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化探、地质信息综合在昌宁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磊 施明 +3 位作者 周军 禹清福 李得成 田勤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利用已有资料,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图像处理,将遥感图像与化探数据进行融合,再结合地质资料,经过将遥感、化探与地质信息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保山—耿马成矿带东段矿体,是赋存在三叠系顶部与上第三系底部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带上或赋存在变砂岩... 利用已有资料,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图像处理,将遥感图像与化探数据进行融合,再结合地质资料,经过将遥感、化探与地质信息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保山—耿马成矿带东段矿体,是赋存在三叠系顶部与上第三系底部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带上或赋存在变砂岩地层的层间破碎带中,锡矿化体的分布明显受该区北西向的区域构造控制,矿化与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上具有矿化强烈的成矿地质特征,从而缩小了探矿靶区。经野外踏勘,圈定了成矿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化探数据 地质信息 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高分辨率地质剖面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俊锋 过磊 +1 位作者 李彬 焦永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0,共9页
地质剖面是地质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随着实景三维技术快速发展,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地质技术领域。笔者以数字相机、智能手机、无人机、多源遥感影像等可广泛获取的资源为基础对典型地质剖面进行实景三维模型获取和三维剖面测... 地质剖面是地质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随着实景三维技术快速发展,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地质技术领域。笔者以数字相机、智能手机、无人机、多源遥感影像等可广泛获取的资源为基础对典型地质剖面进行实景三维模型获取和三维剖面测量研究分析,并引入投影方法和制图综合技术进行剖面测量、制图工作。与传统剖面相比,本研究地质剖面测量技术、测量成果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工作成果具有明显的高精度、高效率等特征。因此,基于本研究实景三维地质剖面测量技术具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地质剖面 立面投影 制图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佳县王家砭高岭土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利用方向
3
作者 王飞 张一岚 +3 位作者 王小朗 牛如 雷东 刘锦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7,共14页
鄂尔多斯是在古生代华北克拉通盆地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多能源和矿产共存富集地与产地。下侏罗统富县组是在印支运动后期三叠系抬升遭受侵蚀形成的剥蚀面上填平补齐沉积的产物,陕西佳县王家砭高岭土矿赋存于鄂尔... 鄂尔多斯是在古生代华北克拉通盆地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多能源和矿产共存富集地与产地。下侏罗统富县组是在印支运动后期三叠系抬升遭受侵蚀形成的剥蚀面上填平补齐沉积的产物,陕西佳县王家砭高岭土矿赋存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下侏罗统富县组“细富县”砂岩-黏土岩建造中,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但其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利用方向仍不明确,制约了区内高岭土矿的勘查与开发。笔者在总结该高岭土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层的SiO_(2)、Al_(2)O_(3)、Fe_(2)O_(3)、TiO_(2)、K_(2)O、Na_(2)O、CaO、MgO、MnO、烧失量、白度等以及烧成收缩率、耐火度、可塑性指数、干燥收缩率、烧结温度等物理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实验,探讨了矿床成因、构造背景,总结了找矿标志,对矿石品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砭高岭土矿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利用方向 陕西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交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高产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跃 汤达祯 +4 位作者 田霖 许浩 陶树 李勇 郭乐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了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含气性及煤层气产能之间的关系,基于三交区块煤层气井产能在水平上和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其对煤层含气性及气井产能的影响,揭示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高产的... 为了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含气性及煤层气产能之间的关系,基于三交区块煤层气井产能在水平上和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其对煤层含气性及气井产能的影响,揭示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上,研究区中南部碛口一带地下水活动弱、矿化度高,为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优势区域,具有高含气量、高产气量、低产水量、短排水期的特点;垂向上,山西组地层水较太原组矿化度高,水动力弱,更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产,导致3+4+5号煤层较8+9号煤层含气饱和度高、产气量高、产水量低、排水期短,此外,8+9号煤层顶部灰岩含水层与断层相互作用,不利于煤层气的富集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区块 煤层气 水文控气 富集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1 位作者 许庆林 张炳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埃坑德勒斯特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典型的斑岩型钼(铜)矿,其矿床与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矿床产于东昆南复合拼接带,容矿围岩为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细粒花岗岩及洪水川组火山-沉积岩。笔者重点对主要容矿围岩... 