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鲁斯太地区太古代古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伍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域地质调查,作者首次从贺兰山岩群中解体出太古代古老岩体,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贺兰山岩群某些片麻岩的原岩、探讨早期构造热事件及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贺兰山岩群 太古代 古岩体 变质岩 呼鲁斯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三叠纪断陷盆地的沉积体系及古地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苏春乾 刘仿韩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3-18,共6页
三叠纪贺兰山盆地是一个半地堑式沉积盆地。盆地中充填有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及湖泊体系的沉积。沉积相带的分布与古地理格局均受边缘断裂作用所控制.盆地的西及西北部边缘为断陷沉积边缘,东南边缘为自然超覆边缘。
关键词 贺兰山 冲积扇 湖泊 断陷盆地 沉积体系 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鲁斯太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伍平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9-25,共7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地区出露的太古代贺兰山群变质岩中分布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过去将这些花岗岩一直认为是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1:5万区调研究认为这些花岗岩属于岩浆成因,并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案建立7个单元...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地区出露的太古代贺兰山群变质岩中分布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过去将这些花岗岩一直认为是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1:5万区调研究认为这些花岗岩属于岩浆成因,并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案建立7个单元,将其中5个单元并为两个超单元。本文通过岩体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源岩物质成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元古代 花岗岩 地质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驾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姜修道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6-31,共6页
驾鹿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矿床类型,产于古老韧性剪切带中,围岩蚀变强烈而广泛,尤其是成脉前的钾长石化。蚀变带及其中的石英脉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床属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本文在论述矿床地质特... 驾鹿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矿床类型,产于古老韧性剪切带中,围岩蚀变强烈而广泛,尤其是成脉前的钾长石化。蚀变带及其中的石英脉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床属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本文在论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稳定同位素研究,认为燕山期构造热事件是成矿的主导控制因素,成矿溶液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物质则部分来自太华群,部分来自上覆中元古界高山河组,矿床成因属大气降水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期构造-热事件演化与小秦岭金矿床的形成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修道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以小秦岭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规律及其与花岗岩、韧性剪切带和金矿床的关系.认为花岗岩是构造-热事件高峰期地壳深部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区域性热异常的出现则导致地壳浅部形成了韧性剪... 本文以小秦岭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规律及其与花岗岩、韧性剪切带和金矿床的关系.认为花岗岩是构造-热事件高峰期地壳深部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区域性热异常的出现则导致地壳浅部形成了韧性剪切带.构造-热事件晚期,随着热异常的衰减,剪切带的变形性质发生转化并有序叠加,金矿床便是在这一变形性质转化与叠加过程中,在成矿流体演化的晚期形成的.花岗岩侵位在局部造成横向上显著的物理化学梯度,是大量金矿床在其周围呈规律性展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事件 剪切带 金矿床 热液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鲁斯太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体的变形组构与就位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伍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调研究,对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早元古代花岗岩体进行组构分析.并探讨其岩体就位机制。
关键词 贺兰山群 花岗岩体 就位机制 变形组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法在秦巴地区寻找金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平 王波 +2 位作者 刘金成 汪振洋 胡西顺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2-38,共7页
在植被发育的秦巴地区,应用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法寻找金矿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用来找金矿的有效指示植物有:槲、栎、板栗(雄株)和马桑等。这些植物作为找矿标志,可明显指示出位于厚覆盖层之下的金矿体。据此,可圈定出找金的有利... 在植被发育的秦巴地区,应用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法寻找金矿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用来找金矿的有效指示植物有:槲、栎、板栗(雄株)和马桑等。这些植物作为找矿标志,可明显指示出位于厚覆盖层之下的金矿体。据此,可圈定出找金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 金矿床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