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地理学视角下西安市星巴克消费空间符号表征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璐 杨晚月 +1 位作者 焦瑛 甘雅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9-588,共10页
饮食地理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文化转向的深入,其研究内容和范式中饮食空间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愈加凸显。星巴克作为典型的饮食消费空间,具有地方文化、情感体验和功能价值等符号表征意义。以西安市123家星巴克为研... 饮食地理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文化转向的深入,其研究内容和范式中饮食空间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愈加凸显。星巴克作为典型的饮食消费空间,具有地方文化、情感体验和功能价值等符号表征意义。以西安市123家星巴克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以及文本分析方法,对星巴克消费空间的宏观区位符号表征以及微观消费空间的符号内容、表征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宏观区位文化表征体现出3种特质,偏好城市活力地区是饮食符号传播逻辑与品牌理念影响的必然结果,不同的空间邻近性表征着异质的空间文化特质;微观符号消费空间的符号内容分为功能空间符号、品牌符号和“第三空间”符号3部分,是消费过程意义与身份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地理学 消费空间 影响因素 符号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景区创新路径研究——以西安半坡博物馆景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孙鹏 史建飞 王坚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尝试性地运用于景区发展路径的剖析。系统梳理国内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演化”视角下的旅游研究进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以及演化思想,构建旅游景区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型,并以半坡博物馆旅游景区为例进行... 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尝试性地运用于景区发展路径的剖析。系统梳理国内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演化”视角下的旅游研究进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以及演化思想,构建旅游景区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型,并以半坡博物馆旅游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是推动旅游景区演化的核心驱动力;在景区路径初始阶段,历史事件或偶然事件是景区发展的主要诱因;在路径发展阶段,突发事件会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产生重要(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从而加速景区的衰亡或者进一步创新演化;在路径消亡阶段,内部创新和外部介入是景区打破消极锁定,突破环境制约、进入下一轮循环的重要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地理学 景区演化 创新 路径 半坡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基于聚类和地理探测器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瑞宽 李九全 +1 位作者 常芳 王星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对西安市文化设施进行集群识别和等级划分,通过地理探测器量化分析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全类别文化设施具有明... 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对西安市文化设施进行集群识别和等级划分,通过地理探测器量化分析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全类别文化设施具有明显的中心集聚特征;(2)各类型文化设施空间集聚程度不同,且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大小不一,人口密度、交通通达性、经济水平以及旅游因素是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3)所有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均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表明西安市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文化设施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认知视角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4
作者 姬姣姣 王琪 李开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区域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区域认知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立足区域“时空统一体”“人地关系”“地理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以“空间幅—时间轴—事件链”为逻辑框架的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区域认知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立足区域“时空统一体”“人地关系”“地理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以“空间幅—时间轴—事件链”为逻辑框架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以“空间幅”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多尺度的地理特征,结合“时间轴”划定地理现象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特征,通过研究区域发展的重大事件的时空关联特征解析“事件链”形成机制及其对“人地关系”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强化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理 教学模式 区域认知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步行交通公平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汪丽 任晓慧 +2 位作者 孙海文 胡玲玲 李开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1,共8页
基于西安市公租房、商品房、传统街坊不同类型的社区,采集居民日常活动出行的调查问卷数据以及社区周边设施网络数据,构建可达性公平指数,评价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步行交通公平。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步行出行可达性与其... 基于西安市公租房、商品房、传统街坊不同类型的社区,采集居民日常活动出行的调查问卷数据以及社区周边设施网络数据,构建可达性公平指数,评价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步行交通公平。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步行出行可达性与其月平均出行频率基本匹配,在社区基础型、街道满足型和城市提升型3类出行活动中,步行交通可达性越好的社区,其居民该类型活动月平均出行频率越高,说明居民出行频率和可达性的相关性较强,反映了居民活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成环境的制约;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日常步行出行存在交通不公平,公租房社区公平程度最低,商品房社区次之,传统街坊社区公平程度最高,在社区基础型、街道满足型和城市提升型出行活动中,传统街坊社区交通公平程度均为最高,公租房社区则为最低且公平差距最为明显;③社区区位、社区建成时长与居民收入共同影响社区居民交通公平,社区地理位置越优越,步行交通越趋于公平,步行交通公平程度随着社区建成时间的增长而提高,收入水平在区位条件的作用下对居民交通公平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活动空间 可达性 出行频率 步行交通公平 不同类型社区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消费空间性别关系建构——以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6-794,共9页
