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磷肥施用量与磷素养分平衡的数学模型构建
1
作者 曹钻 胡艳 刘雪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花产量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平衡法确定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逐渐增加,棉花的产量也随之提高,当磷肥(P_(2)O_(5))施用量在83.99 kg/hm^(2)时,子棉产量达最高,为6 410.784 kg/hm^(2)。通过优化施肥策略,确定棉花磷素输入量为21.98 mg/kg,对应磷肥(P_(2)O_(5))施用量为82.64 kg/hm^(2),该施肥量既能保证棉花产量,也能确保磷素养分获得和支出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肥 施用量 磷素养分平衡 数学模型 肥料效应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地区中更新世黄土的压电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井彦林 刘杰 +3 位作者 刘清颖 段晓晓 谢娜 杨登科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背景】石英为最早被发现的压电材料,石英的压电性在工业、军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黄土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石英质量分数为37.0%~69.9%,但目前国内外对黄土的压电性少有研究。【方法】为了... 【背景】石英为最早被发现的压电材料,石英的压电性在工业、军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黄土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石英质量分数为37.0%~69.9%,但目前国内外对黄土的压电性少有研究。【方法】为了探讨黄土的压电性,以陕西渭北黄土Q^(eol)_(2)塬黄土为研究对象,对其压电系数进行测定,并对黄土在静力作用下及振动作用下的压电电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黄土具有压电性。基于黄土的压电性,可制作压电式电池,也可进行压电式发电。黄土的压电性与其厚度无关,与干密度、含水率相关。干密度越小、含水率越高,压电性越强,压电系数越大,反之,压电系数越小;黄土在天然密度及天然含水率状态下,其压电系数为16.1pC/N。在静力作用下,压电电压信号为正弦波,波形较规则,电压频率10MHz,周期100ns。静力作用下压电电压可达到0.6V以上;多个试样串联连接,则电压值累加式增高。在振动作用下,黄土压电电压显著增高,且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作用下电压不同,共振作用下压电电压最高,共振时单个黄土试样电压最大值超过2.1V。在振动及上部荷载双重作用下,以(黄土)压电式电池替代传统汽车电池的可行性研究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同时,基于黄土的压电性,在黄土地区进行土壤湿度、地震活动监测以及卓越周期测试等方面的研究颇具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成果可为上述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压电性 影响因素 正弦波 压电式发电 汽车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恢复的透明样本3维重建系统
3
作者 曹皓月 赵晨 +5 位作者 刘静 彭贺 周扬 杨树蔚 马悦 卢奕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4,共8页
为解决传统显微成像技术难以获取无色透明样本结构和厚度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小型透明样本3维重建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透明样本进行相位恢复,实现3维重建。系统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光学结构,只需输入携带样本信息的光线,经过分光棱镜分成两路... 为解决传统显微成像技术难以获取无色透明样本结构和厚度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小型透明样本3维重建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透明样本进行相位恢复,实现3维重建。系统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光学结构,只需输入携带样本信息的光线,经过分光棱镜分成两路,终由双目相机捕获。系统使用3D打印制作,尺寸仅为110 mm×110 mm×60 mm,成本低廉,并可与传统显微成像设备配合使用。系统内置自动对焦和视场配准算法,只需采集1张过焦和1张欠焦图像,通过求解光强传输方程便可进行相位恢复,从而实现透明样本的3维重建。测试结果显示,10倍物镜下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可达2.46μm,同时相位恢复精确度也能达到基本要求。系统成功对血细胞和载玻片划痕进行了3维重建,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成像 3维重建 3D打印 光强传输方程 相位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强传输方程的相位显微成像系统设计
4
作者 彭贺 闫克丁 +5 位作者 刘静 曹皓月 周扬 杨树蔚 马悦 胡亚维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3,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显微成像技术在观察无色透明样本时的难题,设计了基于光强传输方程的相位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轴向微分近似法和在焦图像近似法,结合双目CMOS相机同时采集过焦和欠焦图像,从而求解光强传输方程并实现样本的相位恢复。... 为了解决传统显微成像技术在观察无色透明样本时的难题,设计了基于光强传输方程的相位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轴向微分近似法和在焦图像近似法,结合双目CMOS相机同时采集过焦和欠焦图像,从而求解光强传输方程并实现样本的相位恢复。系统还整合了自动对焦算法和相位相关的视场校正算法,以减少人为和设备误差造成的影响。经测试,该系统在10倍物镜下的分辨率达到了2.19μm。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成功对人血涂片进行相位恢复,观察到血红细胞的特有结构,还能用于培养皿的划痕检测。该系统因其低成本、易实现及广泛的应用潜力,在观察无色透明样本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传输方程 相位恢复 显微成像系统 无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