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秦岭商南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被引量:5
1
作者 裴先治 李国光 +1 位作者 王全庆 张维吉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主体侵位于古元古代秦岭岩群变质杂岩中,属于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已获单颗粒锆石蒸发Ph-Ph年龄889±22Ma.岩石类型包括:英云间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主体侵位于古元古代秦岭岩群变质杂岩中,属于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已获单颗粒锆石蒸发Ph-Ph年龄889±22Ma.岩石类型包括:英云间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以花岗间长岩为主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商南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岩石成分演化关系,并具有I型和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以I型为主,属于Castro等的H型花岗岩,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体 地质特征 成因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一般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贾建业 吴建设 +3 位作者 袁守锋 谭铁龙 盛吉虎 何晓虹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26,共8页
通过全面考察研究黄铁矿的一般矿物学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得知,第二和第三世代的黄铁矿是金矿化主期的形成物,与黄铁矿共生的矿物组合可作为金矿化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黄铁矿的形态粒度与其含金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即{210... 通过全面考察研究黄铁矿的一般矿物学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得知,第二和第三世代的黄铁矿是金矿化主期的形成物,与黄铁矿共生的矿物组合可作为金矿化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黄铁矿的形态粒度与其含金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即{210}晶形和{100}+{210}晶形的黄铁矿越多,自形程度越差,晶粒越细、越破碎,含金性就越好;反之亦然。成分研究分析表明,本区黄铁矿富S贫Fe,多As多Co,Co/Ni平均为2.53,S/Se平均为10804,显示内生热液矿床特征。R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n与S、Fe、Ni、A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矿物学特征 含金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胭脂河金矿床黄铁矿产出的地质背景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边缘活动剪切带靠近地台一侧的太华群结晶基底中。太华群是金的成矿背景或主要源岩。矿体一般呈脉状或透镜状,组成矿物约60余种,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明显,... 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边缘活动剪切带靠近地台一侧的太华群结晶基底中。太华群是金的成矿背景或主要源岩。矿体一般呈脉状或透镜状,组成矿物约60余种,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明显,黄铁矿是最重要的矿石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黄铁矿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找矿与研究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4
作者 梁文艺 李厚民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97-98,共2页
地质找矿与研究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梁文艺,李厚民(西安地质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西安,710054)地质科学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都... 地质找矿与研究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梁文艺,李厚民(西安地质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西安,710054)地质科学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地质科学.地质科学的发展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 找矿 研究过程 有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金矿床基本类型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6
5
作者 薛春纪 姬金生 +1 位作者 曾章仁 杨建国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6,共7页
野外和室内研究证明,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内存在三种基本金矿类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及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它们同产于活动大陆边缘上的火山岛弧带内,是岛弧岩浆-火山-沉积作用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彼此联系又各具... 野外和室内研究证明,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内存在三种基本金矿类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及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它们同产于活动大陆边缘上的火山岛弧带内,是岛弧岩浆-火山-沉积作用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彼此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进行了各类矿床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各类之间的对比研究,旨在建立成矿带成因与演化雏型,为下一轮找矿工作提供可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类型 金矿带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和存在形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贾建业 袁守锋 +3 位作者 吴建设 高进龙 丁振举 盛吉虎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32,共6页
经过普通光片研究和电子显微镜及其AnMaX射线面分析,并结合测试的结果,首次发现小秦岭金矿床的黄铁矿中存在有晶格金,金是以Au+替代Fe2+从而进入黄铁矿中。显微金的赋存状态主要表现为:裂隙金主要分布在呈四块状产出的... 经过普通光片研究和电子显微镜及其AnMaX射线面分析,并结合测试的结果,首次发现小秦岭金矿床的黄铁矿中存在有晶格金,金是以Au+替代Fe2+从而进入黄铁矿中。显微金的赋存状态主要表现为:裂隙金主要分布在呈四块状产出的黄铁矿中,包体金在不同粒级及不同产出形式的黄铁矿中均有分布,但在细粒黄铁矿中明显增多。金的出现与样品中黄铜矿的分布量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文中还讨论了晶格金的形成机理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形式 黄铁矿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桦树沟海底热液沉积铁铜矿石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薛春纪 姬金生 +1 位作者 卢登蓉 刘华山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51,共9页
北祁连桦树沟铁铜矿床台矿层的典型元素组合为Si-Fe-Cu-Ba,矿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化学性质证实了铁铜矿层的(主期)海底热液沉积成因方式.