埃坑德勒斯特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典型的斑岩型钼(铜)矿,其矿床与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矿床产于东昆南复合拼接带,容矿围岩为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细粒花岗岩及洪水川组火山-沉积岩。笔者重点对主要容矿围岩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花岗岩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振荡生长环带,Th/U值较高(0.83~1.47,平均为1.15),为典型的岩浆锆石。测得二长花岗岩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8.7±1.6)Ma,MSWD=0.24;谐和年龄值为(268.5±0.83)Ma,MSWD=0.051,属晚华力西期,较前人认为的晚印支期早。综合分析认为,268Ma±区内已经进入大洋俯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地质意义 二长花岗岩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司国辉 吴宏恩 张永智 金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中Rb、K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Ba、Sr、Nb和Eu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E... 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中Rb、K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Ba、Sr、Nb和Eu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Eu的负异常极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的"V"字型,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在成因上属于A2型,形成于后碰撞的张性环境,其来源可能与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有关。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它是一种后碰撞花岗岩,标志卡拉麦里地区在晚石炭世造山作用的结束和板内构造演化的开始。该岩体锡质量分数普遍都比较高(15.50×10-6),为锡的成矿物质来源和锡矿矿床学的深入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地质意义 贝勒库都克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地区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曹玉亭 刘良 +5 位作者 王超 康磊 杨文强 梁莎 廖小莹 王亚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7-1459,共13页
采用LA-ICP-MS微区原位锆石U-Pb同位素测定技术,测得木纳布拉克地区原划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红柳泉组的二云二长片麻岩和扎斯勘赛河组二云石英片岩的原岩形成年龄分别介于498~840Ma和500~647Ma之间,表明这2种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均为... 采用LA-ICP-MS微区原位锆石U-Pb同位素测定技术,测得木纳布拉克地区原划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红柳泉组的二云二长片麻岩和扎斯勘赛河组二云石英片岩的原岩形成年龄分别介于498~840Ma和500~647Ma之间,表明这2种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中元古代。另外,红柳泉组二云二长片麻岩边部锆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其Th/U值大部分小于0.1,为变质锆石,测得其变质时代为498±4Ma,与该地区高压麻粒岩的峰期变质时代(486±5Ma)一致,且与南阿尔金阿尔金岩群中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一致,推断其为阿尔金俯冲碰撞引发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属于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一部分。通过原岩残留碎屑锆石的年代学对比,发现研究区内这2种岩石及已发现的高压麻粒岩均具有与阿尔金岩群相似的锆石年龄信息,表明本区红柳泉组和扎斯勘赛河组的这3种岩石不应再划归为中元古代的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将其归属为阿尔金岩群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阿尔金 高压-超高压岩石 长城系 巴什库尔干岩群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过程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飞 朱赖民 +2 位作者 郭波 杨涛 罗增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3-727,共15页
温泉钼矿床的形成与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西秦岭温泉钼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的研究成为揭示印支期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与大规模成矿关系的关键,对发展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成矿理论和印支期花岗岩的成矿潜... 温泉钼矿床的形成与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西秦岭温泉钼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的研究成为揭示印支期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与大规模成矿关系的关键,对发展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成矿理论和印支期花岗岩的成矿潜力评价以及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对温泉钼矿床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温泉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浆气水热液,成矿与印支晚期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温泉钼矿床具备岩浆热液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其成矿过程为: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发生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构造体制转换引起下地壳发生熔融形成富含Mo的花岗质岩浆,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经充填和交代作用而使Mo富集形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造山带 温泉钼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化隆县沙加含铜镍矿基性杂岩体地质特征及Re-Os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侃 张照伟 +6 位作者 高永宝 杜安道 郭周平 张江伟 钱兵 王亚磊 张炳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14-320,共7页
