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德国器官移植现状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媛 张世胜 +1 位作者 吕毅 张谞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较为滞后。随着器官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起器官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中国器官移植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中国肝、肾、心、肺等器官功...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较为滞后。随着器官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起器官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中国器官移植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中国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基数庞大,加之国人传统观念影响,器官捐献不足,供体相对严重短缺。以德国为例的欧美国家在器官移植技术水平、法律制度建立、操作流程的完善等方面的发展远远早于且优于中国。本文拟从组织机构、法律基础、供体器官来源、供体死亡标准、器官获取与分配、移植机构等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器官移植现状进行对比,以期为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捐献 中国 德国 法律 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学“以人为本”思想诠释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卫明 吕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先秦时期中国原始儒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三个方面,其精神蕴涵十分丰富,不仅奠定了中国人文主义传统,对传统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与当今"科学发展观"中的"... 先秦时期中国原始儒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三个方面,其精神蕴涵十分丰富,不仅奠定了中国人文主义传统,对传统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与当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颇多相通。科学地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对于推进现实社会文化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学 以人为本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彼得·汉德克的戏剧艺术 被引量:5
3
作者 聂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共12页
奥地利当代作家彼得·汉德克因创作多产、题材广泛而享誉世界文坛,也因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而备受争议。他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均有卓著的成就,迄今已发表至少16部戏剧,曾获多项国际戏剧奖。他从早期反传统戏剧创作开始,经历了辩证复归的... 奥地利当代作家彼得·汉德克因创作多产、题材广泛而享誉世界文坛,也因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而备受争议。他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均有卓著的成就,迄今已发表至少16部戏剧,曾获多项国际戏剧奖。他从早期反传统戏剧创作开始,经历了辩证复归的建构性阶段,进而把个体感受与文化反思融入戏剧作品之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创新精神。文章选择他早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主要戏剧作品进行分析,尝试阐明他的戏剧艺术特色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汉德克 戏剧 反传统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一个更好的德国——德国科学教育研究进展和改革动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红洋 王瑞珍 祁曌钰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2,共7页
近年来,德国的科学教育研究根植于当地的社会需求和国际比较形势,表现出较强的实证性;这种实证性体现的依据源于对德国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取得成绩的比较研究。2000年以来德国的15周岁学生在前四次PISA测试中的数学、阅读... 近年来,德国的科学教育研究根植于当地的社会需求和国际比较形势,表现出较强的实证性;这种实证性体现的依据源于对德国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取得成绩的比较研究。2000年以来德国的15周岁学生在前四次PISA测试中的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德国教育部针对此不利处境实施了一系列变革。2013年第五次PISA测试结果显示,德国学生的上述三科成绩首次高于平均水平。耙梳和研究德国科学教育的改革现状、理论框架,研究范式、课堂管理乃至师资培养,有利于深入了解它的改革体系,从中获得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科学教育 PISA测试 实证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小说《爱弥儿捕盗记》(1934)译本赏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侯素琴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6,共3页
文章梳理了民国时期德国儿童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状况,指出《爱弥儿捕盗记》与同期儿童观、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理念的关系,并从儿童本位、文化本土化和道德教育三个角度评析译本,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爱弥儿捕盗记》 儿童本位 文化本土化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