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条山晚太古—早元古裂谷波浪状构造演化
- 1
-
-
作者
吴文奎
段联合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地质构造研究所
西安地质学院社科部
-
出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0-28,共9页
-
基金
地矿部重点科研项目"华北地块南缘元古宙构造演化及成矿特征"报告的一部分
-
文摘
中条山大陆裂谷发育于晚太古—早元古代,其构造演化完全受制于两大地壳波系的波浪状运动。本文提供了五个方面的证据:①业已从绛县群—中条群及邻区相应地层中,获得大量的2700~2300Ma的同位素年龄数据;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等显示了两大地壳波浪的交替作用;③地层剖面结构显示出典型的大陆裂谷建造特征;④岩石地球化学表明绛县群火山岩为“双峰式”,火山岩稀土曲线与世界其它典型的前寒武大陆裂谷一致;⑤花岗岩可分两期,绛县期末为挤压环境,中条期为张裂环境。
-
关键词
大陆裂谷
地壳运动
中条山
太古代
-
Keywords
Zhongtiaoshan, continental rift, crnstal wavy movement, petrochemistry,granite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对陕甘宁边区的杰出贡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崔华华
罗行东
-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社科部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7-90,共4页
-
文摘
1935年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当时远在上海的宋庆龄得知这个消息后无比喜悦,和几个外国朋友共同举杯祝贺红军的胜利。从那时候起,宋庆龄就把自己和陕北根据地联系在一起。到抗日战争时期,她更是倾注全部心血和热忱,竭尽全力支持陕甘宁边区。她没有到过陕甘宁边区,可是她对陕甘宁边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 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始终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在政治上全力支持陕甘宁边区。 首先,宋庆龄热情宣传和高度赞扬陕甘宁边区。当时国民党以种种卑劣手段,向国际上封锁抗日根据地的消息,妄图阻止各国人民支援边区。为了打破这种封锁,宋庆龄常向国外发表文章、演说,宣传和赞扬陕甘宁边区。她说: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民主制度最强大的地方,中国抗战在那里最强大最有力量。1938年6月,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以“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解放区人民”。“保盟”出版的刊物《新闻通讯》,向全世界介绍八路军、新四军和延安解放区,经常刊登解放区的新闻照片。
-
关键词
宋庆龄
陕甘宁边区
解放区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
杰出贡献
抗日根据地
救济工作
国民党
“工合”运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