近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转向身体、身份认同和象征空间等微观地理,消费空间的性别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对典型消费空间的实证调查,考察空间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因素决定下的空间之权力隐喻关系,总结了... 近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转向身体、身份认同和象征空间等微观地理,消费空间的性别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对典型消费空间的实证调查,考察空间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因素决定下的空间之权力隐喻关系,总结了人—地互动模式中的性别建构特征。研究发现,消费空间为女性提供了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见证了女性空间权的觉醒与实践,但女性仍受男性规训与控制;现代女性在消费空间中的行为延续了传统的角色定位,公共空间参与度并未显著改变她们的性别角色和在家务上的性别化分工;消费空间再现和建构的性别关系、性别地位是一种典型的隐形歧视,女性处于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因此,空间和性别不可分割且互为构成,两性在消费空间中的表现实质上是性别权力关系的投射,折射出这一地理空间中两性的宰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地理学 消费空间 购物中心 性别隔离 性别差异 性别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奖旅游业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锋仪 艾欣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1期199-200,207,共3页
梳理了国内外会奖旅游研究现状,从会奖旅游发展概况、企业发展会奖旅游研究、会奖旅游市场供给分析、会奖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析、会奖旅游发展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会奖旅游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由于会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开发难度... 梳理了国内外会奖旅游研究现状,从会奖旅游发展概况、企业发展会奖旅游研究、会奖旅游市场供给分析、会奖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析、会奖旅游发展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会奖旅游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由于会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开发难度加大,应重点打造针对性产品,同时大健康+科技+体育+会奖旅游会形成新的互动,是未来会奖旅游发展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奖旅游 会奖旅游产品 会奖旅游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旅游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关系研究——基于百度指数
8
作者 王莉霞 杨敏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在互联网时代,明晰城市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于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借助百度指数平台,使用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VAR模型等方法揭示了重庆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结... 在互联网时代,明晰城市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于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借助百度指数平台,使用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VAR模型等方法揭示了重庆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时间分布上呈阶段性增长,关注度最高的年份为2018年,2020年的年际变动指数最接近100%,变动小,关注度稳定;②空间分布上呈分散式,增长不均衡,大致以重庆市为核心向外扩散,先向东扩散,再向南北扩散,符合地理衰减规律,在空间上集中于近距离客源省市,按关注度高低可分为4个梯队;③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网络关注度是客流量的前兆,网络关注度对客流量有持续的正向冲击作用,滞后期为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关注度 VAR模型 年际变动指数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你回故乡:食物唤醒了“地方”的记忆?——基于脱域机制和媒介地理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瑞宽 李同昇 +2 位作者 常芳 李九全 陆媛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5-1486,共12页
地方记忆和情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经典话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社交平台,构建出与实体空间不同的虚拟空间,为地方记忆和情感寄托提供新的载体。文章基于脱域机制和媒介地理相关理论,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研究对象,... 地方记忆和情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经典话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社交平台,构建出与实体空间不同的虚拟空间,为地方记忆和情感寄托提供新的载体。文章基于脱域机制和媒介地理相关理论,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字幕、弹幕和评论数据,探析“数实融合”背景下地方记忆被唤醒的过程。结果表明:1)字幕的主题词包括故乡、食物、味道、生活等,弹幕和评论中的核心节点包括食物、故乡、味道等,与其他节点共同构建语义网络;2)纪录片通过数字媒介平台唤醒观众的地方情感记忆,建构了承载饮食实践和地方归属感的社会文化空间;3)数字媒介为观众提供了新的互动平台,消解了实体空间对交流方式的地域限制,实现身体缺场和精神在场的共存,缩短了人与故乡的情感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地方 故乡 数字媒介 脱域机制 媒介地理学 《舌尖上的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0,共17页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体验联系起来,以丽江古城客栈主与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明晰旅游情境中日常生活对于旅游者主观健康体验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从空间、时间、社会实践3个维度营造了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新范式与典范形态,建构了环境、日常生活与健康交互新面向;(2)旅游地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物质、社会和心理多重资源,形成了生理、心理和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三维康复性意义结构;(3)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是在旅游者与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关联中建构的,并从生产与消费两端对康复性意义进行共同塑造与整合。研究从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实证分析回应了旅游、日常生活、健康体验之间的互动关联,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也为旅游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康复性景观 主观健康体验 丽江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医疗机构分级可达性与空间公正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岩辉 杨晴青 李继园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4,共7页
