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废旧纺织品的湿度响应纤维素/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杨露 孟家光 +1 位作者 陈雨青 支超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为提升废旧纺织品的利用价值,同时促进智能驱动结构的发展,通过溶解、混合及成膜工艺,将废旧棉织物与废旧聚氨酯结合,制成了具有湿度响应性的纤维素/聚氨酯复合薄膜,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膜的形貌特征,用万能试验机测试了... 为提升废旧纺织品的利用价值,同时促进智能驱动结构的发展,通过溶解、混合及成膜工艺,将废旧棉织物与废旧聚氨酯结合,制成了具有湿度响应性的纤维素/聚氨酯复合薄膜,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膜的形貌特征,用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复合膜的湿度响应性。结果表明:复合膜外观均一且成形好,厚度为(0.18±0.02)mm的纤维素/聚氨酯膜可轻松承受1000 g的质量而不受损坏,超过薄膜本身质量的34000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当复合薄膜中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0%时展现出良好的成形效果及驱动性能,表现出15 s的快速响应时间、32 s的回复时间及136.3°的弯曲角度;其出色的湿度响应特性归因于亲水性纤维素和具有良好弹性的聚氨酯,纤维素可完成吸收/解吸水分子的过程。基于这些特性,将复合薄膜应用于模拟“机械抓手”,成功地完成了物品的抓取操作,研究结果可促进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为纤维素材料在智能驱动领域的应用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再生纤维素 聚氨酯 湿度响应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调温阻燃防静电纺织品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林思伶 刘赋瑶 +4 位作者 张成 侯琳 徐炎炎 付冉迁 樊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获得兼具调温、阻燃及防静电功能的智能面料,首先,分别将相变温度为28℃和33℃的相变微胶囊乳液与粘胶纤维纺丝原液进行混合,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粘胶纤维。其次,采用环锭纺工艺将其与本质阻燃纤维(包括腈氯纶... 为获得兼具调温、阻燃及防静电功能的智能面料,首先,分别将相变温度为28℃和33℃的相变微胶囊乳液与粘胶纤维纺丝原液进行混合,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粘胶纤维。其次,采用环锭纺工艺将其与本质阻燃纤维(包括腈氯纶、芳纶1313和阻燃粘胶纤维)进行混纺,通过优化混纺比例制得具有阻燃特性的可调温纱线。最后,将阻燃可调温纱线与导电锦纶纱线进行合股,制备出兼具阻燃、防静电的可调温智能纱线,并通过半自动织机织制出具有调温、阻燃及防静电功能的智能纺织品。对该智能纱线及其织物的表面形貌、调温性能、阻燃性能及防静电性能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将相变微胶囊-粘胶纤维与本质阻燃纤维通过环锭纺制备获得的混纺纤维具有明显的阻燃协同效应;相比于28℃相变阻燃纱线,将33℃相变阻燃纱线与锦纶导电纱线通过捻合获得的智能纱线在纺织品应用上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织物 相变微胶囊 粘胶纤维 智能调温纺织品 阻燃 防静电 智能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基柔性吸波超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卫赢 汪秀琛 刘哲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1,共5页
电磁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超材料的出现为操控以及防治高频段电磁波危害提供选择。近年来,对于超材料研究逐渐从刚性转向柔性,柔性超材料在应用上更具灵活性。纺织品作为具有特定性能的基础材料,由于其密度低、机械性能优良以及可设计性... 电磁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超材料的出现为操控以及防治高频段电磁波危害提供选择。近年来,对于超材料研究逐渐从刚性转向柔性,柔性超材料在应用上更具灵活性。纺织品作为具有特定性能的基础材料,由于其密度低、机械性能优良以及可设计性等特点,在电磁波防护和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纺织基超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文中以纺织基超材料加工工艺为分类依据,综述近年来纺织基柔性吸波超材料研究进展,对比总结各种工艺优缺点,为今后纺织基超材料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超材料 吸波材料 电磁波 电磁屏蔽 纺织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角蛋白凝胶对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美慧 李博 +1 位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为实现废弃角蛋白纤维资源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在采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溶解法获取角蛋白多肽并引入α-硫辛酸进行化学改性基础上,制备再生凝胶材料用于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技... 为实现废弃角蛋白纤维资源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在采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溶解法获取角蛋白多肽并引入α-硫辛酸进行化学改性基础上,制备再生凝胶材料用于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角蛋白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针对聚乙烯醇(PVA)和淀粉2种浆料,探究凝胶对不同浆料分子的吸附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角蛋白凝胶具有均匀的三维孔隙结构,其化学组成和官能团结构与原纤维基本一致,且结晶程度较高;该凝胶对溶液体系中PVA分子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16.278 mg/g和30.013%,对淀粉浆料则可达到133.234 mg/g和28.868%;此外,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显示,角蛋白凝胶对2种浆料的吸附规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中对PVA分子主要为物理吸附作用,而对淀粉则可能存在化学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凝胶 天然生物质 生物吸附剂 纺织退浆废水 染料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老化下类填充微穿孔板结构水下吸声材料的性能及其寿命预测
