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美月 李开宇 +2 位作者 唐倩倩 李彦 王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建立了西安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指标,提出了构建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对西部地区、全国有序推行以农民工市民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成本测算 分担机制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产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2-57,共6页
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影响分歧入手,提出了适度金融发展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使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从金融发展的结构和金融深度这两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我国2003-2016年的季度行业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 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影响分歧入手,提出了适度金融发展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使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从金融发展的结构和金融深度这两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我国2003-2016年的季度行业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在门限值两侧存在明显差异,从而证明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金融发展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仁全 董娟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1-168,共8页
研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机制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耦合协... 研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机制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三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创新驱动成为引领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系统之间依然存在发展不同步、不协调问题,生态环境系统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绿色形象的中介作用与价值认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军伟 梁秋宸 刘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ESG信息披露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如何通过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动机促进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引起学界关注。基于动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绿色形象、价值认知与绿色创新绩... ESG信息披露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如何通过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动机促进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引起学界关注。基于动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绿色形象、价值认知与绿色创新绩效关系概念模型,以绿色形象为中介变量,以管理层价值认知为调节变量,探讨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54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ESG信息披露的利己性动机与利他性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形象在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价值认知正向调节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与绿色创新绩效的关系。结论可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指导,为政府制定ESG信息披露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企业绿色创新绩效 绿色形象 价值认知 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如何激发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5
作者 赵娜 袁梁 +1 位作者 龙汉 朱维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2,共11页
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对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 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对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成熟企业。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减弱了企业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提高了实体金融投资的相对报酬。此外,企业减少金融资产配置后,资本配置趋于向实,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实体投资、环保投资和技术创新投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企业 脱虚向实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曾先峰 张超 曾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157,共9页
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改革是中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多部门动态CGE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的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税率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产出和废弃物排放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①单独征收资源税或者环境保护税将对宏... 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改革是中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多部门动态CGE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的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税率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产出和废弃物排放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①单独征收资源税或者环境保护税将对宏观经济产出带来负向影响,但两种税均能抑制废弃物排放。②资源税主要通过抑制企业投资对宏观经济产出产生负向影响,而环境保护税主要通过抑制消费和企业投资影响产出。③与环境保护税相比,资源税对宏观经济产出具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与资源税相比,环境保护税能更有效地抑制废弃物排放。④与单一政策相比,同时征收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对产出和废弃物排放的抑制作用更显著。⑤结合我国实际,在赋予产出损失更大权重的条件下,选择6%的资源税和4倍于基准水平(即大气污染物4.8元/污染当量,水污染物5.6元/污染当量)的环境保护税的税率组合,能实现对产出负向影响最小和最大程度实现抑制废弃物排放的政府最优目标。在征收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的同时,应实施减少企业负担的配套政策,以抵消环境保护政策对宏观经济产出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税 环境保护税 最优税率 C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欣 刘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6,共7页
本文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对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CO2)排放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人均CO2排放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而这是不同发展特征的省市产生不同作用互相抵消的结果;经济发展水... 本文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对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CO2)排放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人均CO2排放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而这是不同发展特征的省市产生不同作用互相抵消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均会影响金融发展对CO2排放的作用,收入水平由低到中的提升会强化正向影响,达到高收入水平则会变为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开放度提升,金融发展会降低CO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龚杰昌 李潇 曾先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5,86,共7页
运用主成分法研究了陕西省的生态足迹,研究发现:1990-2009年陕西省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使用计量方法做进一步的预测,表明在未来10年,陕西省的生态赤字状态仍将不断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提出实现陕西... 运用主成分法研究了陕西省的生态足迹,研究发现:1990-2009年陕西省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使用计量方法做进一步的预测,表明在未来10年,陕西省的生态赤字状态仍将不断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提出实现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现有发展模式,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陕西省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周期研发、水平型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心阳 李沂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2,共12页
本文基于研发与创新形成的技术冲击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确定性与随机性均衡增长路径,构建了种类扩张内生性增长模型,对我国研发、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投入、创新产品种类与产出增长率存在顺周... 本文基于研发与创新形成的技术冲击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确定性与随机性均衡增长路径,构建了种类扩张内生性增长模型,对我国研发、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投入、创新产品种类与产出增长率存在顺周期变动关系;在均衡增长路径上,当研发与创新由市场供求和企业自发决定时,水平型创新将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潜在波动性,而当研发与创新由外生性政策决定时,水平型创新能够显著增强经济内在稳定性,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明显不足,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阶段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形成完整的内需体系。在第一阶段,应充分运用政府政策干预优势,加快推动企业研发与创新进程,带动产出和消费增长率快速提升;在第二阶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自主实施研发与创新,将政府政策干预重点转向抑制创新市场波动性上,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周期研发 水平型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种类扩张内生性增长模型 外生性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模式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庞加兰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64,共4页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其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速度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金融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特殊性入手,深入剖析其融资的困境和原因,...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其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速度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金融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特殊性入手,深入剖析其融资的困境和原因,提出创新间接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推进金融租赁以及加大政府扶持等方面,来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科技型小微企业 知识产权质押 集合债券 金融租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背景下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防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庞加兰 王倩倩 吴露露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2,共9页
当前,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2010—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模型,采用客观赋值法CRITIC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得到中国金融系统的综合压力指数。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压力... 当前,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2010—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模型,采用客观赋值法CRITIC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得到中国金融系统的综合压力指数。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呈下降态势,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对金融压力指数的权重较高。因而,在金融开放背景下务必重点监管相关行业,精准施策,同时应当注重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开放 金融压力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颖 雷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7-172,共6页