关键词 矿石 化学组成 热液沉积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泥盆纪同生热水沉积环境的沉积学及地球化学信息 被引量:6
8
作者 薛春纪 祁思敬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7-42,51,共7页
沉积建造的沉积学和沉积地球化学记录明显反映了南秦岭泥盆纪海盆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伴随地壳快速下沉,海盐出现明显的同生古地热异常和局部显著的古热水沉积环境.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南秦岭 泥盆纪 热水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商丹地区变形中酸性侵入岩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2
9
作者 裴先治 李厚民 李国光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24,7,共6页
北秦岭商丹断裂北侧分布着众多的变形线状中酸性侵入岩体,吊庄石英闪长岩就是其中一例,是从丹凤岩群中解体出来的变形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钙-钙碱性系列,属I型花岗岩类,兼具有M型花岗岩特点,由基性岩浆分异... 北秦岭商丹断裂北侧分布着众多的变形线状中酸性侵入岩体,吊庄石英闪长岩就是其中一例,是从丹凤岩群中解体出来的变形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钙-钙碱性系列,属I型花岗岩类,兼具有M型花岗岩特点,由基性岩浆分异演化而来。源岩为壳幔混源,为岛弧型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新元古代北秦岭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侵入岩 地球化学 北秦岭 地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中金的吸附─还原─生长模型的确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建业 朱自尊 +1 位作者 兰斌明 丁振举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什么黄铁矿富含金,目前的解释众说不一。笔者采用模拟实验与理论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自然金在黄铁矿中的形成机理概括为:“化学吸附-氧化还原-晶体生长”成因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丰富和深化了金矿成矿理论,能圆满解决传统... 为什么黄铁矿富含金,目前的解释众说不一。笔者采用模拟实验与理论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自然金在黄铁矿中的形成机理概括为:“化学吸附-氧化还原-晶体生长”成因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丰富和深化了金矿成矿理论,能圆满解决传统溶液化学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为界面成矿学说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同时,笔者强调指出,自然界团-液界面广泛存在,界面吸咐作用的结果不可低估,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化学吸附 氧化还原 成因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x射线衍射谱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8-45,共8页
本文的特色在于不仅研究了黄铁矿的x衍射特征,同时还详细探讨和挖掘了黄铁矿x衍射特征与其含金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黄铁矿的a0值和某些特定面网的x衍射强度比值对金矿的找矿评价具有标型意义。越是偏离(大于或小于)标准a... 本文的特色在于不仅研究了黄铁矿的x衍射特征,同时还详细探讨和挖掘了黄铁矿x衍射特征与其含金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黄铁矿的a0值和某些特定面网的x衍射强度比值对金矿的找矿评价具有标型意义。越是偏离(大于或小于)标准a0值的黄铁矿,其含金性越好。I311/I211、I200/I210、I200/I111的大小变化与含金性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尤以I311/I211反应最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X射线衍射谱 晶胞参数 找矿意义 含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中远红外谱及其对含金性的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9-65,共7页
针对黄铁矿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中─远红外幅射以及透射吸收谱与反射吸收谱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金性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确定了黄铁矿含金性的红外光谱评价准则是:v1、v2、v3吸收带的频率分别低于415... 针对黄铁矿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中─远红外幅射以及透射吸收谱与反射吸收谱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金性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确定了黄铁矿含金性的红外光谱评价准则是:v1、v2、v3吸收带的频率分别低于415cm-1、347cm-1、287cm-1,Tov1-Tv1值低于30,Tov2—Tv2值低于5时为富金;相反的情况为贫金或无金。在样品物质浓度(C)相同的条件下,黄铁矿特征吸收带的光密度(D)值随其含金性提高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红外谱 含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激光拉曼谱在金矿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6-72,共7页
黄铁矿的拉曼光谱研究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相互验证的方法。求得含金黄铁矿中Au+-[S2]2-伸缩振动的拉曼位移为370cm-1,弯曲振动的拉曼位移为111cm-1,为确定黄铁矿中晶格金的存在提... 黄铁矿的拉曼光谱研究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相互验证的方法。求得含金黄铁矿中Au+-[S2]2-伸缩振动的拉曼位移为370cm-1,弯曲振动的拉曼位移为111cm-1,为确定黄铁矿中晶格金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同时研究发现,含金性不同的黄铁矿,它们的拉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①含金性好的黄铁矿,其振动频率稍有低频方向偏移;②富金黄铁矿的拉曼强度比贫金或无金黄铁矿的拉曼强度大得多;③就小秦岭金矿床的黄铁矿而言,富金黄铁矿的IPD>1,贫金或无金黄铁矿的IPD<1;④宫金黄铁矿晶格振动的拉曼强度比其他振动的变化更为显著。此外,文中对差异产生的机理还进行了分析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含金性 金矿床 散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侧向变质带的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东林 胡能高 王涛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6-32,共7页