5
作者 南静静 杜明娟 +2 位作者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料)。鉴于海中复杂环境对水下吸声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海水浸泡的方法对F-MPPL复合材料进行海水老化,结果发现老化12个月后的F-MPPL复合材料平均吸声系数下降了13.6%。同时,基于海水老化下孔隙率和穿孔率的变化对最终宏观模型仿真结果的影响,对F-MPPL复合材料的水下吸声性能寿命进行预测发现,模型可准确预测材料吸声峰值的位置,但对材料吸声系数峰值的大小预测稍有偏差。研究结果可为各类水下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老化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并为F-MPPL结构在海水老化下的长期寿命预测及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结构 三维间隔织物 海水老化 水下吸声性能 寿命预测 复合水下吸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织物-羊毛角蛋白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
6
作者 梁凡超 支超 +1 位作者 余灵婕 孟家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4,共6页
采用羊毛角蛋白制备有机气凝胶,存在结构不稳定、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升材料的性能,通过还原C法从废旧羊毛中提取R-角蛋白并制备角蛋白气凝胶,将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间隔织物引入气凝胶中,开发出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废旧羊毛角蛋... 采用羊毛角蛋白制备有机气凝胶,存在结构不稳定、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升材料的性能,通过还原C法从废旧羊毛中提取R-角蛋白并制备角蛋白气凝胶,将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间隔织物引入气凝胶中,开发出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废旧羊毛角蛋白气凝胶复合材料,并对废旧羊毛的溶解率、提取率以及材料的密度、力学及隔热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还原C法得到的羊毛溶解率为89.4%,R-角蛋白提取率为72.6%。复合材料的密度不超过28.23 mg/cm^(3),具备传统气凝胶低密的优良特性,同时经编间隔织物与角蛋白气凝胶原位复合后,材料的压缩性能显著提升,并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 还原C法 气凝胶 经编间隔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TPU纤维膜介电层的制备与压力传感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党新玉 段沐荣 +2 位作者 吴蓓 孙润军 王秋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为突破传统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受压过程中电极间距和介电常数的变化范围限制,以离子液体(IL)和聚氨酯(TPU)共混纺丝制备了复合纳米纤维膜介电层,并与导电铜织物电极层组装得到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共混纺丝液中离子液体添加量,研究... 为突破传统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受压过程中电极间距和介电常数的变化范围限制,以离子液体(IL)和聚氨酯(TPU)共混纺丝制备了复合纳米纤维膜介电层,并与导电铜织物电极层组装得到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共混纺丝液中离子液体添加量,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和组成与压力传感性能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添加量存在一个关键阈值,添加适量的离子液体能提升传感器面电容及灵敏度,过量则会导致介电层纤维膜结构劣化、初始电容值增大、相对电容变化率降低,阻碍灵敏度提升。当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30%时,传感器灵敏度最佳,在0~180 kPa范围内达到0.747 kPa^(-1),是无离子液体添加时的32倍,同时该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性(175 ms)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超过80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离子液体 聚氨酯 共混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旧亚麻织物的超弹性气凝胶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张文丽 刘鑫 +3 位作者 张俏俏 支超 李建伟 樊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针对气凝胶材料制备成本高、强度低、韧性低和结构稳定性较弱的问题,对废旧麻织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将获取的亚麻纤维进行预处理后获得分散良好的纤维悬浮液,运用冷冻干燥、高温交联的研究方法制备纤维素气凝胶,并对其形貌、弹性和隔热性... 针对气凝胶材料制备成本高、强度低、韧性低和结构稳定性较弱的问题,对废旧麻织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将获取的亚麻纤维进行预处理后获得分散良好的纤维悬浮液,运用冷冻干燥、高温交联的研究方法制备纤维素气凝胶,并对其形貌、弹性和隔热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当悬浮液中纤维溶液质量分数为0.2%时,所制备的亚麻纤维素气凝胶质量轻且弹性好,密度仅为5.13 mg/cm^(3),在50%形变压力下循环压缩60次后,其仍可回复至初始形状。同时,亚麻纤维素气凝胶还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可在80℃的加热台上长久保持温度在53℃,导热率为(0.0382±0.0002)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气凝胶 冷冻干燥 超弹性 隔热 废旧亚麻织物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丹 李庆 +3 位作者 吴志强 陈灵辉 朱炜 樊增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构筑的新型结晶性多孔材料,有机-无机杂化及多孔特性赋予MOFs半导体特征和可修饰性。