沙加岩体是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中的一个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杂岩体,其岩体规模较小,岩相分带弱,矿体呈透镜状产于岩体中,苏长岩为主要赋矿岩相。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及硫化物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岩体属钙碱性、铁质系列,富集轻... 沙加岩体是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中的一个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杂岩体,其岩体规模较小,岩相分带弱,矿体呈透镜状产于岩体中,苏长岩为主要赋矿岩相。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及硫化物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岩体属钙碱性、铁质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硫化物187Os/188Os初始值为0.3469~0.4071,γOs为180~228,说明岩体遭受了显著的地壳混染作用,地壳物质加入比例大于30%。地壳混染可能在岩浆达到S饱和进而熔离出硫化物熔体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杂岩体 铜镍硫化物矿床 RE-OS同位素 化隆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天山四棵树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光华 张炜波 +5 位作者 郭永峰 付明庆 司国辉 苏会平 王俊峰 陈小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83-98,共16页
四棵树岩体位于北天山缝合带中,是侵入依连哈比尔尕岛弧带中最大的一个花岗岩体,具有"钉合岩体"的构造意义。组成该岩体的岩石类型较多,大体上可分为3个侵入期次,依次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其... 四棵树岩体位于北天山缝合带中,是侵入依连哈比尔尕岛弧带中最大的一个花岗岩体,具有"钉合岩体"的构造意义。组成该岩体的岩石类型较多,大体上可分为3个侵入期次,依次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其中第二侵入期次构成了该岩体的主体。岩石SiO2含量为57.85%~74.28%,K2O含量为1.95%~5.25%,Na2O含量为3.00%~4.50%,整体表现为高K、Ca碱性特征。∑REE=113.91×10-6~169.47×10-6,(La/Sm)N为1.77~3.16,(Gd/Yb)N为1.33~2.12,(La/Yb)N为3.41~5.64,δEu为0.37~0.82,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特征;岩石具有Nb、Ta、Eu的亏损以及Th、Zr、Hf相对富集。通过形成环境判别,第一期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大部投在火山弧环境,板块碰撞前—后碰撞隆起阶段;第二期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大部投在后碰撞阶段;第三期花岗斑岩主要投在晚造山阶段。通过LA-ICP-MS对该岩体中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进行较为系统的锆石U-Pb测年,得出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4.1±4.3)Ma、(314.9±4.1)Ma、(311.5±3.9)Ma。结合前人得出的巴音沟蛇绿岩中辉长岩的(344±3.4)Ma年龄,可初步得出北天山缝合带的形成时代应该为344~311.5Ma,碰撞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324~311Ma,随后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而四棵树岩体3期侵入岩可能分别代表了北天山造山带俯冲汇聚-碰撞-陆内造山各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K、Ca碱性花岗岩 后碰撞 钉合岩体 四棵树 北天山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块南缘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奎 周斌 +5 位作者 王辉 乔新星 潘亮 罗金海 赵焕强 王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4-1570,共17页
拉萨地块南缘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以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占绝对优势为特征。以墨竹工卡县以东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代表性岩石组合为对象进行了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巴组火山岩... 拉萨地块南缘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以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占绝对优势为特征。以墨竹工卡县以东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代表性岩石组合为对象进行了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巴组火山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Hf)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基性火山岩具低钾、低钛和富钠、富铝的特征,Nb、Zr含量和Th/Y、Th/Yb、Ta/Yb值较高,而La/Nb值较低,呈现出大陆地壳组分增加的趋势。中酸性火山岩属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低钛、低镁和高铝的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与大陆岛弧安山岩接近。叶巴组火山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缘弧火山岩相似。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英安岩和流纹质晶屑凝灰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76.9±2.3Ma和162.2±3.3Ma,表明研究区叶巴组酸性火山岩形成于中侏罗世。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εHf(t)值为2.43~11.42,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C)为482~1065Ma,暗示叶巴组酸性火山岩源区除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外,还明显受到古老结晶基底的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叶巴组形成于早中侏罗世雅鲁藏布江洋北向俯冲于拉萨地块南缘之下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巴组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构造环境 拉萨地块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昆格依特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亚峰 蔺新望 +4 位作者 王星 郭岐明 赵端昌 吕军利 王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8,共13页