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研究中国各地级市在2001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变化,揭示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消耗在各个城市对经济的促进... 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研究中国各地级市在2001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变化,揭示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消耗在各个城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慢慢降低;污染排放在各个城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2015年急剧增长,其中东北部地区影响较小,而南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负影响力,其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小。因此,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各地应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身的绿色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差异 地理加权回归 能源消耗 污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可以缓解财政压力吗?——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伟亮 宋丽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数字经济对财政压力造成何种影响是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运用2011—2019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缓解财政压力。经济机制分析显示,促进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效率提... 数字经济对财政压力造成何种影响是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运用2011—2019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缓解财政压力。经济机制分析显示,促进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效率提高是数字经济缓解财政压力的重要机制。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财政压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因此,在数字经济可以显著缓解财政压力的事实下,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多种举措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注重顶层设计,合理优化空间发展结构,减小重复和低效建设,避免出现产能过剩和高端产业低端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财政压力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党晨鹭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丰富。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对此,为了进一步突破诸如农村金融供需关系不平衡、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丰富。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对此,为了进一步突破诸如农村金融供需关系不平衡、金融产品和服务过于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监管、金融市场的风险补偿、保障机制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等诸多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在解决上述具体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市场 成长困境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及区域差异——以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艾珂宇 刘昌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9-385,共7页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严重,突出表现为能源产品产量占GDP比重大,而卫生、教育和科技发展缓慢。本文以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榆林市为例,通过分析研发主体、研发活动、研发投入等情况,并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资源型城...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严重,突出表现为能源产品产量占GDP比重大,而卫生、教育和科技发展缓慢。本文以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榆林市为例,通过分析研发主体、研发活动、研发投入等情况,并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资源型城市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其他城市相比,榆林市研发投入强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原因是研发主体中机构少、人力薄弱,规上企业贡献度低,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培育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研发投入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黄河流域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竞争优势下技术多元化与流通企业创新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在市场竞争优势下,技术多元化与动态学习能力是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流通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态学习能力,而动态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本文采用OLS回归与Bootstrap等方法,选取2013-2021年我国... 在市场竞争优势下,技术多元化与动态学习能力是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流通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态学习能力,而动态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本文采用OLS回归与Bootstrap等方法,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213家上市流通企业作为样本,探讨市场竞争优势下技术多元化与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动态学习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显著促进了流通企业创新发展;动态学习能力在技术多元化与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市场竞争优势增强了技术多元化对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企业 创新发展 技术多元化 动态学习能力 市场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传染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毅岳 戴欣远 高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大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上市公司之间的多层网络关联关系,构建上市公司关联知识图谱,进而提出基于个性化PageRank算法的风险随机游走模型,对风险传染过程进行模拟。首先,运用爬虫技术获取上市公司的多维度关联数据,进...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大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上市公司之间的多层网络关联关系,构建上市公司关联知识图谱,进而提出基于个性化PageRank算法的风险随机游走模型,对风险传染过程进行模拟。首先,运用爬虫技术获取上市公司的多维度关联数据,进而通过实体消歧和实体统一处理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融合,构建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知识图谱;其次,运用图论基本原理将关联图谱转化为风险传染图谱,并将个性化PageRank风险随机游走模型引入到风险图谱中,对突发风险事件的传染过程进行高效的可视模拟和预测。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图谱包含约15万个节点、18万条关系,支持可视化查询、智能化推理和风险传染模拟多重功能,从人工智能视角为金融风险传染这一复杂过程的模拟计算和高效预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金融风险智能监管等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知识图谱 风险传染模拟 个性化PageRa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耦合协调格局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窦睿音 赵银芳 +1 位作者 李开宇 焦贝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9,共11页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厘清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和城市建设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流域多维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MinD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方法测算2009-2020年不同尺度下黄河...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厘清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和城市建设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流域多维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MinD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方法测算2009-2020年不同尺度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多系统耦合协调演化,并利用Tobit模型讨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总体缓慢上升.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由高到低排序为下游、中游、上游;社会高质量发展效率缓慢下降,由高到低排序为上游、下游、中游;生态高质量发展效率快速上升,由高到低排序为中游、上游、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效率平稳波动,由高到低排序为中游、上游、下游.2)黄河流域全域、上游和中游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多系统耦合协调整体属于较协调状态,下游整体属于接近协调状态.3)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型、科技投入强度、科技产出水平、能源消耗强度、环境规制、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保障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多系统耦合协调,在不同流域段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效率 多系统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品技术溢出与基础科学研究替代—互补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慧莹 刘航 张雨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51,共12页
随着中国技术能力从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以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日益迫切。科技自立自强不等于“闭门造车”,基础研究应基于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更高的成果质量和转化效率有效驱动经济发展。因此,探讨贸易品蕴含... 随着中国技术能力从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以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日益迫切。科技自立自强不等于“闭门造车”,基础研究应基于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更高的成果质量和转化效率有效驱动经济发展。因此,探讨贸易品蕴含的技术正外部性与本国基础研究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研究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贸易开放对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基础研究资本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贸易开放对该正向影响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即贸易品技术隐含流与基础研究成果存在一定替代关系;②在基础研究投入增进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应用研究产出发挥关键中介效应,其中贸易开放对第一阶段起显著为负的中介—调节效应,对第二阶段没有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深入推动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改革、借助进口贸易搭建创新示范区、构建内外一体化开放融通创新体系。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协同实现创新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基础科学研究 成果转化机制 TFP 开放创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扩张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霍露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基于城乡融合视角,通过构建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城市扩张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 基于城乡融合视角,通过构建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城市扩张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根源,采用空间莫兰指数探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从时间趋势看,我国城市扩张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但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大多为初级协调阶段,中部和东北地区为勉强协调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处于濒临失调阶段。第二,耦合协调度总体Dagum基尼系数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根源。第三,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M”型波动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