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画版《〈黄帝内经〉——养生图典》(汉英)与中医药典籍多模态翻译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静 刘云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3-115,共13页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医药典籍外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大成者,对其开展译介,对我国中医药典籍更好地走向世界、传递独特的中国声音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值得翻译界...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医药典籍外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大成者,对其开展译介,对我国中医药典籍更好地走向世界、传递独特的中国声音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值得翻译界深入关注。1997年,漫画版《〈黄帝内经〉——养生图典》(汉英)出版,为中医药典籍在海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多模态实践路径。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多以语言研究为中心,忽视了其他符号资源在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本文聚焦中医药典籍的多模态翻译,选取漫画版《〈黄帝内经〉——养生图典》(汉英)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从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先是分析了该译本文字模态翻译部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对比分析了该译本图像模态的叙事效果,最后总结该译本的不足之处对于读者接受和中医药典籍传播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翻译建议,以期为未来的中医药典籍译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药典籍 漫画 多模态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黑塞的“故乡回忆”与故乡书写之比较
2
作者 陈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3,共12页
20世纪上半叶,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却又灾难深重。该世纪之交的中德两国尽管政治和社会背景不同,但均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代,同样面临着现代性巨变中的社会与文化精神困境。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周树人,字豫才,1881-1936... 20世纪上半叶,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却又灾难深重。该世纪之交的中德两国尽管政治和社会背景不同,但均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代,同样面临着现代性巨变中的社会与文化精神困境。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周树人,字豫才,1881-1936)与被誉为"德国最后一位骑士"的德裔瑞士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文化批评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曼·黑塞 精神困境 诺贝尔文学奖 周树人 故乡书写 现代转变 灾难深重 社会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内涵及表现模式——以法语、英语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悦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26-134,共9页
鉴于时体范畴的认知关联性和形式融合性,目前学界对二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基于法国学者Guillaume的观点,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探究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界定时体范畴的各自内涵,进而通过垂直多轴模式加以表现,并以法语和英语作为对象... 鉴于时体范畴的认知关联性和形式融合性,目前学界对二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基于法国学者Guillaume的观点,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探究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界定时体范畴的各自内涵,进而通过垂直多轴模式加以表现,并以法语和英语作为对象语言进行说明。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阐释时体范畴之间“同源异位”的关系,设计统一的表现模式,有助于厘清二者之边界;实践价值在于为法语或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直观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 体貌 认知根源 内涵 垂直多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言语交际意义解析话语误解层次--基于中、德新媒体交际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蔡璟珂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4-75,共12页
误解是言语交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误解的出现标志着交际出现了问题,轻则阻碍交际进程,重则导致交际失败。对误解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交际进程,从而指导如何更高效地进行言语交际。本文总结了前人对误解的研究成果与存在问题,依托... 误解是言语交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误解的出现标志着交际出现了问题,轻则阻碍交际进程,重则导致交际失败。对误解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交际进程,从而指导如何更高效地进行言语交际。本文总结了前人对误解的研究成果与存在问题,依托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与德国明斯特大学共建的基于中、德新型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语料库,基于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言语交际意义概念;并依此对误解现象做了系统划分,认为误解可分为语音层面、命题层面、用意层面和暗含层面上的误解,同时从关联理论角度简要阐述了各个层面误解的认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意义 认知语境 会话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汉法平行语料库建设中的底本问题
5
作者 李雁 《曹雪芹研究》 2023年第2期97-108,共12页
《红楼梦》版本纷繁复杂,厘清法译本的底本是建设汉法平行语料库的首要问题,也是《红楼梦》汉法翻译研究开展的前提。本文将法译本《红楼梦》内容与1958年版俞平伯校本、1957年版启功注本做文本比对,并参照戚沪本、庚辰本等版本,梳理法... 《红楼梦》版本纷繁复杂,厘清法译本的底本是建设汉法平行语料库的首要问题,也是《红楼梦》汉法翻译研究开展的前提。本文将法译本《红楼梦》内容与1958年版俞平伯校本、1957年版启功注本做文本比对,并参照戚沪本、庚辰本等版本,梳理法译本译者所采用的中文底本,为建设《红楼梦》汉法平行语料库采集语料,以期对汉法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提供借鉴,亦为《红楼梦》在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方面进行更深更广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汉法平行语料库 李治华法译本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