综述了MOFs及其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印染废水中常见六价铬Cr(Ⅵ)的研究进展,以及提升其性能的后修...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构筑的新型结晶性多孔材料,有机-无机杂化及多孔特性赋予MOFs半导体特征和可修饰性。综述了MOFs及其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印染废水中常见六价铬Cr(Ⅵ)的研究进展,以及提升其性能的后修饰策略。特别是通过引入发色基团、掺杂光敏剂及构建异质结等,提升MOFs可见光催化能力的方法。分析了其光催化还原Cr(Ⅵ)的反应机理和其他因素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提升MOFs可循环使用性能的手段,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还原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六价铬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的炭黑导电织物制备及其在人体运动监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董子靖 吴欣媛 +4 位作者 王瑞霞 赵华祥 钱利江 应城唯 孙润军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3,共8页
为改善炭黑(CB)导电层与织物基底的结合牢度和均匀性,提高炭黑导电织物作为传感器的灵敏度,采用浸渍法获得壳聚糖改性的炭黑导电纯棉针织物,通过改善碳系导电填充材料在织物上的均匀度,提高织物应变传感器的灵敏度,从而开发一种可监测... 为改善炭黑(CB)导电层与织物基底的结合牢度和均匀性,提高炭黑导电织物作为传感器的灵敏度,采用浸渍法获得壳聚糖改性的炭黑导电纯棉针织物,通过改善碳系导电填充材料在织物上的均匀度,提高织物应变传感器的灵敏度,从而开发一种可监测人体运动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其表面形貌和结构,采用ZH-T0型电阻测量模块结合织物强力机,测试样品拉伸应变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未使用壳聚糖改性的炭黑导电织物相比,壳聚糖对于织物的改性处理可使炭黑更均匀地包覆在织物上,赋予纯棉针织物良好的传感性能;在60%的应变条件下,电阻变化率达到332.37%,灵敏度为5.5左右,相对于未改性样品的电阻变化率提高了183.3%,灵敏度提高了175%;改性后的样品在不同频率、拉伸百分比和1000次往复拉伸中其拉伸应变性能保持稳定,在宽温度范围内可稳定使用。壳聚糖修饰的炭黑导电织物可用于监测人身体多个部位的运动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壳聚糖 导电织物 拉伸应变性能 人体运动监测 织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在锯齿加工细绒棉颜色分级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嘉澍 董洁 +3 位作者 孙润军 魏亮 王德波 王琼琼 《中国棉花》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随着图像处理的迅猛发展,其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创新及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纺织行业,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纤维检测、布料检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环节。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与分析,实现自动化监控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纺织品... 随着图像处理的迅猛发展,其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创新及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纺织行业,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纤维检测、布料检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环节。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与分析,实现自动化监控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棉花颜色分级方法受多种因素限制,诸如人工检验的主观性以及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检测仪)方法的高成本和破坏性。针对这些不足,介绍了图像处理的原理和在棉花颜色分级方面的优势,综述了传统图像处理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在现有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探讨了各种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图像处理在棉花颜色分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颜色分级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颜色检测 神经网络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法给碱的粘胶织物活性红24无尿素印花
12
作者 崔芳 张鑫卿 +3 位作者 殷斐 李大伟 雷苗苗 谢志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 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活性红24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粘胶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并分析了综合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含4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2 g/L海藻酸钠的发泡原液在碳酸钠质量浓度为90 g/L、pH值为11.51时,泡沫的初见液时间和破裂半衰期仍分别高达14.30 min和80.67 min,耐碱稳定性良好;质量分数为3%的活性红24对粘胶织物进行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的适宜固色条件为碳酸钠质量浓度30 g/L、于115℃汽蒸13 min;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织物的花型轮廓清晰度较好、无明显渗化现象,颜色递深性良好,图案颜色均匀性有待提高,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达4~5级和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尿素印花 活性染料 粘胶织物 泡沫稳定性 泡沫法给碱 湿蒸固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鑫卿 李大伟 +1 位作者 崔芳 王兵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降低印花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促进活性染料印花向低耗减排方向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尿素替代化学品开发、新型印花糊料选用、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合成、印花工艺改进4个方面... 