理解,那么,肇始于德国浪漫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一方面是反启蒙、反现代性的;另一方面,却以反现代性的方式丰富发展了现代性精神,开启了现代性的新的世界观意义。尽管伯林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专注于逻辑而忽略历史从而使其陷入相对主义泥潭,但他对民族主义所勾勒的理论困境及其阐释理路,对当代中国知识界的"文化复兴""文化主体性重建"和国家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实践来讲,却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与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林 民族主义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与重构--基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7
6
作者 闫仕杰 王艳景 廉永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5-50,共6页
阐述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从研究生科研本体、介体、环体三个维度,探讨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科研能力培养 道德教育 融合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中国文化现代化最基本的理论理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武装 赵建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10,116,共6页
讨论现代性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澄明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语境";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避免达成某种语境主义的规则共识,这就是现代性的吊诡。现代性不是魔戒,正如民族文化不是圣经。现代性在中国的绵延约略分为三... 讨论现代性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澄明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语境";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避免达成某种语境主义的规则共识,这就是现代性的吊诡。现代性不是魔戒,正如民族文化不是圣经。现代性在中国的绵延约略分为三个阶段:思想的现代性、市民社会的现代性和富裕社会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动员"过程和前景,更多是在文化意义即"文化现代化"层面展开和定位的,因而现代性是中国"文化现代化"最基本的理论理性之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文化现代化 理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发展探析——以陕西省(1953—2003年)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敏 党爱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4,共5页
以陕西省为例,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文献资料,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投资政策和布局的不断变化,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 以陕西省为例,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文献资料,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投资政策和布局的不断变化,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呈现出四个不同阶段的演变特征。通过分析表明,未来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合理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提升城市化的推力作用;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空间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互动关系 协调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靖 王立剑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1期31-35,42,共6页
现有关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的研究文献,是提高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镇低收入人群能力的必要决策参考。本文在界定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社会保障需求、社会保障供给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 现有关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的研究文献,是提高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镇低收入人群能力的必要决策参考。本文在界定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社会保障需求、社会保障供给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需求、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供给、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差异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现有文献大多关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被动收入,注重制度保障,而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需求量是多少,以及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否能满足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等问题则较少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低收入人群 社会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战略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武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8,共6页
由一种原本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渐次走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新自由主义",其基本理论为: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强调价格市场化,否定国家调控;崇尚个人自由至上,攻击集权主义;鼓吹贸易自由化,反对政府监管;鼓噪国家功... 由一种原本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渐次走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新自由主义",其基本理论为: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强调价格市场化,否定国家调控;崇尚个人自由至上,攻击集权主义;鼓吹贸易自由化,反对政府监管;鼓噪国家功能弱化,诋毁民族国家。"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战略的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四点:私有化理论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相抵触;个人至上观点对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带来负面冲击;全球治理和经济自由化理论助长了我国的"西化"观念;经济政策的散布误导了我国的改革观。尽管如此,"新自由主义"某些方面还是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当代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建设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文化安全 意识形态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物体识别的心理表征:角度依赖还是角度独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连灵 游旭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3-992,共10页
"物体识别是角度独立还是角度依赖"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以物体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独立,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依赖。研究参照物体识别的"小几何体"思想自制实验材料,采用启动范式,在两个实验中通过考... "物体识别是角度独立还是角度依赖"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以物体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独立,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依赖。研究参照物体识别的"小几何体"思想自制实验材料,采用启动范式,在两个实验中通过考察结构信息和视图信息对物体识别的影响,揭示物体识别的心理表征。结果发现:(1)形状信息和类别空间关系信息影响物体识别,表明以物体为中心理论对物体识别表征机制解释的合理性;(2)角度信息可能独立于形状信息表征,深度旋转方式下的识别成绩优于平面旋转,表明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三维物体识别的深度旋转现象。研究结果为物体识别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三维物体 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测定模型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靖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4期7-11,共5页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四种基本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应采用收入比例法的测算结果或四种方法测算结果的均值作为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收入比例法,我国城镇贫...