野外调研及室内分析表明,秦岭杂岩中存在侧向变质分带.并曾发生侧向物质流动,侧向变质分带于晚加里东期冻结,侧向展市的硅线石-白云母带和硅线石-钾长石带的形成温压条件分别为579~584℃和517~543MPa及685~... 野外调研及室内分析表明,秦岭杂岩中存在侧向变质分带.并曾发生侧向物质流动,侧向变质分带于晚加里东期冻结,侧向展市的硅线石-白云母带和硅线石-钾长石带的形成温压条件分别为579~584℃和517~543MPa及685~724℃和535~627MPa,晚加里东期秦岭杂岩的侧向物质流动导致了侧向变质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造山带 核部杂岩 变质带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光学光谱及配位场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3-58,共6页
利用黄铁矿的光学吸收谱来研究它的含金性问题,该方面前人尚未做过工作。笔者先设法利用薄层扫描仪成功地获得了黄铁矿的光学吸收谱,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在某一特定波长(λ)条件下,随着黄铁矿中含金性的提高,它的光密度(D)值... 利用黄铁矿的光学吸收谱来研究它的含金性问题,该方面前人尚未做过工作。笔者先设法利用薄层扫描仪成功地获得了黄铁矿的光学吸收谱,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在某一特定波长(λ)条件下,随着黄铁矿中含金性的提高,它的光密度(D)值呈现逐渐变小之趋势。此外,本文对谱图的成因机理及λ-D关系,还进行了配位场和能带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光学吸收谱 含金性 配位场 能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载金矿物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14,共8页
本文重点研究了除黄铁矿(另文介绍)以外的石英、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菱铁矿、褐铁矿等载金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的颜色和其中的Pb、Cu含量,方铅矿中的Ag、黄铜矿的晶胞参数等具有找金和评价... 本文重点研究了除黄铁矿(另文介绍)以外的石英、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菱铁矿、褐铁矿等载金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的颜色和其中的Pb、Cu含量,方铅矿中的Ag、黄铜矿的晶胞参数等具有找金和评价的标型意义。石英的红外光谱和包体研究可以揭示其形成温度和后期变形情况,方铅矿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可能与金矿形成时代有关。另外,本文纠正了前人把菱铁矿误认成铁白云石的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物 找矿意义 石英 方铅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3-78,共6页
黄铁矿的EPR谱研究表明:Ⅰ号吸收峰线宽为160~450G,g因子为1.9217~2.0249,系Ni3+引起;Ⅲ号吸收峰强度较小(0.2×104~0.56×104),g因子为2.1563~2.23924,可... 黄铁矿的EPR谱研究表明:Ⅰ号吸收峰线宽为160~450G,g因子为1.9217~2.0249,系Ni3+引起;Ⅲ号吸收峰强度较小(0.2×104~0.56×104),g因子为2.1563~2.23924,可能由Cu2+引起;Ⅱ号吸收峰只在富金的黄铁矿中出现,与金关系密切,由Au+引起。所有样品的空穴心浓度数分布在3×1016~3×1020个自旋数范围。黄铁矿的Ⅰ号吸收峰的g因子越接近于ge值时,矿石的含金性就愈好;Ⅱ号吸收的强度越大,矿石的含金性亦越好,含金黄铁矿中的晶格金为Au+,Au+取代黄铁矿结构中的Fe2+,从而产生空穴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含金性 晶格金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穆斯堡尔谱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建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6-53,共8页
本区金矿中黄铁矿的Mo谱测试和综合分析表明,主要穆斯堡尔参数的变化与含金性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黄铁矿的I.S.值与含金性间呈明显的负相关。O.S.值与含金性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且O.S.值随着(Au+A... 本区金矿中黄铁矿的Mo谱测试和综合分析表明,主要穆斯堡尔参数的变化与含金性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黄铁矿的I.S.值与含金性间呈明显的负相关。O.S.值与含金性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且O.S.值随着(Au+As)/(Co+Ni)原子数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Au+取代Fe2+进入黄铁矿晶格使其结构产生畸变所致。置换时电荷补偿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是Au+(Co3+、Ni3+)→2Fe2+,其二是As3++Au+→2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穆斯堡尔谱 电荷补偿 含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榴辉岩一种可能的折返过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涛 胡能高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96-96,共1页
北秦岭榴辉岩一种可能的折返过程王涛,胡能高(西安地质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西安710054)80年代以来,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发现和研究迫使人们对板块边缘的地质过程及构造作用要进行重新认识,最为困惑的是其折返机制,... 北秦岭榴辉岩一种可能的折返过程王涛,胡能高(西安地质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西安710054)80年代以来,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发现和研究迫使人们对板块边缘的地质过程及构造作用要进行重新认识,最为困惑的是其折返机制,即这些在地完四五十公里至上百公里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秦岭 榴辉岩 折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豫西小秦岭太华群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莲芳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8,共8页
太华群具明显的两分性特征,下亚群属下部基底岩系,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及TTG岩系;上亚群属上部基底岩系,具孔达岩系特征的一套沉积变质岩。根据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提出了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上下亚... 太华群具明显的两分性特征,下亚群属下部基底岩系,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及TTG岩系;上亚群属上部基底岩系,具孔达岩系特征的一套沉积变质岩。根据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提出了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上下亚群是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下亚群时代为晚太古代,上亚群时代为古元古代,故太华群应予以解体.或给以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 太华群 晚太古代 古元古代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