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地理学视角下西安市星巴克消费空间符号表征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璐 杨晚月 +1 位作者 焦瑛 甘雅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9-588,共10页
饮食地理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文化转向的深入,其研究内容和范式中饮食空间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愈加凸显。星巴克作为典型的饮食消费空间,具有地方文化、情感体验和功能价值等符号表征意义。以西安市123家星巴克为研... 饮食地理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文化转向的深入,其研究内容和范式中饮食空间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愈加凸显。星巴克作为典型的饮食消费空间,具有地方文化、情感体验和功能价值等符号表征意义。以西安市123家星巴克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以及文本分析方法,对星巴克消费空间的宏观区位符号表征以及微观消费空间的符号内容、表征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宏观区位文化表征体现出3种特质,偏好城市活力地区是饮食符号传播逻辑与品牌理念影响的必然结果,不同的空间邻近性表征着异质的空间文化特质;微观符号消费空间的符号内容分为功能空间符号、品牌符号和“第三空间”符号3部分,是消费过程意义与身份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地理学 消费空间 影响因素 符号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传时 李世平 +2 位作者 李强 段兆雯 李开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完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与空间结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结果探讨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以及在面向都市旅游与都市休闲市场下都市型乡村旅游... 目的探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完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与空间结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结果探讨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以及在面向都市旅游与都市休闲市场下都市型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以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结论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都市型乡村旅游是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发展都市型乡村旅游需要坚持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发展具有乡村性特色的城郊乡村娱乐产品,构筑一体化城乡游憩空间中的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中心,以活化的乡土民俗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产品,以自然化环境与景观强化乡村意象,坚持"社区参与"与旅游产业链本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乡村旅游 旅游产品 空间结构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测量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茜 王东红 李士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5-820,共6页
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剖析西安旅游形象。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 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剖析西安旅游形象。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为主要载体,总体上呈积极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宣传推介等方面对西安旅游形象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游客对旅游资源评价高于景区评价,表明西安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需要选择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西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景区和城市旅游发展要紧密关注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塑造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全新旅游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结构法 非结构法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段兆雯 李开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47,共5页
在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等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城郊10区(县)乡村旅游发展为案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4年西安城郊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揭示出推动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 在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等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城郊10区(县)乡村旅游发展为案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4年西安城郊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揭示出推动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动力因素。研究结论:1构建4个层面和20个指标的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运行评价体系;2推动西安城郊乡村旅游发展4个主导因素为供给动力因素、需求动力因素、资源动力因素和区位动力因素等;3提出了西安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动力系统 评价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景区旅游交通满意度研究——以西安三大景区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丽 曹小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5-669,共5页
旅游交通质量感知影响景区整体体验,满意度是衡量旅游景区交通质量感知最直接的反映。选取西安市三大不同区位的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景区为研究案例,采集游客调查问卷数据,应用李克特5点量表、等... 旅游交通质量感知影响景区整体体验,满意度是衡量旅游景区交通质量感知最直接的反映。选取西安市三大不同区位的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景区为研究案例,采集游客调查问卷数据,应用李克特5点量表、等权均值加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的满意度作出综合评价和对比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游客对三大景区的旅游交通满意度都达到满意程度,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城墙景区。满意度差异显著要素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交通便利性、景区道路的设计和护栏、警示牌等旅游交通安全设施4个方面。2景区旅游交通满意度的感知差异和变化规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上非常明显,而在收入上的感知表现规律则不显著。3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游客侧重关注的旅游交通要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游客满意度 历史文化景区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内容的西安旅游品牌个性历时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隋丽娜 郭凤杰 +1 位作者 程圩 吴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8,110,共6页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携程和马蜂窝在2009—2019年的7815篇关于西安的网络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从游客感知角度识别西安旅游品牌个性,并以5年为界分析其历时性变化。对其旅游品牌个性和旅游要素进行相关性和对应分析,以此解释西安旅游品牌个性...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携程和马蜂窝在2009—2019年的7815篇关于西安的网络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从游客感知角度识别西安旅游品牌个性,并以5年为界分析其历时性变化。对其旅游品牌个性和旅游要素进行相关性和对应分析,以此解释西安旅游品牌个性来源。研究发现:(1)游客对西安旅游品牌个性感知主要集中在“仁”“雅”“智”3个维度,但在不同阶段,游客感知到的品牌个性维度存在差异,表现为“仁”降“雅”“智”升,“智”“乐”词汇增加。(2)西安旅游品牌个性与旅游要素相关关系显著,游客对西安旅游品牌个性感知的变化主要集中于社会旅游资源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感知 品牌个性 历时性 旅游要素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景区创新路径研究——以西安半坡博物馆景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孙鹏 史建飞 王坚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尝试性地运用于景区发展路径的剖析。系统梳理国内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演化”视角下的旅游研究进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以及演化思想,构建旅游景区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型,并以半坡博物馆旅游景区为例进行... 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尝试性地运用于景区发展路径的剖析。