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安地质学院的科研评估指标
- 1
-
-
作者
张德珺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科研处
-
出处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0年第4期44-45,共2页
-
文摘
(一) 科研评估的指标内涵及计算式: A:院(校)系处领导有明确分工负责科研工作,全校又有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可给满分(5分);如果既无领导分工负责,又无管理制度,则A=O;其他状况,视具体情况评分。
-
关键词
科研工作
科研经费
具体情况
领导
科学论文
科研项目
评估指标
地质学
讲师
管理制度
-
分类号
G30
[文化科学]
-
-
题名中国近5000a来地质灾害群发性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程谦恭
胡广韬
张骏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25-33,共9页
-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西安地质学院青年科学基金
-
文摘
中国近5000a来地质灾害群发期中岩石围异常事件存在着同步性、叠加性、相关性。灾害群发期与太阳活动等宇宙因素、中国不同地区环境演变──冰川进退、黄土沉积、沙漠化演化、海平面变化,降水变迁等对比分析,揭示出地质灾害群发的重要环境背景──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并且在宇宙变化→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群发之间存在着链锁性效应。
-
关键词
灾害群发
环境变化
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
-
Keywords
Hazards synchronization, environmental change, China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伍平
姜常义
吴文奎
谢广成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资源系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305项目资助
-
文摘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
关键词
花岗岩
地质特征
构造环境
-
Keywords
The west Tianshan mountain, middle Variscian period, I-type granit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The crust
-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
-
题名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4
- 4
-
-
作者
姜常义
吴文奎
张学仁
崔尚森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科研处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8-24,共7页
-
基金
国家305项目资助
-
文摘
阿吾拉勒地区海西中晚期侵入岩十分发育,岩体众多,岩石类型丰富。该区的构造岩浆活动明显地表现为三个阶段。早中石炭世阶段的岩浆活动受控于B型俯冲作用,形成于大陆型岛弧的内侧。而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阶段的岩浆活动均为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形成于裂谷化的初期阶段。形成于不同构造体制和构造环境的侵人岩,其岩石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在岩石的碱度、K2O和TiO2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
-
关键词
构造环境
岩浆活动
化学系列
构造演化
西天山
-
Keywords
Tectonomagmatic stage, tectonic environment, magma activity, chemical series
-
分类号
P547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
-
题名对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物质组成的质疑与再认识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姜常义
苏生瑞
张振飞
杨志华
赵太平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科研处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
文摘
经研究证明,前人建立的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确有少量的亚碱性双峰式火山岩。这些火山岩零星地分布在几个地区,走向不连续,出露宽度一般为数百米。构成该组主体的是一条规模宏伟的侵入岩带,其岩石组合为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总体上表现为正序岩浆演化序列。这些侵入岩普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形变质作用,即第一阶段为韧性变形;第二阶段为静态重结晶;第三阶段为带状褶劈理,表现了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史。
-
关键词
火神庙组
二郎坪群
侵入岩
物质组成
晚元古代
-
Keywords
Huoshengmiao Formation, Erlangping Group, intrusion rock,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
分类号
P534.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伊犁地块构造及成矿区划刍议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吴文奎
谢广成
姜常义
李伍平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构造所
西安地质学院节能研究所
西安地质学院科研处
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与资源经济系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委和国家三○五项目资助课题
-
文摘
伊犁地块可按昭苏-特克斯、婆罗科努南坡-尼勒克、婆罗科努北坡及博尔塔拉-伊林哈比尔尕等断裂,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由南西向北东展布有:伊宁波疏带、婆罗科努波密带和温泉-赛里木波疏带,其构造演化过程是,温泉斯-赛里木、伊犁地块在元古代时期,镶嵌在塔里木地块的西北缘,后来,经历了寒武一中奥陶世早期边缘海盆演化.中奥陶世晚期,温泉-赛里木与伊犁地块裂陷.志留纪末,两地块镶嵌拼贴.晚古生代是断陷-拗陷活动时期.中石炭世是准噶尔地块西南缘伊林哈比尔尕波峰带与温泉-赛里木及婆罗科努构造带镶嵌的主要时期.研究区还划分出三个成矿区带.
-
关键词
伊犁地块
镶嵌构造
成矿区
地块构造
-
Keywords
Yili block
Crest zone
Mosaic structure
Minerogenetic province
-
分类号
P5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博罗霍洛褶断带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宁晰春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科研处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50-57,共8页
-
基金
国家305项目资助
-
文摘
研究区属中天山褶皱断裂隆起带的一部分,北邻准噶尔阿拉套晚古生代岛弧,南毗伊犁地块。博罗霍洛褶断带的发展演化与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它的雏型可追溯到晚元古代已展现出东西向隆起带,早古生代成为大陆裂谷,到晚古生代随着天山地槽的封闭开始褶皱隆起,中新生代以升降运动为主,造成强烈的构造复活并产生大量新断裂。
-
关键词
褶断带
岛弧
地块
裂谷
大地构造演化
-
Keywords
Post-folding faulted belt, island arc, landmass, rift
-
分类号
P547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