为降低印花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促进活性染料印花向低耗减排方向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尿素替代化学品开发、新型印花糊料选用、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合成、印花工艺改进4个方面详细阐述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发进展,着重分析这些技术的优势、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印染废水的氨氮消减和印染加工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纤维素纤维 印花 尿素 降耗减排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天然纤维纺织品回收利用现状及高值化利用策略 被引量:13
14
作者 樊威 刘红霞 +2 位作者 陆琳琳 窦皓 孙艳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6,共8页
为了提高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综述了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能量法等4种回收利用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适合回收的纺织品类型和等级。研究认为:废旧纺织... 为了提高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综述了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能量法等4种回收利用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适合回收的纺织品类型和等级。研究认为:废旧纺织品材料组分复杂,再生产品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不明确、回收成本高、附加值低、接受程度差;指出未来应从废旧纺织品分拣识别技术、再生产品的构效关系、低成本回收技术、高值化策略和推广使用政策法规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以期推动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的产业化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天然纤维 循环再生技术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印染废水中染料和Cr(Ⅵ)的去除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灵辉 李庆 +3 位作者 管斌斌 朱炜 徐宇婷 樊增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4,共8页
综述了一类新型的固态结晶性多孔功能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其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可调性,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特殊的半导体结构和高水稳定性,已在水环境修复研究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MOF... 综述了一类新型的固态结晶性多孔功能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其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可调性,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特殊的半导体结构和高水稳定性,已在水环境修复研究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MOFs材料在水中染料、重金属Cr(Ⅵ)离子去除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印染废水的自身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光催化降解 Cr(Ⅵ)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铁氧体/石墨烯/二氧化硅柔性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杰 董子靖 +3 位作者 宋佳敏 张昭环 陈敏 孙润军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5-4161,共7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伴随其而来的电磁污染也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具有“薄、轻、宽、强”的吸波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机械混合法将钡铁氧体(BaFe_(12)O_(19))、石墨烯(grap...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伴随其而来的电磁污染也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具有“薄、轻、宽、强”的吸波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机械混合法将钡铁氧体(BaFe_(12)O_(19))、石墨烯(graphene)、二氧化硅(SiO_(2))进行混合,制备多元复合吸波剂,以水性聚氨酯为粘结剂,使用流延工艺制备多元复合吸收剂涂层织物,并分析其结构、形貌、机械以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柔性吸波涂层织物在吸波剂配比为0.4(BaFe_(12)O_(19)-graphene)-0.6SiO_(2)、吸波涂层厚度为1.2 mm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14.58 dB,有效吸波带宽为0.94 GHz(12.91~13.58 GHz),具备涂层薄、吸波强度高、吸收频带宽、质量轻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石墨烯 二氧化硅 涂层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增强柔性防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秋实 何彩婷 +3 位作者 王珊 陈美玉 梁高勇 孙润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3-188,205,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警用防刺服用织物增强柔性防刺复合材料,提升现有柔性防护装备的防刺性能水平,以复合材料的柔性基体作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剪切增稠型、硬质颗粒涂层型和树脂增强型等多种类型的柔性防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性能特征及其... 