昆格依特岩体出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青河县大青格里河昆格依特一带,主要为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03.4±7.4)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泥盆世。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52.3... 昆格依特岩体出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青河县大青格里河昆格依特一带,主要为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03.4±7.4)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泥盆世。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52.39%~71.89%之间,里特曼指数为0.68~1.53,A/CNK值为0.76~1.06,属中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具有富集Cs、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a、Hf、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弱的负Eu异常(δEu=0.56~0.86)的岛弧岩浆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早泥盆世昆格依特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构造环境,是古亚洲洋俯冲过程中幔源的基性岩浆底侵下地壳使之熔融,并发生了岩浆混合和分异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昆格依特岩体 大青格里河 阿尔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南缘可可托海地区二厂房岩体 LA-ICP-MS 锆石 U-Pb 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亚峰 蔺新望 +4 位作者 郭岐明 吕军利 赵端昌 王星 王旭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8,共16页
对出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可可托海地区二厂房岩体中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98.0±3.5 Ma(MSWD=1.3),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中泥盆世。岩体的S... 对出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可可托海地区二厂房岩体中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98.0±3.5 Ma(MSWD=1.3),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中泥盆世。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65.40%~69.31%之间,里特曼指数值为1.27~1.65,A/CNK值为0.92~1.02,属中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具有富集Cs、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负Eu异常明显(δEu=0.48~0.65)的岛弧岩浆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二厂房岩体形成于陆缘弧构造环境,是在古亚洲洋俯冲过程中,幔源的基性岩浆底侵下地壳后使之熔融并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二厂房岩体 可可托海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找矿的科学思维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海 张凯 任红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61-266,共6页
在矿产项目立项、设计及勘查工作部署时常会遇到找矿思路不清晰、找矿方法选择不当的问题,而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找矿工作的核心,具有指导全局方向性的意义。专家最关注的是项目相关地区地质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找矿信息提取、找矿思路... 在矿产项目立项、设计及勘查工作部署时常会遇到找矿思路不清晰、找矿方法选择不当的问题,而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找矿工作的核心,具有指导全局方向性的意义。专家最关注的是项目相关地区地质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找矿信息提取、找矿思路确定、找矿方法选择、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工作质量监督和实施计划等关键环节。项目设计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选择与工作部署是由项目设置地区独特的地质背景所决定,一定的地质背景条件具有成矿的专属性与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存在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利用不够等问题。没有对工作区地质背景、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就无法通过这些资料所包含的成矿规律信息来发现该地区的找矿线索。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找矿思路可划分为6个步骤,即:①资料收集与初步整理。②综合整理与信息集成。③建立找矿信息点、面三维形态思维,认识与判断矿(化)体位置、特征。④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方法选择。⑤工程验证方法选择。⑥科学推测与事实之间的误差校正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思路 找矿方法 信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满堂 梁群峰 +2 位作者 姚宽院 张忠良 吴保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46,共10页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含矿地层为古近系渐新统石马沟组、新近系中新统石壁梁组与上新统红石梁组。铜矿带东西长约170km,南北宽10~60km。已发现铜矿体20多条,矿化体70多条。铜矿化主要受构造、岩性、岩...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含矿地层为古近系渐新统石马沟组、新近系中新统石壁梁组与上新统红石梁组。铜矿带东西长约170km,南北宽10~60km。已发现铜矿体20多条,矿化体70多条。铜矿化主要受构造、岩性、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控制。矿床属陆相砂砾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木库里盆地 砂(砾)岩型铜矿 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地质块段法误差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卫东 李艳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0,共4页