系统梳理国内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演化”视角下的旅游研究进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以及演化思想,构建旅游景区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型,并以半坡博物馆旅游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是推动旅游景区演化的核心驱动力;在景区路径初始阶段,历史事件或偶然事件是景区发展的主要诱因;在路径发展阶段,突发事件会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产生重要(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从而加速景区的衰亡或者进一步创新演化;在路径消亡阶段,内部创新和外部介入是景区打破消极锁定,突破环境制约、进入下一轮循环的重要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地理学 景区演化 创新 路径 半坡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基于聚类和地理探测器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瑞宽 李九全 +1 位作者 常芳 王星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对西安市文化设施进行集群识别和等级划分,通过地理探测器量化分析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全类别文化设施具有明... 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对西安市文化设施进行集群识别和等级划分,通过地理探测器量化分析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全类别文化设施具有明显的中心集聚特征;(2)各类型文化设施空间集聚程度不同,且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大小不一,人口密度、交通通达性、经济水平以及旅游因素是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3)所有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均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表明西安市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文化设施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认知视角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9
作者 姬姣姣 王琪 李开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区域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区域认知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立足区域“时空统一体”“人地关系”“地理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以“空间幅—时间轴—事件链”为逻辑框架的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区域认知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立足区域“时空统一体”“人地关系”“地理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以“空间幅—时间轴—事件链”为逻辑框架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以“空间幅”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多尺度的地理特征,结合“时间轴”划定地理现象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特征,通过研究区域发展的重大事件的时空关联特征解析“事件链”形成机制及其对“人地关系”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强化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理 教学模式 区域认知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UP效应的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系——以西安市为例
10
作者 任嫄 段兆雯 +1 位作者 霍豫 李开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8,共17页
厘清微观尺度下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精准引导存量更新背景下精细化城市规划的实施方向。基于多源数据,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融合机器学习算法和沙普利加性可解释方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从街道... 厘清微观尺度下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精准引导存量更新背景下精细化城市规划的实施方向。基于多源数据,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融合机器学习算法和沙普利加性可解释方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从街道和街区两个层面,探究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西安市中心城区城市活力在街道与街区两个层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均呈现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活力梯度格局;活力热点分布在街道与街区层面略有差异,存在空间异质性。(2)在影响西安市中心城区城市活力的建成环境要素中,在街道层面,相对重要性最高的为全局整合度,在街区层面,相对重要性最高的为POI类别数。(3)西安市中心城区建成环境要素对城市活力存在非线性影响,在影响街道和街区活力的共同核心要素中,天空开敞度、地铁可达性在街道和街区层面阈值效应基本一致;POI类别数、容积率和绿视率在街道和街区层面的作用方式有差别。影响城市活力的建成环境要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街道层面,交互作用处于主导地位的为地铁可达性,街区层面为POI类别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规划建议,加强街道与街区协同发展,提高城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城市活力 机器学习 阈值效应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 被引量:65
11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王兴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地方理论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方,社区意识与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地方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试图从以人文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地方理论... 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地方理论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方,社区意识与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地方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试图从以人文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地方理论研究取向出发,探讨地方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典型案例区,来探讨和分析其在社区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这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感 地方理论 社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地感知意象研究的地方观解构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中华 文静 李瑾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9,共7页
本文回顾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旅游研究中地方理论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方依附应用旅游观光意象研究的内涵,探讨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以及游客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地方依附程度。最... 本文回顾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旅游研究中地方理论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方依附应用旅游观光意象研究的内涵,探讨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以及游客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地方依附程度。最后从旅游规划管理和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地方理论应用旅游营销研究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理论 地方依附 旅游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开宇 钟志平 王兴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路径。方法运用地域空间结构与城市社会地理学等理论方法。结果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开发是城市转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果明显,因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 目的探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路径。方法运用地域空间结构与城市社会地理学等理论方法。结果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开发是城市转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果明显,因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的替代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产业之一。结论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路径主要有:旅游形象与市场目标提升路径、对接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与跨区域开发统筹战略的路径、"制度观"转化下的项目引领路径、旅游品牌提升与产品开发路径、景区结构优化路径、旅游生产力提升路径、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复合的路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城市网络关注度时空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34