为进一步了解警用防刺服用织物增强柔性防刺复合材料,提升现有柔性防护装备的防刺性能水平,以复合材料的柔性基体作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剪切增稠型、硬质颗粒涂层型和树脂增强型等多种类型的柔性防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性能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柔性基体的结构特征出发,总结了织物增强柔性防刺复合材料在防刺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针对防护装备在穿着灵活性和舒适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整合不同类型柔性防刺复合材料在结构性能特征和防刺机制方面的优势,开发复合型织物增强柔性防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装备 柔性复合材料 柔性基体 防刺性能 防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吸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静 沈艳琴 +2 位作者 姚一军 胡成蒙 武海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925-5935,共11页
超吸水材料具有吸水倍数高、保水能力强、外观柔软、内部呈多孔网状结构等优点,但存在对含电解质水溶液吸收能力有限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超吸水材料的吸附机理,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超吸水树脂、超吸水纤维、超吸水膜、超吸水织物基... 超吸水材料具有吸水倍数高、保水能力强、外观柔软、内部呈多孔网状结构等优点,但存在对含电解质水溶液吸收能力有限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超吸水材料的吸附机理,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超吸水树脂、超吸水纤维、超吸水膜、超吸水织物基气凝胶吸水材料的制备原理与特点,其次概述了不同形式吸水材料对去离子水、盐水、合成尿、尿素的吸附机理差异,指出增加吸水材料的比表面积、亲水基团数量、分子量,适当的交联度和中和度,并结合高的渗透压、静电排斥力、额外添加无机粒子可提高吸液能力,随后简述了高分子气凝胶与纺织品相结合构筑超吸水织物在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超吸水材料的可增长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超吸水材料对含电解质水溶液的吸收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吸水树脂 超吸水纤维 超吸水薄膜 超吸水织物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可降解育果袋材料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美玉 孙润军 +2 位作者 夏斌斌 王珊 何彩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8-255,共8页
为了提高废弃玉米苞叶的再利用率,降低育果袋的生产成本,该研究采用碱煮法将玉米苞叶脱胶后提取玉米苞叶纤维,运用湿法成网技术将(5±0.5)mm的玉米苞叶纤维与废旧书本纸屑按1.5:1的配比快速成型制备了育果袋材料样品,并对其和市场... 为了提高废弃玉米苞叶的再利用率,降低育果袋的生产成本,该研究采用碱煮法将玉米苞叶脱胶后提取玉米苞叶纤维,运用湿法成网技术将(5±0.5)mm的玉米苞叶纤维与废旧书本纸屑按1.5:1的配比快速成型制备了育果袋材料样品,并对其和市场具有代表性的5种育果袋的透气、保温、遮光性能以及水份管理能力等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市场参比样品相比,所制备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套袋相关性能,其透气率和透气量分别达到了73.5mm/s和173.7 L/m^(2)·s;热量损失仅为265k J/h;可见光和紫外光范围内透过率分别为0.4%和0.09%;不仅如此,所制备的材料在30 min内芯吸高度达到了31 mm,平均湿蒸发速率为0.1165 g/h,保水性能明显优于市场葡萄专用育果袋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纤维素 玉米苞叶 育果袋材料 透气性 保温性能 遮光性能 水份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类玻璃环氧高分子复合材料闭环回收利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博 樊威 +2 位作者 高兴忠 王淑娟 李志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回收再利用效率低、回收组分单一的问题,采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催化剂乙酰丙酮锌和环氧树脂,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的类玻璃环氧高分子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经乙二醇参与酯交...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回收再利用效率低、回收组分单一的问题,采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催化剂乙酰丙酮锌和环氧树脂,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的类玻璃环氧高分子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经乙二醇参与酯交换反应,在18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闭环回收。对原树脂、碳纤维和CFRP以及回收后的树脂、碳纤维和利用回收后树脂和碳纤维制备的CFRP的表观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回收方法可完全回收和再加工复合材料的树脂与碳纤维;回收后树脂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0.1%,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8.9%,CFRP的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保持率分别为86.2%和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闭环回收 再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