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楼兰地区史前农业遗存及其价值探赜
- 1
-
-
作者
孙海芳
刘学堂
-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疆古道考古遗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3BMZ1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历史问题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3VXJ015)。
-
文摘
古楼兰地区是史前东西方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农业考古所见小麦、黍、粟等粮食遗存,以及麻黄枝、各类草编器等植物遗存,见证了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先民生计模式的发展变迁。小河墓地中的小麦颗粒保存完好程度在世界粮食考古史上罕见,是六倍体小麦在中国史前存在的明确考古证据。新疆是中国小麦起源与东传的关键区域,西方来源的小麦与东方来源的粟、黍在楼兰地区交汇,推动了古代西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展现了早期东西方两大农业文化系统的交流交融,以及新疆先民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所做的历史贡献。
-
关键词
楼兰地区
农业考古遗存
生态环境
生计模式
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
-
Keywords
the Loulan region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velihood pattern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我国翻译事业发展路径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尚亚宁
王启龙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馆藏中国工合运动(1938-1951)英文史料搜集
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XZS012。
-
文摘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和紧迫的时代课题。学术界围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作用、内涵、内容和发展路径等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讨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和我国翻译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翻译事业发展将拓展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国际传播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深入研究我国翻译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翻译事业
翻译人才培养
发展路径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enhancement
translation cause
translation talent training
development approach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目录解题全编》介评
- 3
-
-
作者
赵勇
-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5-220,共6页
-
文摘
敦煌文献中的藏文文献是现存最古老的纸质藏文文献,包括佛教典籍、契约文书、历史记录、法律条文、仪式仪轨、民间故事与传说等,对于全面认识西藏历史、诠释藏族文化、研究汉藏交流的意义重大。流散海外的敦煌藏文文献中,以法国、英国数量最多,又以1908年伯希和从敦煌盗买、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藏文文献价值最大。
-
关键词
法国国家图书馆
敦煌藏文文献
契约文书
汉藏交流
佛教典籍
敦煌文献
伯希和
民间故事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