医疗机构可达性是衡量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均衡的可达性水平是实现空间公正的基础。利用医疗机构、居住点POI数据以及腾讯点位数据,采用基于空间格网的最近设施点法分析,探索了西安市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公正格局... 医疗机构可达性是衡量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均衡的可达性水平是实现空间公正的基础。利用医疗机构、居住点POI数据以及腾讯点位数据,采用基于空间格网的最近设施点法分析,探索了西安市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公正格局。结果表明:西安市医疗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其中,三级医院的15 min圈层分布于主城区;一、二级医院的可达性格局相似,30 min圈层覆盖率超过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5 min圈层覆盖率达到71.02%,仅有2.04%的居住点未被覆盖。医疗资源空间公正形成了4类区域:综合医疗空间公正区范围覆盖90.88%的居住点,48.13%的城市空间;高等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主要位于城郊地带;基本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范围狭窄,仅于行政区交界处分布;整体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南部和东部的秦岭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可达性 空间公正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果 王莉霞 王琼雅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1期179-184,共6页
入境旅游是旅游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的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刻画了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主题与阶段。结果发现: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国内研究呈下降趋势;国... 入境旅游是旅游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的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刻画了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主题与阶段。结果发现: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国内研究呈下降趋势;国内发文作者形成“垂直集中式”合作网络,国外发文作者形成“独立分散”式合作网络;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的知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入境旅游研究经历了探索发展期(1993~2003年),快速增长期(2004~2010年),平稳发展期(2011~2018年)三个时期,国外入境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探索期(1993~2003年),缓慢发展期(2004~2010年),急速发展期(2011~2020年)三个时期。通过对比国内外入境旅游研究的差别,探索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突破方向,为认识入境旅游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脉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蜜 张孟楠 易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7期153-157,共5页
旅游资源不仅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旅游供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该研究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A级旅游景区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 旅游资源不仅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旅游供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该研究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A级旅游景区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域尺度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分布集聚区呈现“三大四小”的特点,总体空间格局为中部密集程度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东部;(3)区域地形条件、水体资源禀赋、交通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分布 影响机制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孙鹏 戴鹏辉 +2 位作者 惠岩 张杰繁 职紫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2-785,共14页
探析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Super-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78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水平,并利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To... 探析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Super-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78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水平,并利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均呈现出随时间演化而波动上升态势,但发展水平较低,两者在区域间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②研究期间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耦合度与协调度均呈增长趋势,其中耦合度整体处于磨合阶段,协调度整体处于一般协调状态,从空间格局来看,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阶梯式递增的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对耦合协调度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生态韧性 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 TOBIT回归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空间安全视角下城市居民安全心理感知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陆明 张岩 +1 位作者 刘晓霞 白梓锋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8期125-130,共6页
社区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如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居民的社区安全心理感知为研究对象,在西安市主城区内调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安全建设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及SPSS统计分析法对居民安全感进行深入... 社区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如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居民的社区安全心理感知为研究对象,在西安市主城区内调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安全建设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及SPSS统计分析法对居民安全感进行深入曲究。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公共空间客观存在的安全保障体系与居民头脑中的安全映像并非一一对应;居民安全感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住区内陌生人□的频繁流动。因此,改变以往单纯注重物质规划而忽略精神需求的社区建设模式,本文从居民的安全心理感知人手,通过提升居民安全感以实现社区规划的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公共空间 居民安全感 安全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避难场所相关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晨 程林 修春亮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5-171,共7页
