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巫术研究与现代认同
1
作者 王洪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80,共5页
巫术文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这种以原始巫术与图腾崇拜为关注对象,以艺术哲学、文化人类学为研究方法,以追溯民族文化之根为思想目标的学术路径不仅拓展了现代中国的思想格局,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实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巫... 巫术文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这种以原始巫术与图腾崇拜为关注对象,以艺术哲学、文化人类学为研究方法,以追溯民族文化之根为思想目标的学术路径不仅拓展了现代中国的思想格局,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实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巫术研究的目的,并非矫正启蒙运动以来的价值取向,而是在强调文明传承、倡导多元主义的前提下坚守现代认同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 被引量:27
2
作者 魏在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转喻基于邻近联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转喻既有开放性,又有多维性、临时性、创造性。转喻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经历去映射、构建和... 转喻基于邻近联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转喻既有开放性,又有多维性、临时性、创造性。转喻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经历去映射、构建和设定另一种经验与存在,使其更加生动、更加直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出发,论述了转喻与语用推理、转喻与概念整合的关系,分析了转喻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和功能,并从跨空间投射映现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转喻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认知 概念整合 语用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思维方式看翻译中静态与动态的转换——张培基先生译文评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魏在江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6期92-96,共5页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及汉英语言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翻译中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及汉英语言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翻译中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为例,论证了中西思维方式在翻译转换中的作用和影响.揭示了汉英翻译教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思维方式 翻译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释小畑薰良的“海变”译论——中国文化外译的新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春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日本学者小畑薰良1922年在美国出版的英译本《李白诗集》。后来,他在应答我国学者闻一多对此译本的评论时提出了"海变"译论。"海变"译论是基于从全球视野研究而提出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海变&qu... 日本学者小畑薰良1922年在美国出版的英译本《李白诗集》。后来,他在应答我国学者闻一多对此译本的评论时提出了"海变"译论。"海变"译论是基于从全球视野研究而提出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海变"译论启示我们,在看待当下中国文化外译时,人们需要开阔胸襟、开放视野,关注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畑薰良 闻一多 “海变”译论 “灵芝”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缪的悲剧美学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洪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140,共5页
作为一个富于悲情气质的现代作家,加缪不仅在自己的戏剧创作,而且在积极的理论思考中,都致力于建构一种现代悲剧美学。他所主张的悲剧美学,以现代人的命运为关注重心,以人生的荒诞性为原初判断,以生命的悲剧意识为思想基点,以复兴现代... 作为一个富于悲情气质的现代作家,加缪不仅在自己的戏剧创作,而且在积极的理论思考中,都致力于建构一种现代悲剧美学。他所主张的悲剧美学,以现代人的命运为关注重心,以人生的荒诞性为原初判断,以生命的悲剧意识为思想基点,以复兴现代悲剧为理论旗帜,称得上是对亚里士多德以降的古典悲剧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为现代人探究"生活的可能性"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悲剧性 悲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科技新闻特写背景材料的择取差异及肇因
6
作者 石春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60,共7页
背景材料介绍是英汉科技新闻特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科技新闻特写的背景材料择取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范畴不同,运用背景材料的方法不同,描述背景材料详细程度不同,运用背景材料的倾向性不同。英汉科技新闻特写背景... 背景材料介绍是英汉科技新闻特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科技新闻特写的背景材料择取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范畴不同,运用背景材料的方法不同,描述背景材料详细程度不同,运用背景材料的倾向性不同。英汉科技新闻特写背景材料的择取肇因在于中西传统文化存在差异,中西民族思维模式,中西新闻语篇的社会角色、价值取向、传播语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新闻特写 背景材料 择取 肇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