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四种基本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应采用收入比例法的测算结果或四种方法测算结果的均值作为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收入比例法,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将从2010年的9465.20元增长到2020年的29212.41元,年均递增11.93%;四种计算方法的均值将从2010年的7438.41元增长到2020年的19189.98元,年均递增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贫困人口 基本生活需求 测定模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及其演化的不确定性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对系统的研究与考察中,往往忽视物质世界中不同层次上各类系统均具有不确定性这一基本特征。不确定性是指系统在存在状态上和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可预测的可能性,是由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非线性与自组织性等基本特性交互作用而... 在对系统的研究与考察中,往往忽视物质世界中不同层次上各类系统均具有不确定性这一基本特征。不确定性是指系统在存在状态上和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可预测的可能性,是由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非线性与自组织性等基本特性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某种复合特性。事实上,系统的不确定性特征体现在系统的整体、构成要素、环境、结构、功能以及演化的过程与趋势中,并对系统的存在与演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存在 演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贫困人口社会保障供给测算模型的比较与应用
14
作者 张靖 李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8-21,共4页
文章在通过对相关概念界定及经济学理论阐释,构建了城镇贫困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即通过对城镇贫困供给与贫困需求差异的实证分析来了解现阶段城镇贫困的现实状况,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镇贫困治理 基本生活需求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幸福问题的哲学透视
15
作者 刘喜文 李武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0,共6页
当代中国以"公益民生"为本位的"幸福中国"执政理念和诉求愿景,要求人们在学理上先行厘定或澄明"道德—幸福—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建构,理当基于"价值理性之... 当代中国以"公益民生"为本位的"幸福中国"执政理念和诉求愿景,要求人们在学理上先行厘定或澄明"道德—幸福—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建构,理当基于"价值理性之限度"立场并面向"新伦理本体境界"的体验发生。对幸福满意度或幸福指数的厘定,须臾也不能脱离道德与社会结构的双向调适,只是后者(指社会结构)的调适更具有基础地位或者在逻辑上优先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幸福 社会结构 “富裕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心性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兼论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个人内心的和谐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实质在于使人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以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因此,... 个人内心的和谐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实质在于使人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以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因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构建理性的批判精神,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高度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文关怀 心性和谐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晚近二十多年公民社会理论研究述评与学理透视
17
作者 李武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152,165,共7页
中国学界对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旨趣或研究路径;七大旨趣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遮蔽的盲区并存。研究"中国公民社会",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个人行为乃至解释模式或思维方法等多个维面同时立言和... 中国学界对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旨趣或研究路径;七大旨趣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遮蔽的盲区并存。研究"中国公民社会",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个人行为乃至解释模式或思维方法等多个维面同时立言和永续推动,并尽量达致同构互应。这一期待落到实处,就是如何在多重变移的理论空间中,整合模铸出新的"中国式学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国家~社会 文化一意识形态 文化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价值观念的追寻与价值哲学的理论旨趣
18
作者 李武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1,共6页
何以确立绝对价值观念以拯救现代人的价值虚无命运,属于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这个意义与架构下,现代哲学或者现代思想史就是一部不断求解绝对价值观念的历史。作为一种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公设""顶层设计"或者厘... 何以确立绝对价值观念以拯救现代人的价值虚无命运,属于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这个意义与架构下,现代哲学或者现代思想史就是一部不断求解绝对价值观念的历史。作为一种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公设""顶层设计"或者厘定"信仰问题"的绝对价值观念,本质上属于意义领域,重在建设。它内在地包含着两个相互颉颃的向度——无限完满的理想生存境界和有限遏制的现实生活境遇。在价值哲学缘起于虚无主义的命题证成过程中,价值哲学扛起了关于哲学困境、人类命运和终极关怀的理论批判大旗,并引领和激发起学人们对绝对价值观念的不同精神现象学诉求和思想本体性反思。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目前遭遇的瓶颈是,绝对价值观念何以真正彰显时代性与民族性耦合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导引现实认知和践履之路。中国的绝对价值观念追寻,应秉持中国自己的完型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价值 相对主义 价值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型期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博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11-113,共3页
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事关农业转型、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中国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分析农业转型和农村青年劳动力特点,对比国外农业现代化必然伴随的劳动力转移这一社会发展历程,指出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顺应时代发展和... 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事关农业转型、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中国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分析农业转型和农村青年劳动力特点,对比国外农业现代化必然伴随的劳动力转移这一社会发展历程,指出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必然,更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提出了社会认同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给出了人文关怀的途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青年劳动力 就业拓展 社会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哲学发声逻辑:边界厘定、源流考辨与中国路径
20
作者 张小虎 李武装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在哲学意义上,文化乃标志"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和人与自然对象化活动中介之"三位一体"的合理性内蕴,并最终确证人类在"真善美圣"诸方面的"顶层设计"或"终极观照"的... 在哲学意义上,文化乃标志"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和人与自然对象化活动中介之"三位一体"的合理性内蕴,并最终确证人类在"真善美圣"诸方面的"顶层设计"或"终极观照"的哲学范畴。由此在更本根、本心和"贴近时代"意义上,文化哲学的努力所指,当是研究人类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及其历史发展、不断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求获得"人性的锻造和刷新"鹄的。追究文化哲学的源流,我们一定不能仅限于形式性地泛观博览,而是必须深入到中西文化哲学史的不同演进脉络当中。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路径,需要在不断契合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际遇,持续阐释、守护、优化从而再造中国新"文化理性"的时代要义中去寻找,去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人文精神” 现代化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