14
作者 梁璐 符鸿燕 +1 位作者 李九全 李苞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66-1576,共11页
基于媒介地理学,以网红西安为切入点,结合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选取百度指数2017—2019年中国361个市域对西安市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分析网红西安虚拟空间建构的时空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时间上,2017—2019... 基于媒介地理学,以网红西安为切入点,结合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选取百度指数2017—2019年中国361个市域对西安市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分析网红西安虚拟空间建构的时空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时间上,2017—2019年西安市的网络关注度持续上升,季节差异显著,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前兆效应”。②空间上,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的西安市网络关注度高于界线以西区域,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东部省(市、自治区)大多为高关注度区,省会城市普遍高于该省其他城市,且西安市网络关注度显著热点区和显著冷点区连片分布,次热点区围绕显著热点区分布。③影响因素上,气候舒适度、闲暇时间及网红形象符号是影响西安市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客源地互联网发达程度、年龄结构、GDP规模、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及两地的地理空间距离是影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其它因素影响力较弱。可见,媒介通过日常生活中城市居民的空间实践,重构了城市形象,同时也形塑了“人–媒介–城市”互动的动态虚拟空间,成为现代城市空间生产及实践重要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地理学 网红城市 网络关注度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比较研究——兼论门票价格的定价依据 被引量:41
15
作者 潘秋玲 曹三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低、旅游景区资金来源广泛度、旅游景区价格调控灵活度以及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监管体制的比较,得出了目前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特征的不同特点;同时,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定价依据主要为资源价值、成本... 通过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低、旅游景区资金来源广泛度、旅游景区价格调控灵活度以及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监管体制的比较,得出了目前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特征的不同特点;同时,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定价依据主要为资源价值、成本投入、市场供求、景区性质以及服务质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此我国旅游景区的价格调整策略为: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灵活科学的门票价格体系;加速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适度调整门票价格,强化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定价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旅游汽车司机的引导、监管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旅游形象 旅游认知形象 旅游情感形象 情感倾向 内容挖掘 丝绸之路(中国段) 敦煌 旅游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立规划“城市24小时社会”旅游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芳 王兴中 +1 位作者 张侃侃 黄佛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2-296,共5页
为了适应当前休闲时代下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发展现代城市娱乐业,提出创立规划"城市24小时社会"的旅游产业体系。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用理念阐释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得出中国要抓住当前消费... 为了适应当前休闲时代下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发展现代城市娱乐业,提出创立规划"城市24小时社会"的旅游产业体系。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用理念阐释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得出中国要抓住当前消费的特点,规划并发展现代城市娱乐业是增大城市(群)可持续驱动力的一项必行的战略措施,以期来提高旅游规划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24小时城市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步行交通公平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丽 任晓慧 +2 位作者 孙海文 胡玲玲 李开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1,共8页
基于西安市公租房、商品房、传统街坊不同类型的社区,采集居民日常活动出行的调查问卷数据以及社区周边设施网络数据,构建可达性公平指数,评价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步行交通公平。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步行出行可达性与其... 基于西安市公租房、商品房、传统街坊不同类型的社区,采集居民日常活动出行的调查问卷数据以及社区周边设施网络数据,构建可达性公平指数,评价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步行交通公平。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步行出行可达性与其月平均出行频率基本匹配,在社区基础型、街道满足型和城市提升型3类出行活动中,步行交通可达性越好的社区,其居民该类型活动月平均出行频率越高,说明居民出行频率和可达性的相关性较强,反映了居民活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成环境的制约;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日常步行出行存在交通不公平,公租房社区公平程度最低,商品房社区次之,传统街坊社区公平程度最高,在社区基础型、街道满足型和城市提升型出行活动中,传统街坊社区交通公平程度均为最高,公租房社区则为最低且公平差距最为明显;③社区区位、社区建成时长与居民收入共同影响社区居民交通公平,社区地理位置越优越,步行交通越趋于公平,步行交通公平程度随着社区建成时间的增长而提高,收入水平在区位条件的作用下对居民交通公平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活动空间 可达性 出行频率 步行交通公平 不同类型社区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兆雯 王兴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析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开发对策。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法与行为调查法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的空间内容研究,即对旅游区资源类型与景观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现状与旅游环境容量以及客源目标市场与... 目的探析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开发对策。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法与行为调查法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的空间内容研究,即对旅游区资源类型与景观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现状与旅游环境容量以及客源目标市场与地域吸引范围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论提出构建生态旅游系统示范区、大力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以形象标志景区带动旅游景点的整合营销等6点有关青海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为类似干旱区大型湖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可持续开发 湖泊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在旅途:家庭旅游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丽 刘阳 刘慕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30,共14页
家庭旅游对塑造“家”的情感联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其影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究。文章将旅游业最重要的细分市场家庭旅游视作为旅途中的“家”,旨在探讨家庭旅游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影... 家庭旅游对塑造“家”的情感联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其影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究。文章将旅游业最重要的细分市场家庭旅游视作为旅途中的“家”,旨在探讨家庭旅游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影响机理,从家庭旅游动机、家庭旅游活动参与、个人旅游体验满意度、家庭关系感知、家庭休闲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感知6个维度构建理论模型,以陕西省西安市为案例地获取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家庭旅游动机正向影响个人旅游体验满意度,且家庭旅游动机正向影响家庭旅游活动参与和家庭关系感知;(2)个人旅游体验满意度和家庭关系感知共同影响家庭休闲生活满意度,且家庭关系感知对家庭休闲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显著;(3)家庭休闲生活满意度正向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旅游 生活质量感知 影响 家庭本位观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