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避难场所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避难场所相关研究的脉络,分析避难场所相关研究的演变与发展。重点对评价和选址两大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目前,... 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避难场所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避难场所相关研究的脉络,分析避难场所相关研究的演变与发展。重点对评价和选址两大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目前,避难场所相关概念较多,尚无共识。已有研究对象多局限于绿地,而对城市中其他能够保障居民灾时安全的开敞空间挖掘不够。空间布局研究较为零散,方法有待更新,评价结果难以深入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且忽略了居民避难行为的影响力。未来应①着力探索高效、规范的识别方法,明确城市中能真正保障居民灾时安全的避难空间;②强化灾害行为学研究,基于居民灾时行为特征进行避难空间评价与选址;③探讨避难空间在大城市蔓延与土地利用系统变化过程中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与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 概念 评价 选址 避难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个体避难行为的城市小微开敞空间应急救灾效能评价——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晨 程林 窦睿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7,共7页
小微开敞空间能弥补避难场所在空间布局上的不足,保障居民避难的空间公平。针对西安市地震事件,通过选取典型研究区开展走访与问卷调查,对适于紧急避难的小微开敞空间进行识别,并对其容灾能力和可达性进行评价,最后基于个体避难行为微... 小微开敞空间能弥补避难场所在空间布局上的不足,保障居民避难的空间公平。针对西安市地震事件,通过选取典型研究区开展走访与问卷调查,对适于紧急避难的小微开敞空间进行识别,并对其容灾能力和可达性进行评价,最后基于个体避难行为微观调查,开展小微开敞空间实际应急效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看,研究区适于紧急避难的小微开敞空间由绿地、楼宇间和校园内空地及公共停车场组成。2)小微开敞空间容灾能力和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其中,城中村、老旧小区、单位大院等“街区制”街区以及道路沿线区域小微开敞空间容灾能力较弱,但可达性较好,而别墅和高档住宅区等“封闭式”居住区容灾能力较强,但可达性较差。3)根据居民避难行为特征发现,广泛渗透于高密度区且居民方便接触、容易接近和感知的小微开敞空间,其实际应急效能整体较高,是居民临时避难的主要目的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小微开敞空间识别及其灾时应急救灾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开敞空间 避难行为 应急救灾效能 避难场所 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建设思路创新——以陕西蜀河古镇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锋仪 梁倩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9期206-208,共3页
由于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如何创新乡村旅游建设,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建设的三个必经阶段,在对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中进一步确定了“农旅融合”... 由于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如何创新乡村旅游建设,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建设的三个必经阶段,在对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中进一步确定了“农旅融合”“社区共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以陕西蜀河古镇为例,在对其资源、文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农业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未来发展中需遵循整体意境和与古镇互动的田园三生空间不变的发展原则,为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旅融合 社区共生 蜀河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华 孙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3,共10页
基于Boschma提出的邻近性理论,以陕西泾阳茯茶产业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IBM SPSS22.0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的邻近性特征及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发... 基于Boschma提出的邻近性理论,以陕西泾阳茯茶产业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IBM SPSS22.0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的邻近性特征及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对促进集群内创新氛围形成、提高新知识及新技术在产业集群内部的扩散流通起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认知和制度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的创新有一定正向影响,其影响效果高于地理邻近性,但弱于社会邻近性;而地理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过度的地理邻近还会导致企业出现一定程度的“路径锁定”,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邻近性 农业产业集群 创新 陕西泾阳茯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垄断性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地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演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婷婷 保继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7,共13页
乡村旅游资源的非垄断性常使旅游地面临吸引力难以持续、生命周期较短的难题,如何针对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实现乡村旅游地的良性治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 乡村旅游资源的非垄断性常使旅游地面临吸引力难以持续、生命周期较短的难题,如何针对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实现乡村旅游地的良性治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地,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探讨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下,乡村旅游治理相关制度的生成及其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治理相关的制度供给经历了由非正式制度为主向正式制度为主的制度演化过程,其中,非垄断性乡村旅游资源构成制度演化的主导性情境条件,并在各阶段引发不同利益主体产生差异化的制度需求。面对多元利益主体的制度需求,乡村旅游地依赖不同类型权威对其进行整合,最终完成乡村旅游地的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目的地治理 旅游资源属性 非垄断性 制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