地质块段法是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块段的具体划分方法在相关规范和规定中并无明确的具体规定,而块段的划分方法不同,估算的资源/储量结果亦不同。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实例应用,定量分析了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所产... 地质块段法是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块段的具体划分方法在相关规范和规定中并无明确的具体规定,而块段的划分方法不同,估算的资源/储量结果亦不同。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实例应用,定量分析了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所产生的误差,并对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经过分析和确定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佳块段划分的具体原则与方法,对提高煤田勘查中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度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块段法 工程分布 资源/储量估算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区域成矿规律及其与重大成矿地质事件之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维成 董晨 +3 位作者 董王仓 周小康 陈亚伟 朱雪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83,共19页
陕西横跨三大地质构造单元,曾历经前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和陆内造山等三大构造-成矿演化阶段、8个构造-成矿期和8次重大成矿地质事件,形成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等四大类135种矿产2000余处矿产地。本文在建立涵盖陕西固体及非固体矿... 陕西横跨三大地质构造单元,曾历经前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和陆内造山等三大构造-成矿演化阶段、8个构造-成矿期和8次重大成矿地质事件,形成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等四大类135种矿产2000余处矿产地。本文在建立涵盖陕西固体及非固体矿产矿床类型划分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矿产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早到晚分出8个构造-成矿期;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丛聚性,由北到南划出12个矿集区。矿集区与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成矿地质事件密切相关,根据二者的时空关系,划分出单一型、耦合型、叠加型和复合型4种类型矿集区。矿集区的矿产种类、规模大小,一般与其所发生的成矿地质事件的性质和频次有关。叠加型矿集区比单一型矿集区更具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矿产时空分布 成矿地质事件 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沿江经济带农业地质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光华 栾进华 +7 位作者 张鹏晖 莫建兵 朱长生 刘东 谭显龙 李妍均 康士全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4-1265,1270,共3页
着重从重庆沿江经济带的气候特征、地形及地貌特征、土壤类型特征、红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4方面对该区的农业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其中,从岩石、土壤肥力及植被3方面对红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重点论述,并从对沿江经济带农业... 着重从重庆沿江经济带的气候特征、地形及地貌特征、土壤类型特征、红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4方面对该区的农业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其中,从岩石、土壤肥力及植被3方面对红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重点论述,并从对沿江经济带农业地质的重视程度、基础研究及工作方法3方面对今后该区农业地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沿江经济带 地貌 土壤 红层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业地质特征及工作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鹏晖 莫建兵 +4 位作者 朱长生 张恒利 栾进华 向晓军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139-15141,共3页
主要从农业生态条件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成土母质与土壤分布特征3个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农业地质的特征,并从重庆市农业地质特征实际出发,阐述了重庆市农业地质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土壤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和水环境化学... 主要从农业生态条件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成土母质与土壤分布特征3个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农业地质的特征,并从重庆市农业地质特征实际出发,阐述了重庆市农业地质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土壤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和水环境化学、生态环境(包括水热条件和气候)以及不同地区的农业专题研究调查。同时,提出了重庆市农业地质工作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农业地质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天山库米什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20
作者 马晓花 郭福生 +3 位作者 冷成彪 司国辉 张静静 陈涛亮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01-513,共13页
新疆中天山库米什一带广泛发育一套片理化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组合,目前学术界对这套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以及成矿潜力仍不清楚。为此,对这套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这... 新疆中天山库米什一带广泛发育一套片理化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组合,目前学术界对这套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以及成矿潜力仍不清楚。为此,对这套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这套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60~455 Ma),显示富硅、富铝、富碱、低镁、低磷、贫钛的特征,在成因上属于I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端元的Sr-Nd同位素特征,TDM年龄为1.6 Ga,暗示岩浆源区可能为中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且形成于低温、中等压力(0.8~1.3 GPa)环境。此外,还显示相对陡峭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伴有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可能形成于俯冲环境。通过对比可知,中晚奥陶世花岗岩在形成时代、野外产状、化学组成、岩石成因以及构造背景等方面,均显著不同于库米什地区二叠纪的成钨花岗岩,因而推测其成矿潜力可能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早古生代 库米什 中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